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针刺足三里、内关穴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196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对症止痛及冰袋冷敷治疗,观察组术后6 h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足三里、内关穴针刺治疗。于术后6 h、24 h、48 h、72 h及第5天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价患者疼痛状态,于术后6 h、48 h及72 h评价术后胀气情况;于术后6 h、24 h、48 h及72 h检测血清炎症因子: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于髋关节置换术前、术后72 h、出院时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24 h VAS评分最高,随后逐渐降低(P<0.05);术后48 h观察组VAS评分降至术后6 h水平,而对照组仍高于术后6 h水平(P<0.05);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医优质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疼痛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科髋关节置换手术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优质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 h、12 h、24 h、48 h、1周、2周时VAS疼痛评分情况和术后1、2、4周时患肢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术后6 h后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开始,观察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4周患肢髋关节活动功能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优质护理能明显减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的疼痛症状,促进患者术后患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揿针埋针配合股神经阻滞(CFNB)对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6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循经揿针埋针复合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方案,对照组采用单纯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方案。观察两组静息视觉疼痛量表(VAS-R)评分、运动视觉疼痛量表(VAS-P)评分、膝关节持续被动运动(CPM)最大角度度数、IL-6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48 h、72 h VAS-R评分及术后24 h、48 h、72 h、96 h VAS-P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8 h、72 h膝关节CPM最大角度度数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IL-6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24 h、72 h 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经揿针埋针复合股神经阻滞方案应用于全膝关节术后镇痛效果明显,在早期关节功能康复方面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术前揿针治疗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 选取将行髋部骨折手术(包括股骨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等)的老年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在术前行揿针治疗,对照组在术前行假揿针治疗。比较患者术前2 d(T0)、术后1 d(T1)、术后3 d(T2)以及术后5 d(T3)不同时间点的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和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的评分,记录并统计术后补救镇痛的情况以及POCD的发生率。比较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清检测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和Tau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术后T1、T2、T3时间点,两组NRS评分均低于同组术前T0时间点(P<0.05);试验组术后T1、T2时间点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T2、T3时间点补救镇痛事件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T1时间点,两组MMSE评分均为最低;试验组术后T1、T2、T3时间点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5.
陈凯 《新中医》2019,51(9):266-269
目的:观察在硬膜外自控镇痛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与针刺疗法对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96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2组均于术后予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持续48 h,48 h后服用塞来昔布胶囊。观察组给予耳穴压豆和针刺疗法。2组均干预7天。记录治疗1、3、5、7天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记录2组患者自控镇痛按压次数和额外镇痛药使用次数,记录治疗1、2、3天的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治疗7天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治疗1天,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5、7天,观察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治疗7天,观察组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1、2、3天的Ramsay镇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的患者自控镇痛按压次数和额外镇痛药使用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 0.01)。治疗1周后,观察组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将耳穴压豆联合针刺疗法应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疼痛患者,能起到镇痛、镇静和改善睡眠质量的作用,并能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术后镇痛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陶瓷对陶瓷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患的临床效果。方法髋关节疾患患者87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43例行金属对聚乙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为对照组,44例行陶瓷对陶瓷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为观察组,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髋关节活动度、手术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评分、功能评分、运动范围评分、畸形评分、Harris总评分均显著升高,髋关节屈曲度、后伸度、外展度、内收度、外旋度、内旋度均显著增加。观察组患者功能评分、Harris总评分及手术治疗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运动范围评分、畸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髋关节屈曲度、后伸度、外展度、内收度、外旋度、内旋度均大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陶瓷对陶瓷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疾患的有效方法,可显著提高患者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腕踝针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镇痛的疗效。方法:将68例接受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术前均进行疼痛知识宣教,术后均使用自控镇痛泵(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镇痛48 h。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从术前3 d开始给予腕踝针针刺疗法。采用VAS疼痛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Harris评分评估患者髋关节功能,记录不同时间PCA用量及使用PCA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术后3、4、5 d时治疗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术后两组患者各时间段镇痛药物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2周时治疗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4)术后48 h治疗组发生恶心呕吐的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出现尿潴留、眩晕嗜睡、呼吸抑制的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THA围手术期应用腕踝针,术后镇痛效果及近期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可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用量及恶心呕吐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陈向军  申震  王会如 《新中医》2018,50(4):102-104
