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味柴牡四物汤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标及血清肌钙蛋白T、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味柴牡四物汤口服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Lee氏心衰积分、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每搏输出的量(SV)]、血清肌钙蛋白T及BN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优于对照组的73.33%(P 0.05)。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Lee氏心衰积分、LVESV、LVEDV、血清肌钙蛋白T、BNP、LVEF、SV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Lee氏心衰积分、LVESV、LVEDV、血清肌钙蛋白T、BNP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 0.05),而LVEF、SV水平则均明显升高(均P 0.05),且观察组改善状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加味柴牡四物汤能够降低血清肌钙蛋白T、BNP水平,提高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医疏肝解郁益气温阳法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2018年8月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医组和西医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相同的基础治疗措施,中西医组同时给予中医疏肝解郁益气温阳法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血清内皮素-1(ET-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一氧化氮(NO)、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血管舒张(FMD)功能、B型脑钠肽(BNP)、6 min步行距离、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中西医组和西医组患者的LVEF%、LVEDV、LVES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的LVEF%高于西医组(P0.05),LVEDV、LVESV低于西医组(P0.05);治疗前,血清ET-1、AngⅡ、BNP、NO、FMD水平组间对比,中西医组和西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的血清ET-1、AngⅡ、BNP水平低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组患者的NO、FMD水平高于西医组(P0.05);治疗前,中西医组和西医组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的6 min步行距离大于西医组(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的临床疗效优于西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疏肝解郁益气温阳法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调节血管活性物质的水平,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温阳益气逐瘀汤对心肾阳虚型冠心病中医证候积分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4月我院心肾阳虚型冠心病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100)、对照组(n=100)。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阳益气逐瘀汤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治疗前、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治疗4周后LVEDV、LVESV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较治疗前提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治疗4周后血清ET-1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血清NO水平较治疗前提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 00%)与对照组(7. 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温阳益气逐瘀汤应用于心肾阳虚型冠心病可增强疗效,缓解临床症状,提升心功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补肺汤合养心汤加减联合步行训练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肺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慢性心力衰竭心肺气虚证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 例。2 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开展步行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肺汤合养心汤加减治疗,2 组均治疗4 周。比较2 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脑钠肽(BNP)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6 min 步行试验(6MWT) 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 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BNP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6MWT 大于对照组(P<0.05),LVEF 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与对照组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肺汤合养心汤加减联合步行训练治疗可促进慢性心力衰竭心肺气虚证患者心功能康复,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张绍文  叶佐荣  沈丹 《新中医》2017,49(4):22-25
目的:观察温阳强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8例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温阳强心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2组均以7天为1疗程,治疗4疗程。评价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呼吸困难程度,治疗前、治疗24 h后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2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每搏输出量(SV),并检测血清脑利钠钛前体(NT-pro BNP),统计心功能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记录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心功能改善率为87.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2组呼吸困难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2项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LVEF、SV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2项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NT-pro 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血清NT-pro 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强心汤联合西药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显著且安全,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与改善心功能,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小青龙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小青龙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 :将6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用小青龙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治疗组LVESV、LVEDV降低,LVEF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证候疗效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小青龙汤治疗CHF患者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陕西中医》2015,(7):802-803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类中药配伍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成功实施PCI术的ACS根据收治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PCI术后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复方川芎胶囊和心悦胶囊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和血瘀证积分,心功能指标以及左室重构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和血瘀证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和血瘀证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LVEF显著升高,LVEDV、LVESV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LVEDV、LVESV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组LVEDD显著低于对照组,左室重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法可以显著减轻介入治疗后ACS患者中医症状和血瘀症状,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左室重构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强心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化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强心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NYHA心功能分级、血浆B型脑钠肽水平、左室射血分数及6 