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振昊  李会杰 《医学信息》2006,19(7):1235-1236
目的 观察青年臀肌纤维化手术松解治疗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松解纤维化变性之臀大肌筋膜及阔筋膜张肌,对纤维化广且深的病例作深层松解,包括臀中肌、臀小肌、外旋肌群以及后关节囊。结果 本组15例术后随访1~5年,平均2.6年,优良率86%。结论 对青年臀肌纤维化彻底手术松解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余俊  叶斌 《解剖与临床》2012,17(6):524-526
目的:探讨臀肌挛缩症(gluteal muscles contracture,GMC)在病因、临床分型、影像学表现和手术方式等领域出现的新思想和新方法.方法:分析和研究近2年来国内外关于臀肌挛缩症的大量文献,总结该种疾病目前的研究现状.结果:臀部注射仍然是导致臀肌挛缩的主要原因,但也出现了如转化炎性因子等新观点;越来越多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应用到GMC的临床诊断;GMC的手术方式的选择目前更趋向于应用微创治疗的方式.结论:近些年来该疾病受到越到越多的临床工作者的关注,尤其是在疾病的病因、临床分型、生物力学研究、治疗方式等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臀肌注射深度的回归方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剖60侧成人臀部,对该区各层组织的厚度进行了应用解剖学观察,测量了臀部外上1/4象限内中点处的皮肤皮下层、肌肉层、皮肤至骨膜层的厚度,以该中点处为例采用自身股围推算了臀部各层组织厚度的相关回归方程。所得结果((?)=0.2288x-3.9360-2)可为临床掌握臀肌注射深度提供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注射性臀肌挛缩症的分型和解剖学因素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臀肌挛缩的解剖学因素以及臀肌受累的范围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观测了12例(24侧)婴幼儿尸体标本,手术中观测了挛缩组织的范围,以及40例患者术前臀区CT断层解剖检查。结果:根据累及的肌肉或肌肉组结合临床症状将臀肌挛缩分为三种类型:单纯臀大肌挛缩型、单纯臀中肌挛缩型和臀大肌、臀中肌复合挛缩型(包括臀小肌)。结论:注射性臀肌挛缩症并非仅发生在臀大肌,亦可发生在臀中肌或臀大肌、臀中肌共同挛缩。临床症状与挛缩的肌肉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本研究用臀肌长和下肢长比值、臀肌厚度与臀围比值来观察短跑、跳远运动员和普通人之间的臀肌形态差异,以及这两项指标与百米跑成绩的相关性,旨在为下肢爆发力项目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短跑、跳远专项国家二级以上男、女运动员共62名为专业组,普通同龄大学生61名为对照组,测量其下肢长H、下肢长C、臀围、臀厚、百米跑成绩。计算臀高比与臀厚比,分析运动员与普通人臀肌形态差异并研究其与百米跑成绩的相关性。结果 :专业组的下肢长H和C大于对照组,男生专业组的下肢长H、下肢长C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女生下肢长的趋势和总体趋势一致;男生和女生的臀围和臀肌厚度2组之间均无差异。专业组的臀高比、臀厚比和百米跑的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生专业组与对照组的臀高比有差异,臀厚比无差异,百米跑成绩出现显著性差异;女生专业组与对照组的臀高比未出现差异,臀厚比和百米跑成绩出现显著性差异。对照组、专业组臀高比和百米跑成绩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621、0.453。结论 :运动员较之于普通人其臀肌肌腹紧收,男运动员比较显著;运动员的臀肌相对肥厚,女运动员更为显著;臀高比作为下肢爆发力项目运动员的选材参考指标具有可行性,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臀肌筋膜挛缩症的治疗。方法 23例全部手术治疗,将纤维的条索物完全切除及对一切挛缩组织行彻底松解,并于术中检查松解效果,术后并腿屈髋屈膝固定。结果 23例均在术后半年内恢复正常步态。结论 本症病变并非局限于臀大肌,还可累及其它臀肌及臀筋膜,建议称此症为臀肌筋膜挛缩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及评估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实验动物模型。方法以34只13本大耳白兔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即高剂量组(A组)、低剂量组(B组)及对照组(C组)建立肝纤维化模型,每只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100条,感染后12—13周,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采用清肝13服液(DHT)进行干预治疗;感染后18周,按吡喹酮剂量300mg/kg体重对3组动物进行杀虫治疗,以病理学和血清HYP、HA水平作为模型评估指标。