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胃肠全外营养在新生儿NICU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全胃肠外营养 (TPN)在新生儿危重症疾病中的使用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 12 7例危重症新生儿分成两组 ,治疗组 6 8例 ,使用TPN的时间均 >7d ,对照组 5 9例 ,未使用TPN或使用TPN <7d。两组治疗前后检查肝功能、BUN、肌酐、电解质 ,监测体重。结果 治疗组死亡 6例 (8 82 % ) ,放弃治疗 4例 (5 88% ) ,对照组死亡 12例 (2 0 34% ) ,放弃治疗 6例 (10 17% ) ,死亡率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χ2 =3 92 ,P <0 0 5 )。治疗组平均体重日增加 (12 32± 7 3) g ,对照组平均增加 (8 79± 5 2 ) g ,两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t=3 376 ,P <0 0 1)。所有使用TPN的患儿均未发生与静脉营养有关的副作用和并发症。结论 TPN能够为生活能力低下的新生儿或生后一段时间内因某些疾病不能经口喂养或摄入不足者提供营养素 ,满足机体的营养和热能的需要 ,保证各损伤组织器官功能的修复和生长发育 ,对疾病的治疗和转归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静脉营养在危重新生儿抢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维希 《安徽医学》2001,22(6):37-38
目的 :观察静脉营养 (TPN )在危重新生儿抢救中的作用。方法 :对在抢救中应用TPN的危重新生儿病死率、TPN应用前后的体重、血红蛋白、血浆蛋白及其它项目检测进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3例采用TPN治愈 2 6例 ,死亡4例 ,自动出现 2例。结论 :TPN在危重新生儿抢救中是一项安全、合并症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肠道外营养在危重早产儿的治疗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产低体重儿由于生活能力低下 ,以及受各种疾病的影响 ,常出现喂养困难 ,致热量不足 ,造成营养不良 ,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营养物质的及时适量补充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预防并发症十分重要。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ICU)自 1 998年 1月~ 2 0 0 0年7月 ,采用肠道外营养治疗 42例危重早产儿取得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2例患者均为我院 NICU的危重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 :(1 )完全肠道外营养 (TPN)组 2 0例 ,男 1 6例 ,女 4例 ,胎龄 31 .5± 2 .0周 ,出生体重 1 450± 32 5g;(2 )部分肠道外营养 (PPN)组 2 2例 ,男 1 5例…  相似文献   

4.
静脉营养(TPN)是由静脉输入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来满足机体代谢及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方式。我院自2005年起对危重新生儿应用静脉营养,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将我院2005年10月~2007年10月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60例:其中男39例,女2  相似文献   

5.
部分胃肠外营养在早产儿、低体重儿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持坚 《华夏医学》2001,14(6):897-898
早产儿、低体重儿肠外营养支持作为临床一种治疗手段已日益受到重视 ,特别是喂养困难致热量不足的极低出生体重儿 (VL BWI)常常需要全肠外营养 (TPN ) ,但 TPN并不是毫无危害 ,如不及时发现处理生化代谢异常 ,继发感染、胆汁郁积等 ,亦可发生严重并发症。我科自 1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11月对 32例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采用部分胃肠道营养(PPN)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我科新生儿室自 1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11月共收治早产儿、低体重儿 32例 ,平均出生体重 15 77.5 g(80 0~ 2 45 0 g) ;男2 5例 ,女 7例 ,其中 <10 0 0 g3例、 1…  相似文献   

6.
静脉营养自 80年代在我国应用以来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它对于抢救较长时间不能经口喂养的危重新生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帮助高危儿渡过难关 ,减少病死率 ,提高生存质量。现将作者在武汉儿童医院进修期间 (1999~2 0 0 0年 )应用静脉营养的 38例危重新生儿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38例危重新生儿中男 2 2例 ,女 16例 ,入院日龄 :<2 4h 13例 ,~ 7天 19例 ,~ 2 8天 6例 ;出生体重∶980g 1例 ,~ 15 0 0g 3例 ,~ 2 5 0 0g 14例 ,~ 3 0 0 0g 2 0例 ;早产儿 18例 ,足月儿 2 0例 ;入院诊断 :早产儿单纯生活…  相似文献   

7.
我院儿科于 1997年 10月~ 2 0 0 0年 6月 ,采用外周静脉营养治疗危重早产儿 ,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危重早产儿 30例 ,均为我科新生儿室住院的患儿 ,其中男 18例 ,女 12例 ;入院时时龄 17 3±15 6h ,胎龄 31± 3周 ,出生体重 172 5± 2 75 g。 30例中 ,单纯生活能力低下 10例 ,呼吸衰竭 5例 ,频繁呼吸暂停 4例 ,肺炎 4例 ,消化道出血 4例 ,新生儿颅内出血 3例。全部危重早产儿 ,均于生后第 2~ 3d开始使用全胃肠道外营养 (TPN) ,病情好转后改为部分胃肠道外营养 (PPN) ,营养液均采用周围静脉途径输入。总液量…  相似文献   

