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俊  张臻  崔亮  赵喆  谈世进 《实用老年医学》2015,(4):300-302,306
目的探讨加倍剂量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微量蛋白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合并微量蛋白尿患者89例,单药治疗血压均未达标,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80 mg/d+氨氯地平5 mg/d,治疗组给予缬沙坦160 mg/d,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24 h尿微量白蛋白(m Alb)、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变化情况。结果随访12周,对照组血压控制达标率为83.33%,24 h m Alb从(115.20±12.32)mg/24 h下降至(53.79±9.35)mg/24 h(P<0.02);治疗组血压控制达标率为85.37%,24 h m Alb从(118.81±10.27)mg/24 h下降至(51.75±8.49)mg/24 h(P<0.05);2组间治疗后血压达标率、m Al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血肌酐、胱抑素、电解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微量蛋白尿患者,加倍剂量缬沙坦与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均具有良好的降压达标率和降低尿微量蛋白作用,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在我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5mg/d氨氯地平,观察组给予5mg/d氨氯地平联合80mg/d缬沙坦。治疗1个月后对两组病人的血压、血糖、胰岛素水平、肾功能等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血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下降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血清胰岛素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肾功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微量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24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UAER及24h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对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病人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拉西地平和氨氯地平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的作用。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入选60~79岁1~2级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134例,随机分为拉西地平(4mg,1次/d,n=66)和氨氯地平(5mg,1次/d,n=68)组,治疗24周,观察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和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影响。结果拉西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24周,脉压和baPWV均较基线下降[分别为拉西地平(55.1±8.0)比(68.0±11.0)mm Hg,(18.0±3.3)比(19.3±3.3)m/s;氨氯地平(57.1±9.6)比(67.7±12.9)mm Hg,(17.8±3.3)比(19.0±3.1)m/s;均P0.05],两治疗组间脉压和baPW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西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24周,都显著降低了患者的脉压和baPWV,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75 mg组、100 mg组和150 mg组,各40例,采取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经过治疗后,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5 mg组和100 mg组血小板聚集率与150 mg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给予75 mg/d和100mg/d剂量的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3种药物,包括钙拮抗剂(左旋氨氯地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咪达普利)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坎地沙坦)联合治疗方案对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尿微量蛋白的影响.方法 高血压2型糖尿病伴尿微量蛋白阳性门诊或住院病人16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4组:分别用坎地沙坦(4 mg/d) 左旋氨氯地平(2.5 mg/d)、坎地沙坦(4 mg/d) 咪达普利(5 mg/d,n=40)、咪达普利(5 mg/d) 左旋氨氯地平(2.5mg/d,n=40)和左旋氨氯地平(2.5 mg/d) 坎地沙坦(4 mg/d) 咪达普利治疗(5 mg,n=40),疗程3月.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尿微量白蛋白变化.结果 4组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后4组间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微量白蛋白4组均较治疗前减少(P<0.01),3种药联合治疗组比2种药联合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坎地沙坦 左旋氨氯地平组:治疗前(40.5±9.6)mg/L比治疗后(25.2±6.2)mg/L;坎地沙坦 咪达普利组:治疗前(41.3±10.8)mg/L比治疗后(20.2±6.3)mg/Li咪达普利 左旋氨氯地平组:治疗前(43.3±10.4)mg/L比治疗后(20.6±6.4)mg/L;左旋氨氯地平 坎地沙坦 咪达普利联合组:治疗前(41.7±10.2)mg/L比治疗后(15.6±6.3)mg/L;P<0.05].结论 小剂量坎地沙坦、咪达普利及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应用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能改善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提示有早期肾损害者应尽早联合降压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对冠心病(CHD)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以及小剂量阿司匹林(100mg)对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04月至2017年09月在我院住院的CHD患者117例。