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对急性胰腺炎(AP)的诊断价值。 方法:采用64排螺旋CT对86例AP患者行CT灌注成像检查,根据Balthazar分级将患者分为5组,比较各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管通透性(PS)等灌注参数,以及血尿淀粉酶(AMY)、C反应蛋白(CRP)、血细胞比容(HCT)等临床生化指标的差异,并将各灌注参数与各临床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在AP患者中,BF与BV值随Balthazar分级增高而逐渐下降,且重症AP患者BF与BV值明显低于轻症AP患者(P=0.013,0.025),而MTT及PS值变化趋势不明显(均P>0.05);血尿淀粉酶在病程早期升高,进展为重症AP时开始下降,而CRP与HCT值随Balthazar分级增高呈逐渐升高趋势,且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P患者BF,BV与HCT明显负相关(r=-0.515,r=-0.624,均P<0.05)。 结论:灌注参数BF,BV与生化指标HCT具有相关性,故螺旋CT灌注扫描对AP的诊断和严重程度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CT灌注成像在外周动脉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对外周动脉梗阻性疾病(PAOD)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36例经临床诊断为PAOD(FontaineⅠ~Ⅳ级)的患者和5名正常志愿者行64层螺旋CT骨骼肌灌注扫描,应用软组织模式进行灌注数据处理,获得兴趣区时间-密度曲线(TDC)和不同病理阶段的骨骼肌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AOD组的TDC有明显变化。PAOD组的BF、BV较正常对照组升高,MTT值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ontaineⅢ级、Ⅳ级时BF、BV、PS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ontaineⅠ、Ⅱ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T值在PAOD分级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层螺旋CT骨骼肌灌注成像能够反映PAOD血流灌注改变,灌注参数的变化与PAOD的严重程度有关,对临床的早期诊断、治疗和疗效观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胰腺癌CT灌注和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表达的关系.方法 26例外科手术证实胰腺癌患者,术前行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同时检测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微血管密度(MVD)及缺氧诱导因子(HIF)-1α,探讨CT灌注与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表达间关系.结果 低分化腺癌BF、BV均值分别为(917.4±256.4)ml·min-1·kg-1和(130.9±44.1)ml/kg体重,明显低于高分化腺癌的(2728.7±360.0)ml·min-1·kg-1和(241.2±86.2)ml/kg体重.低分化腺癌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HIF-1α值高于高分化腺癌(t值分别为3.29、2.99和3.39,P<0.01).同时胰腺癌的BF、BV和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表达负相关,MTT与表达无关,PS值与表达正相关.结论 CT灌注成像对胰腺癌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螺旋CT灌注成像评估直肠癌血管生成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螺旋CT灌注成像对直肠癌血管生成状态评估的价值.方法 对30例直肠癌患者进行螺旋CT灌注成像检查.选定肿瘤平面后进行同平面两层动态增强扫描,绘制所选层面的癌灶、靶动脉的感兴趣区的时间一密度曲线(TDC).根据TDC计算出病灶的血流灌注量(BF)、血容量(BV)、平均弥散时间(MTY)、表面弥散性(PS).术后选择对应扫描平面标本癌组织4 μm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经鼠抗人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肿瘤组织内血管内皮细胞,测定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icmvessel Density MVD).结果 MVD、BF、MTT在FrNM不同分期、不同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VD、BF随着病理分期的增高呈升高趋势,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723,P<0.01);MTT随病理分期的增加而缩短,与MVD呈显著负相关(r=-0.656,P<0.01).BV随分期增加、浸润深度增加、淋巴结转移呈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PS随分期增加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肠癌的MVD与血流灌注量之间呈正相关、与平均弥散时间呈负相关;螺旋CT灌注成像能从活体较好地反映肿瘤的微循环功能,可提供非侵入性监测肿瘤血管生成状态的方法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凝血功能障碍及凝血纤溶功能检测对AP严重度的预测意义。方法选取六盘水安居医院住院治疗的AP患者65例,包括轻症急性胰腺炎(MAP)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35例,另设正常对照组16例(均为体检合格者)。用全自动血凝仪于入院24 h内检测PT,APTT,Fib,D-dimer。结果 SAP组的APACHⅡ评分远高于MAP组和正常组(P0.05);MAP组APACHⅡ评分与对照组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SAP组Fib和D-dimer显著高于MAP和正常对照组(P0.05),该2指标MAP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急性胰腺炎APACHE评分与PT,APTT,FIB,D-dimer多元回归示:回归系数Fib为0.942(P=0.030);D-dimer为0.014,(P=0.038),Fib,D-dimer与AP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Fib,D-dimer可早期预测评估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低剂量CT灌注扫描定量评估近侧胃癌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期间初步诊断为近侧胃癌患者(近侧胃癌组),并选取纳入患者中胃底部分没有受累者作为对照(正常胃底组)。计算每次扫描的有效辐射剂量,使用后处理软件生成灌注参数图,包括达峰时间(TTP)、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毛细血管渗透性(PMB),比较近侧胃癌组和正常胃底组各灌注参数值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本研究近侧胃癌组最终纳入符合条件的患者34例,正常胃底组25例。34例近侧胃癌患者中T1+T2期11例,T3+T4期23例;腺癌26例,印戒细胞癌8例;无淋巴结转移17例,有淋巴结转移17例。