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发生心房纤颤的高危因素及其对围术期护理的影响.方法总结食管癌术后发生房颤的病人63例,并与同期手术的126例未发生房颤的食管癌术后病人做对照,分析可能导致房颤的高危因素,比较2组病人的术后住院时间及围术期死亡率.结果房颤组中年龄在65岁以上、男性、术前合并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P<0.01)病人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房颤组中高血压和糖尿病人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房颤组中并发氧饱和度低和胸胃扩张的病人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发热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房颤组与对照组的围术期死亡率(x2=0.51,P>0.05)及术后住院时间(t=4.8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男性以及术前合并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人在行食管癌术后容易发生心房纤颤,术后低氧饱和度、胸胃扩张是诱发房颤的危险因素;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房颤不会增加围术期死亡率和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食管癌术后并发心房纤颤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并发心房纤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食管癌术后并发心房纤颤25例病人的原因及护理措施。结果:心房纤颤大都发生在3d内,经过及时治疗及护理,本组病人均转为窦性心律。结论:护理观察要全面细致,及时发现并找出房颤原因汇报医师立即处理,及时正确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发生心房纤颤的高危因素及其对围术期护理的影响.方法总结食管癌术后发生房颤的病人63例,并与同期手术的126例未发生房颤的食管癌术后病人做对照,分析可能导致房颤的高危因素,比较2组病人的术后住院时间及围术期死亡率.结果房颤组中年龄在65岁以上、男性、术前合并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P<0.01)病人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房颤组中高血压和糖尿病人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房颤组中并发氧饱和度低和胸胃扩张的病人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发热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房颤组与对照组的围术期死亡率(x2=0.51,P>0.05)及术后住院时间(t=4.8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男性以及术前合并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人在行食管癌术后容易发生心房纤颤,术后低氧饱和度、胸胃扩张是诱发房颤的危险因素;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房颤不会增加围术期死亡率和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心房纤颤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老年人食管癌术后合并心房纤颤特点的总结,使护士更准确、仔细地执行护理工作程序.方法以南山医院1993~2002年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心房纤颤的病例为研究对象,总结其临床表现及护理体会.结果本组病例中9例术后并发心房纤颤,经适当的护理及药物治疗后,心房纤颤消失,心律恢复正常,无1例死亡.结论要以"防重于治"的态度积极对待术后并发心房纤颤的发生,当出现问题要保持镇静,护理观察要全面细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并发心房纤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情绪、生命体征、心房纤颤复发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p O2、LVEF水平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BNP、HR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房纤颤转复率高于对照组,心房纤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或预防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并发心房纤颤发生,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
杨绍容  杜林 《华西医学》2006,21(2):349-350
目的探讨心房纤颤和脑梗塞发生的关系。方法将487例脑梗塞患者根据心电图表现分为心房纤颤组和非心房纤颤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7例脑梗塞患者中,心房纤颤组64例,非心房纤颤组423例。心房纤颤组意识障碍发生率73.4%,运动障碍发生率91.1%,P<0.01,均显著高于非心房纤颤组。心房纤颤组反应性高血糖、上消化道出血及死亡率也均高于非心房纤颤组,P<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失语、偏盲在两组没有差异。结论心房纤颤是脑梗塞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脑梗塞合并心房纤颤患者病情重,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房纤颤对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10例,分为窦性心律组110例和心房纤颤组100例,采用COX回归分析心房纤颤对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心房纤颤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与窦性心律组比较未见明显增加(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心房纤颤组与窦性心律组比较,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患者住院期间总主要心脑血管事件风险RR值为0.648(95%CI 0.569~1.313,P=0.330).结论:心房纤颤未增加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心房纤颤(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多见于老年人和心脏病患者,它不仅可以引起血流动力学恶化,导致心力衰竭,也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围手术期发生房颤,可使手术的安全性降低,增加手术的风险及术后的并发症。近年来笔者应用胺碘酮治疗围手术期心房纤颤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波离散度 (Pdisp)及P波最长时间 (Pmax)与阵发性心房纤颤的关系。方法 :观察 3 2例有阵发性心房纤颤病人的Pdisp及Pmax,并与 3 2例无心房纤颤病人相比较。对有心房纤颤者给予乙胺碘呋酮口服 ,观察治疗前后Pdisp及Pmax变化。结果 :有心房纤颤病人的Pdisp及Pmax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0 1) ,有心房纤颤者用乙胺碘呋酮后Pdisp及Pmax均明显减少 (P <0 0 0 1)。结论 :Pdisp及Pmax可预测心房纤颤的发生 ,且是观察抗房性心律失常药物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刘美华 《现代护理》2001,7(8):18-19
我科 1994年 6月~ 1999年 12月选择性地对 9例风湿性或先天性左心瓣膜病并心房纤颤 (Af)患者在行单瓣 (二尖瓣 )或双瓣 (二尖瓣及主动脉瓣 )置换术时 ,同期施行迷宫 (maze)手术 ,术后加强利尿及观察引流量 ,以预防并发浆膜腔积液及出血 ,严格观察心率及心律 ,以预防术后心律失常。1 临床资料9例中男 3例 ,女 5例 ,年龄 2 2~ 5 0岁。诊断 :风心二尖瓣狭窄 +关闭不全 3例 ,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3例 ,先天性二尖瓣病变 2例 ,心功能Ⅱ~Ⅲ级。术前心电图示 :心房纤颤、左室肥大、左房 5 .8~ 7.9cm ,并发Af时间 9~ 48月 ,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