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6 毫秒
1.
呕吐一词,语出《金匮要略》,是指饮食、痰涎从胃中上涌,脱口而出。呕吐之病机,多源于胃气上逆.胃气上逆者,有因于感受外邪,有因于脏腑功能虚衰,更有因于失治误治等。然治疗总以和降胃气为其大法,或以祛邪,或以调整脏腑功能的偏胜偏衰.在仲景治呕诸法中,有直接止呕法,有祛邪止呕法,有温润止呕法,有和解止呕法,有温胃止呕法,有暖肝温胃止呕法,有  相似文献   

2.
温胆汤临证运用六则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肠汤原载于《千金方》 ,后世方书亦颇多论述 ,主治胆虚痰热、胆胃不和、痰热内扰所致的惊悸不宁、虚烦不眠、眩晕、呕吐呃逆、癫痫等证。方中半夏燥湿化痰 ,降逆和胃止呕 ;茯苓淡渗利湿 ;健脾化痰 ;陈皮辛香理气 ,和胃降逆 ,祛痰化浊 ;生姜味辛性温 ,温胃散寒止呕 ;竹茹性凉 ,清胃化痰止呕 ,二药相伍 ,互相制约 ,使其药性平和而降逆之功效倍增 ;枳实苦寒 ,破气降逆消痰 ;甘草和中健脾。诸药合用 ,具有除湿化痰、清胆和胃、降逆止呕之功。命名温胆者 ,以“胆欲不寒不燥常温而候耳” ,非寒、热、温、凉之“温” ,仍平和平正之意 ,罗东逸谓 :…  相似文献   

3.
妊娠恶阻为胃气上逆所致。因之,健脾和胃、降逆止呕为治疗大法。临证中,部分旋上法治疗不效患者,邢子亨老师习用宣肺理气法治疗每获良效。举例如下: 陈××,女,26岁,干部。妊三月,呕吐月余,时轻时重。大便三至四日一行,经服抑肝和胃、降逆止呕之苏叶黄连汤、益气养阴和胃之麦门冬汤,豁痰降逆止呕之小半夏茯苓汤等均不效。近两日水谷入胃即吐。诊见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滑细数,证属痰热阻肺,胃失和降。拟用宣  相似文献   

4.
韩宇霞 《黑龙江中医药》2000,(5):64-64,F003
妊娠剧吐又称妊娠恶阻,是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妊娠后恶心、呕吐、头晕、厌食或食入即吐为主症,严重者可引起失水和代谢障碍,甚至肝肾功能损害。现将近几年来妊娠剧吐的中医治疗情况综述如下:1 分证论治 李伟莉认为妊娠剧吐的病因是脾胃虚弱、肝气偏旺,痰湿内阻,病久可成阴液亏损,精气耗散之候,从而将该病分为四型论治:脾胃虚弱型拟健脾和胃,降逆止呕,予香砂六君汤加减;痰湿阻滞型拟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予藿朴二陈汤(藿香,厚朴、茯苓、制半夏、炒白术、枳壳、陈皮、竹茹、生姜),气虚明显者去枳壳加太子参;肝胃不和型拟抑肝清热,降逆止呕,予芩连温胆汤加减(温胆汤加黄芩、黄连、石斛、芦  相似文献   

5.
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本病总由胃气上逆所致,临证治疗以和胃降逆为原则。笔者秉承《内经》"肾者,胃之关"思想,认为呕吐不可执于胃,还可从肾论治。"肾关"阴阳调和,则"胃纳运"如常,呕吐可止。笔者将呕吐分为寒呕、热呕、虚呕,并以补肾治胃为主要思路,临证分别应用温肾散寒、滋肾泄热、益肾养胃等法治疗呕吐,颇有疗效,值得深思与推广。  相似文献   

6.
小半夏加茯苓汤出自仲景《金匮要略》,由半夏、生姜、茯苓三味药组成。功能和胃止呕,引水下行。是治疗停饮上逆呕吐证的方剂。本方禀秋金收降之性,以能下达降胃安冲之半夏为主药。茯苓利小便,令水下行而痞消,化胃中痰饮为水液,善理脾胃。生姜味辛性温,其辛散之力,善化痰理气,止呕吐,且能解半夏毒。故半夏降逆、生姜利气,茯苓导水,合之为涤痰定呕,和中温胃之剂。临床实践,本方应用不仅限于“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而擅长于治脾胃虚寒,寒  相似文献   