结果感染后第12~13周,肝纤维化模型形成。从病理学结果、生化指标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A组、B组干预治疗后血清中的HYP/HA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肝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肝纤维化程度依次为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对照组(P〈0.01),且血清HYP、HA含量随着病理肝纤维化程度增高而升高。结论检测血清HYP和HA水平是评价和考核肝纤维化治疗效果的简便、快速、可靠、又无损伤的指标,而且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符,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实验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大量临床和动物实验证明,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肾功能衰竭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关系较与肾小球损伤的关系更为密切。为此,有关肾小管间质纤维化(tubulointerstitial fibrosis,TIF)的研究成为近年来肾脏病学界的热点课题。笔者介绍一种方法简单、成功率高、病变稳定的TIF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腹腔注射人血清白蛋白建立免疫损伤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体重110—120g,皮下多点注射人血清白蛋白(共4次。分别间隔14、10、10d)。10d后,腹腔注射人血清白蛋白(每周2次,共8周,剂量从5mg逐渐增至20mg)。在攻击前、攻击后15、30、60d和停止攻击后30、60、90、120d,分别留取肝组织和血清标本,进行肝病理检查和肝羟脯氨酸生化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肝纤维化血清指标透明质酸(HA)和层粘连蛋白(LN)含量。结果 攻击后。肝纤维化分级、肝羟脯氨酸含量、血清HA、LN均升高(P〈0.05)。随造模时间延长,肝纤维化分级逐渐加重(P〈0.05)、肝羟脯氨酸含量、血清HA逐渐升高(P〈0.01)。停止造模后,肝羟脯氨酸含量、血清HA明显降低(P〈0.01),但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纤维化形成率为100%,纤维化持续时间120d以上。结论 此造模方法简单,肝纤维化成功率高,维持时间长,可用于抗纤维化药物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骨骼肌具有合成蛋白的强大能力,并且合成的蛋白可进入血循环.它不仅可以表达外源性基因,而且表达时间长.近年来,基因治疗的骨骼肌注射方法是研究热点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此方法有可能成为一种实用、具有前景性的基因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臀部肌肉注射数字化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临床上确定臀部肌肉内注射的最佳部位及深度提供数字化解剖学依据。方法 (1)23具防腐标本,解剖观测臀肌注射位置与血管干、坐骨神经的距离及软组织厚度;(2)6具明胶-氧化铅灌注的新鲜整尸标本,CT扫描后,行盆部三维重建。结果三分法臀部肌内注射点处的软组织总厚度为(6.63±1.06)cm,臀肌间隙至髂骨翼骨膜的距离为(4.37±0.62)cm,注射针体距臀上血管主干和坐骨神经的距离分别为(5.87±0.93)cm和(7.46±0.94)cm;十字法臀部肌内注射定位点距坐骨神经的距离为(3.63±0.68)cm。结论连线法臀部肌内注射简易而安全,但目前成人常用的注射针头(2.7~4.9cm)普遍偏短,建议选择针梗长6cm以上的针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供科学的臀部解剖学数据,确定安全的臀部肌肉注射部位。方法选取33例(66侧)成人下肢标本,在臀部外上区进行逐层解剖,观察并测量皮肤与皮下组织以及臀大肌和臀中肌的厚度;观察臀上神经的分支类型以及臀上动脉、静脉的管径。结果皮肤与皮下组织厚度男性约为1.2cm,女性约为1.4cm;臀大肌厚度男性约为1.8cm,女性约为1.5cm;臀中肌的厚度男性约为1.4cm,女性约为1.2cm。臀上神经与臀上血管的深支在臀肌之间共同形成血管神经层,多分为上、下两支,血管分别位于相应神经的下方。结论从股骨大转子到坐骨结节连线以上的臀部外上区,其下中1/3和前1/3区的上部最适宜肌肉注射,上中1/3区下部两横指处可作被选部位,其余区域不宜肌肉注射。  相似文献   

13.
