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浮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3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浮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优于对照组(60.0%)。两组数据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浮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急性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由属于DNA病毒组的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影响脊髓背根神经节。带状疱疹的发生率与性别、季节无明显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发病率也明显增加。年龄也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一个主要因素。急性期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药物、理疗、神经阻滞和中医疗法等均有一定的疗效,但均不十分理想。本研究探讨直线偏振光照射联合局部复方倍他米松浸润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痛的临床疗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带状疱疹及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46例,男54例,女92例;年龄23—89岁;病程3d-9年;顿挫型6例,带状疱疹46例,疱疹后遗神经痛94例;受累神经有肋间神经、腰骶神经、三叉神经及臂丛神经。146例均采用留置针埋置方法治疗:找准痛点进针,有水疱时在疱疹的边缘对准痛点呈35。刺入皮下后水平进针,拔出针芯后将软套管留置皮下,用针数量视皮损范围的大小而定,胶布固定针柄,根据病情留置1—3d后拔出,带状疱疹患者同时静脉滴注阿昔洛韦0.5~0.75g,每日1-2次。  相似文献   

4.
背景:临床应用夹脊穴结合局部围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其效果是否优于西药尚不明确。目的:系统评价夹脊穴结合局部围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医学文献检索服务系统、美国斯坦福大学的Highwire数据库,手工检索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过刊资料库及相关会议论文集,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0-07,收集夹脊穴结合局部围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按照循证医学原则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 4.2软件。采用总有效率、临床治愈率、疼痫目测类比评分、临床症状评分等作为结局评价指标。结果与结论:共纳入13个随机对照试验(共85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夹脊穴结合局部围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在总有效率[RR=1.26,95%C1(1.19,.34)]、临床治愈率[RR=1.93,95%C1(1.64,2.27)]、疼痛目测类比评分[WMD=3.13,95%C1(2.38,3.87)]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类比较显示,夹脊穴结合围针的效果与物理治疗差异无显著性意义[RR=1.60,95%C1(0.43,6.02)],但明显优于卡马西平[RR=1.45,95%C/(1.22,1.72)】。说明火脊穴结合局部围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优于西药,但尚需要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其疗效。  相似文献   

5.
背景:临床应用夹脊穴结合局部围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其效果是否优于西药尚不明确.目的:系统评价夹脊穴结合局部围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医学文献检索服务系统、美国斯坦福大学的Highwire数据库,手工检索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过刊资料库及相关会议论文集,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0-07,收集夹脊穴结合局部围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按照循证医学原则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 4.2软件.采用总有效率、临床治愈率、疼痛目测类比评分、临床症状评分等作为结局评价指标.结果与结论:共纳入13个随机对照试验(共85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夹脊穴结合局部围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在总有效率[RR=1.26,95%CI(1.19,1.34)]、临床治愈率[RR=1.93,95%CI(1.64,2.27)]、疼痛目测类比评分[WMD=3.13,95%CI(2.38,3.87)]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类比较显示,夹脊穴结合围针的效果与物理治疗差异无显著性意义[RR=1.60,95%CI(0.43,6.02)],但明显优于卡马西平[RR=1.45,95%CI(1.22,1.72)].说明夹脊穴结合局部围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优于西药,但尚需要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其疗效.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104-105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普瑞巴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红光照射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9w后,研究组患者的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HAMD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用普瑞巴林联合红光照射进行治疗具有非常不错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发生率、VAS评分和HAMD评分,非常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王淑秀  郑守华  肖杰 《中国康复》2006,21(3):208-208
目的:探讨套管针皮下留置及相应护理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89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分为置管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均接受抗炎治疗,置管组选择最痛点,用套管针皮下留置6-48h,并给予相应护理。结果:置管组痊愈率和有效率(66.7%、97.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5.0%,84.1%,P〈0.05)。结论:套管针皮下留置及相应护理可显著提高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且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8.
中药与He—Ne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3 0例患者均为我科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男 1 8例 ,女 1 2例 ,年龄 4 0~ 78岁 ,平均为 58岁 ,病程 1个月至半年 ,平均 3 1个月。受累神经 :肋间神经 1 0例 ,腰骶丛神经 3例 ,臂丛神经 5例 ,颅神经1 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过各种抗病毒西药治疗 ,效果欠佳。1 2 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方法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治疗组 3 0例 ,应用中药血府逐瘀汤加减。方剂 :桃仁1 5g、红花 1 5g、生地 2 0g、赤芍 2 0g、当归 1 5g、元胡 1 5g、丝瓜络 1 5g、柴胡 1 5g、枳壳 1 0g、丹参 3 0g、甘草 5g ,水煎服 ,每日…  相似文献   

