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42岁,因电击伤入院,一月后在静脉复合全麻下施行移植皮瓣手术。病人为“O”型血,误为“AB”型血,在术中错误输“A”型血400毫升,输血中发现创面异常渗血不止,用大量纱布填压止血,失血量约1500毫升左右。当第二次输血时,才发现血型错误。病人颜面、手足苍白,  相似文献   

2.
某医院在输血时,多在300ml血中加入氢化考的松300mg,以预防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发热反应(致热原引起)及过敏反应(过敏原引起),据称是某些书刊上介绍的。但是有一次,某护理人员因责任心不强,误将A型血输在一个O型血病人身上,同时也常规加入了氢考,结果输入约100ml血后才出现头  相似文献   

3.
今年8月初,一位好友的妻子因患白血病住进了省城某大医院。我是在一个星期之后得知这个消息的,立即赶去看望,看到的却是她白布单覆盖的遗容——她已因脑出血不治身亡。事情真是太突然了,10天前,她丈夫和她还邀请我在一起吃过饭,那时她还是神采奕奕、笑靥如花呵,怎么眨眼间就香消玉殒、撒手人寰了呢?她还不到30岁啊!她家庭富有,丈夫事业有成,对她十分宠爱又体贴,5岁的儿子也聪明乖巧,一家人可谓幸福美满、其乐融融。住院前,她刷牙时发现自己牙龈出血,换衣服时,又看到自己身上好多部位出现葡萄大小的黑红色淤斑。为不影响丈夫工作,她一个人悄悄到医院做检查,结果,两次化验均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天哪!”得知自己患上这样的病,她大叫一声昏了过去。醒来后,她发现自己已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丈夫满脸忧戚地守在她身边。因为她是本医院职工家属,因此获得了不少额外的照顾,但也仅仅过了7天,她便在一天晚上永远地“睡过去了”。丈夫和医生对她患白血病的起因,进行过多种分析,甚至怀疑她的病是不是因为她家的新型装潢材料中含有化学有毒物质所致。最终都被一一排除。“该不会与她的牛皮癣有什么关联吧?”医生迟迟查不出病因,无可奈何丈夫说话时就有点冷嘲热讽的味道。...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的网络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健康教育专家 ,注册护士 Perrot和 Mayes,开始在网上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之前对通过计算机同患者进行交流而不是面对面地处理病人感到忧虑 ,但是现在她们对网络护理坚信不移。Mayes曾说 :“我喜欢在床边护理病人 ,但我认为这不是我的护理工作的全部。”她是加里福尼亚洲一所医院的护理部主任 ,建立了一个糖尿病康复网站。她曾和 Perrot在内分泌学家和网站的建立者医学博士 Prendergast开设的专门进行糖尿病康复治疗的中心工作 ,这是一个普通的门诊部。 Perrot是一个糖尿病康复网络服务的管理人员 ,虽然她愿意在门诊和病人接触 ,但她…  相似文献   

5.
这些年来,我在医院的工作就是为病人以及家属提供精神卫生咨询 当医院护士遇到一些他们认为有疑问或比较复杂的病人及病人家属时,就会打电话给我。当莎拉打电话给我请求帮助时,我却感到意外,因为她是一个充满激情、善于有效沟通的护士。  相似文献   

6.
1 手圈与家庭式的病房在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医院里 ,病人手上都戴有一个“手圈” ,手圈上标明了病人的姓名、年龄和住院号 ,使人一眼就能认出病人。久而久之 ,这个手圈就成了这些国家住院病人的标志。在美国学习期间 ,我参观了数十家医院 ,唯独纽约的OS BORN医院与众不同 ,接待我参观的该院护理部主任突然问我 :“你是否发现我院的住院病人与其他医院的病人有什么不同 ?”仔细一看 ,我发现该院的病人手上都没戴手圈 ,接着 ,我又发现每间病房内的家具各不相同 ,摆设很不“规范”。护理部主任看我迷惑不解的表情 ,笑着向我…  相似文献   

