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活性的变化朱公文,李志军,王义平,张永顶,张式其,邵德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是血浆纤溶系统的主要成份,我们用发色底物法检测50例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各期t-PA...  相似文献   

2.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VWF、t-PA和PAI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VWF、t-PA和PAI活性的研究刘成玉,张强,张玉红高血压病常伴有血液凝固性增高。我们检测了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因子Ⅷ相关抗原(VWF)含量、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抑制物(PAI)活性变化,探讨血液凝固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在风湿性心脏病伴心房颤动患者中卡托普利对血浆纤溶活性的作用。方法:将患者随机分组,即试验组3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对照组21例按常规治疗;治疗前后分别留取血浆测定以下指标: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活性、纤溶酶原(Plg)活性、D-二聚体(D-dimer)含量。结果:试验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在卡托普利治疗7 ̄10天后显著  相似文献   

4.
对3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及30例正常人的血浆纤溶酶原(PLG)活性、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AMI组患者t-PA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AI活性、PLG活性则高于对照组;AMI组死亡者的t-PA活性显著低于存活组;再发AMI患者纤溶活性降低而纤溶抑制活性增强;t-PA活性持久而明显降低,预示AMI患者病情严重,预后不良,并  相似文献   

5.
NIDDM患者血浆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活性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探讨彭荔薰,冯波糖尿病患者具有高凝倾向 ̄[1],而纤溶系统损害与高凝状态紧密相关。血浆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为纤溶系统的启动因子。本文探讨...  相似文献   

6.
脑梗塞早期患者血纤溶系统活性状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明确血纤溶系统活性状态与脑梗塞发病的关系,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30例皮质动脉区脑梗塞(CACI)患者、32例穿通动脉区脑梗塞(PACI)患者及30名无心脑血管病等的对照者,以发色底物分解产色法测定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活性及血管内皮tPA释放能力和PAI/tPA比值,以综合判定其血纤溶系统活性,结果表明两种类型脑梗塞患者发病3天内血纤溶系统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者,为脑梗塞早期行溶栓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提出,再次脑梗塞可能与血浆PAI活性高有关。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病患者t—PA及其抑制物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发色底物法及放免法检测了47例老年及老年前期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者和25例健康老年人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的抑制因子(PAI)、空腹血浆胰岛素(In)及血糖(G),分析了胰岛素敏感性(IS)与纤溶活性、体重指数(BMI)、血压(BP)的相关性。结果显示:EH患者血浆PAI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浆t-PA活性、IS明显低于对照组;ISG民BMI、PAI、BP呈  相似文献   

8.
风心病患者血浆纤溶活性的变化(摘要)熊小忠,莫树松,王钟林,李建明我们测定了风心病合并心房纤颤(AF)与非AF患者的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活性的变化,探讨纤溶系统与风心病AF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1.材料与方法:研究对...  相似文献   

9.
观察2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早期溶栓治疗期间纤溶活性及血小板功能的变化,以22例常规治疗病人为对照。结果显示静注尿激酶(UK)完毕后即刻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直线上升(P〈0.00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活性直线下降(P〈0.001),但不到24h血浆PAI活性反跳超过静注UK前水平。血小板功能,因入院后即给阿司匹林治疗而受抑制,但静注UK完毕后,血小板最大聚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纤溶活性和血、尿D二聚体(D-d)水平变化在老年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症(HANS)中的应用。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血、尿D-d用发色底物法测定纤溶酶活性(pA)、组织型纤棠麦原激活物活性(tpAA)及纤溶酶原抑制剂活性(PAIA)。结果原发性高血压(PH)组及HANS组与正常对照比较;pA和tpAA明显降低,PAIA和血,尿D-d水平显著升高;HNAS组与PH组比较,仅血浆PAIA,尿D  相似文献   

11.
早期糖尿病肾病血浆t—PA,PAI活性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糖尿病肾病血浆t-PA、PAI活性改变及其临床意义宋明强*刘国良糖尿病肾病与凝血纤溶系统的相关性研究,近些年来极为人们所重视。本研究选用作为血液纤溶系统的关键成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两项对应指标作为检...  相似文献   