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尿酸,患者被分为非高尿酸组(69例)和高尿酸组(48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入院第7d应用血栓弹力图仪测定血小板抑制率。随访服用阿司匹林3个月后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高尿酸组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显著低于非高尿酸组[(65.00±19.39)%比(85.41±22.83)%,P=0.001]。与入院第1d相比,服用阿司匹林3月后高尿酸组[(471.72±53.46)μmol/L比(499.72±54.98)μmol/L]和非高尿酸组[(319.43±57.11)μmol/L比(338.46±58.97)μmol/L]血尿酸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与非高尿酸组相比,高尿酸组血尿酸水平[(338.46±58.97)μmol/L比(499.72±54.98)μmol/L,P=0.001]升高更显著。结论:合并高血尿酸的冠心病患者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显著低于非高尿酸组。小剂量阿司匹林可导致血尿酸水平不同程度升高,且高尿酸组的血尿酸水平升高幅度显著高于非高尿酸组,因此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该类患者血尿酸水平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压(CAP)监测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2012年1月的12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患者的自愿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3例,治疗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0mg,1次/d;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片150mg,1次/d。1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中心动脉压(CAP)、外周血压和踝臂脉搏波速度(baPWV)。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压、CAP及baPW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P和baPW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可以降低患者的CAP,改善动脉的僵硬度,对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起到更为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肾功能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DBP和SBP均较服药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SCr、BUN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MAU、β2-M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为75.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5/40),观察组为15.0%(6/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能够显著提高降压疗效,并改善早期肾损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氨氯地平联用小檗碱治疗轻中度老年高血压合并痛风患者的降压疗效。方法选择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26例,患者口服氨氯地平5 mg,1次/日,小檗碱0.3 g,3次/日,急性痛风患者,口服秋水仙碱0.5 mg,慢性痛风患者,口服别嘌呤醇100 mg。观察患者服药前后血压、血脂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舒张压、收缩压分别从(104±5)mmHg、(166±8)mmHg下降至(83±3)mmHg、(131±7)mmHg;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脂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用小檗碱治疗轻、中度老年高血压合并痛风患者,在短期内可有效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降压对老年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我院120例老年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患者被随机均分为氨氯地平组、依那普利组和联合治疗组(接受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疗程均为12周。测量比较三组总有效率、血压达标情况、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 (CysC)和尿素氮(BUN)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139。与氨氯地平组和依那普利组比较,联合治疗组血压达标时间显著缩短[(10.84±2.79)月比(10.75±3.31)月比(8.20±1.46)月,P均=0.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周后氨氯地平组和联合治疗组UAER、Scr、血清CysC和BUN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或0.01);治疗12周后,与氨氯地平组、依那普利组比较,联合治疗组UAER [(130.55±12.72)μg/min比(135.63±17.64)μg/min比(112.25±13.34)μg/min]、Scr [(79.32±6.13)μmol/L比(80.25±5.97)μmol/L比(68.04±5.56)μmol/L]、血清CysC [(1.14±0.23)mg/L比(1.21±0.26)mg/L比(0.76±0.17)mg/L]及BUN [(5.16±1.13)mmol/L比(5.79±1.03)mmol/L比(4.23±0.56)mmol/L]水平均显著降低,氨氯地平组BUN水平显著低于依那普利组,P0.05或0.01。三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757。结论: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血压控制满意,对肾功能保护作用优于单一用药方案,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Valsartan and Amlodipine Tablets)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7月~2014年6月治疗的120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各40例,缬沙坦组治疗方法:单纯给予缬沙坦治疗,起始剂量80 mg,于每日早晨口服,1次/d。