7.
妻是小镇医院一名普普通通的护士,人长得平平常常,基至可以说有点“丑”。当初与她谈恋爱,就曾遭到家人及亲朋的极力反对,原因是我这个小镇里公认的“名牌货”,好像与她很不般配,何况我身后的“追婚族”不亚于一个加强排。然而,与妻相濡以沫,  相似文献   

8.
尘世天使     
走到医院门口,唐心荷使劲地眨了眨因一夜不眠而红肿干涩的双跟,嘴角向两倒呶了呶,努力扮出一个习惯性的徽笑。工作十年了.每天一踏进医院,她都强迫自己不把任何坏心情带进医院大门,她一直牢记着实习时自己最尊敬的带教丁老师的一句话:“微笑,是送给病人最好的良药。”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伤寒所致消化道大出血4例。其中南坪县医院3例;西南医院1例。例1,男,62岁,藏族。持续发热半月,便血3天,区医院以“中毒性菌痢”转来我院。入院后经补液、口服痢特灵及对症处理,仍有血便。入院第5天血便增多,经会诊:疑为伤寒并发肠出血。查血肥达氏反应“O”1/80,“H”1/320。血培养:检出伤寒沙门氏菌。病人仍便血不止,每天约4~5次,每次  相似文献   

10.
回音壁     
编辑同志: 我看了贵社出版的《家庭护士》2003年第2期第6页的文章“孩子像前夫谁之过?”有一些疑问,请问: 1.此文的作者是医学教授吗? 2.此文有权威性的解释吗? 3.此文是否小说? 我想此文不应该是小说吧!那么请解释:我爸AB型血,我妈O型血,我是O型血,我不是父母亲生的吗?  相似文献   

11.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耳际不是回响那几句很流行的歌词:“一天一点希望,一天一点爱恋……”而是在眼前闪亮着一双女孩亮晶晶的眼睛。 这个女孩是一个很年轻的护士,刚毕业不久,在湘西一个县医院工作。因为护送一个危重病人来到了长沙,她就利用一点空余时间,来到了我们的编辑部。她说她十分喜欢我们的杂志,由此想看看我们几个编辑老师是什么样子的人。她还告诉我们她很想学着写点什么,看我们这些老师能不能指点她一下。女孩说这些话的时候脸上有了一些害羞的红晕,这使得她的眼睛越发晶亮。  相似文献   

12.
“我实在不愿意继续跟她谈话她是一个奇怪的人,呆在她身边让人感到毛骨悚然。”病房的护士对我说。 “帮帮她吧。”病房的护士恳求我, 这件事情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我知道这个病房护士并不是一群不愿意解决困难的人,他们总是齐心协力地解决问题,不仅为“麻烦”病人  相似文献   

13.
一次特殊的洗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层医院急诊科 ,常遇到服各种各样毒物的病人。近日我科收治了一例服“三步倒”的病人 ,整个“洗胃”过程给我的“教训”和体会极其深刻 ,写出来供同行们借鉴。1 病例介绍患者女 ,2 8岁 ,农民 ,以可疑服毒近 2h入院。患者入院时情绪激动 ,哭闹不止 ,坚决否认服药 ,拒绝洗胃。家人只说看她手里有“三步倒”药但没看到她服。根据一般的医学常识和以往的经验 ,如果病人真的服了“三步倒”再从几十里外的农村赶到医院而无任何中毒表现 ,似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药剧毒 ,只要舌下腺或口腔粘膜沾一点就会致命。当时我确实有点相信病人可能没有服药…  相似文献   

