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脑心通胶囊联合注射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降纤酶,第1~3天,10 U加入到生理盐水250 mL中,1次/d,从第4天起改为维持量5 U/次,1次/2 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脑心通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持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00%、9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和血沉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和血沉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显著降低,凝血酶原时间(PT)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APTT、FIB、D-D、PT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注射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血栓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凝血功能和神经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2月在荆门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40 mg加入到0.9%氯化钠溶液250 m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脑心通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清学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S100β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90.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HCT、FIB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cy、hs-CRP、S100β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VEGF水平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减轻炎症反应,抑制血栓形成,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1日~2020年1月15日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奇偶数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功...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房》2014,(28):2623-2625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脑心通胶囊每次4粒,tid。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和纤维蛋白原)指标,并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8.75%和89.0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并以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23例心肌梗死患者,并以同期收治、单行阿司匹林溶栓治疗的28例心肌梗死患者做对照,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血管再通率、心功能和凝血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和血管再通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和凝血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心肌梗死,可显著改善患者凝血和心肌功能,临床有效率高,适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联合阿司匹林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应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3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美托洛尔,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8%(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浆B型脑钠肽、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指南》2017,(1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采取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用药方案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AMI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1例,观察组采取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方案,对照组仅应用阿司匹林,比较两组治疗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血管再通、再闭塞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凝血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8.20%)低于对照组(21.31%)(P<0.05);观察组血管再闭塞率(4.92%)低于对照组(13.11%)(P<0.05);观察组治疗前LVEF指标(30.52±4.25)与对照组(29.85±4.67)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指标(49.82±6.78)优于对照组(32.85±5.92)(P<0.05);两组治疗后APTT(38.75±5.96 vs 38.24±6.21)均高于治疗前(32.88±6.72 vs 31.95±5.92)(P<0.05),上升幅度无明显差异(P>0.05),其他凝血指标治疗前后比较、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22.95%)与对照组(24.59%)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AMI采取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用药方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4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4粒,3次/d,均30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神经功能恢复和血脂改善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急诊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选择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炎症反应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心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灯银脑通胶囊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口服脑心通胶囊,3粒/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灯银脑通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和生活质量的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0.47%、80.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而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情感职能(RE)、社会功能(SF)、躯体疼痛(BP)、机体活力(VT)、精神健康(MH)和总体健康(GH)评分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升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银脑通胶囊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通脉胶囊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随机分组的原则下分为对照组(57例)和治疗组(58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5 m L加入到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中,初始剂量为2 mg/h,然后根据患者表现调整实际剂量;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通脉胶囊,5粒/次,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心率、血压、心功能指标和心衰标志物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95%、96.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心率和收缩压均明显上升,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高峰充盈率(LVPFR)均显著升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端-前脑利钠肽(NT-pro BNP)、肌酸激酶(CK)和内皮素-1(ET-1)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胶囊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临床症状,调节心功能指标和心衰标志物水平,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7月抚顺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2例为对象研究,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首次剂量300 mg/次,之后75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通心络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心功能指标、炎性因子、心肌酶学指标、QRS积分和心肌梗死面积。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3%、91.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均明显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T(c Tn T)、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QRS积分、心肌梗死面积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心功能,降低炎性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通心络胶囊联合注射用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2月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分院治疗的12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尿激酶,将注射用尿激酶溶于生理盐水,按6 000 U/min冠状动脉内连续滴注2 h。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通心络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持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心功能指标、血流变学指标、血清学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显著较对照组的83.33%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显著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左心功能指标改善较多(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降低较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 BNP)和肌钙蛋白T(cTnT)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血清NT-pro BNP和c Tn T水平降低较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血清hs-CRP水平降低较多(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注射用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清NT-pro BNP、c Tn T、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养心定悸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5月天津市宁河区医院收治的总共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养心定悸胶囊,6粒/次,2次/d。两组患者共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梗死面积的变化、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以及血清脂质指标脂蛋白(a)[Lp (a)]、载脂蛋白[Apo (a)]、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7.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8.29%)(P<0.05)。治疗后,两组的心肌梗死面积显著缩小(P<0.05),且治疗组心肌梗死面积缩小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的LVEF、CO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LVEF、CO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的Lp (a)、Apo (a)、ET-1水平明显降低,NO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的Lp (a)、Apo (a)、ET-1水平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心定悸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能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提高心功能,改善血脂代谢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首次剂量300 mg,持续剂量每日100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复方丹参片,3片/次,3次/d。两组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中内皮素-1(ET-1)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心功能指标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ET-1、Ang-Ⅱ水平明显降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ET-1、Ang-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FM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左心室压、主动脉压显著升高,肺循环阻力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心室压、主动脉压显著高于对照组,肺循环阻力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 复方丹参片能提高阿司匹林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流动力学,药物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益心舒胶囊联合替格瑞洛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8月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包括44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替格瑞洛片,90mg/次,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益心舒胶囊,1.2g/次,3次/d。两组在治疗1个月后统计疗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血小板聚集率、血栓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8.64%)比对照组(70.45%)高(P<0.05)。治疗后,两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明显升高,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之比(E/Em)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的LVEF、SV高于对照组,E/Em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血小板聚集率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血栓调节蛋白(TM)、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PIC...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