(1)近侧胃癌组的BF、BV及PMB值均明显高于正常胃底组(P0.001),但MTT及TTP值低于正常胃底组(P=0.050,P=0.036)。BF、BV、PMB、MTT及TTP诊断近侧胃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5、0.807、0.987、0.654及0.649,BF和PMB诊断近侧胃癌的能力最强,其次为BV。(2)印戒细胞癌的BF值明显低于腺癌(P0.001),而其PMB值明显高于腺癌(P0.001)。印戒细胞癌和腺癌的BV、MTT和TTP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F和PMB鉴别组织病理类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6和0.856,BF对患者的组织病理类型诊断能力强于PMB(P=0.047)。(3)T3+T4期患者的PMB值大于T1+T2期患者(P=0.004),而BF、BV、MTT及TTP值在T3+T4期和T1+T2期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MB区分T分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4。(4)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各灌注参数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受试者在单次CT灌注成像中所接受的有效辐射剂量为8.58 m Sv,远低于常规CT灌注检查辐射剂量标准。(6)不同组织病理类型的近侧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和高T分期率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T灌注扫描有效降低了辐射剂量,且可用于定量评估近侧胃癌的血管新生情况,其对于组织病理类型的诊断、T分期的判断等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肾细胞癌的多层螺旋灌注CT表现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 方法 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肾细胞癌73例,其中透明细胞癌65例、乳头状腺癌3例、嫌色细胞癌5例.术前行多层螺旋灌注CT扫描,分别测量肾癌病灶血容量(BV)、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和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免疫组化染色检查肾癌组织中MVD及VEGF表达.并与灌注扫描各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肾癌病灶BV、BF、MTT及PS分别为(17.2±8.3)ml/100g,(262±176)ml·min-1·100g-1、(7.1±3.4)s、(25±13)ml·min-1·100g-1.MVD为7.6~96.3(42.3±21.0);VEGF表达阳性38例(52.1%),其中Ⅰ级24例(32.9%)、Ⅱ级10例(13.7%)、Ⅲ级4例(5.5%).MVD与VEGF无相关性.肾癌病灶MVD与BV、BF、PS呈正相关(P<0.01),与MTT呈负相关(P<0.05);VEGF与所有灌注参数均不相关.结论肾癌灌注CT扫描参数可反映肿瘤组织中的血管生成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态检测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收治的120例AP患者,根据中国AP诊治指南(草案)标准分为:急性轻症胰腺炎(MAP组)7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组)48例,同时选取本院体检中心收集的健康自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MCP-1、IL-8等指标。结果:入院第1天,SAP组患者的抵抗素、hs-CRP、血淀粉酶、PCT、MCP-1、IL-8水平均显著高于MAP组和对照组(P0.05),MAP组抵抗素、hs-CRP、血淀粉酶、PCT、MCP-1、IL-8水平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在入院后第1、3、7、11天SAP组APACHE II评分、BISAP指数、Balthazar CT评分、MCP-1、IL-8值均显著的高于M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20例AP患者的MCP-1、IL-8、APACHE II评分、Balthazar CT评分与BISAP指数均呈现正相关关系(r=0.617,0.382,0.581,0.603,P0.05);以第3天的检测值绘制ROC曲线,当血清MCP-1临界值为30.0 pg/m L是有最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28;当血清IL-8临界值为45.0 pg/m L时有最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04。结论:AP患者的MCP-1、IL-8与其病情变化具有一致性,对于AP患者治疗过程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和C-反应蛋白(CRP)测定在急性胰腺炎(AP)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将其中36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患者作为MAP组,将2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作为SAP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浆D-D和CRP水平的测定。结果 MAP组和SAP组血浆D-D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血浆D-D和CRP水平则显著高于M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浆D-D和CRP水平对判断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监测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早期判断价值及抗生素治疗指导价值。方法收集AP患者73例,其中重症胰腺炎(SAP)21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52例,以及正常对照20例,分别在入院后第1、2、3、4天动态监测各位患者PCT和CRP水平,分析这些指标与AP严重程度及预后关系。结果MAP组和SAP组患者血清PCT及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SAP组患者同期PCT及CRP水平均高于MAP组(均P0.05)。结论血清PCT和CRP能够在早期反映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且能够反映AP患者是否合并感染,有助于早期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早期合理预防感染,对AP的早期综合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白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AP严重程度的关系;为AP患者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外科及EICU收治的AP患者共70例,按照最新的AP诊疗指南进行分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测定1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18例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oderately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MSAP)及37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 MAP)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受试者血清IL-22的水平。