14.
<正> Ax亚型极为少见,我们见到1例,特报道如下。易某,男、53岁,住院号1598。因剑突下疼痛,发热,于1985年6月25日入院,诊断为胃癌。入院时,血型鉴定为“O”型,Hb为67g/L,RBC为2.13×10~(12)/L,WBC为4.0×10~9/L。术前输入O型代浆血300ml,无不良反应。7月24日申请O型血900ml,交叉中主、次均配合。术中输600ml血后,病人有反应,  相似文献   

15.
新生婴儿在出生3-6个月就容易测到天然产生的抗-A和抗-B同种抗体。这些凝集素属IgM免疫球蛋白,不能通过胎盘。有时在新生儿的血清中能测到另一种性质的抗-A和抗-B抗体,这些抗体是溶血素,属IgG,且能通过胎盘。这类抗体与ABO新生儿溶血病有关。而且也与O型血输给非O型病人时受者红细胞溶解有关。在尼日利亚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输血机构中,经常把O型血输给非O型病人,有时甚至交叉配血也不做,这种做法是毫无理论根据的。尼日利亚南部,O型人常含有高滴度抗-A和抗-B  相似文献   

16.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32岁,血型"O"型,Rh(-)。3年前曾顺产一Rh( )"A"型血男婴,此次以"宫外孕"在我市某基层医院入院治疗,手术抢救用血来我站取血,因无Rh(-)、"O"型血,询问病史后随以Rh( )"O"型血代替,并经polybrene法配血1200毫升,无配血禁忌,输注后无输血反应。  相似文献   

17.
马拉维是一个非洲小国,在那里AIDS传播迅速,至1993 g该国已成为非洲发病率最高的国家。Catherine Phiri是一位27岁的护士,有2个孩子的母亲,其丈夫死于AIDS。1990年其HIV检测为阳性,成为该国第一个公开谈论她自身AILS情况的人。她说:“我一直认为HIV阳性患者或艾滋病病人进行预防AIDS宣传教育,效果最佳”。她最近向《美国护理杂志》投稿,说:“这并不容易,但我强烈地感到我应当帮助别人正视和谈论这一病症。”这篇报道一问世,她立即受到了歧视,她曾IW了 10年的医院耍求她辞…  相似文献   

18.
每天早上,上班铃声刚刚响过,就见一个匆忙的身影从医院的门诊楼穿过操场往住院部走去,她,就是我们医院的护理部主任—陈双喜同志,我们都亲切地称她“陈老师”。每次望着陈老师迈着轻快、矫健的步履,我心里就不由得生出些许感喟:常言道“老天不长眼,好人偏遭难”,可对于陈老师,老天似乎又网开一面,是缘于她顽强的生命力,还是感于她炽热  相似文献   

19.
一个刚刚入院的新病人,医院的一切对于他都是陌生的。再遇上一个刚刚毕业的新护士,还会在心理上或多或少存在着一种恐惧感。怎样才能解除病人对自己的恐惧呢?那就需要我们主动给予病人心理上的“安慰”。例如,在肌肉注射时,如果你面部毫无表情,也不做任何解释,上来就是“××打针”。即使你注射技术再高明,也会让病人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恶性反应,而且还会在病人的记忆中留下一个“她的技术不好,打针疼”的印象。但如果你在注射前,先给病人以亲切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 ,4 3岁 ,维吾尔族 ,“A”型 ,有输血史 ,于 2 0 0 3年 5月 15日到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住院 ,住院后患者Hb为 70 g/L ,故申请输血 ,因医院没有Rh阴性血 ,故血站供给“A”型Rh阳性全血 ,后经医院检验科聚凝胺介质配血 ,主侧管呈强阳性反应 ,次侧管为阴性反应 ,故申请血站进行交叉配合实验 ,经血型、血清学试验检测发现患者为Du 型输血致产生抗 D抗体引起配血不合。表 1  患者血清与谱细胞反应结果序号谱细胞患者血清1CDe 2cDE 3CcDe 4cDEe 5cDe 6CDEe 7CcDE 8CcdeO9cdEeO10  cdeO11  CcDEe 自身细胞O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