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标本采集是临床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终末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分析前质量保证是临床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是保证检验信息正确、有效的先决条件和基础,也是目前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中最薄弱阶段.检验人员较难掌控这一阶段情况,而护理人员是控制这一环节的关键因素.因为绝大部分住院和门诊病人的检验标本是由护理人员采集的,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检验标本采集的有关知识,不断提高医护人员对检验标本采集技术,严格按照有关要求采集标本,从而为分析前质量保证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血液透析患者血液标本的检验结果对于正确评估血液透析的充分性具有重要意义,而医学检验的质量控制已成为国际上关注的重点。对实验室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是保证检验结果正确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管理。血液标本采集与运送是实验前质量的重要部分。目前,我国血液标本采集与运送主要由护士操作,如何按照检验质量管理要求对这一技术进行规范化管理,使检验结果准确可靠,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临床科室中不合格血标本普遍存在,而护士作为血标本采集的主要执行者,因此护理质量管理显得尤其重要。本文综述血标本检验分析前护理质量管理研究现状,主要管理方法有职业技能专项培训、数字化血液标本采集质量培训模块、项目管理方法、问题式学习模式、标准作业程序、流程管理方法、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品管圈活动、PDCA循环管理法、柏拉图分析法等。认为:近年来各护理专家在血标本检验分析前护理质量管理方面已经积极探讨和实践,其管理内容与形式多种多样,但各有侧重,值得各临床科室借鉴。  相似文献   

4.
流程再造对血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加强血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提高检验准确性。方法运用企业流程再造的技术利方法,借助信息技术,对分析前血标本质量山现的缺陷,进行观察分析,制定相应对策,再造血标本管理流程并组织实施。结果临床科室对检验满意度达98%。血标本缺陷率由4.9%下降到0.63%,经X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通过再造血标本管理流程提高了医护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责任心,认识到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改进了服务模式,改善医、护、技二者的关系,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提升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PDCA循环法在检验分析前标本质量控制中的效果。方法对PDCA循环管理前,检验分析前标本的不合格率,各种类型标本不合格原因,以及患者对检验科的满意度进行量化分析,根据PDCA循环管理步骤,采取相应改进措施。结果经过PDCA循环管理后,医生对检验项目的认知、检验科自身专业素养与服务态度、输送队的标本转运效率及检验分析前标本的质量均有较大的提升。其中,2014年1-4月、5-8月较9-12月标本不合格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标本重复送检导致的标本不合格率无明显变化外,其余由于医生、护士、标本转运环节造成的标本不合格率均有所降低。患者对检验科的满意度由1-4月的79.01%上升至9-12月的83.05%,患者的满意度提高。结论在检验分析前标本的质量控制中引入PDCA循环能够有效提高检验分析前标本的质量,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做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血标本分析前质控流程的无缝隙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顾则娟  王荣  谢晓峰  殷蓉 《护理学报》2009,16(12):21-23
通过分析构成血标本分析前质量的环节因素,借助信息系统和循证结果,从检验医嘱的执行、患者准备、标本采集、运送等环节,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血标本分析前质量保证体系.该体系通过环与环之间的无缝隙对接以及每个环节中质量标准的制定,有力地保证了自我控制、相互控制的实施,结合行政监管,确保了流程中措施的落实,在血标本分析前质控流程的管理上实现了无缝隙管理,达到了全面质量控制,充分保证了血标本分析前的内涵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检验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方法根据 IS015189的相关要求,采取多种措施从标本流程和采集技术两方面对临床标本的采集及运送进行多部门全环节管控,并分析改进措施前后不合格标本的发生率。结果实施改进措施后不合格标本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实施全环节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对有效提高标本质量从而提高检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检验医学口益发展,检验质量控制越来越受到重视。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部分。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管理是可以控制的,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往往容易被忽视的,为了巫好的保证结果的准确性,我们要严格管理分析前质量控制。分析前质量管理包括:病人的准备、标本的采集、标本转运处理等三部分。它是我们获得准确检验结果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9.
血液标本检验前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检验的质量保障分别由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过程组成,其中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主要由检验科负责实施和完成。但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则需要临床科室的积极配合,主要工作就在于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下面就血液标本检验分析前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叙述。  相似文献   

