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闫广华  常山  张弘 《西南军医》2015,(2):126-127
目的探讨体外高频热疗联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退变突出症的作用。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体外高频热疗联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10d/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高频热疗联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支持性心理护理对终末期肾病血液净化患者心理状态、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自2014年3月至2018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47例,主要为常规性护理,观察组47例进行支持性心理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式下患者心理状况和治疗效果。结果:护理前患者心理状况并无较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心理状况抑郁、焦虑等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2年之后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终末期肾病血液净化患者实施支持性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其不良心理状况,提升治疗效果,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 按就诊的前后顺序,将78例采取保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前者予以针对性护理,后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9%)明显比对照组患者(74.4%)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行.  相似文献   

4.
夏栋才 《人民军医》2012,(11):1077-1078
目的:观察臭氧注射联合射频热凝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采用盘内臭氧注射联合射频热凝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盘内臭氧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5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2%(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为(1.19±0.9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1±0.90)分(P<0.05)。结论:采用臭氧注射联合射频热凝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张弘  柳霞 《人民军医》2013,(1):73-74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单纯给予骶管注射治疗,观察组在骶管注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刀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观察两组疼痛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1)观察组治疗前疼痛评分为(5.96±0.72)分,治疗后为(1.54±0.6)分;对照组治疗前疼痛评分为(5.71±0.81)分,治疗后为(3.41±0.72)分,观察组治疗后疼痛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6.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刀联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单侧肢体踝牵引对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34例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7)与单侧肢体踝牵引组(n=17),对照组治疗包括骶管注射、手法治疗、银质针松解术。单侧肢体踝牵引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单侧肢体踝牵引。在治疗前,治疗第8、15天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治疗第8天,对照组VAS评分平均减少2.58分,单侧肢体踝牵引组患者VAS评分平均减少3.5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5天两组比较,对照组平均减少5.55分,牵引组平均减少5.86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加用单侧肢体踝牵引可在治疗早期加快恢复速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或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推拿结合穴位注射甲钴铵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手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5.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推拿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单纯推拿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8.
赵景山  吴迎星 《人民军医》2005,48(12):698-699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加骶管滴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4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10例,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B族维生素、野木瓜或健骨注射液配制的复合液行骶管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进口曲安奈德等配制成复合液行穴位注射。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优良率78.1%,观察组总优良率88.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穴位注射加骶管滴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选择LDH 203例,分为观察组114例和对照组89例。观察组采用小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腰椎自动牵引床进行牵引。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指地距离(FFD)、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以及改良JOA腰痛疗效问卷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痊愈率68.4%,总有效率95.6%,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FFD值、VAS分值较治疗前显著或非常显著减小,且显著小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P<0.01);治疗后两组JOA分值均非常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治疗后JOA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小针刀治疗LDH疗效确切,可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脊柱定位调适平衡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作用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原则、方法及预后等问题。方法将2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脊柱定位调适平衡法加针刀及骶管注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按摩手法加针刀及骶管注药治疗。治疗后12个月随访。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疗效巩固。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脊柱定位调适平衡手法是关键,同时辅以针刀、骶管注药等,以消除椎管内外刺激因素,恢复腰椎曲度,达到脊柱整体平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烧伤生肤剂与美宝湿润烧伤软膏对烧伤患者的镇痛和消炎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烧伤整形外科2012年8月~2014年4月收治的96例中度烧伤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结合烧伤生肤剂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美宝湿润烧伤软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用药后第3、7天的疼痛、细胞炎性因子变化及疗效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在治疗前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后第3天的CRP、PCT、TNF-α、IL-10、IL-6值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研究组第3天的VAS及第7天的VAS、CRP、PCT、TNF-α、IL-10、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烧伤生肤剂对于缓解烧伤患者的疼痛、烧伤后炎症反应较美宝湿润烧伤软膏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常规药物联合He-Ne激光穴位照射及超短波照射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小儿肺炎的患儿118例,随机分为常规药物联合He-Ne激光、超短波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每组59例。两组患儿药物治疗方案一致,治疗组额外接受He-Ne激光穴位照射及肺部超短波治疗。10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结果,治疗前后检测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含量。结果两组患儿在临床疗效方面均取得满意疗效,治疗组的疗效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免疫功能比较,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常规药物联合He-Ne激光及超短波照射治疗小儿肺炎,能促进炎症的吸收,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手术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芬太尼进行镇痛,观察组患者使用舒芬太尼进行镇痛,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镇痛前,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是(7.1±1.4)分,对照组是(7.2±1.3)分,无显著差异性( P>0.05)。