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加强广东省血站系统的管理,提高检验质量,保证各实验室检验结果具有可比性,广东省临床检验中心自1998年第2季度开始,开展血站系统HBsAg、抗-HCV、梅毒抗体和抗-HIV检验室间质量评价(简称室间质评)活动。同时,要求实验室回报每季度前30个连续HBsAg、抗-HCV的室内质控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全面了解分析血站血液检验室间质量评价结果.方法 对2003~2010年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抗体(抗-TP)的室间质量评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检验的4项传染病标志物结果总符合率达98%.结论 室间质评有助于提高检验质量,其结果与建立室内质控、操作者责任心、检测试剂质量以及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提高采供血机构血液筛查水平,保障输血安全,本省血液质量管理委员会质控实验室(即本中心质量管理科)于2001年起承担全省39家采供血机构血液免疫学检测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工作,至今共开展全省性的质评活动7次,对提高全省采供血机构血液筛查实验室的检测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其中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探讨和改进的地方,总结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质评方式与项目采用寄发质控品和派员到实验室现场调查两种方式;项目有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每项5份盲样,各含不同数量的阳性和阴性质控品。1.2质控品的制备和预期结果的确定H…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患者输血前相关传染病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57 893名拟输血患者进行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检测。结果 HBsAg阳性5 766例(9.96%)、抗-HCV阳性840例(1.45%)、抗-HIV阳性50例(0.09%)、抗-TP阳性1 067例(1.84%)。结论对患者进行输血前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不仅有利于患者的诊治,还可减少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预防医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输血前血液相关传染病检测的重要意义.方法 对本院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的3 787名患者输血前乙型肝炎病毒(HB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及梅毒(TP)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382人,占 10.09 %;抗-HCV阳性43人,占 1.14%;抗-HIV阳性7人,占0.18 %;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阳性19人,占0.50%.其中抗-HIV与抗-HCV同时阳性3例;HBsAg与抗-HCV同时阳性1例;抗-HCV与RPR同时阳性1例;HBsAg与RPR同时阳性1例.结论 进行输血前传染病检测有利于减少医患纠纷,保护患者、医院及医学工作者、采供血单位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室间质评是客观评价各实验室检测结果,室间质评能帮助实验室人员发现本实验室存在的问题,提高实验室常规工作质量。现将贵州省六枝特区中心血库2003年至2011年参加贵州省临床检验中心的室间质评情况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质评物由贵州省临床检验中心在每年的年初发放,包含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及ALT检测质评物  相似文献   

7.
潘优敏  谢珏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7):769-770,773
目的对输血前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以及梅毒(TP)等传染病的检测,了解输血前患者传染性疾病感染情况,辨别输血所致感染是入院前感染或是医源性感染,避免医疗纠纷和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6 421例患者在输血前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抗-HCV、抗-TP和抗-HIV检测。结果 HBsAg阳性率12.76%(819/6 421);抗-HCV阳性率0.72%(46/6 421);抗-TP阳性率1.83%(118/6 421);抗-HIV阳性率0.08%(5/6 421)。男性HBsAg阳性率为15.58%(569/3 652),高于女性的9.02%(250/2 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性抗-HCV、抗-HIV、抗-TP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前患者血清4项传染性疾病指标有0.08%~12.70%的阳性率;HBV、HIV、TP感染率与其他地区大致相同;但HCV感染率明显低于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8.
输血和手术前患者传染病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测输血和手术前患者传染病感染指标,预防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对1 880例本院输血和手术前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抗-HCV、抗-HIV和梅毒试验(TRUST)检查.结果 HBsAg阳性、抗-HCV阳性、TRUST阳性的血清标志物百分率分别为15.8%、1.22%、0.48%,未检出抗-HIV阳性.结论对输血和术前患者进行相关传染病指标检测是避免和预防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重要手段,对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术前及输血前病毒性感染指标检测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51035例住院患者在术前、输血前常规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的检测。结果HBsAg、抗-HCV、抗-HIV总阳性1197例(2.35%),其中HBsAg阳性1060例(5.21%),抗-HCV阳性131例(0.85%),抗-HIV阳性6例(0.039%),内科系统的总感染率(8.58%)显著高于外科系统(0.99%)。结论对住院患者在术前、输血前常规进行HBsAg、抗-HCV和抗-HIV1/2)的检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血站系统血液检验室室间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血液质量管理委员会对本省内血站、血库等单位的血液检验室HBsAg、抗-HCV、抗-HIV、梅毒、ALT五项检测指标进行室间质量评价(EQA),旨在了解各检验室检验结果的准确度,为各室之间提供评价资料,便于各室找出差距纠正不足.也为主管部门提供可靠数据,以便实施管理,为确保检验质量和输血安全提供保障.笔者统计了1999~2000年的室间质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输血治疗前血液传染性指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的阳性率.方法 采用ELISA对2008~2010年于该院接受输血治疗的27 779例住院患者进行HBsAg、抗-HCV、抗-HIV、抗-TP初筛;初筛阳性标本进行确证检测,HBsAg、抗-HCV检测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抗-TP检测采用梅毒螺旋体颗粒明胶凝集试验,抗-HIV阳性标本送艾滋病检测确证实验室进行确证检测.