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外胆管结石的治疗方式逐渐多元化、微创化,以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为代表的“三镜”联合手术已取代传统开放手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随着超声内镜、3D腹腔镜、机器人手术系统、SpyGlass内镜系统等高科技产品的应用,更加充分体现了胆道外科的微创优势.手术医师需熟悉微创技术的优劣,遵循个体化原则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胆道梗阻性疾病是胆道外科领域常见的一类疾病谱.通常由多种良恶性疾病如炎症、结石、肿瘤,甚至是医源性因素等造成胆道狭窄或者阻塞,常伴有黄疸和肝功能损害,多需要外科手术干预.传统的处理方法常为开腹手术.随着以腹腔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外科以及其他高新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先进诊断方法和微创治疗手段延伸进入胆道梗阻这一领域.面对这些层出不穷的高新技术,处于外科微创化时代的我们该如何正确的运用并处理胆道梗阻这个古老的命题呢?笔者就自己的经验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由于病因复杂、手术操作困难,容易残留及复发等原因,复杂胆道结石的处理一直为肝胆外科棘手的难题。传统术式虽然效果确切,但手术创伤大导致患者恢复慢、术后并发症多等缺点。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推广应用,微创技术凭借着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成为复杂胆道结石治疗的热门方法。现对复杂胆道结石的微创治疗进展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胆石症是胆道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和内镜外科技术的发展,外科手术微创化、精准化治疗成为趋势。传统开腹手术方式逐渐被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胃镜等多镜联合的微创手术模式替代。多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手术逐渐发展并成熟,本文对各种微创手术方式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自1991年Phillips[1]首次成功完成腹腔镜下胆道探查术,随着腹腔镜、胆道镜及十二指肠镜技术的成熟,微创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理念逐渐为胆道外科医生和患者所接受,胆道疾病的诊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微创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策略趋向多元化.面对多种微创治疗方法,选择哪种合适的治疗方式往往困惑着临床医生.本文就肝外胆管结石的微创治疗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肝内外胆管结石的高残石率、高复发率、高再手术率迄今仍是胆道外科的难题,随着胆道内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技术的发展及辅助配件的改进,胆道镜对肝内胆管结石及狭窄治疗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单纯的肝切除、括约肌切开取石、胆肠内引流等措施相比,胆道镜取石术(CSL)能够在取净结石的同时实现保留肝实质、保存十二指肠括约肌功能,弥补了完全依赖手术治疗之不足;在大大降低残石率、复发率的同时又保留了有功能的肝组织,实现微创治疗肝胆管结石愿望.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技术为胆总管结石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更为理想的途径,该方法为胆道内镜微创的典型代表,已可以代替某些胆道外科手术,给胆道外科带来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肝胆管结石的微创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的微创外科治疗进展。方法对国内、外有关肝胆管结石的微创外科治疗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结果腹腔镜肝切除术和腹腔镜下胆道探查取石可获得良好的效果,纤维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术中和术后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结论肝胆管结石应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腹腔镜、纤维胆道镜等多路微创手术的联合应用可提高肝胆管结石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肝外胆管结石是我国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目前外科手术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已逐渐取代传统手术,腹腔镜、胆道镜及十二指肠镜单独或联合使用等微创治疗技术以创伤小、康复快、残石率低等优势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肝外胆管结石。近年开展的3D腹腔镜、机器人手术、消化内镜下SpyGlass系统取石等更使得肝外胆管系统结石的微创治疗充满了无限暇想。本文现就肝外胆管系统结石微创治疗的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胆管结石的微创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胆管结石创伤大、病人恢复慢、并发症高.近年来,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输尿管镜等结合多种碎石技术为胆管结石提供了有效的微创手段.本文就近年来应用微创技术治疗胆管结石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肝外胆道系统结石是临床常见病,是胆石症的特殊类型,与肝内胆管结石不同的是肝外胆道系统结石更容易引起胆道梗阻性黄疸,对患者的健康影响更危急,因此其治疗方法一直是临床外科医生热衷探索的课题。近年,随着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技术的迅猛发展,临床上开展了各种微创方法治疗肝外胆道系统结石,包括各种新型器械的单独或联合使用,如腹腔镜、胆道镜(或输尿管镜)、内镜甚至机器人手术等,也包括经不同途径取石的探索,如经胆囊管胆道探查、经十二指肠乳头胆总管逆行取石或直接胆总管切开取石等。本文现就肝外胆道系统结石的个体化病情,应用各种不同的微创器械通过相应途径进行有效微创治疗的各种方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达到以"个体化"病情微创治疗取得"整体化"快速康复的疗效目标提供更科学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朱传荣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12(11):1045-1047,1052
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理念已深入人心,通过多种微创技术的联合、序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已成为外科疾病诊治的潮流,尤以在胆道结石的诊疗方面最为突出。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多镜联合技术治疗胆道结石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对此做一综述。1多镜联合的基本原理目前,以内镜、腔镜、介入技术为基础的微创技  相似文献   