8.
部分静脉营养在危重新生儿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绮霞  刘慧贤 《广东医学》2003,24(5):511-512
目的 观察部分静脉营养对危重新生儿的疗效。方法 将 72例危重新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 6例 ,观察组采用部分静脉营养支持 ,对照组采用一般营养支持。观察两组平均每天体重增加、平均住院时间和代谢紊乱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平均每天体重增加 ( 15 78± 7 17)g ,平均住院时间 ( 10 66± 3 2 3 )d ,高血糖 2例 ( 5 6% ) ,代谢性酸中毒 3例 ( 8 3 % ) ;而对照组分别为 ( 8 3 7± 6 62 )g、( 14 61± 5 3 2 )d、12例 ( 3 3 3 % )和 14例 ( 3 8 9%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部分静脉营养能保证危重新生儿能量供应 ,促进体重增长和机体康复 ,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自从静脉营养应用于儿科领域以来,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实践证明,它对于抢救较长时间不能经口喂养的危重新生儿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可使高危儿渡过难关,减少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现将我科三年来应用肠道外全静脉营养(TPN)和部分静脉营养(PPN)治疗新生儿疾病的临床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男21人,女13人,汉族16人,维吾尔族9人,其他民族9人。年龄1—18天,体重最低1000克,最高3900克,孕周27.4—42周,平均35.1  相似文献   

10.
逯建明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3):109-109
2004~2008年新生儿病房全静脉营养(TPN)52例,男32例,女20例;足月新生儿10例,早产儿42例;其中极低体重儿38例,胎龄最小28周,体重最低1150g。疾病种类:极低体重儿生活力低下者3例,胃出血12例,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4例,消化道畸形或手术前3例,重症新生儿中HIE2例。入院日龄10分钟一6天,于不能经口喂养或禁食后2—3天开始,TPN疗程为7~14天,平均9天。  相似文献   

11.
胃肠外营养治疗危重新生儿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营养支持是危重新生儿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胃肠外营养是新生儿治疗学、营养学的重要突破 ,使不能耐受胃肠道营养或不能进行胃肠道营养的新生儿成活成为可能 ,降低了新生儿死亡率 ,并提高了生活质量[1 ] 。 1 997年 1 2月~ 2 0 0 1年 1 2月 ,作者用胃肠外营养治疗了 30例危重新生儿 ,取得了良好疗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0例患儿 ,男 1 8例 ,女 1 2例。胎龄 32~ 41周 ,其中 :≤ 37周 2 2例 ,>37周 8例。年龄 :6h~ 8d。出生体重 1 30 0g~ 3 1 0 0 g ,其中 <1 50 0 g 4例 ,~ 2 50 0g 2 0例 ,>2 50 0 g …  相似文献   

12.
郑红 《医学文选》2005,24(3):383-383
2001年8月至2003年10月,笔者对107例胎龄30~34w,出生体重1050~1800g的早产儿进行全胃肠道外营养治疗,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07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57例用全静脉营养(TPN)治疗50例,用部分静脉营养(PPN)。治疗开始时两组均适应证及禁忌证,早产儿的胎龄,出生体重均无差异,均无明显并发症。1.2方法营养液采用周围静脉途径输入。TPN组按日龄及体重计算每日生理需要量:①总液量为80~180ml/kg·d。②热量供应从84~167.3KJ/(kg·d)开始逐渐递增至336~420KJ/(kg·d)。③葡萄糖开始剂量6~8g/kg·d,每日递至10~1…  相似文献   

13.
胃肠道外静脉营养在危重早产儿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围产新生儿学的日益发展,胃肠外营养支持已成为危重病儿的基本治疗措施之一。早产儿由于出生体重低、消化吸收功能不成熟,在危重疾病期间,营养物质的及时合理补充对促进疾病治愈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1999年10月~2001年3月采用胃肠道外静脉营养(TPN)治疗高危早产儿,结果提示胃肠道外营养可明显增加高危早产儿体重,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全肠外营养支持在新生儿危重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出生后 1小时 -7天的胎龄小于 3 2周的新生儿、极低体重新生儿、病情严重的新生儿。用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疗法 ,外周静脉输注 ,非蛋白质热能平均供给 1 42千卡 /日 ,NPC :N平均值为 2 2 4.8:1 ,治疗 6天以上。结果 患儿全肠外营养后 ,病情、吮乳及精神等均有明显改善并经治疗后痊愈。早产儿生存率 1 0 0 %重度营养不良的低体重儿和危重患儿体重增加。结论 全肠外营养支持对重度营养不良的早产低体重新生儿、危重患儿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并能协同临床其它治疗  相似文献   