结果所有AP患者血清IL-2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2与AP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分级程度越高,患者血清IL-22水平越高;SAP组、MSAP组、MAP组及对照组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22可能与AP发病发展有关;可能对AP诊治提供辅助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SCT灌注技术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纳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病变患者69例,分为良性组(58例,包括甲状腺腺瘤亚组36例和结节性甲状腺肿亚组22例)及恶性组(11例,均为甲状腺癌);另选取健康志愿者14名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行常规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采用灌注分析软件处理图像,获得时间-密度曲线(TDC)及血流量(BF)、峰值增强程度(PEI)、达峰时间(TTP)和血容量(BV),比较各组间TDC形态及灌注参数差异。绘制各灌注参数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ROC曲线,计算各指标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对照组TDC以速升速降为主,恶性组TDC以缓升缓降为主,良性组TDC表现为多种类型。恶性组BF和PEI低于对照组和良性组(P均0.05)、BV低于良性组(P均0.05),TTP大于对照组及甲状腺腺瘤亚组(P均0.05)。以0.89ml/(min·g)为界值,BF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度为91.3%,特异度为79.1%,AUC=0.877。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技术可通过测量灌注参数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病变,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脑减影CT灌注成像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脑减影CT灌注成像(sCTP)技术及其初步应用。方法选取11例有脑CTP源影像的患者,其中脑梗死10例、脑瘤1例,在AW4.2工作站利用减影软件先行减影处理,再以Perfusion3软件对减影图像数据和源影像数据分别作灌注成像分析,测量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通透性(PS)数值并生成其色阶图,进行组间、区间比较与分析。结果①脑sCTP技术成功率为100%,均获得了有诊断价值的BF、BV、MTT或PS色阶图及其数值,其后处理时间约需1~2.5h;②sCTP提供的BF、BV、MTT、PS色阶图与CTP的类似,均准确揭示了病变及微循环血液动力学情况;③与CTP类似,脑sCTP提供的BF、BV、MTT、PS数值病变与毗邻及对侧组织有显著性差异(P〈0.025)。结论脑sCTP技术可行,是减影技术结合灌注成像技术的产物,可作为脑卒中、脑肿瘤功能成像诊断的补充和可选择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钙离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脂肪酶与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评价单项及联合检测各指标在评估AP严重程度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2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组(MAP)7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71例,入院24h内均测PCT、钙离子、CRP、脂肪酶水平。结果入院24h内SAP患者PCT、CRP、脂肪酶水平显著高于MAP组,钙离子明显低于MAP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在MAP组PCT、钙离子与病情严重程度呈相关性(r:0.291、-0.245,P0.05),在SAP组PCT、钙离子、脂肪酶与病情严重程度呈相关性(r:0.607、-0.604、0.236,P0.05);PCT、钙离子、CRP、脂肪酶预测SAP的临界值分别为(0.62 ng/ml、2.07 mmol/L、68.05 mg/L、338 u/L),根据此临界值单相项检测PCT及钙离子具有较理想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联合检测中PCT联合钙离子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结论 PCT、钙离子、CRP、脂肪酶可有效评估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PCT、钙离子是SAP的最佳预测因子,联合检测可提高预测SAP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5.
螺旋CT肾脏灌注参数与肾功能生化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肾灌注成像与肾功能生化检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29例患者行双侧肾脏64层螺旋CT灌注扫描,其中包括泌尿系统结石16例、肾囊肿5例、膀胱炎症4例、慢性肾功能不全4例。分别绘制肾门层面的肾皮、髓质及整体。肾实质的感兴趣区(ROI)的时间-密度曲线(TDC)。根据TDC计算。肾血流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收集灌注前3d患者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值。分别将SCr和BUN与各部位灌注参数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皮质BF为(171±59)ml/(min·100g)、BV(72±25)ml/100g、MTT(44±57)S、TTP(16±6)S;髓质BF(39±10)ml/(min·100g)、BV(181±82)ml/100g、MTT(305±131)S、TTP(46±8)S;整体实质BF(96±29)ml/(min·100g)、BV(125±51)ml/100g、MTT(165±72)S、TTP(30士5)S。SCr值与。肾皮质BF、BV、MTT、TTP有显著相关性(r=-0.380、0.511、0.674、0.682,P〈0.05),与髓质及整体。肾实质的灌注参数无显著相关性(P〉0.05);BUN值与肾脏各部位的灌注参数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肾皮质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能精确反映肾功能,与SCr值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研究肝癌伴肝硬化肝脏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特点,探讨CT灌注成像技术对肝癌伴肝硬化患者手术安全性的预测价值.