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缺血性结肠炎是由于结肠局限性缺血或坏死 ,并发细菌感染所致的结肠炎。其发生率占所有消化道缺血性疾病的5 0 %~ 6 0 %。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 ,可发生在任何年龄 ,但以老年人多发 [1 ] 。 1995年以来我科收治 17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7例 ,女 10例 ,年龄 31~ 74岁 ,平均 6 3岁。1.2 临床表现 :17例均以突发性腹痛、腹泻就诊 ,14例腹痛偏左。15例伴便血 ,5例伴恶心 ,2例伴呕吐 ,2例伴发热。4例伴左侧腹部压痛 ,其中 1例入院 2 d后出现左侧腹部肌紧张、反跳痛。 14例发病后 1d内就诊 ,2例 2 d内就诊 ,1例 3d内就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缺血性结肠炎(IC)和溃疡性结肠炎(UC)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8年6月诊断为IC 17例(IC组)和UC 24例(UC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IC组发病年龄(66.1±15.9)岁,显著高于UC组发病年龄(42.8±11.4)岁,P〈0.05;IC组合并动脉硬化相关性疾病13例(76.5%),UC组1例(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组主要临床症状:血便16例(94.1%),腹痛12例(70.6%),腹泻6例(35.3%);UC组主要临床症状:腹痛20例(83.3%),腹泻19例(79.2%),血便16例(66.7%)。内镜检查两组在溃疡、脓苔、息肉样增生和分界清楚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发病年龄、基础疾病、临床症状以及内镜表现对IC和UC的鉴别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缺血性结肠炎(IC)的临床表现及内镜特点,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至2009年8月52例IC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内镜所见的相关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中,38例(73.08%)患有血管相关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腹痛、腹泻、便血三联征.内镜所见:病变部位主要发生在乙状结肠35例(67....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 男性乳腺癌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一般确诊时分期较晚,预后差。目前其治疗上多参照女性乳腺癌。笔者通过对男性乳腺癌的病例的回顾分析,探讨该病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回顾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于2003年3月—2019年6月收治的35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 全组患者就诊时均无远处转移,中位年龄6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无痛性乳房肿块,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仅2例(5.7%)患者接受了部分乳腺切除术,其余均接受全乳房切除术或更大范围的手术。18例(51.4%)接受了辅助化疗,4例(11.4%)接受了辅助放疗,17例(48.6%)接受了辅助内分泌治疗。30例(85.7%)术后病理诊断为浸润性导管癌。全组均获得随访,5年总生存率83.4%。结论 加强对男性乳腺癌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并进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非常重要。男性乳腺癌的诊治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规范。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缺血性结肠炎(IC)的临床表现及内镜特点,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至2009年8月52例IC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内镜所见的相关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中,38例(73.08%)患有血管相关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腹痛、腹泻、便血三联征.内镜所见:病变部位主要发生在乙状结肠35例(67.31%),病变范围4~35 cm.结论 缺血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时腹痛是其共同临床特点,内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有效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特别是对伴有基础疾病者,应早期进行结肠镜检查,对尽快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及分型治疗.对26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检查、病理结果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缺血性结肠炎好发于老年人,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性左侧腹痛、便血及腹泻。内镜检查可见病变部位多位于左半结肠,表现为结肠黏膜充血、坏死、糜烂及黏膜下出血,溃疡形成。采用扩张血管治疗效果良好。结果表明,老年人突发性左侧腹痛及便血时应警惕缺血性结肠炎的可能,及早进行结肠镜检查,早期治疗,对该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s)是一种具有恶变潜能的起源于胰岛内分泌细胞的上皮源性肿瘤,在临床上较为罕见。部分肿瘤分泌过量激素,从而引起特定的内分泌综合征。本研究旨在分析pNETs的临床特征、CT及超声内镜(EUS)基本特征,以及各临床特征与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2016年1月1日─2023年5月1日期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111例pNET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切除或活检病理确诊。