氨氯地平组疗方法:单纯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起始剂量5 mg,于每日早晨口服,1次/d。观察组给予缬沙坦氨氯地平进行治疗,每片含缬沙坦80 mg,氨氯地平5 mg,于每日早晨口服,1片/次,1次/d。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三组患者治疗前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及治疗12周,血压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血压下降幅度较大,与氨氯地平组和缬沙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发挥了缬沙坦和氨氯地平的协同降压作用,疗效显著,是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服用阿司匹林且分别予钙离子拮抗剂(CCB)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降压药联合对轻度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120例轻度高血压患者经积极改良生活方式2个月后,血压仍未达标者,在继续生活方式改良的基础上,随机分为6组,每组20例。组1:晨服氨氯地平5 mg;组2:晨服氨氯地平5 mg+晨服拜阿司匹林100 mg;组3:晨服氨氯地平5 mg+睡前服拜阿司匹林100 mg;组4:晨服贝那普利10 mg;组5:晨服贝那普利10 mg+晨服拜阿司匹林100 mg;组6:晨服贝那普利10 mg+睡前服拜阿司匹林100 mg,观察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血压监测和血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治疗后6组血压均明显下降(P<0.01);组3的降压幅度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或P<0.01);组6降压幅度较组1、组2、组4、组5有所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睡前服用组的降压幅度较晨服组和不服组增高(P<0.05或P<0.01),而晨服组与不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前服用阿司匹林比晨服有利于降低血压,与CCB合用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在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门诊就诊和住院的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0mg缬沙坦组71例(氨氯地平5mg/d联合缬沙坦40mg/d),80mg缬沙坦组70例(氨氯地平5mg/d联合缬沙坦80mg/d),160mg缬沙坦组72例(氨氯地平5mg/d联合缬沙坦160mg/d),统计分析3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心踝血管指数(CAVI)、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等的变化。结果入组患者年龄(60.1±5.3)岁。治疗24周后40、80mg缬沙坦组Hcy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60mg缬沙坦组治疗后Hcy下降[由(10.43±0.05)降至(5.62±0.04)μmol/L,P0.05]。治疗后3组血压都有所降低[40mg缬沙坦组:收缩压/舒张压下降(17±8)/(6±5)mm Hg;80mg缬沙坦组:下降(18±11)/(6±6)mm Hg;160mg缬沙坦组:下降(19±9)/(7±6)mm Hg],但3组组间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CAVI与治疗前相比减小(P0.05),其中160 mg缬沙坦组经治疗后CAVI低于80和40 mg缬沙坦组(5.20±0.58比7.05±0.03、8.52±0.04,P0.01)。结论钙拮抗剂氨氯地平联合不同剂量的缬沙坦均可改善动脉僵硬度,且大剂量缬沙坦改善动脉僵硬度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3种药物,包括钙拮抗剂(左旋氨氯地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咪达普利)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坎地沙坦)联合治疗方案对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尿微量蛋白的影响。方法高血压2型糖尿病伴尿微量蛋白阳性门诊或住院病人16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4组:分别用坎地沙坦(4 mg/d)+左旋氨氯地平(2.5 mg/d)、坎地沙坦(4 mg/d)+咪达普利(5 mg/d,n=40)、咪达普利(5 mg/d)+左旋氨氯地平(2.5mg/d,n=40)和左旋氨氯地平(2.5 mg/d)+坎地沙坦(4 mg/d)+咪达普利治疗(5 mg,n=40),疗程3月。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尿微量白蛋白变化。结果 4组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后4组间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微量白蛋白4组均较治疗前减少(P<0.01),3种药联合治疗组比2种药联合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坎地沙坦+左旋氨氯地平组:治疗前(40.5±9.6)mg/L 比治疗后(25.2±6.2)mg/L;坎地沙坦+咪达普利组:治疗前(41.3±10.8)mg/L 比治疗后(20.2±6.3)mg/L;咪达普利+左旋氨氯地平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服药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12月于西城区大栅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男性66例,女性54例,年龄33~82岁。所有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口服氨氯地平5 mg/d加缬沙坦80 mg/d;对照组(60例)口服氨氯地平5 mg/d,1/日,连续服用4个月。治疗前后测量血压并进行疗效评价。随访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4个月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下降,数值为[(137.1±16.7)mm Hg vs.(126.7±12.3)mm Hg],[(93.5±10.5)mm Hg vs.(80.4±9.8)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4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vs.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较单用氨氯地平可以更有效控制血压,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培哚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实验组进行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4mg/d培哚普利+5mg/d氨氯地平片,两组患者均于早晨空腹口服,治疗时间为2个月。