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为内耳道手术定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400块颞骨的内耳道及其有关结构进行解剖观察和测量。结果内耳道与岩大神经管裂孔、弓状隆起等结构有较恒定的位置关系。内耳道底投影点至岩大神经管裂孔的距离,在左侧为8.85mm,在右侧为7.95mm;至弓状隆起最高点的距离在左侧为7.89mm,右侧为88.50mm,内耳道上壁长左侧为8.41mm,右侧为8.61mm。结论岩大神经管裂孔、弓状隆起等颞骨岩部结构是定位内耳道的重要标志。内耳道手术应避免损伤上半规管,耳蜗等结构。  相似文献   

2.
目的:HTSS为内耳道手术定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400块颞骨的内耳道及其有关结构进行解剖观察和测量。结果:内耳道与岩大神经管裂孔、弓状隆起等结构有较恒定的位置关系。内耳道底投影点至岩大神经管裂孔的距离,在左右两侧分别为8.85mm、7.95mm;至弓状隆起最高点的距离在左侧为7.89mm,右侧为8.50mm,内耳道上壁长左侧为8.41mm,右侧为8.61mm。结论:岩大神经管裂孔、弓状隆起等颞骨岩部结构是定位内耳道的重要标志。内耳道手术应避免损伤上半规管、耳蜗等结构。  相似文献   

3.
颅中窝径路内耳道手术有关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100侧颞骨上,对颅中窝径路的内耳道手术中内耳道定位的方法.进行了解剖学的观察和测量,提出利用岩浅大神经、面神经管裂孔、岩浅大神经沟与面神经管迷路段的夹角(平均为97.3°),及内耳道底投影点至面神经管裂孔的距离等,作为内耳道定位的主要解剖标志和参考数据.该法比磨出上半规管透明线为标志优越.  相似文献   

4.
经幕上、下联合进路岩斜区的显微外科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岩斜区病变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显微镜下在 30侧经 10 %福尔马林固定成人尸头标本上 ,对岩斜区进行解剖学观测并模拟幕上、下联合进路手术。结果 :(1)前半规管拱峰离岩骨表面 (弓状隆起 )较浅 ,平均深 2 .19mm。后半规管最靠近乙状窦 ,乙状窦前缘到后半规管最后点平均 9.4 9mm ;(2 )弓状隆起至岩尖 ,后半规管最后点至耳蜗、内耳门后缘以及乙状窦前缘至内耳门后缘的距离 (mm)分别为 34.0 9± 4 .87,14 .2 9± 1.76 ,15 .13± 1.97,2 1.89± 2 .37。结论 :临床上应用经幕上、下联合进路能较好地暴露岩斜区的解剖结构 ,可取得岩斜区病变手术治疗的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人内耳蜗神经管的应用解剖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临床人工耳蜗植人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观测30例(60侧)硅胶蜗神经管的长度和直径。观测15例(30侧)CT蜗神经管的长度和直径。结果:蜗神经管为位于内耳道底至耳蜗底之间的一个粗短的圆柱型管道。硅胶蜗神经管的长度为(1.69±0.34)mm,平均直径为(2.53±0.27)mm。CT蜗神经管平均直径为(2.20±0.30)mm,直径的正常参考值为(2.08~2.23)mm(95%可信区间)。结论:首次测得了CT蜗神经管直径的正常参考值,该数值可作为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评估的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茎乳孔及其邻近结构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50个完整颅骨(100例)上观测茎乳孔及其邻近结构。就茎突基部是否为孔之一个壁对茎乳孔进行了分型,观察了茎乳孔的数目及各孔的出现规律;测量了茎乳孔(主孔)的大小及其与邻近结构的距离,并对茎乳孔及颈静脉窝进行了定位。以期为颌面外科,药物注射和针灸等提供解剖学资料。  相似文献   

7.
在50个完整颅骨(100例)上观测茎乳孔及其邻近结构。就茎突基部是否为孔之一个壁对茎乳孔进行了分型;观察了茎乳孔的数目及各孔的出现规律;测量了茎乳孔(主孔)的大小及其与邻近结构的距离,并对茎乳孔及颈静脉窝进行了定位;以期为颌面外科、药物注射和针灸等提供解剖学资料。  相似文献   

