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本科收治43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针灸加传统治疗,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43例患者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26~81岁,平均56.3岁;发病24 h内就诊29例,48~72 h就诊12例,2例在5~7 d就诊.本组患者均符合周围性面瘫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2.
周围性面瘫是针灸科常见病之一。临床主要症状为一侧面肌瘫痪,额纹变浅或消失,眼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或平坦,口角偏向健侧,进食时齿颊间滞留食物残渣,面部表情肌失调。本文36例采用针刺加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针灸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灸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65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穴位针刺、电针、注射、电磁波治疗仪、梅花针等综合治疗方法,1次/d,5次为1疗程,共治疗4-6个疗程。同时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结果本组65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中,治愈57例(87.7%),显效5例(7.7%),有效3例(4.6%),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结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以其疗效确切、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而深受患者欢迎,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主要方法之一,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各期的治疗方法、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治疗3个疗程后急性期有效19例,无效1例;恢复期有效28例,无效4例;后遗症期有效6例,无效2例.结论:对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分期治疗,同时强化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护理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程永红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8):1713-1714
目的分析总结86例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方法。方法将周围性面瘫的病程分为:急性期或发展期、恢复期或静止期、后遗症期或恢复期,结合病例与临床疗效,对各期病程的治疗方法、护理方法进行回顾及分析。结果86名病患中痊愈41例(47.7%)、22例好转(30.2%)、有效12(15.1%)、无效6例(7%)。结论对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分期治疗,可以提高针刺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及病情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灸在周围性面瘫治疗过程中的最佳治疗时机。方法根据152例门诊病例接受针灸治疗时期的不同,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发展期组、静止期组和恢复期组,观察3组患者针灸治疗3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发展期组痊愈加显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静止期组的80.33%和恢复期组的5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的治疗次数明显少于后两者(P0.05)。结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最佳时机是发展期。  相似文献   

7.
面瘫的针灸治疗与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瘫 ,又称面神经麻痹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目前 ,西医尚无特效药物治疗 ,而针灸治疗本病的总有效率在 95 %左右。针灸对于面瘫 ,具有提高治愈率 ,缩短恢复期及防治后遗症的作用 ,因此WHO将针灸做为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 ,面瘫患者的不良心态 ,如焦虑、恐惧等对患者的危害 ,可比躯体疾患更严重、持久 ,而且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疾病的预后。因此 ,针对患者的不同心态 ,结合针灸治疗的各个环节 ,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 ,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疗效。1 接诊面瘫起病急 ,常于数小时或一二天内发展到极限。主要症状为口眼歪斜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4例周围性面瘫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2例,将两组病人的总有效率、痊愈时间、治疗依从性、病人满意率、治疗前及治疗后1、2、3周的Portmann评分、HAMA、HAMD评分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好于对照组,病人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1、2、3周的Portmann评分、HAMA、HAMD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病人的综合疗效和不良情绪,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9.
在针灸治疗面难过程中,为什幺有的疗效程好.而有的疗教较差,甚至有的见效甚微呢?经研究发现面瘫病人发病后采用针灸治疗的时间与疗效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不同病期的疗效差异,探讨针灸治疗面瘫的最佳介入时期。方法:60例贝尔氏面瘫患者随就诊发病时间长短分为发展期组、静止期组与恢复期组。治疗前均以Sunnybrook(多伦多)面神经评定系统和面部残疾指数调查问卷(FDI)作为量化指标评定积分。3组均予针灸治疗。主要穴位:患侧风池、地仓、颊车、牵正、四白、阳白,健侧合谷。配穴:大椎,患侧攒竹、鱼腰、翳风、承浆、水沟、听会、颧髎、下关、迎香。操作方法:风池、合谷、大椎针用泻法,其他穴位均采用平补平泻法,于临床治愈或治疗20次后再次评分判定疗效。结果:①针灸对贝尔氏面瘫发展期、静止期、恢复期均有治疗效果(P0.01);②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发展期组显效率明显优于静止期组和恢复期(P0.05);③静止期组与恢复期组间比较显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有良好的效果,且发展期介入治疗贝尔氏面瘫疗效优于其他两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应用概况。方法:运用查新的方法,检索近5年来以温针灸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周围性面瘫临床文献,对温针灸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起源、穴位选取、临床疗效,并对存在的问题作出探析和展望。结果:近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显示了中医针灸治疗的特色和优势。结论: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适宜临床推广,但临床研究的科学方法还存在不足,有待于提高。  相似文献   