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压达标率、头晕及干咳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钾、血清胱抑素相关生化指标等临床指标。结果对照组中,24例患者血压达标,6例患者血压未达标。实验组中,28例患者血压达标,2例患者血压未达标。实验组血压达标率为93.3%,对照组血压达标率为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1例患者发生头痛1例发生干咳,2例患者发生头晕。对照组中,2例患者发生头痛,2例发生干咳,2例患者发生头晕。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与13.3%,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经过轻微处理后均恢复正常,并不对治疗产生影响。治疗后,实验组血清胱抑素水平为(1.12±0.64)ng/L,对照组治疗后血清胱抑素水平为(1.36±0.66)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患者中应用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效果较为理想,能够显著提高血压达标率,提高预后效果,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布司他片治疗痛风血尿酸下降程度及其肝肾毒性的相关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7年6月接受药物临床试验和延续试验的受试者120例,按治疗方案随机分为非布司他片(40 mg/d)组、非布司他片(80 mg/d)组、别嘌醇(300 mg/d)组,共计完成6周期(6个月)用药,期间9次随访,对比三组患者血尿酸、肝功、肾功、痛风急性发作率等。结果非布司他片(80 mg/d)组对血尿酸的降低效果最为明显,并且好于非布司他片(40 mg/d)组和别嘌醇(300 mg/d)组;非布司他片(40 mg/d)组和别嘌醇(300 mg/d)组对血尿酸的降低效果相当。三组的不良事件总体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布司他降血尿酸的达标率及控制痛风急性发作率优于别嘌醇组,安全性与别嘌醇组相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水平尿白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老年医学科接受治疗的老年1级、2级高血压患者138例,根据24h尿白蛋白水平分为对照组35例、轻度升高组33例、重度升高组40例及临床蛋白尿组30例,皆给予口服厄贝沙坦150mg/d、氢氯噻嗪12.5mg/d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白蛋白的变化。结果轻度升高组[(93.51±30.17)mg/24hvs(119.38±35.76)mg/24h,P0.01]和重度升高组[(199.63±21.85)mg/24hvs(237.64±17.09)mg/24h,P0.05]患者治疗后尿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19.89±5.26)mg/24hvs(20.35±4.52)mg/24h,P0.05]和临床蛋白尿组[(319.16±15.71)mg/24hvs(334.24±17.05)mg/24h,P0.05]患者治疗后尿白蛋白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轻度升高组患者的尿白蛋白变化率较重度升高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35±4.78)%vs(-15.63±2.63)%,P0.05]。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可有效减少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尿白蛋白,对较低程度蛋白尿及临床蛋白尿短期内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单片复方制剂(SPC)厄贝沙坦150mg/氢氯噻嗪12.5mg与氨氯地平5mg/缬沙坦80mg治疗24周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已使用单药治疗但血压未达标的老年(60~80岁)高血压患者196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98例换用厄贝沙坦150mg/氢氯噻嗪12.5mg,B组98例换用氨氯地平5mg/缬沙坦80mg,随访24周,记录血压、心率及不良反应;监测血生化指标;测定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计算斑块积分;进行尿蛋白检测。结果 181例完成了24周随访研究;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在用药后第4周开始明显下降[与入组时同组相比,A组收缩压(147.5±9.3)比(159.5±5.6)mmHg、舒张压(83.5±7.7)比(90.6±7.9)mmHg、脉压(62.5±7.6)比(68.3±7.2)mmHg;B组收缩压(145.8±10.1)比(158.7±6.3)mmHg、舒张压(83.7±8.8)比(91.3±6.5)mmHg、脉压(61.7±7.3)比(69.2±8.5)mmHg;均P<0.05],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时期达标率为90.0%,B组时期达标率为91.2%;入组24周与入组时同组相比,两组LVMI、颈动脉IMT及斑块总积分、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生化指标组内及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血钾有所下降,B组心率有所升高。结论 2种SPC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有效、安全,都可以改善靶器官亚临床病变,各有其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针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方法截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间74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在数字随机分组法下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各37例。干预组患者予以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服用氨氯地平片。比较患者后血压控制水平、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平均为(124.5±5.6)mmHg、舒张压平均为(84.5±4.1)mmHg,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为(2.0±0.1)mmol/L、甘油三酯水平为(1.8±0.2)mmol/L、总胆固醇水平为(3.8±0.5)mmol/L,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疗效评估有效率为94.6%,对照组为81.1%,P0.05;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对照组为16.2%,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