儿童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儿童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的疗效,探讨早期手术对肌肉注射性儿童坐骨神经损伤的恢复是否更为有利.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由肌肉注射引起的坐骨神经损伤患儿45例,观察在不同时期内采用神经卡压松解手术后恢复情况,并分析探讨肌肉注射导致坐骨神经损伤的机制和临床特点.结果坐骨神经损伤患儿45例,伤后3周内行手术治疗33例,完全恢复31例;伤后3~12周内手术11例,完全恢复1例,基本恢复8例;伤后12周手术1例,未完全恢复.结论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一旦有损伤的症状和体征,应早期手术治疗,及早神经外膜松解,对于神经功能的恢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 通过三维CT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 3DCT-A)描述臀上动脉(superior gluteal artery,SGA)的位置及解剖形态。 方法 纳入114例(228髋)患者的3DCT-A数据做以下研究:(1)观察SGA的显影情况;(2)观察SGA的起始、分支及走行特点;(3)定义 SGA盆外部分主干为:出盆点到深支止点或折弯点(当深支为1支时)的一段SGA,测量其长度并进行不同性别间的比较;(4)测量SGA盆外部分主干到骨盆骨性标志(髂后上棘、坐骨大切迹起点、坐骨棘)、骨性标志间连线(坐骨棘与髂结节间)的距离,并进行不同性别间的比较。 结果 (1)94例患者的SGA显示清晰;(2)所有患者的SGA均来源于髂内动脉;(3)28髋的SGA在出盆前近出盆处发出分支;(4)SGA出盆点到坐骨大切迹起点的距离、到坐骨棘的距离在男女患者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5)SGA盆外部分主干与髂结节和坐骨棘间连线成近似平行关系。 结论 通过3DCT-A了解SGA的位置及解剖形态,能为预防 SGA的医源性损伤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关节镜微创治疗臀肌筋膜挛缩症术后患者总体满意度和手术优良率情况,以及探究影响术后满意度的因素。方法:搜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14年9月至2016年1月期间(出院3个月以上),在我院进行关节镜下臀肌筋膜松解术的患者资料,通过回访,邀请其填写调查问卷。并对收集到的92例问卷结果进行多种统计学方法分析,从而得到患者术后满意度,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关节镜微创治疗臀肌筋膜挛缩症术后患者总体满意度为96.74%(89/92),术后恢复优良率为92.39%(85/92)。影响术后患者满意度的因素包括患者精神健康状况(Z=?2.079,P=0.038)、患者受教育程度(B=1.094,P=0.045),术后功能锻炼(B=2.679,P=0.009),术后症状缓解程度(B=3.568,P<0.001),医护态度(B=2.862,P=0.015),住院感受(B=2.904,P=0.016)。进一步通过因子分析(KMO=0.797,P<0.01)可知第一主成分主要与术后功能锻炼(0.855)、术后症状缓解程度(0.807)、住院感受(0.798)较为密切;第二主成分主要与患者受教育程度(0.990)较为密切。结论:关节镜微创治疗臀肌筋膜挛缩症术后疗效值得肯定,患者术后满意度与受教育程度、精神健康状况、症状缓解程度、术后功能锻炼、住院感受和医护态度等相关。受教育程度越高,总体满意度越高;另外,相比于其他因素,术后功能锻炼和症状缓解程度对患者的术后满意度影响最大,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越好,症状缓解的越彻底,则患者的术后满意度越高。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讨论了经血管介入的预测自动推药动物实验,研究了动物实验中存在的参数时变性与个体差异性,改进、完善了体外脉动流模拟实验中的模型和算法,增强了模型的时变适应性及容错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心舒张期推药较之收缩期推药,靶目标血药浓度更高;经改进的与心动周期同步的预测控制推药方法,可进入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