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固尔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国盛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2):4578-4579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主要由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引起,多发生在早产儿,是造成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固尔苏是从猪肺中分离出来的天然肺表面活性物质制剂,具有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防止肺萎缩的功能。我院2004年开始应用进口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Curosurf)治疗早产儿呼吸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syndrom,NRDS)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Care Unit,NICU)较常见的危重急症,尽管随着呼吸机应用的普及,其治疗效果已有明显改善,但重症NRDS病死率仍高.并发症多。近年国外一些临床资料表明,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替代治疗NRDS有较好疗效[1],我院1997-2001年用PS治疗NRDS 36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在县区级医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我院儿童急救中心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住入院的NRDS患儿46例,使用PS治疗者为观察组,因经济原因不能使用PS者为对照组,每组各23例.比较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6h的血气分析、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转归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PaO2、pH值比对照组升高,PCO2比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以提高县区级医院NRDS的救治水平,降低本地区新生儿死亡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3.33%),血气改善状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颇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AVA)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0月西京医院收治的44例N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2例患儿.对照组给予NAVA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PS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是由于肺泡II型上皮细胞产生的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所致,是新生儿时期的一种危重急症.近年来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报道日渐增多[1],但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后,患儿肺部X线的变化情况的报道很少.现收集我院2003~2004年NICU收治的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发生RDS 40例,其中PS加呼吸机治疗20例,单用呼吸机治疗20例,对各个不同时期肺部X线表现进行评分、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或肺发育不成熟引起的新生儿有效通气障碍。对NRDS患儿的正确通气策略选择,是治疗NRDS的重要措施,通气不足或过度通气,都会对NRDS患儿造成伤害。笔者拟就NRDS患儿通气策略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所致,多见于早产儿,其原因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PS)所致,占早产儿死亡原因的50%-70%。近年来PS替代治疗已经大大降低了新生儿NRDS的发生率及所致呼吸衰竭的严重程度。现将我院新生儿科运用PS预防和治疗NRDS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寻找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新用途,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方法 选择确诊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61例患儿为研究对象,以PS替代治疗者(30例)为观察组,未行PS替代治疗者(31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及淋巴细胞亚型。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NRDS患儿IgG水平降低不明显(P>0.05),而B细胞、NK细胞显著增高(P<0.05),而血清IgA、IgM、补体C3、C4水平及Th、Ts 淋巴细胞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源性PS可改善NRDS患儿免疫功能,对其提高疗效可能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评分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治疗方法选择中的价值。方法将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佛山市三水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早产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根据新生儿呼吸评分选择呼吸支持的策略及是否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对照组根据“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防治专家共识”防治NRDS。比较两组患儿间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等。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早产儿208例,其中观察组105例,出现NRDS 40例;对照组103例,出现NRDS 35例;两组患儿NRDS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使用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住院费用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呼吸评分法操作简单,能客观地评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病情危重程度,有助于指导基层的医生对NRDS患儿呼吸支持的策略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使用,适合在基层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病区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8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的29例NRDS为观察组,不使用PS治疗的29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机械通气等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气管内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比分析两组资料。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存活率分别为96.5%、72.4%,观察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χ2=6.525,p<0.05);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51.62±19.47)、(78.32±19.98)h,观察组通气时间缩短(t=9.13,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气参数FiO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对NRDS有较好的疗效,能降低病死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胎龄<33周的早产儿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两组予以早产儿常规处理.预防组于生后2 h内,气管内给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分析两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所需给氧方式.结果 两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预防组低于对照组,且预防组发生NRDS病情亦明显减轻,所需给氧方式相对简单.结论 外源性PS对NRDS有显著的预防作用并可以减轻NRDS病情.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而导致的呼吸窘迫征,多发于早产儿,死亡率达20%[1]。机械通气是NRDS最常用的治疗手段,疗效肯定,但易对原本就存在肺泡萎陷的患儿造成气压伤、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并发症[2]。因此,目前国内外学者  相似文献   

14.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及治疗前后一氧化氮(NO)浓度的变化。方法:将2006年8月~2009年6月确诊为NRDS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使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简称NCPAP+PS组)、另一组为常规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简称CMV+PS组),比较两组疗效、肺部合并症及住院费用,观察NO浓度变化。结果:两组在治疗成功率、用机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氧疗时间及住院费用上NCPAP+PS组明显低于CMV+PS组,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1);NCPAP+PS组肺部感染发生数明显低于CMV+PS组(P0.05);血清NO浓度升高。结论:①NCPAP+PS疗效与应用CMV+PS相似,能减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了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②PS可通过增加内源性NO治疗NRDS。  相似文献   

15.
陈启冰 《医疗装备》2023,(15):87-89
目的 比较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ISA)与气管插管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S)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龙岩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NRDS患儿的临床资料,将行气管插管注入PS的4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将采用LISA技术的40例患儿设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 试验组辅助通气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72 h内机械通气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SA技术在NRDS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优于气管插管注入PS,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辅助通气时间,降低机械通气风险,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它主要发生于早产儿、糖尿病母亲、剖宫产、多胎妊娠,围产窒息是其好发因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是因为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外)引起。临床表现,出生后6至12小时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伴紫绀及呼气性呻吟,甚至呼吸暂停、休克。积极合理的治疗可显著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提高 NRDS患儿的生存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淑芹  张华  邢杰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8):1077-1078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dtal·Resp iroctory,d istress,NRDS)为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所致,多见于早产儿,生后数小时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呼吸衰竭,病理改变为肺透明膜形成,又称肺透明膜病〔1〕。病因有多种,其中最主要是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生成不足,破坏过多〔2〕,2003~2005年我科共收治5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例患儿均为早产儿,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重型4例,轻型l例。死亡3例,存活2例。发病时间4例在出生后6~12 h内出现呼吸困难且逐渐加重,伴呼气性呻吟,呼吸不规则,间有呼吸…  相似文献   

18.
倪艳  于鸿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5):5079-5080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预防价值。方法:将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住医院的极低出生体重儿73例按是否早期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分为预防组(33例)和对照组(40例),比较其NRDS及并发症的发病率。结果:预防组的NRDS发病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早期使用PS并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可有效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NRDS的发病率,并改善NRDS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张婷 《现代保健》2010,(36):137-138
目的 对单独应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与联合应用盐酸氨溴素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52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应用气管内滴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A组),另一组在气管内滴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基础上再静脉应用盐酸氨溴素(B组).期间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剂量、次数及撤机时间.结果 与A组相比,B组所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剂量、次数减少,撤机时间缩短.结论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应用盐酸氨溴索可有效提高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效果,缩短病程,减少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方法?本次实验以该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所收治的2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治疗组,以2006年6月—2008年6月收治17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未行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心率、呼吸、平均氧和指数以及需要转为机械通气的比例.结果?治疗组临床改善情况,心率、呼吸、平均氧和指数明显改善,需要转为机械通气的情况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可降低使用机械通气的几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