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资料,分析pNETs患者不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征,以及与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确诊的111例pNETs患者中,男性53例(47.7%),女性58例(52.3%);平均年龄为(50.54±13.38)岁,其中非功能性pNETs(NF-pNETs)61例(55.0%),功能性pNETs(F-pNETs)50例(45.0%)。临床特征分析显示,中晚期组(Ⅲ/Ⅳ期)患者病理分级更高、肿瘤多无功能以压迫或转移等症状为主,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阳性率更高,治疗方式因出现转移则以化疗、生物制剂治疗等非手术治疗为主。根据病理分级,CT特征分析显示,与低级别组(G1/G2)比较,高级别组(G3/NEC)肿瘤形态多不规则、边界欠清以及更易出现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均P<0.05);EUS特征分析显示,高级别组期患者肿瘤长径大于低级别组(P<0.05)。中位随访时间为37个月,回访率为78.37%,共纳入87例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式(手术vs.非手术:HR=0.232,95% CI=0.056~0.969,P=0.045)、病灶形态(不规则vs.规则:HR=7.038,95% CI=2.028~24.427,P=0.002)、NSE(阳性vs.阴性:HR=3.584,95% CI=1.029~12.481,P=0.045)为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手术是pNETs的首选治疗方式,F-pNETs手术率高于NF-pNETs。CT及EUS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术(EUS-FNA)为诊断pNETs较为敏感和准确的方法。病灶的形态、治疗方式、NSE有预测患者临床预后的潜能。因此,分析pNETs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有助于综合评估病情,监测疾病进展情况,制定相应诊疗方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隐匿性乳腺癌(OBC)是一种罕见的乳腺癌类型,其发病率低、难以找到乳腺原发病灶,使得临床医师对该病的定义和诊断模糊。同时,由于OBC的管理策略缺乏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因此OBC局部及全身治疗选择、预后信息对于临床医生来说颇具挑战。本研究通过对12例OBC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总结诊疗流程,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对OBC诊疗策略进行讨论,以期给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将2013年5月—2020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12例OBC患者纳入研究,对其临床病理特征、MRI表现、治疗方案、新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中位年龄53岁,组织学分型低分化腺癌、浸润性导管癌和单纯癌分别占66.7%、25.0%和8.3%,分子分型luminal B型、HER-2阳性型、三阴性型比例分别为41.7%、8.3%和50.0%,AJCC乳腺癌分期Ⅱ、Ⅲ和Ⅳ期分别占25.0%、58.3%和16.7%。9例(75.0%) MRI提示单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其中右侧3例,左侧6例。1例(8.3%)发现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2例(16.7%)行MRI提示右侧腋窝淋巴结及右侧锁骨上淋巴结肿...  相似文献   

10.
11.
背景与目的 闭孔疝是临床罕见的腹外疝,具有术前诊断率低,病死率高的临床特点。本文通过回顾收治的闭孔疝病例,分析总结闭孔疝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以期为该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5例闭孔疝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5例闭孔疝病例中(4例患者,1例女性患者半年内先后被诊断为左、右侧闭孔疝),男1例,女4例;年龄61~87岁;除1例术前诊断右侧腹股沟斜疝术中发现同侧隐匿闭孔疝外,其余均以急性机械性肠梗阻首诊;左侧闭孔疝例3例、右侧闭孔疝2例;3例术前行盆腔CT检查并诊断闭孔疝,2例术中明确。1例择期手术外,其余4例均行急诊手术探查。合并小肠嵌顿4例,1例因嵌顿缺血坏死予以小肠切除,其余3例肠管麻醉状态下自行回纳或腹腔镜下协助回纳。修补方式方面,2例用3-0 Prolene行闭孔管口直接缝合关闭,1例行开放式无张力修补,其余2例腹腔镜下腹膜外间隙补片无张力修补。1例患者因并发感染性休克术后第2天ICU死亡,其余4例病例(3例患者)治愈出院。治愈出院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5年,中位数(3.0±2.2)年,随访无复发。结论 老年女性患者出现病因不明的急性机械性肠梗阻时应考虑闭孔疝可能,盆腹腔CT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明确诊断后尽早手术,患者条件允许建议腹腔镜探查并修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的诊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7年1月间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例p NE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pNET患者,男2例,女6例;年龄36~72岁,平均年龄53岁;均行影像学检查明确病灶;5例无功能性肿瘤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腹部肿块、食欲不振、消瘦,3例功能性肿瘤以低血糖反应或高血糖为主要表现;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行肿瘤局部切除术,2例行胰体尾联合切除术,4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行胰体尾+脾切除术+胰腺空肠吻合术。8例随访30~66个月,7例存活,1例死亡。结论:结合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该病的诊断;确定合理可行的综合治疗方法,可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  相似文献   

13.
