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受卫生部和中华医学会的委托,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组织编写了骨质疏松和部分骨矿盐疾病的诊疗指南。本期杂志刊出了该指南讨论稿的部分内容,包括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性骨折、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糖皮质激素诱发的骨质疏松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佝偻病和骨软化症等6个部分。  相似文献   

2.
徐三中 《浙江医学》2011,33(12):1713-1713,1749
2011年,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发布了新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诊疗指南》。作为全国性指南,它遵循了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三条基本原则。新指南特别注重了临床的实用性,使医生们使用起来更清晰、更明确。对比2006年版指南,新指南中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更新。  相似文献   

3.
2008年国际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就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基础研究、诊断和治疗以及其他骨矿盐疾病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相似文献   

4.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定于 2 0 0 2年 10月在江苏南京召开“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届时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作最新进展的专题报告。欢迎踊跃投稿参加。现将会议征文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征文内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钙磷代谢紊乱、佝偻病和骨软化及其他代谢性骨病等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包括流行病学、早期筛选预警、诊断和预防、分子生物学、细胞的分化与调控、动物实验及中医中药在各种代谢性骨病诊治中的应用等有关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方面…  相似文献   

5.
甲状旁腺切除术改善尿毒症患者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尿毒症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并导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我院尿毒症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并导致骨质疏松症患者,使用甲状旁腺切除术方法,设术前为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为对照组,以骨密度值、骨痛症状、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钙、血磷为监测指标数据评估疗效。结果甲状旁腺切除术后此类患者血钙维持在正常范围、血磷、血iPTH水平明显下降,临床骨痛、骨密度等明显改善。结论甲状旁腺切除术安全,有效治疗尿毒症并发症导致的骨质疏松症,控制体内血磷和血钙水平,缓解骨质疏松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二十年栉风沐雨, 二十年砥砺前行。5月17—20日,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以下简称分会)主办, 上海市医学会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在上海召开。大会围绕骨质疏松症、其他代谢性骨病及疑难骨病等方面展开学术交流和探讨, 旨在促进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的学科进展。  相似文献   

7.
20年前国外专家已开始尝试用人工合成的降钙素替代人体自身的降钙素,在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降钙素由甲状腺C细胞产生,是钙代谢调节激素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抵抗甲状旁腺素、抑制骨吸收、降低血钙、减少骨钙丢失。现代研究表明:使用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症不仅能提高骨的密度,还能改善骨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骨质疏松症是发达国家最重要的公众健康问题之一,也是发展中国家一个愈来愈突出的问题。对骨质疏松症这一与多学科相关的疾病,国内外学者均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却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在国家“九五”和“十五”攻关重点研究项目中,骨质疏松均列入其中。 将于2003的10月10~14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的国际骨质疏松及骨矿盐疾病学术大会是国际上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领域高水平的学术盛会之一,由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和国际华人骨科学会首次共同主办,其对中国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值此盛会之际,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主任委员孟迅吾教授。文详见第3、4版《声音焦点直击》。  相似文献   

9.
制作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的甲状旁腺切除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制作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对20只大鼠行甲状旁腺切除术,手术成功率为95%。大鼠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的位置很隐蔽,位于甲状软骨下方,气管与食管之间。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内前外侧,针尖大小,呈米白色。该手术有一定难度。术后3个月,用GZY-B型骨皮质指数自动测量仪检测大鼠右股骨X片,手术组与对照组的骨皮质指数分别为50.84%±2.20%和61.13%±2.09%,根据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骨皮质指数<55%),可认为骨质疏松症模型已初步建立。  相似文献   

