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同高尿酸血症的关系。方法:抽取冠t心病组及正常对照组的空腹血进行血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同正常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血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具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可以促进冠心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血清胆红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针对血清胆红素的强抗氧化性质,研究其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 采用重氮盐终点法测定血清胆红素,酶法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则通过估计法(公式为LDL=决胆固醇-甘油三酯/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计算获得。结果 冠心病患者的决胆红素、直拉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均低于对照组(P<0.05),脑梗塞患者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疾病组这三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清胆红素浓度低下引起体内抗氧化活性不同程度减弱,可能会促使脂质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修饰增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生化仪采用标准酶法分别对老年冠心病组、2型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各30例测定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并与健康老人组作对照。结果:冠心病组、2型糖尿病组及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无显差异(P>0.05),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冠心病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冠心病及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中,尤其是血清总胆固醇浓度无明显增高,其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已明显下降,血清高密度脂蛋白下降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90例冠心病患者和50例对照组的血清总胆红素(STB),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水平,结果:冠心病组STB明显低于对照组,冠心病组STB与血清CH呈负相关,结论:冠心病的发生与STB的降低相关,冠心病患者检测血清胆红素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I(ApoA-I)和载脂蛋白B(ApoB)及其比值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冠心病(CHD)患者60例与正常对照者80例,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两组的血脂及脂蛋白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冠心病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载脂蛋白B(ApoB)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oA-I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TG、TC、HDL-c及载脂蛋白A-1(ApoA-I)、载脂蛋白B(ApoB)与冠心病(CHD)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采用ELISA法检测40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并算出低密度脂蛋白(LDL)。结果发现:OX-LDL、TC、LD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HDL低于对照组。因此防治冠心病,不仅要降低胆固醇及甘油三酯,而且要减少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阻止LDL的氧化修饰作用,且OX-LDL可作为冠心病诊断较为敏感的特异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甘玉虎 《基层医学论坛》2016,(17):2351-235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白蛋白尿和血清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于我院行冠脉造影确诊的64例冠心病患者,按照尿液内白蛋白24小时含量检测结果,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白蛋白含量阴性组,观察组为白蛋白含量阳性组,各32例。对2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清尿酸水平(UA)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清尿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白蛋白尿和血清尿酸水平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引发冠心病患者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血清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及血脂水平与患者肝细胞受损程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住院已确诊的肝病患者,肝炎患者72例,肝硬化患者35例,测定其血脂水平,包括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肝炎组血脂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肝硬化组甘油三酯(TG)与对照组甘油三酯(TG)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总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肝炎组与肝硬化组甘油三酯(TG)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肝炎组血脂水平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呈下降趋势。结论 血清总胆固醇(TC)对急性肝病严重程度的判断很有意义。能很好的反映急性过程,特别有助于重病肝炎的判断;高密度脂蛋白(HDL—C)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呈负相关,表明与肝细胞损害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79例冠心病(CHD)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脂水平,并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CHD组血清HCY、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CHD组HCY水平与载脂蛋白a(Lp(a)具有相关性。结论 HCY是CHD的一个独立因素。HCY水平与Lp(a)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CHD患者的诊断与防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脂类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贝克曼DXC-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38例老年冠心痛和50例健康人血脂进行检测。结果冠心病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B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脂蛋白A1平均浓度冠心病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胆固醇的升高差异无显著性(P〉0.0,5)。冠心病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l/脂蛋白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月旨蛋白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1比值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结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脂蛋白B、脂蛋白A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胆固醇、脂蛋白Al/脂蛋白B的异常为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危险因子,对老年人的血清脂类的检测,尤其是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一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一C、脂蛋白B、脂蛋白A、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胆固醇、脂蛋白Al/脂蛋白B的检测结果异常时,可以作为诊断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9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更为规范的护理干预并延伸至出院后.结果 干预组: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的各项指标除HDL-C有所增高外,其余指标均有下降(P<0.01).对照组: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TC、TG及HDL-C均有降低(P<0.01),而FBG、LDL-C没有显著变化(P>0.05).