8.
在80侧成人颞骨干标本上,对面神经锥体段的埋藏位置及深度,面神经与面神经隐窝、鼓室窦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异类型进行了应用解剖学研究。提出了耳科后鼓室进手术路中对面神经锥体段的予测方法。经90例手术验证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灵战  田耕  毕伏龙 《解剖学研究》2003,25(1):28-29,32
目的 为颞骨各骨管相关疾病的影像诊断及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利用探针及游标卡尺测量 3 2块成的中国人颞骨各骨管的有关数据。结果 咽鼓管骨部长 10 4 0mm ,鼓室口 4 4 6mm× 3 5 8mm ,峡部开口 2 3 1mm× 1 4 5mm ;岩大神经管长 13 93mm ;鼓膜张肌半管长 11 86mm ;颈动脉管垂直段高 7 5 1mm ,水平段长 15 79mm ;岩鳞裂长 7 2 5mm ,鳞鼓裂长 13 88mm ,岩鼓裂管长 5 68mm ,岩鼓裂管颅底开口距下颌窝中央 7 4 2mm。结论 经乳突咽鼓管骨部手术扩张管腔时应防止损伤其毗邻结构 ;颅中窝手术在分离颞骨岩部前面覆盖的硬脑膜时 ,注意不要损伤岩大神经和膝神经节 ;颞下颌关节的病变通过穿行岩鼓裂管的结构可能会影响中耳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测内耳门的形态、位置及毗邻关系,为神经外科及耳外科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观察40例头颅标本内耳门的形态、位置,测量其长度、宽度及与毗邻结构间的距离,并对所得结果用SPSS软件分析。结果:内耳门位于颞骨岩部后面,83.3%呈椭圆形,25.0%有内耳道口上棘,内耳门与颈静脉孔、后半规管间的平均距离分别为7.45mm和15.64mm,双侧数据间无显性意义。结论:内耳门是颞骨岩部后面一个重要的骨性标志,其与毗邻结构间有稳定的解剖关系。  相似文献   

11.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variations between the facial nerve hiatus (FNH) and middle cranial fossa neuro‐vascular structures. Twenty CT‐scanned middle cranial fossae of fresh adult cadavers were used; the greater superficial petrosal nerves, and critical neuro‐vascula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Using the FNH as a reference point, a neuronavigation system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distance between each structure and the FNH.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V) was used to quantify the degree of variation among each distance. The mean distances and standard deviations between the various landmarks and the FNH, and the associated CV were analyzed. Furthermore, a microanatomical map of the structures hidden in the middle fossa based on the greater superficial petrosal nerve was generated. The most reliable relationships of the FNH were with the internal auditory canal (CV = 14.59), and with the vertical portion of the intrapetrous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CV = 15.54). Our data demonstrate that the FNH can be used as anatomical landmark to plot the position of several hidden neurovascular structures when performing a middle‐fossa skull base approach. However, the pattern and the variation of these structures had to be recognized. Clin. Anat. 2013. © 2012 Wiley Periodicals, Inc.  相似文献   