结果 27 779例患者HBsAg、抗-HCV、抗-TP、抗-HIV确证阳性率分别为6.88%(1 910/27 779)、0.72%(199/27 779)、1.04%(290/27 779)、0.03%(8/27 779).结论 在输血治疗前对患者进行血液传染性指标的检测,有利于避免医疗纠纷,也有利于加强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避免医源性污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深圳市血液中心参与全国范围室间质评结果,了解不同室间质评项目与试剂、检测方法的关联性,便于在工作中查找存在的问题,提高检测质量。方法对澳大利亚国立血清学参比实验室(NRL)2013年第3次血清学酶联免疫检测(酶免)与核酸检测室间质评回报结果,及卫生部临检中心2013年全年血清学酶免检测室间质控评价进行汇总统计,分析与比较各检测项目试剂使用情况、各类试剂检测符合率及假阳或假阴性率。结果在NRL HBs Ag、抗-HCV、抗-HIV、抗-TP血清学检测室间质评中,包括电化学发光技术在内的A公司试剂为使用最多的国外试剂,W公司试剂为使用最多的国产试剂;W公司试剂检测HBs Ag的符合率稍高于A公司,抗-HCV检测试剂符合率最好的为O公司和W公司,其次为A公司;而在抗-HIV方面,使用量最大的是B公司和A公司,但符合率却较低。在核酸检测方面,R公司试剂的假阳或假阴性率均高于N公司试剂。在卫生部2013年第3次室间质评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实验室对HBs Ag、抗-HCV、抗-HIV、抗-TP(特异性抗体)等项目的检测选用了X公司和W公司生产的试剂。回顾性分析检测全年HBs Ag、抗-HCV、抗-HIV的数据,抗-HIV的检测假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3个项目。结论通过本次全国室间质评回报结果分析,获得参评单位总体检测情况的重要数据,为提高检验质量及血液安全提供数据基础,室间质评值得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患者输血前血液传染病指标的感染情况,为避免和预防医院感染和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的发生,防止医护人员职业感染。方法:采用ELISA法对我院2683例输血前患者血清进行HBsAg、抗-HCV、抗-HIV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我院输血前患者血液传染病指标阳性率为11.5%,其中HBsAg阳性率为9.84%,抗-HCV阳性率为1.57%m,抗-HIV阳性率为0.04%,梅毒抗体阳性率为0.15%。结论:对输血患者进行输血前相关传染病指标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是避免和预防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发生的重要手段,并可加强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随机调查输血前患者4种血液传染病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对输血前患者HBsAg、抗-HIV、抗-HCV、梅毒抗体(抗-TP)进行检测,并分析各项指标检出阳性的比率。结果1058例受血者经4项血清学检测,共检出阳性160例,其中114例患者为输血前未知已感染者,占血清标志物阳性的71.3%。结论为避免经输血传播疾病导致的医疗纠纷,将HBsAg、抗HCV、抗HIV、抗TP4项检测作为临床输血者输血前必查项目,有利于增加输血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受血者输血前检测传染病血清学5项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80例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试验(TRUST)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分析。结果血清学5项指标检测结果总阳性率为22.84%。其中HBsAg为9.71%,抗-HCV为1.35%,抗-HIV为0.00%,TRUST阳性率为2.07%,ALT〉40U/L者为7.02%;HBsAg、ALT同时阳性为1.83%,抗-HCV、ALT同时阳性为0.19%,ALT、TRUST同时阳性为0.24%,HBsAg、抗-HCV同时阳性为0.14%。结论受血者进行输血前5项指标检测对预防和减少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3467例输血前患者血清传染性疾病指标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本院输血前患者进行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艾滋病毒(HIV)以及梅毒(TP)等传染病的检测,了解南平地区输血前患者传染病情况,以防范患者、医务人员院内感染及医疗纠纷。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3467例输血前患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抗-HCV和抗-HIV检测,同时用梅毒甲苯胺红颗粒凝集试验(TRUST)初筛,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试验(TPPA)确证。结果HBsAg阳性率14.74%(511例),梅毒抗体经TRUST法检测阳性率2.11%(73例),再经TPPA确诊阳性率1.90%(66例)。抗-HCV阳性率0.40%(14例)、抗-HIV阳性率0.09%(3例)。结论本地区输血前患者血清4项传染性疾病指标有0.09%~14.74%的阳性率;HBV、HCV、TP感染率高于其他地区;HIV感染率低于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17.
朱国平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4,(2):201+211-201,211
目的分析受血者输血前检查结果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需输血治疗的1700例住院患者输血前进行血清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阳性检测,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患者感染率。结果男性组和女性组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P〉0.05);仅19—35岁患者HBsAg阳性率与〈18岁患者比较差异具有佩著性(P〈0.05),其余年龄度患者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输血者进行输血前4项传染病感染指标检查能够准确发现医源性感染并进行有效控制.对患者的治疗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输血患者输血前状况,探讨有关检查项目设置的必要性。方法:对539例输血前患者(男276例,女263例)按常规操作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TP)、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1/2)。结果:ALT、HBsAg、TP、抗-HCV、抗-HIV阳性率分别为15.6%、9.8%、2.0%、1.3%、0。结论:输血前患者血清检查对减少和防止输血后患者出现血清传染性标志物阳性引起的医疗纠纷有着重要作用,可作为分析原因和处理医疗纠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输血前备血标本进行HBsAg、抗-HIV、抗-HCV和梅毒的检测,了解患者输血前感染情况。方法:留取患者输血前备血样本,用ELISA法(严格按说明书操作)检测HBV、抗-HIV、抗-HCV和梅毒的结果。结果:8 746份标本中1 557人HBsAg阳性,99人抗-HCV阳性,8人抗-HIV阳性,52人梅毒阳性。结论:对患者进行输血前传染性标志物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减少医疗纠纷,保护医患双方权益。  相似文献   

20.
2000年~2002年广东省血站系统室间质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加强广东省血站系统的管理,提高检验质量,保证各实验室检验结果具有可比性,广东省临床检验中心自1998年第二季度开始,开展了血站系统HBsAg、抗-HCV、梅毒抗体和抗-HIV检验室间质量评价活动。通过对2000年~2002年度室间质评总结,可以看出:随着试剂质量的提高、每次质评后的小结以及对室内质量控制的重视,各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