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嘌呤能P2X7受体(P2X7R)是腺苷三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受体,作为嘌呤受体P2X家族受体亚型之一,主要由各种免疫细胞表达。P2X7R及其介导的信号通路可触发炎症反应的激活,具有介导先天免疫反应的重要作用。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反应能激活小胶质细胞,从而导致白细胞介素1β等炎性因子的释放,这些炎性因子促使组织变性、损伤及细胞的死亡。目前认为,神经炎症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疾病和各种脑损伤的病理进程中的重要一环,也就成为人们试图干预这些疾病落脚点。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是一种病因不明、并发症严重的多因素疾病。由于这种疾病的复杂性,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理仍然未知。嘌呤受体信号通路在多种疾病中起关键作用,构成一个无处不在的细胞间通讯系统,几乎所有嘌呤受体都在心血管系统的细胞上表达。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和推测,肯定了部分嘌呤受体亚型在血压调节中的作用,但了解的知识仍然有限。随着对嘌呤受体病理生理学认识日益加深,嘌呤受体化合物也正在被开发用于治疗高血压。现就嘌呤受体对血压的调节和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是一种在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供能物质,也可作为信号分子,激活细胞内多种信号转导通路,调节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表面上存在的ATP受体统称为嘌呤能受体,根据结构的差异可分为离子通道型(P2X受体家族)和G蛋白耦联受体型(P2Y受体家族)。嘌呤能受体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种细胞表面,并参与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多种系统活动。嘌呤能受体在骨代谢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些特定的受体对于骨代谢疾病的靶向治疗具有一定积极意义。本文对多种嘌呤能受体的功能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着重探究嘌呤能受体对于多种骨代谢疾病的影响,以期为后续针对嘌呤能受体功能及调节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嘌呤信号广泛参与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而心理应激作为机体应对应激源时表现出的一种体内不协调的状态,与嘌呤信号关系密切.应激导致的ATP异常释放,进一步导致与ATP相关受体水平异常,从而出现心理应激相关疾病,如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现针对嘌呤信号参与心理应激的研究多集中于ATP、腺苷以及P2X2、P2X...  相似文献   

5.
目的 记录和区分卵母细胞内源性P2型嘌呤受体及表达的外源性P2型嘌呤受体介导的膜电流。方法 应用双电极电压钳技术分别在带滤泡膜及去滤泡膜后注入RNA并经孵育的卵母细胞记录膜电流。结果 根据所用卵母细胞标本的制备(是否去滤泡膜及是否注入RNA并孵育)以及电流的形式及幅值,可将内源性P2型嘌呤受体和表达的外源性P2型嘌呤受体介导的膜电流区分开来。结论 应用以上方法可区分两种不同的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激活电流。  相似文献   

6.
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是细胞内的组成成分和能源物质,又是一种组织中发挥生物学作用的信号分子.ATP受体在嘌呤受体分类中属于P2嘌呤受体(P2受体).随着P2X受体结构的逐步阐明和7种亚基的相继克隆,P2X受体的许多功能被发现,尤其是一些物质对它调制作用的研究是近年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这些研究有可能为临床制药和一些疾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周宁  李伟彦 《医学综述》2015,(4):693-695
神经胶质细胞在阿片类药耐受的发生和维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胶质细胞上嘌呤受体的激活可诱导其合成和释放促炎因子、神经活性物质等,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及阿片耐受的形成和维持。靶向抑制嘌呤受体的各种亚型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和阿片耐受的研究中已取得初步进展,其可能成为缓解阿片耐受的重要治疗靶点。因此,理解嘌呤受体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可能为临床治疗阿片耐受提供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采用细胞外微电极技术,记录离体灌流的蟾蜍椎旁交感神经节细胞膜电位,观察川芎嗪对嘌呤受体介导反应的调制作用。三磷酸腺苷(300μmol/L)可引起神经节细胞膜去极化(n=62)、超极化反应(n=27)以及去极化之后伴随超极化过程的双相反应(n=9)。P2受体拮抗剂台盼蓝(500μmol/L)可抑制三磷酸腺苷的去极化反应(n=8);P1受体拮抗剂氨茶碱(200μmol/L)可抑制三磷酸腺苷的超极化反应(n=7)。滴加川芎嗪(1~5mmol/L),神经节细胞膜未出现明显的电位变化。外源性环-磷酸腺苷(250μmol/L)可模拟三磷酸腺苷的超极化反应(n=9)。川芎嗪(3mmol/L)可抑制三磷酸腺苷的去极化反应,使其幅值减少539±95%(n=14,P<001),并能加强三磷酸腺苷所致超极化反应,使其幅值增大1054±245%(n=12,P<001)。在同一标本上,川芎嗪使环一磷酸腺苷的超极化反应加强(n=4)。此外,川芎嗪可抑制三磷酸腺苷引起的双相反应中的去极相,而增大其后的超极相(n=3)。  相似文献   