7.
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屡用小半夏汤,不仅辨证用于治疗饮呕,且对症治疗多种呕吐,使小半夏汤成为治呕之祖方。1.辨证施治——痰饮呕吐小半夏汤首见于《金匮·痰饮咳嗽病篇》“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令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饮呕之证可见:呕吐清水痰涎、吐后不渴,肠间水声沥沥、脘痞纳呆,苔白滑,脉弦。属水饮内停,浸渍于胃,胃失和降,上逆而呕。治以和胃散饮降逆止呕,方用小半夏汤。其中半夏  相似文献   

8.
医门外谈     
<正> 姜之七用姜入药分生姜、干姜、炮姜、炒姜、姜炭、煨姜、姜皮七种.名曰姜之七用.(一)生姜:又名鲜姜,性辛温,入足阳明胃经,善和胃止呕.何谓"和胃",说法不一,余于临证处方常细心体验,觉得"和胃"两字,应解作鼓舞胃气上行下达为宜.胃气上行则开胃进食,胃气下达则平胃止呕.然生姜之和胃止呕,应与半夏之降逆止呕,赭石之镇逆止呕相区别.半夏辛燥,降逆是从肺,脾到胃,治在湿痰中阻而引起之呕逆,有引导肺、  相似文献   

9.
董莉 《江西中医药》2002,33(2):52-52
呕吐是指食物或痰涎自胃中上逆而出的病症 ,在张仲景所撰的《伤寒论》中 ,不仅对呕吐的病因、病机有全面的论述 ,而且对呕吐的辨证论治更卓有特色。笔者不揣浅陋 ,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讨论。1 呕为六经 ,分经论治《伤寒论》以六经为纲 ,对于呕吐一证同样要综合分析 ,辨为某经病证 ,分经论治。如《伤寒论》中治疗太阳中风之“干呕” ,用桂枝汤调和营卫以散风邪 ;治疗阳明腑实之“腹胀满而呕” ,用调胃承气汤泻热和胃 ,软坚润燥 ;治阳明中寒之“食谷欲呕” ,予吴茱萸汤温中和胃 ,降逆止呕 ;治疗少阳病之“心烦喜呕” ,用小柴胡汤和解枢机 ;…  相似文献   

10.
呕吐是临床常见病证,仲景在《金匮》中对呕吐征治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本文通过分析《金匮》对停饮呕吐的辨证论治,探讨其特点,希望能对停饮呕吐的证治研究有所帮助。《金匮》对停饮呕吐主要分为以下方证论治:1小半夏汤证 “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小半夏汤证乃因饮停心下,胃失和降,气机上逆,症见呕而不渴,治当化饮降逆,和胃止呕。半夏、生姜正有此功,两药和胃止呕之功颇强,除用于停饮呕吐外,经过配伍可用于多种证型的呕吐,如治疗风寒挟混…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胃轻瘫可归属"痞满""呕吐"范畴。糖尿病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胜,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糖尿病胃轻瘫病机亦为本虚标实。辨证分为四型,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止呕,参苓白术散;胃阴不足:养阴益胃,麦门冬汤;肝胃不和:疏肝和胃,降逆止呕,越鞠丸合半夏厚朴汤;痰湿中阻:健脾祛痰,小半夏合苓桂术甘汤。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中医杂志》2013,(6):1252-1255
目的:研究化胃舒颗粒对硫酸铜、顺铂所致家鸽以及顺铂所致水貂的呕吐模型的止呕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以硫酸铜引起家鸽呕吐模型和顺铂引起家鸽呕吐模型为研究对象,观察该药对其的止呕作用;(2)以顺铂引起水貂呕吐模型为研究对象,观察该药对其的止呕作用、以及延髓及回肠中5-HT含量的影响;结果:(1)化胃舒颗粒可以延缓硫酸铜、顺铂引起家鸽呕吐的潜伏期、减少呕吐次数;(2)化胃舒颗粒可以延缓顺铂引起水貂呕吐的潜伏期、减少呕吐次数;降低水貂延髓及回肠中5-HT含量;结论:化胃舒颗粒对顺铂和硫酸铜所致呕吐模型有止呕作用,此作用可能与中枢和外周5-HT生成与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3.
呕吐是肿瘤患者放化疗期间常见的消化道反应,小半夏汤为止呕方之祖,由生姜、半夏两味药组成,我们根据放化疗引起呕吐的特点,随证加味,疗效较好。小半夏汤之主证为呕而不渴,胃有停饮,上逆作呕,本方有蠲饮止呕之效。根据肿瘤患者放化疗期间出现的症状,可随症加减。我们常用方为姜半夏12g,生姜  相似文献   

