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著名生理学家及医学教育家、本刊总编辑、原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理事长季钟朴教授所著的《十论中医生理学与中西医结合》一书,是一部以现代科学语言论述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学对人体生理认识的专著。它揭开了中医理论神秘的外貌,显示了它的科学内含。附有英语译文和十论中西医结合的文章。作者就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共存,三种医学模式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人类健康服务。虽然三种医学模式共存,但是中西医之争已经百年。这百年来,在人类医疗活动中,中医的所占份额逐渐缩小,西医所占比例逐渐加大,中西医结合在中西医相争的环境中出现。那么,这三种医学模式到底哪种更适合为人类健康服务?中西医能否结合?怎样结合?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对中医、西医的哲学观、方法论、药物理论等进行思考,对目前中西医结合的现状重新审视。1中医理论1·1中医的哲学观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黄帝内经》的出现标志着中医理论基本形成。《黄帝内经》的哲学观代表了中医的哲学观。其中《素问·生气通天论》:“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天  相似文献   

3.
由著名生理学家及医学教育家、本刊总编辑、原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理事长季钟朴教授所著的《十论中医生理学及中西医结合》一书,是一部以现代科学语言论述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学对人体生理认识的专著。它揭开了中医理论神秘的外貌,显示了它的科学内涵。比较与探索了中医生理与现代生理学的异同和优缺点,探讨了它们的结合途  相似文献   

4.
1979年 12月 ,正当北方隆冬季节 ,广州仍然是鸟语花香 ,这时在广州召开了有 6 0 0人参加的全国自然辩证法会议。这次会议 ,影响深远。直接促成了两件事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的成立和《医学与哲学》杂志的发起和创立。会议的代表包括医学界和哲学界两部分。由于会议规模较大 ,代表们分住在几个地方 ,我们住在广州第一招待所。“中西医结合创立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派”是当时大家十分关心的热门话题 ,因此我和曲峰同志合写了一篇“论中西医结合”(以后发表在《医学与哲学》1980年第一期 ,题目被改为“中西医结合有利于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 ,参…  相似文献   

5.
我对中西医结合始终是抱乐观的。相信我国有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个队伍,三支力量都要向前发展。关键在于中西医结合这个队伍,担任先遣部队,在最前线架桥、筑路,带头探索"中医现代化、西医中国化"这将更快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医学和新药学。现在阅读了贵刊《中西医结合杂志》使我更加高兴,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成立不到两年,你们已经做了如此大量的工作。对此我表示热烈的祝贺。文章内容都是理论结合实际,从实践验证中探讨基础理论,这样就有了说服力。使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单味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在论述“中西医并重,发展中医药”中,明确提出“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目标之一。我国目前主要有西医、中医,还有中西医结合医学。长期以来,对于中西医结合曾有不同的认识和争论。一是认为中西医结合将导致异化,使古意顿淆,移橘变枳而丢失中医特色甚至西化。二是认为中药加西药、中医诊断后用西药、西医诊断后用中药就是中西医结合。其实这都是不全面的,经过广大医务界数十年的实践证明:理论上宏观观察微观化,微观分析整体化相结合,充分利用中西医各自特色,发挥优势,互补结合,才是…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在中西医交流和互补过程中产生的学科.对于其发展史来说,近30年来的研究进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科从创立时期进入了体系形成时期.回首1979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广州召开医学辩证法讲习会,期间专家联名发起成立中西医结合研究会的倡议;1980年卫生部即召开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大力发展、长期并存的方针,这对我国医学科学现代化具有深远的意义;198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成立及《中西医结合杂志》创刊是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创立的重要标志;1985年第一位中西医结合专业博士研究生通过论文答辩,这是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置"中西医结合"学科,招收硕博士研究生后学位建设取得的标志性成果;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学科分类与代码设置了"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同年海峡两岸首届中西医结合学术大会召开,大力将中西医结合事业推出国门;1994年陈士奎、陈维养主编的《中医药现代研究》首先论述了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定义以及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和理论体系建设等问题;之后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出台,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确定了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后于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中医药,促进中西医结合";2002年《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 - 2010年)》,及2007年颁布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 -2020年)》,体现了中西医结合医学从融合借鉴到自主创新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8.
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副理事长邝安堃教授,数十年来矢志从事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坚持团结中西医,坚持应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药学,取得不少成果,他的经验和经历对大家都有很大的启迪。现将邝教授所著《我是怎样走上中西医结合道路的》一文发表,供有志于中西医结合的同志学习参考,希望大家在党的继续坚持中西医结合方针的指引下,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造新的成果,为我国四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全国第二届农村基层中西医结合工作及学术交流会与《中西医结合杂志》"农村园地"笫二次有奖征文评选审稿会议,于1987年5月10~15日在长沙召开。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和《中西医结合杂志》有关负责人和北京、上海、湖南等地的十多位专家,教授参加了审稿及评奖工作。结果从全国应征的600多篇论文中,评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在1956年就指出:“要以西方的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的规律,发展中国的新医学。”[1] 这句话明确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法和最终目的,几十年来一直是中西医结合研究遵循的指导思想。1960年4月卫生部《关于全国西医学习中医经验交流座谈会情况的报告》指出:“中西医结合,用现代科学方法整理研究祖国医学的工作,目前大体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种是,用中医和西医的理论与方法,结合临床,对某些疾病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使中西医学术逐步交流,并开始产生出新的理论。第二种是,用生理学等现代基础医学研究中医学术,进而推动基础医学科…  相似文献   