干预组各项指标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的差值(P<0.01).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院内外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血糖、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中老年 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相关因素。方法 :检测中老年 2型糖尿病并发和不并发脂肪肝的患者空腹血糖 (FBG)、甘油三酯 (TG)、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HDL -C)、低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LDL -C)、体重指数 (BMI)、腰 臀围比值 (WHR)等指标 ,同时检查是否合并其他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结果 :脂肪肝组与非脂肪肝组比较 ,血TG增高、HDL -C降低 ,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1 ) ,且脂肪肝组腹型肥胖者及冠心病发生率高。结论 :中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中脂肪肝的发生与高TG血症、腹型肥胖密切相关 ,常与冠心病合并存在 ,肥胖、脂质异常、胰岛素抵抗可能为脂肪肝、冠心病的共同病因 ,因此减肥、降脂、改善胰岛素抵抗 ,对防治糖尿病性脂肪肝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状况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分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其他血脂成份和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208例患者,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对照组,并且又将冠心病组分为单支病变和多支病变两个亚组。测定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O)含量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TG、LDL-C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TCHO、HDL-C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冠心病组中两亚组比较,TG、TCHO、LDL-C均无显著性差异,HDL-C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多发病变亚组HDL-C减少了21.9%。结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不依赖其他血脂成份的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和冠心病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纤维素、果胶、琼脂对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了纤维素、果胶、琼脂对高胆固醇膳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发现果胶和纤维素组自实验开始后2周末、琼脂组于6周末有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作用.血清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其亚组分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但纤维素组和果胶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血清总胆固醇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及血脂水平的变化、血清尿酸与血脂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188例冠心病患者(包括69例急性心肌梗死、9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8例稳定型心绞痛)和155例非冠心病患者采血测定血清尿酸、血脂水平,并分析血清尿酸与血脂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各组与非冠心病组间血清尿酸水平无差异;冠心病各组与非冠心病组TC、HDL—C、LDL—C有差异(P〈0.05),TG无差异,而TC、HDL—C、LDL—C在冠心病各组间无差异(P〉0.05);UA与TC、LDL—C之间无明显相关性。UA与TG、HDL—C呈正相关。结论高尿酸血症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TG水平的增高与冠心病的发病无密切关系。冠心病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与TG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LDL-C/HDL-C及TG/HDL-C比值与冠心病病变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69例冠脉造影检查确诊的冠心病患者( CHD组)及103例冠脉造影结果阴性者(对照组) LDL-C/HDL-C及TG/HDL-C比值与冠心病及其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患者LDL-C/HDL-C比值及TG/HDL-C比值水平及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关分析显示:LDL-C/HDL-C及TG/HDL-C比值与冠心病及其病变程度均呈正相关,而前者预测意义更大。结论 LDL-C/HDL-C及TG/HDL-C比值可作为预测CHD的指标,且LDL-C/HDL-C比值水平与CHD相关性更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观察组与2型糖尿病未合并冠心病对照组均测定空腹血糖(FBS)、餐后2h血糖(PB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糖化血红蛋白(GHbA_1C)、血压、体重指数(BMI)。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患者在FBS、PBS、GHbA_1C、高血压、TC、TG、LDL-C、HDL-C方面与2型糖尿病未合并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BS、PBS、GHbA_1C、高血压、TC、TG、LDL-C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普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血浆脂肪因子趋化素(Chemerin)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脂联素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2月湖北省荣军医院老年病科收治的118例冠心病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普伐他汀组,观察治疗前后血浆Chemerin水平、hs—CRP、血清脂联素的变化,分析Chemerin、脂联素、hs—CRP与血脂浓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疗程结束后,普伐他汀组血浆Chemerin、hs—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常规治疗组显著降低(P〈0.01),血清脂联素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较常规治疗组显著升高(P〈0.01)。血浆Chemerin与TG呈正相关(r=0.48,P〈0.01);hs—CRP与HDL—C呈负相关(r=-0.21,P〈0.01);血清脂联素与HDL—C呈正相关(r=0.56,P〈0.01),与Chemerin、hs—CRP均呈负相关(r=-0.43、-0.36。P〈0.01)。结论 普伐他汀可以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而且能提高血清脂联素水平以降低hs—CRP浓度及血浆Chemerin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学龄儿童不同血脂水平与中性粒细胞(PMN)内外髓过氧化物酶(MPO)关系的研究,探讨MPO在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发展演变过程中的病理作用和意义。方法:将7-14岁学龄儿童根据身高体重指数和血脂水平确立对照组200例,临界高脂儿童119例,高脂血症儿童108例。分别测定血清TC、TG、HDL-C、LDL-C,血浆OX-LDL、MPO和中性粒细胞内MPO水平。结果:不同性别儿童血脂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LDL-C及OX-LDL随血脂水平的升高而明显升高(P〈0.01),血浆与PMN内MPO活性随血脂水平的升高而明显降低(P〈0.01),混合高脂血症儿童血浆LDL-C及OX-LDL水平明显高于单纯高TC组和高TG组(P〈0.05%),而血浆与PMN内MPO活性明显低于单纯高TC组和高TG组(P〈0.05);高LDL-C组血浆与PMN内MPO活性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1),表现为血液MPO活性随LDL-C及ox-LDL的升高而降低(P〈0.01)。结论:高脂血症是引起儿童时期致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病病理改变的重要原因,不同的脂质代谢紊乱血液内致AS及CHO的因子水平不一,MPO具有抑制AS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作者测定了50例冠心病(CAD)患者及60例正常人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I(apoAI)、apoB,以及脂质过氧化物(LPO)、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结果表明,CAD患者与正常人相比,apoB及LPO水平明显增高(P均<0.01),HDL-C及apoAI水平明显降低(P均<0.01);apoAI、apoB、HDL-C及LPO的变化幅度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多而依次递增。HDL-C为判断CAD病变严重度的最佳参数。CAD缺血性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脂质过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