12.
骶管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骶管阻滞麻醉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80个成人干燥骶骨和30具成人尸体标本的骶管及骶骨背面邻近区域的有关结构进行形态学观察,并测量骶管裂孔及有关结构的径线。结果在干燥标本上,骶管后壁完整的有106例,占58.89%,骶管后壁有裂或孔约为39.44%,骶管裂孔形态以三角形多见,为41.11%,其次是长方形。不规则形或马蹄形;骶管裂孔高为(24.52±2.74)mm,底宽为(14.91±1.07)mm,孔尖矢径为(5.71±1.01)mm,孔尖至S2下缘距离为(32.41±0.59)mm;在成人尸体标本上,尾骨尖至两骶角连线中点的距离为(44.38±0.95)mm,裂孔尖至两髂后上棘连线中点的距离为(48.58±1.25)mm。结论根据解剖特点,骶管裂孔穿刺法明显优于骶管上端穿刺法和骶管后壁裂孔穿刺法。由于年龄。性别和个体差异等因素不相同,故临床上综合各种因素灵活运用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侧颅底区神经血管的临床应用解剖学观察,为术中保全脑神经和重要血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21侧成人尸头按FischA、B型颞下窝手术进路进行解剖,观察颈静脉球区域神经血管解剖关系;观察颈内动脉及毗邻的解剖关系。结果:颈静脉球可分为隆起型(占66.7%)和低平型(占33.3%)。岩下窦开口部位有三种类型。Ⅸ脑神经多位于颈静脉球的前内侧,Ⅹ、Ⅺ脑神经多位于其内侧。Ⅺ脑神经与岩下窦末端关系密切,可分三种类型。颈内动脉水平段距鼓膜张肌平均为2.2mm,距脑膜中动脉和下颌神经分别平均为6.8mm和6.9mm。结论:避免手术损伤后脑神经的关键是充分暴露,辨认清楚后明视下操作。鼓膜张肌、脑膜中动脉、下颌神经是预测和辨认颈内动脉水平的良好标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收肌管下口处隐神经的精细解剖和体表定位。方法采用12具尸体标本20侧下肢对收肌管及其下口部位进行精细解剖和测量。结果收肌管下份隐神经在前内侧、股动脉居中、股静脉在后。在收肌管下口和稍上位置,膝降动、静脉和隐神经分别穿大收肌腱板出收肌管并伴行下行,隐神经在膝内侧缝匠肌腱和股薄肌腱之间穿深筋膜,伴大隐静脉下降至小腿和足内侧。收肌管下口分别距髌骨上缘(5.85±0.15)cm、髌骨底内侧缘(2.72±0.60)cm、股内侧皮肤表面(4.08±0.66)cm。结论髌骨上缘上5.85 cm、髌骨底内侧缘内2.72 cm、股内侧皮肤表面4.08 cm深处为收肌管下口隐神经阻滞的体表定位;股动脉是收肌管下口上隐神经阻滞的定位标志;膝降动脉的隐支是收肌管下口下隐神经阻滞的识别标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收肌管下口处隐神经的精细解剖和体表定位。 方法 采用12具尸体标本20侧下肢对收肌管及其下口部位进行精细解剖和测量。 结果 收肌管下份隐神经在前内侧、股动脉居中、股静脉在后。在收肌管下口和稍上位置,膝降动、静脉和隐神经分别穿大收肌腱板出收肌管并伴行下行,隐神经在膝内侧缝匠肌腱和股薄肌腱之间穿深筋膜,伴大隐静脉下降至小腿和足内侧。收肌管下口分别距髌骨上缘(5.85±0.15)cm、髌骨底内侧缘(2.72±0.60)cm、股内侧皮肤表面(4.08±0.66)cm。 结论 髌骨上缘上5.85 cm、髌骨底内侧缘内2.72 cm、股内侧皮肤表面4.08 cm深处为收肌管下口隐神经阻滞的体表定位;股动脉是收肌管下口上隐神经阻滞的定位标志;膝降动脉的隐支是收肌管下口下隐神经阻滞的识别标志。  相似文献   

16.
蝶腭孔、翼管前口的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为鼻内窥镜翼管神经切断术等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用15个30侧经防腐处理的成人头颅标本,经正中矢状面剖开,解剖观察测量蝶腭孔、翼管前口及穿过的血管、神经。结果 19例(63.33%)蝶腭孔位于中鼻甲后端前方平均8.09mm;11例(36.67%)位于在中鼻甲后端前上方平均7.24min。蝶腭孔呈圆形24例,直径平均3.25mm;呈卵圆形6例,最大径平均4.92mm穿过蝶腭孔的动脉有蝶腭动脉,或其分支鼻后外侧动脉和鼻中隔后动脉。翼管前口位于蝶腭孔后方约7mm,呈圆形漏斗状,横径约3mm,略向外下方开口,距离鼻小柱平均71.72mm,有翼管神经和翼管动脉穿过。结论 经鼻腔暴露翼管前口及翼管神经,以及进入翼腭窝处理上颌动脉末端的分支时,蝶腭孔及其周围骨质菲薄的部位是理想的手术入路部位。  相似文献   

17.
经颅中窝入路内耳道的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颅中窝入路确认内耳道的定位方法。方法:12例成人头颅湿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辨认颧弓根后点、棘孔后唇、锤骨头和内耳道间的位置关系。结果:锤骨头的位置相对恒定,其与颧弓根后点和棘孔后唇距离分别为(19.44±1.48)mm和(17.74±1.32)mm。以颧弓根后点和棘孔为原点,分别在颅中窝做内径18mm弧线,两弧交叉处外侧钻5mm骨孔,即可辨认锤骨头。颧弓根后点至锤骨头连线,向内延长则落在内耳门内外侧界之间,在此磨除岩嵴即可打开内耳道内侧份,内耳门距锤骨头约(19.71±1.97)mm。结论:经颅中窝手术时,锤骨头可作为确认内耳道的安全可靠的解剖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