min步行试验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0%(46/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0%(38/5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浆B型脑钠肽水平、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试验距离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浆B型脑钠肽水平、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试验距离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心胶囊辅助西医规范化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心功能、运动耐量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气泻肺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疗效及对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7月—2019年10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收治的150例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泻肺汤加减治疗,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6 min步行试验(6MWT)、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相关指标[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C反应蛋白(CRP)],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积分,LVEDD、LVESD、LVEDV、LVESV及血清CRP、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6MWT和LVE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6MWT和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70/75),对照组为81.3%(61/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气泻肺汤加减治疗可显著改善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患者心脏超声指标,明显抑制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西医联合附萸汤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给予附萸汤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Lee氏心衰计分、中医症状积分、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6 min步行距离及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Lee氏心衰计分、中医症状积分、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及血清NT-proBNP、H-FAB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6 min步行试验距离均明显长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LVEF、SV均明显升高(P均<0.05),观察组LVEF、S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LVEDd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附萸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及心功能,延缓左室重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9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疗法,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每分钟排血量(CO)、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E峰/A峰比值(E/A)变化,并评价整体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91/95),对照组为84.2%(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2,P〈0.05)。两组患者CO、LVEDD、LVESD、LVEF、E/A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t=4.31、4.92、4.11、4.62、6.34、5.78、5.56、5.92、6.13、6.90,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t=4.13、4.90、4.10、4.01、4.45,P〈0.05)。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观察组出现8例,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有协同作用,可有效改善心功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李增  张明雪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6):1176-1178
本虚标实是冠心病合并心衰水肿的基本病机,本虚常常为心的气血阴阳虚损,特别是以心之气、阳亏虚为主要;标实则指瘀血、水饮。虚实夹杂,相互交错,久病迁延不愈,则会导致气虚阳日益虚甚,引起血瘀、水停从而引发水肿。该病的病位主要在心,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冠心病合并心衰水肿多由饮食不节、外感六淫、情志失常及久病体虚所导致。通常将其证型分为心肺气虚、心肾阳虚、血瘀饮停和痰湿阻滞。文章就冠心病合并心衰水肿的病因病机、证候分析及辨证论治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气强心煎剂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心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口服益气强心煎剂。周期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高频(HF)、低频(LF)、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和心排血量(Co)。结果治疗组各项时域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频域指标LF、LF/HF较治疗前降低,HF升高(P〈0.01)。对照组各项时域指标较治疗前均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频域指标LF、LF/HF较治疗前降低,HF升高(P〉0.05)。结论益气强心煎剂可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和评价慢性心力衰竭心阳虚证大鼠模型。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腹主动脉缩窄术组和腹主动脉缩窄术后冷刺激组,造模时间5周。对3组大鼠的体质量、生存率、呼吸频率、耳温、心率和B型脑钠肽(BNP)进行整合比较,并按照阳虚证加上心的定位症状和体征来综合判断并制定相应心阳虚慢性心衰大鼠的诊断标准。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手术组和术后冷刺激组在造模过程中均逐渐出现一系列心阳虚症状,术后冷刺激组较手术组明显。结论:腹主动脉缩窄术联合寒冷刺激的造模方法能够很好地建立模拟慢性心力衰竭心阳虚证的SD大鼠模型,其造模时间短,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采用益气活血方(红参、黄芪、附子、丹参、当归、桃仁等)配合西药治疗本病98例,并设立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益气活血,强心降浊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了观察强心益气胶囊治疗肺心病合并心衰的疗效。方法 :将 1 6 2例患者随机分为强心益气胶囊治疗组和西药强心利尿剂对照组 ,观察治疗前后甲皱微循环改变、血液流变学情况 ,并进行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0 .1 % ,对照组为 6 5 .4%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治疗组在改善甲皱微循环、预防和治疗心律失常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 :强心益气胶囊是治疗肺心病合并心衰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补益强心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盐酸贝那普利片、倍他乐克片、地高辛片、氢氯噻嗪片口服,配合非药物干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益强心片,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Lee氏心力衰竭计分、心室射血分数( LVEF)、心输出量( CO)、心房利钠多肽( ANP)、N末端B型钠尿肽( NT-proBNP)、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及醛固酮( ALD)水平。结果:观察组Lee氏心力衰竭疗效有效率90.70%,优于对照组的74.42%(P〈0.05);治疗后两组Lee氏心力衰竭评分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LVEF和CO均上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浆ANP、NT-proBNP、AngⅡ及ALD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补益强心片能进一步改善CHF患者心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RAAS系统及对ANP、NT-proBNP等细胞因子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8.
刘勤社  李静  韩丽英 《陕西中医》2006,27(11):1313-1315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利水方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口服地高辛片、双氢克尿噻、补达秀治疗;治疗组用益气活血利水方药(西洋参、赤芍、厚朴、茯苓、泽泻、黄芪等)。结果:益气活血利水方药可明显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候、心功能及心力衰竭症状,其改善心功能疗效与对照组相当,但其改善中医证候及心力衰竭症状均优于对照组。提示:本方药的作用机制与在改善心肌缺血、强心、利尿的基础上还能对抗炎症反应、增强心肌自分泌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辛伐他丁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将9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1次,2周后停用;联合应用辛伐他丁20mg,每晚1次,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效率及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辛伐他丁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肯定,并能改善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1病历介绍: 患者,女,26岁,住院号200703614。因停经29^+5W、咳嗽、咳痰,伴心悸、气短3天,腹痛6小时于2007年9月11日急诊入院。患者4年前外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且4年来受凉后反复出现心悸、气短等不适。末次月经为2007年2月15日。入院体查:T:36.7℃、P:124次/分、BP12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清合作,咳嗽、咳粉红色泡沫谈,喘坐呼吸,且诉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双肺闻及大量湿性罗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