目的:观察髋关节置换采用中药联合经静脉自控镇痛(PCIA)多模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62例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录入计算机系统分为2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单一PCIA的镇痛方式,研究组采用口服中药汤剂(身痛逐瘀汤)结合PCIA的多模镇痛方法协同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术后的静息状态下及活动状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2组术后4 h、12 h、24 h、48 h、72 h、出院时各时间段静息状态下、活动状态下疼痛VAS评分分别比较,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髋关节置换采用中药联合PCIA多模镇痛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耳穴联合塞来昔布超前镇痛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镇痛效果。方法将38例单侧股骨头坏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术前3d耳穴(非穴位点)加塞来昔布镇痛组,耳穴组为术前3d耳穴(神门、皮质下、髋关节、压痛点)加塞来昔布镇痛组。各组均在全麻下经髋关节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由同一名医师完成.均根据每组方案分别进行镇痛。记录患者术后6、12、24、48h的疼痛评分、术后盐酸哌替啶追加数及不良反应的例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耳穴组术后6、12、24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48h的疼痛评分耳穴组虽然也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药物追加例数、不良反应术耳穴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联合塞来昔布超前镇痛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镇痛效果明显,其镇痛作用强于单用塞来昔布,并能降低术后镇痛药物追加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ICU综合干预对股骨头置换术患者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完善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60例行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ICU综合干预,2组髋关节功能采取Harris髋关节评分法进行评估,2组生活质量采取SF-36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估,比较2组干预后髋关节功能、近期疗效、并发症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12 h的疼痛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首次离床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72 h睡眠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SF-36生活质量各项评分、Harris髋关节各评分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U综合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近期疗效,减少并发症,促进髋关节功能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核性髋关节退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核感染后髋关节退变的适应证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3月至2006年2月收治6例有既往髋关节结核病史的髋关节退变,男5例,女1例;年龄40~65岁,平均50.8岁;感染静息期均达12年以上,平均19.5年。术前采用Kim方法评估髋关节畸形的严重程度,其中Ⅰ型3例,Ⅱ型2例,Ⅲ型1例。术前主要依据体格检查以及检测血沉和C反应蛋白来排除活动性结核。手术采用髋外侧切口,彻底切除关节周围的瘢痕组织,松解软组织;全部选择非骨水泥固定的髋臼假体和股骨假体。围手术期没有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价手术前后髋关节的功能。结果:术后随访18~50月,平均31.5月。所有病例无术后感染、下肢神经功能损伤或深静脉栓塞形成等并发症。到最后一次随访,所有病例无复发活动性结核;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2.5分提高到83分;没有出现假体的松动,或明显的假体周围骨溶解。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核感染后的髋关节退变,近期临床疗效满意。病例选择应在结核感染静息10年以上,而且术前排除活动性结核的可能,围手术期可以不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2.
臀部大行动     
王致效 《东方养生》2006,(4):120-125
当鸟儿在四月的春风中飞过,你是否看见冬日已去? 这是一个运动与美丽的好时节!擦拭你在寒冷中积存下的热量与脂肪,从臀部开始,让你的身形闪亮,开始一次重拾美丽的健康之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成人髋关节继发性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和手术方式。方法:2003年9月~2006年12月我科收治髋关节继发性骨关节炎患者80例(96髋),术前结合影像学明确诊断,其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FHN)56例(68髋),成人髋臼发育不良(DDH)24例(28髋)。所有患者均行全髋置换术,对AFHN和DDH分别根据病理机制实施相应手术操作。比较手术前后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估人工全髋置换术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平均随访4.2年,Harris评分平均为86.3分,有1例假体失败行翻修手术,余患者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继发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术前应明确诊断,术中根据不同原发疾病采用相应的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14.
为寻求股骨头坏死再修复的客观规律,近20年来,我们从生物力学观点出发,依据骨科生物力学基础原理,并通过临床实践、跟踪观察、回顾性研究,及分析多种疗法优缺点基础上,探讨了股骨头坏死治疗中应遵循的几个基本原则,即(1)治疗中髋关节受力状态需相对稳定;(2)要给予适时、适度的力环境:(3)要使之获得再造应力,我们将上述三原则称为“髋关节修复准则”。它不仅是判定股骨头坏死疗法是否符合骨修复规律的客观标准,也为股骨头坏死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临床具有明确指导意义。笔者通过1627例临床观察,疗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5.
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配合中药治疗高龄髋部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后配合中药桃红四物汤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疗效。方法:46例老年髋部骨折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对照组各23例;中药治疗组采用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术前2d到术后2周配合中药桃红四物汤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对照组仅采用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术前术后均不用桃红四物汤,治疗至术后2周,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配合中药桃红四物汤组无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未用桃红四物治疗有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深静脉血栓。结论: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后配合中药桃红四物汤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徐波 《西部中医药》2013,(12):120-121
目的:观察功能锻炼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功能锻炼,观察2组治疗前后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及髋关节功能。结果: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观察组为86.67%,对照组为56.67%,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67%,对照组为80.00%,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功能锻炼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临床观察疗效较好,可改善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及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7.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置换术的配合方法。[方法]对32例术中配合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1例均痊愈,无手术死亡和术中并发症发生。[结论]熟悉手术步骤等是术中护理的关键,有利于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和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失效的原因及对策。方法:2007年6月至2009年12月共收的1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DHS内固定失效患者,通过对术前、术后X线片进行回顾,分析其失效原因并给予对症处理,其中10例重新行切开复位DHS再次固定,5例行全髋关节置换。结果:本组15例随访0.50-1.83 a,平均1 a,根据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8例,良5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86.7%。结论:DHS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失效与术前适应证的选择及术中的操作技术有关,对于DHS内固定失效患者采取积极的再次手术治疗,术后可以获得较好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高,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对人工全(半)髋关节置换术后因假体松动而采取补救性的关节融合手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方法:6例人工全(半)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的患者应用大转子髋关节融合术予以治疗。结果:经术后12~36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X线片示髋关节均获骨性融合,融合时间为5~8个月,平均6.5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由术前的26~41分,平均31分,提高到术后56~80分,平均72分。结论:本手术是一种疗效可靠、简单实用、切实可行的补救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老年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386例老年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386例老年髋部骨折,根据患者年龄、性别、骨折部位、致伤原因比较,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老年人髋部骨折发生年龄主要在65-75岁,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发生年龄在65-69岁,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生年龄在70-75岁,均以老年女性较多(P〈0.05)。跌倒及扭伤是主要致伤原因(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有其自身的流行病学特点,应根据其特点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