11.
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搞好护理工作福州市第二医院(350007)郭秀英何映萍我们运用中医的理、法、方、药,结合西医的基础知识,在护理工作方面取得一些经验。1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做好情志护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  相似文献   

12.
1 从热爱中西医到走上中西医结合之路 我在读私塾时 ,就读了《药性赋》。我的私塾先生很喜欢中医 ,每天大声朗读《国医砥柱月刊》杂志 ,也给了我一些影响。现回忆起来已经半个世纪过去了 ,可以说我热爱中医 ,并把两种医学结合起来的想法 ,这也算是最早的思想萌芽吧。我中学毕  相似文献   

13.
20 0 3年 7月 2 3日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召开专家座谈会 ,交流学习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的心得体会 ,陈可冀、辛育龄、张之南、谢竹藩、吕维柏、梁晓春、危北海、马必生、王学美、张伯礼、韩景献、史载祥、杨明会、雷燕等中西医结合专家十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 ,《条例》是开展中西医结合医疗、科研的法律基础 ,也是我们开展中西医结合工作的纲领。在国家法规中首次提出要求推动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 ,指明了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方向。《条例》的颁布及实施必将加快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我有幸在 2 0世纪 80年代末 ,在季钟朴教授指导下 ,作为助手 ,编写过中西医结合教材。对季教授全力推进中西医结合事业、应用现代医学知识发展中医药学 ,重视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发展有较深的领会 ,特别是他身体力行 ,大胆探索中西医结合基础教材建设的实践 ,感受较深。现谨以此文  相似文献   

15.
《中药学》是中西医结合专业的骨干学科,要求掌握的药物比较多,记忆强度大。从强化——总论部分的学习、深化——各论部分的学习、升华——理论联系实际三个方面加以论述,旨在探索中药学教学的一点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研究,自西方医学传入我国以来,从汇通派就开始了,追朔一下历史也有一百余年了。随着中西医结合研究的进展,令人可喜的事,由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组织编写的,由季钟朴等主编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路与方法学》一书已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是《中西医结合研究丛书》二十三种中西医结合研究专著中的第一本,其他分册也将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10):1066-1066
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长征医院承办的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于4月7-12日在上海召开。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教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王文建教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秘书长穆大伟教授,上海长征医院张安祥政委分别到会祝贺并讲话。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温海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共有来自全国26个省市的皮肤科医生、来自美国和日本的专家以及《临床皮肤科杂志》、《中华皮肤科学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和《实用皮肤病学杂志》的主编和编委及企业届代表10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与会医生和科研人员就目前皮肤科学领域的前沿问题做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本次会议不仅是一次全国乃至国际性的学术会议,更是一次团结全国皮肤科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医生,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会议。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近710编,涵盖了银屑病、感染性皮肤病以及皮肤美容等各个领域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内容有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从最基础的临床问题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术问题,涉及面广,论文水平高。会议安排的学术内容充实,气氛紧张而又热烈,每场学术交流均是座无虚席,展示了我国在皮肤科学界近年来所取得的巨大研究成果。会议期间举行了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科技奖获奖项目的颁奖典礼,显示了我国在中西医结合领域取得重大成绩。  相似文献   

18.
肺心病是由慢性气管炎、肺气肿及其它肺胸疾患或肺血管病变引起的心脏病。中医学虽无此病名,但类似肺心病的记载颇多,如《灵枢·胀论》谓:“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使人多涕唾而浮肿气逆也。”1991~1996年,我科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55...  相似文献   

19.
纵观近年国内中西医结合有关的临床研究,陈可冀院士总结为“雄心勃勃,问题多多”。如何规范和合理用好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法,已成为目前中西医结合医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于2010年7月23日,组织有关专家在上海举行了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临床试验高峰论坛,回顾和交流了这一领域的工作经验,就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方向进行了交流并达成共识,发表了《关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临床试验若干问题的意见》〔1〕(以下简称《意见》),可谓恰逢其时,切合实际需要。中医药的自身特点决定了不能简单的全盘照搬现代医学的临床研究模式,但如何进行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研究?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怎样才能完美统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探索,《意见》提出了不少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杂志》著者及核心著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门类的一级学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药人员投身于中西医结合事业,使其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本文通过对《中西医结合杂志》的著者群体进行计量分析研究,以揭示中西医结合学科前沿研究队伍的现状和特点。资料来源我们以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本领域中唯一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中西医结合杂志》(现更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为统计分析对象。该刊在学术界影响深远,国内外有较高发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