12.
周围性面瘫又称面神经麻痹,是由于面神经管内组织急性水肿,面神经受压或面神经本身的炎症所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损害。其主要特征是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临床以一侧或双侧面部麻痹,口眼歪斜,患侧额纹及鼻唇沟变浅或消失,眼裂增宽,闭目不紧或露睛,笑时口角歪向健侧,鼓腮露气,漱口漏水,不能作皱眉,露齿,鼓腮等动作或动作幅度减小为主要表现。中医学认为,面瘫由外感风寒,侵袭面部经络,经络阻滞,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4):2632-2633
分析了采用择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选取自2014年的10月~2016年的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3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择期针灸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在接受治疗后的面瘫评分更高;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两组患者在面瘫评分、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对比可见明显差异(P0.05)。周围性面瘫采用择期针灸治疗可起到满意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会产生毒副作用,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4.
面瘫,俗称“口眼歪斜”,现代医学称“面神经麻痹”,是常见病、多发病,尤以春秋两季为甚。主要症状:口歪斜,鼻唇沟变浅,眼脸不能下合,前额皱纹消失,蹙眉、鼓腮、吹气等功能障碍,噘嘴、露齿时口角下垂,面部被牵向健侧,舌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弦细。面瘫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针灸加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十分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周围性面瘫,亦称面神经麻痹,多为面神经炎所致。可发于任何季节,不受年龄性别所限,以青壮年男性略多。临床以突然发病,口歪眼斜,不能皱眉闭眼,额纹及鼻唇沟消失,鼓嘴漏气,患侧面部麻木为特征。大多以头面部受风着凉为诱因,由于脉络空虚,风寒痰湿乘虚而入,致气血阻滞,肌筋纵缓不收。现代医学认为,茎乳孔内病毒感染引起组织  相似文献   

16.
汪德全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12):1158-1160
目的:观察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为分期针刺组、分期针刺加电针组及不分期针刺组,每组分别为30例,治疗1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比较各组治疗之间的疗效差异。结果:分期针刺组、分期针刺加电针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及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与不分期针刺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前2组疗效要优于第3组,而以分期针刺加电针组疗效最好。结论:分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可以提高针刺治疗效果,且明显优于不分期针刺组,在分期针刺的基础上增加电针综合治疗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分期针刺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医温针灸和西药强的松对周围性面瘫治疗的疗效对比,寻找治疗面瘫的最佳时间及最有效的临床方法并判断预后。方法:收集面瘫患者40例随机分成温针灸组和西药组2组,2组均在接受治疗时就进行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并配合局部药物点眼预防眼部感染等基础治疗。温针灸组采取局部选穴与循经远端取穴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针刺,西药组以早期口服强的松治疗。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1周,3周和6周的H-B量表评定具有统计学意义,温针灸组优于西药组。结论:温针灸对于促进面瘫患者的恢复具有确切的疗效,而且面瘫急性期即可采用温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分析温针灸合谷、足三里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在我科2014年10月-2015年10月的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患者中选取6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电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普通针刺的基础上采用温针灸合谷、足三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2.8%,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在普通针刺的基础上采用温针灸足三里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具有一定的治疗优势,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针灸与推拿这两种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方法进行疗效对比观察。方法:将94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针灸组与推拿组,分别进行针灸与推拿治疗.4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有效率均为100%,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具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针灸与推拿对于治疗周围性面瘫均有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