成人肠套叠的诊断和治疗:附58例报告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探讨成人肠套叠的发病机制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表现、类型、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 阵发性腹痛55例,恶心呕吐34例,腹部包块38例。引起套叠原因主要是炎性水肿(11例)、良性肿瘤(15例)和恶性肿瘤(10例)。55例接受手术治疗,3例行钡灌肠复位。58例均康复出院。结论 成人肠套叠多由器质性病变引起,其发生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所致;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14.
成人肠套叠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成人肠套叠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方法 对1971—2001年收治的40例成人肠套叠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成人肠套叠临床表现主要是腹痛、腹胀、呕吐、腹部肿块、血便或便秘。全组病例有腹痛、腹块、血便三联症者仅占17.4%(7/40)。急性肠套叠者易发生肠绞窄,慢性肠套叠者多表现为不全性肠梗阻,早期易于误诊。本组39例行手术治疗,治愈37例,死亡1例;另1例钡灌肠复位成功。结论 B超检查对早期诊断有帮助。肠道肿瘤、息肉、炎症和解剖学异常为本病的主要诱因。肠切除术是根除病因、防止复发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囊性淋巴管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以提高诊断率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例成人肝囊性淋巴管瘤患者临床资料及诊疗过程,并检索、复习中文期刊数据库中肝囊性淋巴管瘤的文献。结果:笔者收治的2例患者,均为女性,入院诊断分别为肝囊性占位和肝囊肿;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后行肝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肝囊性淋巴管瘤;患者术后随访均无复发,治疗满意。检索1984—2017年期间国内共报道6例患者,其中男4例,女2例;入院诊断肝囊淋巴管瘤2例(2/6);其他均误诊(4/6),6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后明确诊断,术后患者恢复满意。结论:肝囊性淋巴管瘤为临床罕见的肝脏良性疾病。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临床易误诊为肝囊肿及其他囊性疾病;MRl有助于鉴别诊断;有明确症状、体征或不能排除恶性的患者应结合个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病理检查是明确诊断的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的临床特征与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5例PNENs患者临床资料。结果:PNENs 5例中,男2例,女性3例;均行B超及CT检查,1例患者行PET-CT;年龄48~75岁;临床表现各异,且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指标;4例患者行手术治疗,1例仅行穿刺活检。病理(根据2010年WHO分期)结果为G1期2例,G2期1例,G3期2例。5例均随访,1例术后12个月因肝转移死亡,其余均恢复良好。结论:PNENs大多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术前诊断困难,主要依靠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7.
背景与目的 肠系膜动脉瘤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动脉瘤已出现破裂大出血,病情危重,治疗风险大。本文回顾性分析肠系膜动脉瘤破裂患者的病例特点,探讨该疾病诊断和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16年1月—2020年12月在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8例肠系膜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结果 8例患者行腹部CTA或腹部增强CT明确诊断为肠系膜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均行急诊手术治疗,其中6例行腹腔动脉造影+栓塞术;1例因腔内治疗失败后选择行开放手术;1例首选开放手术。8例患者均抢救成功,3例患者腔内治疗术后出现腹痛腹胀,药物保守治疗好转;1例患者开放手术术后出现创伤性胰腺炎,予以药物治疗治愈。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无再出血、肠缺血、肠坏死等并发症与再次手术。8例患者均随访12个月,患者正常饮食后无腹痛腹胀不适,无再次出血;复查腹部增强CT或CTA提示动脉瘤栓塞良好,血肿明显吸收。结论 临床医生要提高对肠系膜动脉瘤破裂出血疾病的认识和警惕,及时做出正确诊断。手术治疗方案可分为开放手术和腔内治疗,均安全和有效,术前应根据患者病情、瘤体位置和形态决定具体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