9.
欧洲晕厥诊治指南介绍(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ATP试验 静脉注射三磷酸腺苷(ATP)可用于检查不明原因的晕厥.对怀疑不明原因晕厥的患者,通过强烈抑制房室结传导起到纯受体刺激作用,引起房室阻滞导致心室停搏,这可能是自发性晕厥的原因.ATP通过对腺苷快速分解和腺苷对嘌呤受体的继发作用而发挥作用.ATP和腺苷在人类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P2X嘌呤受体各亚型在大鼠膀胱ICCs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制备SD大鼠膀胱组织铺片及冰冻切片,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膀胱组织内ICCs细胞分布情况,并进一步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ICCs细胞上P2X嘌呤受体各亚型的表达.结果 SD大鼠膀胱中的ICCs细胞主要集中于黏膜下层、肌束边缘以及肌束间,并相互连接呈网络状分布.在7种P2X嘌呤受体亚型中,ICCs细胞上可检测到P2X2和P2X5两种亚型表达.结论 大鼠膀胱ICCs细胞可表达P2X2和P2X5两种嘌呤受体亚型,从功能学上证实嘌呤能信号对ICCs细胞功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疼痛是针灸的优势适应症。解析针灸镇痛的机制是一个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重要挑战。继Geoffrey Burnstock提出嘌呤信号参与针灸镇痛的假说以及Maiken Nedergaard证实穴位局部腺苷受体介导针刺镇痛之后,嘌呤信号成为近年来针灸镇痛的研究热点。因此,本文将对嘌呤信号与针灸镇痛的系列研究进行总结以及展望。  相似文献   

12.
疲劳是一种主观不适感,往往表现为多样的躯体和精神主诉,不仅可发展为独立的疾病,也可作为多种疾病中的症状,严重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疲劳的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中枢和外周神经递质水平改变和能量代谢异常被认为是主要原因。ATP等嘌呤物质,在细胞内主要参与躯体能量需求过程,而在细胞外则作为重要信号分子,参与有效神经传递、神经元-胶质细胞相互作用、免疫反应和控制等,因而在疲劳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胞外ATP代谢进一步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激活P1受体和P2受体,而胞外核苷酸酶通过释放受体配体,控制嘌呤物质浓度,以终止或促进嘌呤信号通路。基于此,本文对嘌呤信号和胞外核苷酸酶协同影响疲劳感受与发展进行总结归纳,为深入探讨 疲劳的发病机制并进行有效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嘌呤能配体门控离子通道7(purinergic ligand-gated ion channel 7,P2X7)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腺苷三磷酸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在肿瘤微环境中,大量腺苷三磷酸因细胞凋亡而释放,P2X7被持续激活,进而进一步调控细胞增殖和凋亡。人P2X7基因具有高度多态性,现已发现其存在多种剪接变异体。本文主要概述P2X7变异体在肿瘤细胞生长和凋亡中的作用机制,为研发新型抗肿瘤靶向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吗啡对C6胶质瘤细胞嘌吟核苷酸代谢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研究吗啡对C6胶质瘤细胞嘌呤核苷酸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的影响。方法:吗啡(10μg/ml培养基)作用于C6胶质瘤细胞6h、12h、24h、48h、72h;纳络酮(1μmol/L)作用于C6胶质瘤细胞1h后,加吗啡(10μg/ml)作用24h。提取细胞总RNA,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及腺苷激酶(AK)的基因转录产物;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Southern(RT-PCR-Southern)杂交方法检测黄嘌呤脱氧酶(XD)/黄嘌呤氧化酶(XO)基因转录产物。结果:C6胶质瘤细胞暴露于吗啡μ,12,24,48,HGPRT基因表达均明显降低;而C6胶质细胞AK基因表达在暴露于吗啡24h明显降低;HGPRT与AK基因表达又分别于吗啡作用胶质瘤细胞72h和48h回升;纳络酮不能阻断吗啡对HGPRT与AK基因表达降低的作用。吗啡作用于C6胶质瘤细胞与相应时段对照组相比,XD/XO基因转录产物均明显增多;纳络酮能够阻断吗啡对XD/XO基因表达增强的作用。结论:吗啡通过其他非μ受体途径介导对C6胶质瘤细胞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关键酶HGPRT与AK基因表达降低的作用;吗啡通过μ受体途径介导对C6胶质瘤细胞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关键酶XD/XO基因表达增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P2X受体在痛觉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不仅是细胞内最莺要的能量分子,也是各种组织细胞最普遍应用的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信号分子.嘌呤受体可分为P1(腺苷)和P2(ATP/ADP)受体,其中P2受体广泛分布于全身多种组织和系统中,根据其分子结构和信号转导机制的不同分为P2X和P2Y受体.  相似文献   