12.
胆道损伤多由各种胆道手术所致,临床上时有发生。最常见原因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肝移植术及胆道重建术后等。胆道损伤包括胆漏型胆道损伤及狭窄型胆道损伤,有时合并存在。胆道损伤临床治疗棘手,治疗的时机及恰当的治疗手段是治疗胆道损伤的关键所在。不同类型的胆道损伤需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以其微创、疗效佳、可反复进行等优势在胆道损伤的治疗中已成为主要的治疗措施之一,但多数病人需反复多次ERCP方能取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对于部分疗效不佳的病人,ERCP可进一步明确损伤程度,为进一步确定性外科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成为胆囊良性疾病手术的金标准,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等多镜联合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推广,以及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胆道支架置入、内镜逆行胆道内引流(endoscopic retrograde biliary drainage,ERBD)等在胆道良恶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胆道外科已经进入了微创时代[1-2].  相似文献   

14.
胆道外科疾病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结石、感染、先天性解剖畸形、肿瘤和损伤等,诊断与治疗均有诸多复杂性.1882年,德国Langenbuch施行第1例胆囊切除术[1],经过百余年的实践,肝内胆管结石和肝门部胆管癌等传统疑难复杂胆道外科疾病的诊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特别是1987年法国Mouret施行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 eholecystectomy,LC)以来[2],胆道外科在微创理念指导下,诊治手段与途径均有极大的丰富,治疗效果更加确切,逐渐形成了以腹腔镜、内镜、胆道镜和介入技术为代表的四大微创技术.胆道外科微创理念与技能的迅速发展,使传统胆道外科的诊治观念与治疗模式均面临着更新和挑战.  相似文献   

15.
手术机器人及虚拟、远程技术在微创胆道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创外科(mininally invasive surgery)是以传统外科学为基础,融合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和机械工程科学等,使外科诊断与治疗达到了微创化、微型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由于胆道的特殊解剖结构使得其非常适宜微创的开展,故微创技术在胆道外科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成熟,正如黄志强教授^[1]所言:“2l世纪的胆道外科是微创的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三镜(腹腔镜、纤维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微创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各种方法的可行性及适用范围.方法 64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接受内镜的微创联合治疗.结果 64例全部治愈.无胆漏、腹腔出血、结石残留、胆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 熟练掌握内镜及腔镜微创技术,把握好各种方法的适应证,肝外胆管结石的微创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刮吸解剖法在直视微创胆道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将刮吸解剖法应用于直视微创胆道外科手术中,进一步完善直视微创胆道手术技术,最终达到微创疗效。方法用彭氏多功能手术解剖器联合直视微创手术器械来施行电切、电凝、钝性分离(推剥、刮碎、刮爬等)、同步吸引等操作,完成直视微创胆道外科手术的操作。结果本组132例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化脓性胆管炎的直视微创胆道手术治疗均在刮吸解剖法的协助下完成,全组无胆道损伤、术后出血及死亡病例,术后无痛或微痛。结论刮吸解剖法结合直视微创技术使直视微创胆道手术更为便捷、精细、准确、安全。  相似文献   

18.
胆囊结石是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胆囊结石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如炎症发作、胆道梗阻和癌症形成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胆囊结石微创外科治疗具有创伤小、痛苦轻、对腹腔脏器干扰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和高危患者易耐受等优点.近年来微创治疗的理念已被广泛接受,并且不断有新的微创治疗技术诞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现已成为治疗有症状胆囊结石的常规方法.本文就胆囊结石微创治疗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胆道损伤的预防和处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道手术方式已从传统的开腹转变为以微创技术为主。上世纪90年代前,微创技术仅仅是纤维内镜(胆道镜及纤维十二指肠镜)行胆道残余结石的诊治、胆道系统的检查等,为胆道常规手术的辅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总结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27例胆道结石患者联合应用腹腔镜纤维胆道镜微创治疗的临床资料。 结果 27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85min,术后平均住院7.4d;胆总管Ⅰ期缝合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道结石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感染率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治疗胆道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