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亚型2抗体(AMA-2)、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1)、抗平滑肌抗体(ASMA)、抗肝溶质抗原1型抗体(LC-1)、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SLA/LP)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其在自身免疫性肝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AIH患者4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20例、健康对照组20例,ASMA、ANA采用德国欧蒙试剂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LKM-1、SLA/LP、AMA-2、LC-1采用欧蒙试剂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 ANA在AIH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64.58%、25.81%,ASMA在AIH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40.00%、57.75%,LKM-1在AIH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0.00%、0.00%。LC-1在AIH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6.67%、100.00%,AMA-2在AIH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46.00%、48.90%,SLA/LP在AIH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4.45%、100.00%。结论 LC-1、SLA/LP是诊断AIH的最特异的生物学指标,ASMA对诊断AIH具有很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ANA在AIH中是一个很好的筛查指标,LC-1、SLA/LP、AMA-2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AIH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抗线粒体亚型(AMA亚型)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酶免疫斑点法检测血清中AMA—M2、M4、M9亚型。8例经临床诊断为PBC患者,47例非PBC肝胆病患者。结果 8例PBC患者M2均阳性、但M4及M9均阴性;47例非PBC肝胭病患者M2、M4、M9均阴性。4例PBC者肝活检Ⅰ期及Ⅳ期各1例、2例为Ⅱ期。结论 血清AMA-M2抗体检测可作为临床诊断PBC的重要血清免疫学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三种方法检测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抗体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用以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PDC)为靶抗原的ELISA法;以三联体(BPO)为靶抗原的ELISA法;以天然M2抗原和BPO融合蛋白M2-3E(BPO)为靶抗原的ELISA法检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AMA-M2抗体.结果 以PDC为靶抗原的ELISA法测定AMA-M2抗体检出率(敏感性)达81.25%,特异性达97.15%;以BPO为靶抗原的ELISA法测定AMA-M2抗体检出率(敏感性)达88.54%,特异性达98.37%;以M2-3E(BPO)为靶抗原的ELISA法测定AMA-M2抗体检出率(敏感性)达96.88%,特异性达97.15%.结论 包被有天然M2抗原和BPO融合蛋白这两种抗原联合制备的三联体检测AMA-M2抗体的阳性率最高,特异性达到97.15%,为原发性胆汁性脉硬化的诊断提供了简便、快速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抗线粒体抗体(AMA)测定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意义。方法:4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及26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14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线粒体抗体,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阳性率92.5%(37/40),自身免疫性肝炎阳性率38.5%(10/26),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阳性率14.3%(2/14),PBC、AIH、PSC与正常组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BC与AIH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抗AMA抗体检测对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抗核抗体(ANA)特殊荧光模型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PBC患者血清及515例对照血清用欧蒙公司试剂检测ANA特殊荧光模型及其滴度并用免疫印迹法确认。结果62例PBC患者中49例有ANA的特殊荧光模型,阳性率为79.0%,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83.7%的特殊荧光模型都为≥1 000的高滴度。特殊荧光模型混合模型的靶抗体检出率要高于单一特殊荧光模型。结论ANA的特殊荧光模型与PBC密切相关,尤其是其中的混合模型(≥2种的特殊荧光模型)对于PBC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线粒体抗体亚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出现的线粒体抗体(AMA)亚型与PBC患者肝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52例PBC患者的AMA抗体,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AMA的M2,M4和M9抗体。结果52例PBC患者AMA和M2抗体均为阳性,M4和M9抗体阳性例数分别是40例(76.9%)和11例(21.2%)。M4阳性的PBC患者的ALT、AST和IgM的水平明显高于M4阴性患者。M9阳性的PBC患者的ALT、AST和IgG的水平明显低于m9阴性患者。结论AMA-M2亚型抗体检测对PBC有诊断价值,M4和M9抗体的检测,对于PBC的病情判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中,中性粒细胞质抗体(抗-ANCA)、心磷脂抗体(抗-ACA)、髓过氧化物酶抗体(抗-MPO)、蛋白酶3抗体(抗-PR3)的结果,探讨其在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中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54例送该中心诊断为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的血清和2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使用德国欧蒙试剂检测抗-ANCA,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使用德国AESKU试剂检测抗-ACA,采用免疫印迹法使用德国欧蒙试剂检测抗-MPO和抗-PR3.结果 在54例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中,抗-ANCA的阳性率为50%,抗-ACA的阳性率为52%,抗-MPO的阳性率为11%,抗-PR3的阳性率为9.26%,抗-ANCA与抗-ACA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100%,抗-ANCA与抗-MPO、抗-PR3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50%.