10.
孙燕  李融 《新疆医学》2013,43(2):72-73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是指糖尿病并发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脆性增加,易发骨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2型糖尿病(T2DM)常合并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2型糖尿病患者因长期糖代谢紊乱,其高血糖的渗透性利尿使得大量钙随尿排出,导致负钙平衡,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11.
骨质疏松症的筛查与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据统计我国60-69岁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高达50%-70%,老年男性发病率为30%,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0月20日定为“世界骨质疏松日”,旨在提高人们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在今年国际骨质疏松日到来之际,为配合其宣传活动,我们特别约请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的专家撰文介绍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治疗及预防,从而提高人们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兵 《中华医护杂志》2006,3(4):365-366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显微结构受损,骨骼脆性增加,从而导致骨骼发生骨折的危险性升高为特征的一种疾病。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一般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分为两型:Ⅰ型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Ⅱ型即老年性的骨质疏松症,都属于退行性的骨质疏松症。由于年龄增大或妇女绝经后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变化所致的骨代谢变化,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上见于各类疾病如柯兴综合症(皮质醇增多症)营养缺乏性骨质疏松,糖尿病性骨质疏松、肢端肥大症性骨质疏松,药物所致骨质疏松、废用性骨质疏松,其他原因引起的骨质疏松等。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这种疾病不仅威胁老年人特别是绝经后妇女的健康,而且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而增加,与骨质疏松相关的典型骨折包括脊柱压缩性骨折,前臂远端骨折和髋部骨折等,预计到2025年,全球髋部骨折将增至200万。因骨质疏松随年龄增长而进行性减低,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呈指数形式上升,男女性骨质疏松症骨折发生率呈指数上升,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终生危险性女性比男性高3倍。  相似文献   

13.
在近日召开的2009年诺华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教授、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主任委员徐苓教授报告指出,目前对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面临的实际障碍主要是患者和医生对于疾病的重视程度不够、诊断率低、对慢性疾病长期治疗的依从性差等。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简称甲旁亢)是由于甲状旁腺本身病变引起的甲状旁腺素合成、分泌过多,致使钙、磷和骨代谢紊乱的一种全身性疾病.目的 讨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手术切除甲旁亢的病变腺体,是治疗原发性甲旁亢唯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特立帕肽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仍以抗骨吸收药物为主,作用途径比较单一、作用效果也有限。特立帕肽为人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具有与天然甲状旁腺激素(PTH)N端34个氨基酸序列相同的结构,它可以与PTH-1受体结合,发挥PTH对骨骼与肾脏的生理作用;同时不存在C端肽对骨代谢的不利影响。研究表明该药可以促进骨形成,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并可与其他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联合应用增强疗效。该药2002年获美国FDA批准上市。本文就该药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PHP),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甲状旁腺疾病。其临床特点是手足搐溺,低血钙、高血磷、高甲状旁腺血症(PTH),周围靶组织对PTH生物活性不敏感,甲状旁腺可以增生肥大,常伴先天遗传性骨发育畸形。本病无特效治疗方法,终生补充钙及维生素D制剂是防止急性发作和阻止病情进一步进展的有效方法。并发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甲低)等内分泌腺功能减退时,则需终生服用甲状腺素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17.
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和检查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凤媚  蒋凤艳 《广西医学》2005,27(8):1199-1201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及骨脆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分Ⅰ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Ⅱ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其症状不典型,早期无症状,尚未有特效治疗,对已发生严重骨质疏松的骨不能完全恢复正常,因此对高危人群应早期预防及诊断,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及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肾虚与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退化、骨脆性增加,以及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为此WHO已将骨质疏松症列为老年三大疾病之一.目前临床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主要有骨吸收抑制剂(包括雌激素、选择性雄激素受体调节剂、降钙素、对磷酸盐、钙剂、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等)和骨形成刺激剂(包括氟化物、小剂量的甲状旁腺激素等),疗效满意.但长期使用副作用大,远期疗效不肯定,且价格昂贵.根据"肾主骨"的理论中医,从多方面、多层次探讨了补肾防治骨质疏松的机理,采用补肾为主的治疗方法,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效.现就骨质疏松与肾虚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X线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X线表现。结果全部病例均有骨质疏松,骨膜下骨皮质吸收4例,囊样骨质破坏3例,泌尿系结石2例。结论骨膜下骨皮质吸收、特别是中位指骨桡侧缘骨膜下花边样骨皮质吸收为其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20.
骨质疏松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劲涛 《柳州医学》2005,18(3):130-134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以低骨量及骨组织微结构退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伴有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占骨质疏松症的90%。它又可分为2种亚型,即Ⅰ型和Ⅱ型。Ⅰ型又称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Ⅱ型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可继发于其他疾病或由药物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