12.
观察44例首次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前后血浆UK抗原、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抗原、纤溶酶原激活物(PA)活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活性、纤溶酶活性和纤维蛋白原抗原的变化。结果显示:(1)UK静脉注射的作用持续时间较短,注射后1小时和5小时,分别有53.2%和93.7%的UK抗原从血浆中清除。(2)与治疗前相比,UK静注后PA和纤溶酶活性升高、PAI活性降低,纠治了AMI时纤溶系统的功能紊乱状况。但是,停止UK注射后即出现PAI“反弹”现象,PA和纤溶酶活性随之降低,说明溶栓早期存在反常的高凝状态。(3)PAI活性升高程度与左心室功能受损及AMI病情程度有一定关系。以上各点均提示,溶栓早期辅助的抗凝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发色底物法及放免法检测了47例老年及老年前期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者和25例健康老年人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的抑制因子(PAI)、空腹血浆胰岛素(In)及血糖水平(G),分析了胰岛素敏感性(IS)与纤溶活性、体重指数(BMI)、血压(BP)的相关性。结果显示:EH患者血浆PAI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浆t-PA活性、IS明显低于对照组;IS与BMI、PAI、BP呈显著负相关,与t-PA呈显著正相关。提示纤溶活性异常与胰岛素抵抗共同在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甘油三酯血症与血凝纤溶系统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脂质代谢紊乱与血浆凝血纤溶活性的关系,分别测定了61例高脂血症患者(混合性高脂血症16例和单纯性高甘油三酯血症45例)的血清脂质和血浆反映凝血纤溶活性的有关指标,并与18例正常人对比。结果发现,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凝血因子VII和凝血因子X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00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与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因子VII和因子X活性是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0.001),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是显著的负相关性(P<0.01);血清胆固醇水平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呈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结果提示,脂质代谢紊乱,特别是高甘油三酯血症可增加体内凝血活性,降低纤溶活性,有利于血栓形成,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有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NIDDM中PAI—1与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NIDDM中PAI1与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商淑华宁光戴蒙罗邦尧许曼音陈家伦应用发色底物法测定并比较了103名NIDDM患者和50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活性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并探讨其临床...  相似文献   

16.
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与缺血性心脏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凝血、纤溶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并对部分患者跟踪观察。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以及20例正常人的尿纤维蛋白肽A(FPA);并用相应方法同步测定了血浆D-二聚体(D-dimer)含量、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剂(PAI)活性。结果: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较正常对照组尿纤维蛋白肽A值增高,血浆D-二聚体水平、PAI活性升高,tPA活性降低。且急性心肌梗死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之间上述指标也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研究结果提示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在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凝血、纤溶指标对探讨其发病机制及判断预后可能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7.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纤溶系统含有一个无活性的酶原即纤溶酶原,它可被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与U-PA)激活成纤溶酶,纤溶系统通过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负责将其从循环中去除。纤溶系统的抑制可在两个水平上进行,一是在纤溶酶水平,主要是抗纤溶酶(-antiplasmin,AP);另一个在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水平,即受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的调节,其中主要是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activatorInhibitor type 1s,PAI-1)的作用[1]。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提示动脉粥样硬化(AS)及冠心病…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病人纤维蛋白原水平及纤溶系统功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高血压病人的血栓形成倾向,我们随机选取了41例高血压病人及34例正常血压者,分别观察了他们的纤维蛋白原及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抗原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含量。结果表明,高血压病人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无明显变化,但tPA抗原含量减少,PAI-1的水平增加。提示高血压病人存在内源性纤溶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9.
缺血性脑中风急性期和恢复期纤溶功能的比较山东省交通医院(济南,250031)许延路,马端,宗俊学,刘培强,高辉纤溶酶原(PLg)、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是人体纤溶系统的主要成分。目前许多研究认为纤溶功能的改...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的活性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邱建  钱学贤 《中华内科杂志》1996,35(12):830-831
冠心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的活性变化邱建钱学贤刘映峰刘兰平我们比较了不同类型冠心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活性的变化,并探讨tPA和PAI活性变化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范围和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