方法:32例肝癌伴肝硬化患者根据CT形态学分级对其肝硬化进行轻、中、重度3级划分并分组,其中轻度组17例、中度组8例、重度组7例,应用CT灌注扫描技术对肝脏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肝动脉分数(hepatic arterial fraction,HAF)、对比剂到达时间(impulse residue function to,IRF To)、门静脉灌注量(portal vein perfusion,PVP)和肝动脉门静脉灌注比率(HAP/PVP ratio,AN)等进行研究,分析CT灌注参数、肝硬化CT形态学分级及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三者间的相关性.20例行肝癌切除术患者应用判别函数分析CT灌注扫描预测肝癌手术治疗安全性的价值并与Child-Pugh分级进行比较.结果:CT形态学不同分级时BF、BV、IRF To、PVP、MTT、HAF、A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具有相关性(P<0.05);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CT肝硬化形态学分级呈显著正相关(r=0.891,P<0.05);20例肝癌患者术前判别函数分析,肝脏灌注参数对手术风险预测的判别符合率为95%,PVP、Child-Pugh分级判别符合率分别为90%、55%.结论:肝脏CT灌注成像不但可以反映肝癌伴肝硬化的肝脏血流灌注特点和对肝硬化程度进行定量分级诊断;而且作为影像学指标评估肝癌患者手术安全性优于Child-Pugh分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程度的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中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和白细胞介素-23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4组(n=6):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evereacute pancreatitis,SAP)、轻型急性胰腺炎组(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SAP+地塞米松组和假手术组(shamoperation,SO)。造模成功后3h、6h和12h分批处死各组大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鼠血清IL-17、IL-23表达水平。结果与SO组相比,SAP组、MAP组和SAP+地塞米松组在各个时间点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急性胰腺炎的病理变化,造模成功。与MAP组及SAP+地塞米松组相比,各个时间点SAP组的血清IL-17、IL-23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血清IL-17、IL-23和AP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866,P0.01;r=0.855,P0.01)。结论 IL-17、IL-23的表达水平能较准确地预测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对临床上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评价梗阻性积水肾肾功能的价值.方法:对36例单侧梗阻性重度肾积水、对侧肾显影正常的患者,按IVU结果分为显影组和不显影组,在梗阻解除前行MSCT灌注扫描,测量积水肾与对侧肾皮质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值,并对两组间积水肾的BF和BV值进行比较.结果:36例中,显影组20例,MSCT检查显示积水肾皮质BF、BV值分别为(412.58±217.56)ml·100 g-1·min-1,(28.66±10.96)ml/100 g;不显影组16例,积水肾皮质BF、BV值分别为(185.24±189.30)ml·100g-1·min-1、(15.6±11.8)ml/100g.两组间积水肾肾皮质BF、BV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积水肾与对侧肾肾皮质BF、BV值差异显著(P<0.01),组间对侧肾肾皮质BF、BV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MSCT灌注成像较IVU能更准确地反映肾功能,在评价单侧梗阻性积水肾肾功能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讨论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在急性胰腺炎(AP)患者中的表达及在AP中的诊治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018年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医院AP患者125例,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41例、轻症急性胰腺炎组(MAP组)84例,体检健康者30例,分别检测CA-125、CA-199、CRP、PCT,预测上述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急性胰腺炎患者中CA-125、CA-199、CRP、PCT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中CA-125、CA-199、CRP、PCT与MA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AP严重程度诊断效能最大的是PCT(敏感性76.68%,特异性84.07%,AUC0.854,其次是CA-199、CA-125、CRP。结论 CA-125、CA-199、CRP、PCT的变化与AP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关,CRP的敏感性最高,而PCT的特异性最强,四种指标对预测AP严重程度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钙和C反应蛋白(CRP)对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52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和2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发病早期血清钙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规律,并对这两项指标预测SAP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估。结果入院第一天,AP病人血清CRP水平即明显增高,第二天达高峰,SAP组比MAP组增幅更为显著(P<0.001);此时CRP诊断SAP的灵敏度、特异度和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5.7%、94.2%、0.90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AP组患者血清钙无明显变化P>0.05),而SAP组患者入院第1天血清钙水平即显著降低(P<0.01),随着时间推移,血清钙水平继续下降;血清钙诊断SAP的灵敏度、特异度和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6.2%、96.1%,0.874。联合检测血清钙和CRP诊断SAP的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指数分别为95.2%,92.3%,1.88。结论血清钙和CRP联合检测对急性胰腺炎的危重程度有可靠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