结论 抗-ANCA、抗-MPO、抗-PR3在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中具有重要的检测意义,其与抗-ACA联合检测,能提高原发性小血管炎的诊断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ALD)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51例ALD患者、85例各类病毒性肝炎和其他肝病患者血清中的抗核抗体(ANA)和肝抗原自身抗体。结果 51例ALD患者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组患者血清中检出的ANA、抗LKM-1抗体、抗SL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7.4%、27.8%和29.4%;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组中ANA、抗线粒体抗体(AMA-M2)、抗Sp100抗体和抗gp210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5.2%、92.6%、33.3%和25.9%;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组中ANA阳性率为18.6%,其他各项检测指标均为阴性;对照组ANA阳性率为11.6%,其他检测指标均为阴性。结论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对ALD的明确诊断和分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抗gp210、sp100抗体检测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53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及168例非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非PBC)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gp210和sp100自身抗体并观察其临床评价指标,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3例PBC患者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gp210和sp100等自身抗体结果显示其阳性率分别为41.5%和17.0%;与菲PBC和对照组比较,P<0.01有非常显著性意义.(2)53例PBC患者检测gp210和sp100等自身抗体与非PBC及对照组比较,其临床评价指标结果显示敏感性为41.5%和17.0%o,特异性为97.2%和99.5%.结论 PBC患者检测抗gp210和抗sp100抗体,对PBC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PBC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AMA)及其亚型和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等在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等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55例AMA及其亚型阳性的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免疫印迹法检测了AMA,AMA M2亚型,ANA等自身抗体,并对其它生化和免疫学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 40例PBC患者AMA均为阳性,72.5%的患者AMA的滴度≥1∶320;AMA亚型M2,M4和M9的检出率分别为100%,7.5%和2.5%.PBC组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γ谷氨酰转肽酶(GGT) 、碱性磷酸酶(ALP) 、总胆红素(TBil)明显高于非PBC组患者.87.5%的患者检出ANA,ANA的主要荧光模式为核膜型、颗粒型.结论 PBC患者一般均有高水平的AMA和AMA M2亚型,且滴度和病情相关,M4,M9在PBC有一定的检出率.多数PBC患者还伴有高滴度的ANA并有主要的荧光模式,但AMA也可伴发或单独见于其它的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舍格伦综合征(SS)、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抗线粒体抗体M2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的阳性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58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自身抗体、r球蛋白、肝功能、肝活检情况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抗线粒体抗体M2。结果 158例患者,抗线粒体抗体M2阳性41例(25.9%),其中强阳性15例(9.5%),弱阳性26例(16.5%)。肝功能异常40例(25.3%)。共确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7例(10.8%)。结论抗线粒体抗体M2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中阳性率较高,强阳性对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有重要意义,对弱阳性患者需要长期随诊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抗线粒体抗体-M2阳性体检人群与住院患者临床特点,探讨两组人群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相关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关系,以加强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认识,提高早期确诊率。方法收集2013-08—2015-01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98例,其中,抗线粒体抗体-M2阳性患者49例(阳性组),抗线粒体抗体-M2阴性患者49例(阴性组)。比较两组患者肝硬化三项指标和临床血清学指标水平。结果阳性组患者HA、Ⅲ型前胶原和Ⅳ型胶原指标均高于阴性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多于阴性组,ALP、GGT、ALT、AST升高多于阴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线粒体抗体-M2阳性做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特异性指标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实验室检测及早行抗线粒体抗体-M2等自身抗体的检测有利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早期确诊。  相似文献   

13.
抗线粒体抗体 (antimitochondrialantibody ,AMA)已作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的诊断指标应用于临床。而抗核抗体 (ANA)是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指标之一。此两项检测项目同时用于肝病的诊断报道较少。本文试图通过对AMA、ANA的检测 ,了解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是否同时存在着自身免疫性肝炎 ,从而对临床的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1 材料和方法1 1 标本 取自 2 0 0 1年 1 0月~ 2 0 0 2年 3月我院住院病人 90例 ,其中慢性病毒性肝炎 (CH)组 35例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LC)组 35例 ,急性黄疸性肝炎 (AIH)组 2 0例 ,全部病例均符合2 …  相似文献   

14.