10.
临床检验的目的是为临床提供准确的实验数据,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在检验医学中必须坚持全面质量控制,全面控制包括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三个阶段。在实验误差中实验前误差占总误差的70%,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血液标本因素是影响临床分析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为此,对血液标本的质量管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浅析影响血液标本质量的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栋  李越 《护理研究》2004,18(11):2036-2037
检验质量是实验室的生命线,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检验质量管理的首要环节,是由临床护理人员掌握的控制的环节。尤其对住院病人来说,从标本采集和留取到检验分析前的质量保证,护理人员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为使检验结果有效地服务于临床,并协作临床医师分析与解释检验结果,护理人员应掌握一定的检验标本留取的常识,了解在标本采集前各种影响检验结果的非病理性因素,使标本的采集按分析前质量控制的要求进行,为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奠定基础。在此侧重谈一谈在采集留取血液标本时影响血液标本质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验标本采集在检验质量中的影响因素,建立临床标本采集标准操作程度.方法 2010年7-12月,针对检验标本采集在检验质量中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与采用了相应的管理与优化措施.结果 优化后不规范标本的发生率明显少于规范前(P〈0.05),由265例次下降为98例次.结论 一个准确的标本检验结果需要护士、患者、检验等多方面的密切配合.多方面参与标本采集的质量控制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检验标本.  相似文献   

13.
浅谈临床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检验质控分三个环节,即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对检验结果造成较大的影响。分析前质量因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控制起来难度较大,需要包括病人、临床医生、护士和检验人员一起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任何检验标本在离开机体前它不同程度地参与了机体的新陈代谢,只有当标本进行检测时其成份与标本离开机体时的成份保持一致时,才能反映机体某一个或某些部位生理、病理的变化情况。搞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确保各类标本在进行检测时其各种成份稳定在标本采集时的状态,就是要统一标本采集、保存、运送等条件,只有在同一条件下,检验结果才能与正常参考值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4.
加强分析前生化检验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分析前生化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以加强分析前质量控制的管理.方法 统计该院两年以来生化检验结果与临床症状不符的标本及不合格标本,并分析这些标本导致临床不满意的原因.结果 在190 612例生化标本中发现检验结果与临床症状不符合及不合格标本共209例,总不合格率为0.11%,其中分析前因素引起的169例,占总不合格标本的80.86%;影响分析前质量因素的原因主要是标本溶血,占49例,其他依次是标本量少,餐后抽血,输液中同侧采血和血清中混入EDTA-K2 等.结论 分析前质量控制已成为影响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的关键因素,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要求医生、护士、护工和检验人员一起加强重视,加强培训和管理,建立周密的质量考评体系,才能全面提高生化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临床检验的目的是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诊断依据。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在检验医学中必须坚持全面质量控制 (totalqualitycontrol,TQC。即指对影响临床检验结果可靠性的各方面因素及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 )和全过程质量控制 (即指对实验工作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 )。全过程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前 (分析前 )、实验中 (分析中 )和实验后 (分析后 )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在实验误差中实验前误差占 70 % ,因而实验前质量保证对减少实验误差显得尤其重要。实验前质量保证包括病人准备、标本收集、处理、贮…  相似文献   

16.
控制影响血液生化检验质量的标本误差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密控制标本误差因素,作为实验分析前质控的标本质量控制应予以广泛重视。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临床检验技术不断改进、完善和更新,实验方法学研究在微量、简便、快速、准确的基础上,正朝着超微量、高精度、大批样、多指标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全面质量管理和临床医学科研的日益深入与拓展,都对检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预防性质量控制的诸事因素中,标本误差的控制十分重要。标本误差,系指被检标本在取送及保存过程中引入的误差,这类误差在标本正式检验之前即已存在。由于医院的临床生化血样多由医护人员取…  相似文献   

17.
生物化学检验标本采集前的质量保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检验科,每天总是与各种检验标本打交道,检验的目的是为临床医生提供检验结果,医生再根据此检验结果对患者的疾病作出正确诊断和治疗决定。检验结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医生对疾病正确的诊断和及时治疗。所以对检验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质量控制,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精确性和可比性。检验质量的控制包括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室间质量评价主要是反映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室内质量控制是反映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室内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18.
影响门诊真空采血标本质量的室前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的进步和人类对疾病的不断认识,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越来越依赖实验室检验。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前提是必须获得高质量的标本。因此,采血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检验结果。室前因素指从患者准备抽取标本到送至检验科这一时段的质量控制。由于真空采血管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检验采血新产品,护理人员必须了解采用真空采血管存在的室前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在采集血标本前应评估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做好采集前的准备、标本运输等工作,做好室前监控,才能保证标本的检验质量。门诊是医院的窗口单位,承担了大量的标本采集工作。本文现对影响门诊真空采血标本质量的室前因素综述如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检验科质量管理的核心是质量,如何使每份报告准确控制无误,是检验科的重任。质量控制的实质是过程的控制。通常将过程控制分成:分析前质量控制(申请单、患者准备、采血标本、标本存放和运送等),分析中质量控制(标本测定、结果计算等),分析后质量控制(检验结果的发出至临床应用)。现将影响医学实验室分析前标本质量的主要因素和质量控制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工具在降低检验标本分析前缺陷率,提高标本分析前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运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对检验标本分析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临床检验标本缺陷率由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的0.566%降低至实施后的0.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应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可有效降低临床检验标本缺陷率,提高圈员运用品管圈管理工具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