14.
浅析张仲景对呕吐的辨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呕吐是多种疾病过程中所常见的症状,张仲景在其所著《伤寒杂病论》中对其论述极为广泛,详辨病机,细审病因,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为临床辨证论治树立了典范。现对其辨治呕吐的方法予以综合归纳,分析探讨。解表降逆止呕法:太阳阳明会病,外邪入里,邪犯胃腑,故见无汗恶风项强、呕逆,治以葛根加半夏场以发汗解表,降逆止呕。解表化饮止呕法;外感风寒,内伤寒饮,饮犯于胃,胃气上逆则见干呕,治以小青龙汤以表里同治,辛温解表,涤化水饮,降逆止呕。散郁和胃止呕法:汗吐下后,阳邪内降,郁结,已胸,火郁不伸,扰乱胸隔,胃失和除故…  相似文献   

15.
吾师张志远教授应用平胃散的经验,主要取其燥湿健脾、消导积滞之功,除对胸闷、食欲不振、噫气恶心等证有效外,尚可随证加减用于下列病证而获效: 1 (?)加半夏治呕吐。半夏性温味辛,入脾、胃经,辛散温燥,既能燥湿以化痰,又能降逆以和胃。平胃散中加半夏,健脾化湿之力益增,又突出和胃降逆止呕之功,能愈脾湿不运、胃气上逆之呕吐。 2 加蛇胆陈皮或青盐陈皮,治胃热恶心。蛇胆与青盐有苦与咸寒之性味,功能清热  相似文献   

16.
周学池 《新中医》1993,(8):11-13
本文认为“邪在胆,逆在胃”实质上就是胆热扰胃的胆胃不和证,其证以呕吐苦水为主症,治疗当清泻胆火,降胃止呕。  相似文献   

17.
胃气上逆之证统称为呕逆证。其临床的病症表现有干呕、呕吐、吐涎沫、哕、噫气、胃反等不同,但究其病机不外乎脾胃气机升降失司,升多降少,故可异病同治。我师吴凤全教授在治疗呕逆证时,在其共同病机的基础上,审证求因,审因论治;辨其寒热虚实,不因见呕止呕,因此,疗效卓著。正如《金匮·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第1条指出“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欲。”吴教授根据临床多年的实践总结,把呕逆证大致归纳为5种证型,表证呕逆证;胃寒呕逆证;胃热呕逆证;肝胃同病呕逆证;寒热错杂呕逆证。在辨寒热、虚实的基础上,根据证型不同,辨证用药,并…  相似文献   

18.
(三)疏解清热、和胃降逆法:适用胆经郁热迫胃致呕。少阳属春升之气,主条达之令,能疏通胃肠之淤滞,邪袭少阳,郁而化热,胃肠失通逆而呕。证以呕吐酸苦黄水为特征,同时有口苦咽千目眩,胁肋满闷等。用小柴胡汤。柴芩合用,疏郁解热;生姜、半夏调理胃气,降逆止呕;甘草、大枣、人参益气和中,扶正祛邪。若太阳证罢,病邪传入少阳阳明二经,胆热内郁,阳明热结或者少阳病误用下法,病势不解,兼入阳明,化燥成实均可致呕吐不止。临床见呕吐频作,胸胁胀满,心下疼痛,发热不退,烦躁不宁,大便秘结,或下利黄水,肛门灼痛等证。方用大柴胡汤。用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安胃和中冲剂止呕、促胃动力的药效学研究。方法:用硫酸铜造模致家鸽外周性呕吐、盐酸去水吗啡造模致家犬中枢性呕吐,再分别给予高、中、低剂量的安胃和中冲剂,并与吗叮啉组及对照组比较,以了解安胃和中冲剂的止呕作用;观察高、中、低剂量安胃和中冲剂对正常小鼠及多巴胺抑制后的小鼠胃排空的影响,以了解安胃和中冲剂的促胃动力作用。结果:安胃和中冲剂对硫酸铜所引起的外周性呕吐和去水吗啡所致的中枢性呕吐均具有良好的止呕作用,可以显著地促进正常小鼠及多巴胺抑制后的小鼠的胃动力。结论:本实验为安胃和中冲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呕吐临床常见,亦是多种病证的一种临床表现。呕吐最早的记载见于《内经》,但对呕吐的脉证治疗则详见于《金匮要略》。本期《〈金匮要略〉呕吐证治探要》一文,笔者对《金匮要略》呕吐的证治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认为仲景治疗呕吐既见呕止呕,标本兼顾;又见呕不止呕,重于治病求本;更见呕勿令止呕,法倡因势利导。此三条法则至今适用,临证当详审细辨,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