9.
胡燕卿  吴中  赖清  杨敏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1):3325-3325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疱疹性皮肤病,临床上较为多见,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但以中老年为多见,其中老年可并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对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我们存临床上用微波联合维生素三B针治疗,疗效明显好于单纯药物治疗。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浮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袁佳 《中国康复》2005,20(1):49-49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对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70例,均应用浮针疗法 治疗,疗效以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结果:70例患者总有效率88.6%,病程≤3个月的患者显效率明显优于病程>3 个月的患者(P<0.01)。结论:带状疱疹急性期应用浮针疗法不仅镇痛效果好,且可有效预防神经痛。  相似文献   

11.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远期疗效临床研究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目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属于较剧烈的顽固性疼痛症之一,主要发生于中老年病人。本文报告一组32例病人接受定位神经节段注药为主的治疗,并取得较满意疗效的远期病人随访结果。方法:在达到有效缓解疼痛的治疗效果后,分别在一年至两年期间(10~26个月)通过门诊和电话家访两种方式进行随访,项目包括疼痛疗效,情绪,生活质量以及工作能力,患区后遗症状等。结果:32人在治疗后的1~2年内均能保持稳定疗效,精神面貌好,生活质量显著改善,睡眠及饮食起居均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但患区后遗症状,如痒感,蚁行感和牵拉或紧束感仍然存在。结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经过以精确的定位神经节段或区域注药为主要治疗手段取得确切的疗效后均能保持疗效。说明了该疗法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较为满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对5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采用穴位注射配合针刀治疗,经1疗程治疗治愈35例,显效14例,有效2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中医综合治疗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6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以针刺结合血府逐淤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用卡马西平、维生素B1、维生素B12、布洛芬片治疗.结果 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行主症疼痛积分评定和疗效判定,并进行组间的比较.治疗组临床痊愈16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2%;对照组临床痊愈10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8.6%,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主症疼痛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均<0.01),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45±1.13 vs 4.24±1.32,P<0.05).结论 中医综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较单纯西药治疗更能获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LED红光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82例PHA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41例。治疗组对疼痛区采用LED红光治疗,对照组不予LED红光治疗。两组均内服中药,口服消炎痛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26例(63.4%),显效10例(23.2%),有效3例(8.5%),无效2例(4.9%),总有效率达95.1%,且无一例因不良反应退出联合治疗。结论 LED红光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良好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中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89例康复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全一  刘世民 《现代康复》2000,4(8):1237-1237
目的探讨中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与年龄增长的关系;及如何减轻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中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症状、皮疹、病程、后遗症等与年龄增长的相关性及康复疗法。结果中、老年组发病率分别为40.4%和59.6%,剧痛分别为75%和96.2%,神经痛先于皮疹分别为86.1%和94.3%,平均病程分别为4周和4.8周。皮疹主要分布三叉神经区(42.7%),其次为肋间神经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方法 以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并与西药治疗进行对比,观察4周为1个疗程。结果 两组病例在痊愈率、显效率、疼痛消失时间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48例围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护理体会,主要护理措施有心理护理、皮肤护理、疼痛护理及健康宣教.认为在有效的护理措施下,围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安全,并能缩短疗程,减轻患者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沈晓红  许粉年 《全科护理》2014,(21):1941-1942
[目的]对艾灸联合三黄洗剂外涂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将120例带状疱疹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病人的局部先外涂三黄洗剂,后用艾条进行灸,直到病人局部的皮疹变暗,水疱干燥为止。每日1次,7d为1个疗程;对照组由医生开医嘱进行中药、西药的治疗。连续治疗14d后根据视觉模拟法数值的变化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联合三黄洗剂外涂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微波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较为困难,应用微波照射治疗并观察其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揿针疗法联合脉冲射频(PRF)术对老年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行背根神经节PRF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揿针疗法。观察两组患者诊疗前(T0)、诊疗后1周(T1)、诊疗后2周(T2)、诊疗后4周(T3)、诊疗后8周(T4)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疼痛数字评分(NRS)、普瑞巴林日用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T1~T4的NRS、PQSI、普瑞巴林日口服量明显降低(t分别=2.41、2.95、7.48、7.41、2.02、6.43、10.83、13.34、2.36、1.90、2.84、4.87,P均<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T1~T4的NRS、PQSI、普瑞巴林日口服量均明显低于T0(P均<0.05)。结论 揿针疗法联合PR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