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antibody,AMA)以作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诊断指标应用于临床。而抗核抗体(ANA)是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指标之一。此两项检测项目同时用于肝病的诊断报道较少。本文通过对AMA、ANA的检测,了解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是否同时存在着自身免疫性肝炎,从而对临床的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合并原发性肝癌(HCC)患者的自身抗体特征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2012年于我院住院治疗PBC患者350例,对这些患者抗线粒体抗体(AMA)、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滴度及ANA的核型分析.结果 350例PBC患者发展为肝癌为2.57%(9/350),其中女性患者2.38%(7/293),男性患者3.5%(2/57),9例患者中有7例可见AFP值升高,8例患者可见AMA、AMA-M2阳性,50%呈AMA高滴度(≧1:320)阳性.100%患者ANA检测结果阳性,88.9%患者滴度以高滴度为主(≧1:320).ANA核型以混合核型为主.抗核抗体谱检测可见3例患者分别为CENPB、SSA、Scl-70阳性,2例患者gp210阳性.结论 PBC患者中有2.57%发展为HCC,自身抗体检测情况与PBC患者类似.多数患者可检测出高滴度的AMA、AMA-M2及ANA,这些患者ANA核型以混合核型为主,患者血清AFP值与自身抗体有一定相关性,可能提示血清AFP值与自身免疫反应强弱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出现的抗线粒体抗体(AMA)和抗核抗体(ANA)及其特征。方法对58例确诊的PBC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AMA、ANA,进一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条带法分别检测AMA和ANA的亚型抗体。结果58例PBC患者AMA抗体均为阳性,89.2%的患者AMA的滴度≥1∶320;AMA亚型M2、M4和M9的检出率分别为100%、75.9%和24.1%。M2≥200 RU/L的患者丙氨酚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氨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 il)明显高于M2<200 RU/L的患者。M4阳性组ALT、AST明显高于M4阴性组。25.9%的患者出现了ANA,ANA的主要荧光模式为着丝点型11例、核膜型9例、核点型5例,集中出现在AMA高滴度以及M2≥200RU/L的患者。结论PBC患者一般均有高水平的AMA和M2,且滴度和病情相关。M4、M9在PBC有一定的检出率。多数PBC患者还伴有高滴度的ANA并有主要的荧光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种自身抗体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8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PBC组)、6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毒性肝炎组)和60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AMA),用线性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抗线粒体2型抗体(AMA-M2)、抗gp210抗体(抗gp210)和抗sp100抗体(抗sp100),分析各种自身抗体单独检测及并联检测在PBC诊断中的意义。结果PBC组、病毒性肝炎组和正常对照组患者的A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PBC组的ANA阳性率最高、正常对照组的ANA阳性率最低,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7)。3组的ANA阳性者中,PBC组以中高滴度(1∶320及以上)为主,中高滴度者比例均高于病毒性肝炎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17),低滴度(1∶100)者比例低于病毒性肝炎组(P均<0.017)。PBC组54例ANA阳性患者中,ANA荧光核型以胞浆颗粒型(43%)与着丝点型(20%)为主。PBC组患者的ANA、AMA、AMA...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抗核抗体荧光核型的表现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血清中可出现抗线粒体抗体(AMA)和抗核抗体(ANA),其中AMA与PBC密切相关,是诊断PBC的重要血清学指标[1]。本研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45例PBC患者的ANA,探讨PBC患者的ANA荧光核型表现及其对PBC诊断的意义。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PBC组包括2002~2004年住院及门诊的PBC患者45例,17例来自本院,28例来自北京佑安医院(由欧蒙公司获取并赠送,下同),其中男8例,女37例,年龄(38±9)岁。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组包括2002~2004年住院及门诊的AIH患者27例,6例来自本院,21例来自北京佑安医院,其中男…  相似文献   

19.
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抗线粒体抗体及其亚型的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检测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中抗线粒体抗体及其三种亚型抗体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对87例病人血清用免疫荧光法检测AMA总抗体,免疫印迹法和ELISA对抗-M2,M4和M9三种抗体作定性和定量。结果:87例血清中,AMA总抗体阳性者5例,其中3例有高滴度抗体者,抗-M2也都阳性,他们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免疫损伤介导的慢性进展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最终导致肝功能衰竭为特征的一类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在PBC中,自身抗体的检测是主要的诊断标准之一,其中自身抗体主要以抗线粒体,尤其以抗线粒体M_2型为主,其阳性率94.9%,特异性更是高达99%。但在PBC中还存在其他的高特异性抗体,如抗核包膜蛋白、抗核点、抗着丝点等。本文主要就核包膜蛋白的特性及其抗体在PBC的作用及诊断价值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