镇痛后的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是(3.0±1.2)分,对照组是(5.1±1.6)分,差异性显著( P<0.05)。实施镇痛后,两组患者的神经阻滞未见显著差异性( 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30%,对照组患者是64%,差异性显著( P<0.05)。结论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手术镇痛中的效果极为理想,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避免神经阻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龙氏正骨手法联合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CE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康复科接受治疗的CEH患者8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HBO治疗,共治疗10 d。观察2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头痛指数、颈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评分以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y score, VAS)。结果:治疗10 d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89, P<0.05);2组患者每日头痛指数,VAS、ROM评分,细胞压积,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清前列腺素F2α和血浆血管加压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 P<0.01)。 结论:龙氏正骨手法联合HBO治疗颈源性头痛具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解放军180医院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孔镜组(45例)和开窗组(45例),孔镜组行PELD,开窗组行椎板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并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改良Mac 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孔镜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开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有所改善,但孔镜组优于开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改良Mac Nab标准评价疗效,孔镜组有效率高于开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应用PELD能减小手术切口,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江亚  刘群  刘锴 《创伤外科杂志》2017,(12):932-935
目的探讨术前体位干预联合高黏度骨水泥注入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50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处理方式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经皮椎体成形术(pep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术前体位干预联合高黏度骨水泥注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骨水泥用量、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分(ODI)、伤椎高度压缩率、Cobb角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骨水泥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伤椎前缘、后缘、中线高度压缩率及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中线高度压缩率及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降低,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中线高度压缩率及Cobb角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伤椎后缘高度压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背部不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体位干预联合高黏度骨水泥注入用于行PVP术治疗的OVCF患者可有效减轻疼痛程度,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改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中线高度压缩率及Cobb角,并有助于降低骨水泥渗漏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外周血TNF-α、IL-8、IL-18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解放军第九二医院门诊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阿奇霉素联合乙酰半胱氨酸口服,疗程18个月。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12、18个月,检测两组肺功能及血清IL-8、IL-18、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6、12个月,两组患者的FEV1%、FEV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18个月,观察组FEV1%、FEV1/FVC%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8、IL-1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12、18个月,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乙酰半胱氨酸可抑制COPD患者炎症因子,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抗氧化的作用,可延缓肺功能减退,在治疗COPD患者中具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李菁  喻燕波  孟涛江  陈婷 《武警医学》2017,28(5):462-464
 目的 观察普瑞巴林联合曲马多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病程超过3个月)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56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 30例) 和对照组( 26 例) 。试验组给予普瑞巴林75~150 mg,2次/d,联合曲马多100 mg 2次/d;对照组予曲马多100 mg,2次/d口服,观察时间为6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治疗前及治疗后疼痛程度,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6周的治疗,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试验组较对照组VAS评分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有效率为76.7%,对组照有效率为46.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普瑞巴林联合曲马多存在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昏、嗜睡及外周水肿等,且与剂量相关。结论 联合应用普瑞巴林和曲马多对于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果好,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神经生长因子(NGF)、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9月上海宝山仁和医院骨科收治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髓内钉组50例,予以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非手术组30例。分别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医疗费用,治疗前后NGF、IL-6水平及Harris、VA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髓内钉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医疗费用分别为(14.2±2.3)周、(20.4±3.5)d、(2.1±0.5)万元,均明显低于非手术组的(22.4±3.1)周、(29.3±3.8)d、(3.3±0.7)万元,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髓内钉组与非手术组血清NGF水平分别为(957.4±112.5)、(762.9±87.5),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而髓内钉组又明显高于非手术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血清IL-6水平比较不明显(P0.05)。治疗后髓内钉组Harris评分为(83.5±10.4)分,明显高于非手术组的(70.8±8.7)分,而VAS评分为(3.1±0.5)分,明显低于非手术组的(4.0±0.7)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医疗负担,同时可提高NGF水平,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且能有效减轻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缺血性按压手法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案,将在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康复理疗科门诊就诊的62例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治疗组患者使用缺血性按压手法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热磁治疗,均治疗2周。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两组治疗前后的数据进行记录,同时进行组内及组间的疗效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及ODI评分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及ODI评分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VAS评分及ODI评分差值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按压手法对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