15.
全胃肠外营养对妊娠剧吐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全胃肠外营养 ( TPN)疗法在妊娠剧吐中的作用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 TPN疗法治疗妊娠剧吐 2 7例与 30例常规输液 ,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疗法对比观察止吐效果、尿酮体转阴时间及妊娠结局。结果 :TPN治疗 3d止吐率 5 5 .6% ,酮体转阴时间 3.1± 0 .84d,新生儿体重 3.4± 0 .38kg,对照组分别为 1 3.3%、5 .2± 1 .0 6d、2 .9± 0 .45 kg,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流产率、死胎率、难产率、新生儿评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TPN在妊娠剧吐中有良好疗效 ,可增加新生儿体重 ,对妊娠结局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云南白药鼻饲治疗新生儿急性胃粘膜出血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急性胃粘膜出血 (应激性溃疡 )是新生儿危重疾病的严重并发症 ,病情凶险、死亡率高 ,故采取及时有效地止血措施 ,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我们应用云南白药鼻饲治疗新生儿急性胃粘膜出血2 0例 ,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 1 998年 1月~ 2 0 0 2年 1 2月收治新生儿急性胃粘膜出血 4 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2 0例、对照组 2 0例。治疗组 2 0例中男 1 2例、女8例 ;早产儿 9例、足月儿 1 0例、过期产儿 1例 ;体重 <1 0 0 0 g(实际 70 0 g) 1例、<1 5 0 0 g 5例、 <2 0 0 0g3例、<2 5 0 0g 4例、≥ 2 5 0 0 …  相似文献   

17.
胃肠外营养治疗危重症新生儿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使用全胃肠外营养(TPN)治疗危重症新生儿的疗效。方法将114例危重症新生儿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使用TPN的时间均≥7天,对照组54例,未使用TPN。两组治疗前后检查监测患儿体重、头围、身长,治疗10天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平均体重、头围、身长日增量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0.05),两组疗效的比较经Ridit分析,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胃肠外营养可明显增加高危新生儿的体重,提高高危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早产儿非脂肪乳静脉营养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冬绵 《海南医学》2004,15(1):104-104
为探讨非脂肪乳静脉营养对早产儿的治疗护理及临床意义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自 1 999年 6月至 2 0 0 2年 1 0月 ,我院新生儿病房共收治早产儿 5 2例 ,并符合以下条件 :胎龄 <37周 ;体重≤ 2 0 0 0g ;无先天缺陷 ;无脏器功能衰竭 ;无糖及氨基酸等代谢障碍。随机分为A、B两组 ,如下表 :分组例数胎龄 (W )体重 (g)围产期窒 息呼吸暂停A(治疗组 ) 2 53 3 .61 50 2 1 58B(对照组 ) 2 73 3 .81 51 0 1 4 5   2 .治疗方法2 .1 A组出生 2 4小时后开始给予非脂肪乳静脉营养 ,非脂肪乳配方为 :氨基酸、葡萄糖、电解质配成氨基酸浓度1 .5~…  相似文献   

19.
许继明  张永 《海南医学》2005,16(10):95-96
目的 探讨全胃肠道外营养对危重早产儿治疗的临床作用。方法 对66例危重早产儿随机分为2组。一组34例采用全胃肠道外营养(TPN)治疗,另一组32例用部分胃肠道外营养(PPN)治疗,并在胃肠外营养时按常规进行监测。结果 34例TPN组平均体重增长明显高于PPN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PPN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二组病例电解质、BUN、肝功能、血浆白蛋白及白蛋白等均在正常范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全胃肠道外营养可帮助危重早产儿渡过难关,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ICU)于 1 998~ 2 0 0 0年采用两种不同的肠道外营养方案治疗 38例极低体重儿 ,其中采用外周静脉全胃肠道外营养 (TPN)治疗 2 0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本文将入住NICU且不能经口喂养的38例极低体重儿 (VLBW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2 0例 ,男 1 4例 ,女 6例 ,胎龄 2 7~ 34周 ,平均 31 .6周 ;出生体重 94 0~ 1 4 70 g ,平均 1 330 g。 2 0例中单纯生活能力低下5例 ,并发呼吸衰竭 7例 ,窒息 3例 ,肺炎 5例 ,高胆红素血症 2例 ,硬肿症 2例 ,颅内出血 2例 ;对照组 1 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