16.
认知障碍涉及思维、学习、记忆等一系列心理和社会行为,严重者可能会造成痴呆。腺苷是一种内源性嘌呤核苷,可作为代谢中间体广泛分布于全身。在大脑中,腺苷作为一种重要的上游神经调节因子,广泛作用于神经递质、受体和信号通路等。腺苷A2A受体是腺苷的四种亚型之一,在缺血、缺氧、兴奋毒性、炎症和其他脑损伤的反应中细胞外腺苷水平显著增加,从而导致腺苷A2A受体的激活增加。腺苷A2A受体可以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参与信号通路激活和认知障碍形成,并在多种认知相关神经系统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嘌呤能P2z受体介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嘌呤能P2z受体在介导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将表达P2z受体[P2z(+)]与不含P2z受体[P2z(-)]两组CLL细胞分别同1.0mmol/L三磷酸腺苷(ATP)体外培养8小时,以电镜、DNA凝胶电泳和定量DNA3′-末端的TdT法检测细胞凋亡;并对ATP、BzATP、2MeSATP、ATP-γS与其他核苷的诱导及OxATP、KN-62的抑制效应做定量研究。结果(1)P2z(+)细胞能在ATP诱导下呈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和DNA梯状条带;(2)不同的P2z受体激活剂可通过P2z受体诱导细胞凋亡并产生不同量的DNA降解片段,诱导能力的强弱顺序是BzATP>ATP>2MeSATP,而ATP-γS或其他核苷几乎无诱导能力;(3)P2z受体的抑制剂Ox-ATP和钙调节蛋白激酶抑制剂KN-62可完全阻止诱导剂诱导的细胞凋亡的诱导。结论P2z受体在介导由ATP诱导CLL细胞凋亡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嘌呤碱基与嘌呤核苷对吗啡依赖大鼠的热痛阈与急性戒断的影响。 方法:28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吗啡依赖组、吗啡依赖+嘌呤碱基组、吗啡依赖+嘌呤核苷组,每组7只。通过热敏感甩尾实验,记录大鼠热敏感甩尾潜伏期;通过纳洛酮催促,对大鼠急性戒断症状进行观察与评定。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吗啡依赖组、吗啡依赖+嘌呤碱基组、吗啡依赖+嘌呤核苷组均产生明显的药物抗痛觉效应(P<0.05);吗啡与嘌呤碱基或与嘌呤腺苷同时作用大鼠的甩尾潜伏期与吗啡依赖组相比有延长的趋势(P>0.05);吗啡与嘌呤碱基或与嘌呤核苷同 时作用的大鼠戒断后,湿狗样抖动及腹泻/排便的发生次数比吗啡单独作用组明显增加(P<0.05)。 结论:本实验观察到系统应用腺嘌呤/鸟嘌呤、腺苷/鸟苷对吗啡依赖大鼠既可提高其基础热痛阈,又可加重其部分急性戒断症状。  相似文献   

19.
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引起的组织损伤,是一种终身代谢性疾病。人体尿酸主要由细胞代谢分解的核酸和其他嘌呤类化合物,以及食物中的嘌呤经酶的作用分解而来。过去认为进食高嘌呤食物可能为原发痛风的病因,但目前认为进食高嘌呤类食物只在已有痛风体质的人才会引起本病。因此高嘌呤食物不但对具有痛风体质者可成为发病的促进因素,而且可加重痛风疾病本身对患者的损伤。因此,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平衡饮食,控制含嘌呤食物摄入对于控制疾病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肿瘤微环境中一个重要的改变就是嘌呤代谢的改变,缺氧限制了能量转化,导致细胞外三磷酸腺 苷及后续腺苷的聚集,腺苷与腺苷受体结合后,抑制了免疫细胞浸润和激活。腺苷产生径路的各个分子高表 达与多种肿瘤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在腺苷产生径路中,最关键的就是CD73,其是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靶 向CD73 的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抑制剂能够阻断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但是单纯阻断CD73 的作用有限, 靶向CD73 小分子抑制剂或单克隆抗体联合放化疗、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的协同作用抗肿瘤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