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剌通天与前神聪对偏瘫病人甲皱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刺头部腧穴治疗中风偏瘫,从唐朝至清朝的有关医籍中就有明确记载。为了进一步研究其治疗机理,以及了解传统的头部腧穴与近人新定的头针运动区对中风偏瘫的  相似文献   

2.
头部腧穴治疗中风偏瘫历史悠久,早在唐朝到清朝有关的医籍就已有明确记载。目前医学杂志所报导的有关头部腧穴治疗中风偏瘫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根据现代医学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的理论,采用山西焦氏头针运动区的方法;一是根据传统的中医学理论,采用头部循经取穴的方法。据报导二者的临床有效率均达90%以上。但是,由于两种方法的理论基础不同,所以对头部腧穴和头针运动区治疗中风偏瘫有无特异性,是目前针灸界所正在探讨的问题。为了进一步研究头部腧穴治疗中风偏瘫的机理,以及传统的头部腧穴与头针运动区对中风偏瘫治疗有无特异性,我们观察了针刺双侧通天穴与运动区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头针配合体针治疗中风后偏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蔡恒  李萌 《上海针灸杂志》2009,28(7):383-385
目的观察头针配合体针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按会诊顺序将12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头针配合体针组(A组)66例和传统针刺组(B组)54例,根据患者的神志、语言、肢体运动功能等进行综合评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A组基本痊愈6例,显效40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90.9%,B组显效14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为66.7%。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配合体针治疗中风急性期、恢复期的疗效优于单纯传统针刺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针灸、留针、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干湿针等针刺疗法并配合康复运动、牵张锻炼治疗中风后偏瘫肩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47例中风偏瘫后肩关节痛与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干湿针、留针治疗等针刺疗法等并配合运动牵张治疗,并指导业余自我牵伸锻炼,对照组采用常规普通针灸、电针、火罐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6~12个月的随访,未见复发。结论:针刺、干湿针、留针治疗等针刺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肩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CT定位头部围针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CT定位头部围针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中风偏瘫的病人57例随机分为CT定位头部围针治疗组29例,传统头针组28例.经过30次针刺治疗,两组作疗效对比.结果:CT对照分析提示,经治疗后83%的病灶缩小,部分病灶完全吸收消失.两组疗效差异在统计学有显著意义(P<0.05),CT定位头部围针治疗组优于传统头针组.结论:CT定位头部围针可以随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态、数量具体来用针,比较而言,传统头针在头部运动和感觉区用线状针刺,前者有更好的针对性.提示CT定位头部围针可作为治疗中风偏瘫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头针联合体针对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寻找提高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疗效的最佳方法。方法:按会诊顺序随机将120例中风偏瘫病人分为3组,头针配合醒脑开窍组(A组)33例,头针配合传统针刺组(B组)60例,传统针刺组(C组)27例,根据患者的神志、语言、肢体运动功能等进行综合评分,观察3组临床疗效。结果:A组基本痊愈3例,显效20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90.9%,B组分别为7例、28例、21例及93.3%。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C组显效7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66.7% 与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或极显著性意义(P〈0.05,P〈0.001)。结论:头针配合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急性期、恢复期的疗效与头针配合传统针刺法相似,优于单纯传统针刺法。  相似文献   

7.
中风偏瘫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祖国医学文献中早有很多的治疗经验。我们于1972~1974年运用头针治疗偏瘫进行观察时,杨甲三副教授曾说过:“祖国医学针灸著作中,早有头部穴位治疗偏瘫的记载,应该用头部穴位进行治疗,并总结出有规律的东西。”根据这一启示,我查阅了一些针灸名著,如宋代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明代的《针灸大成》等,都有头部穴位治疗中风的论述。《行针指要歌》中还有“或针风,先向风府百会中”的记载。这些都是前人的经验总结。据上所述,决定选取督脉与膀胱经脉在头部的某些穴位,组成治疗偏瘫的穴组,对100例中风偏瘫患者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我们应用了头针和头部腧穴治疗中风偏瘫,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并初步证明百会透双侧曲鬓及前顶透悬颅、对中风偏瘫的治疗无明显的特异性(1、2、3)。为了进一步研究头部腧穴治疔偏瘫的机理以及头部其它腧穴间是否存在有特异性。本文观察了针刺双侧通天穴和前神聪透悬厘穴对肌力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头部腧穴透刺治疗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东氏头部腧穴透刺法治疗出血性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根据<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对59例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进行头穴透刺,与对照组做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59例患者疗后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头部腧穴透刺疗法治疗出血性中风偏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头部腧穴治疗中风偏瘫有显著疗效,这已被多数人所承认,但是关于头针针刺部位的选择,即头针有无特异性的问题,各家看法不一。曾有人在头针运动区有无特异性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证实其特异性不显著,但其所选对照穴多在运动区附近,本实验选用了距运动区较远的后头部腧穴玉枕透天柱,观察其对偏瘫病人肌力的影响,并与运动区做以比较。方法实验对象和分组选用中风偏瘫病人50例,男36人,女14人;年龄38-74岁;脑梗塞患者42例,脑出  相似文献   

11.
头针、体针配合推拿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头针,体针,推拿对中风偏瘫的影响.方法:将5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分别给予头针,体针配合推拿及传统针刺方法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语言功能、肢体瘫痪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愈显率64.0%,与对照组的40.0%比较差异有明显性意义(P<0.05).结论:头针、体针配合推拿法对中风偏瘫作用显著,是临床治疗中风偏瘫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灸、中药及早期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中风偏瘫早期患者运用针灸取头针、体针、眼针相配合疗法日1次,并予口服中药汤剂治疗,并配合肢体康复疗法日1次治疗,3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占97%。结论:针药配合早期康复疗法,更有利于脑梗塞偏瘫,失语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应用头针治疗中风偏瘫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主要方法一是采用头针运动区,二是根据祖国医学理论采用头部循经取穴的方法,虽然两种方法的理论基础不同,但都收到了满意的疗效。为了进一步研究头部腧穴治疗中风偏瘫的机制,我们观察了针刺双侧正营穴和前神聪透悬厘穴对中风偏瘫病人痛阈的影响,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一)病例选择:选住院的脑血栓形成病人40例,其中男33例,女7例;年龄在38~79岁之间;左瘫16例,右瘫24例;病程二天~一年。 (二)分组:共分四组。甲组:空白对照组(未给予针刺);乙组:健侧正营穴;丙组:瘫侧正营穴;丁组:健侧前神聪透悬厘穴。每人按不同顺序每天针刺一组穴,共三天。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我们应用了头针和头部腧穴,治疗中风偏瘫,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并初步证明:百会透双侧曲鬓及前顶透悬颅对中风偏瘫的治疗无明显的特异性。为了进一步研究头部腧穴治疗偏瘫的机理以及头部其它穴位间,是否存在有特异性,本文观察了针刺双侧通天穴和前神聪透悬厘穴,对偏瘫病人的关节功能的变化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近20年体针治疗中风偏瘫立法与选穴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偏瘫为临床常见病症 ,针灸疗法对其康复可谓独树一帜 ,无可替代。相对于头针、眼针等等 ,体针 (本文所指包括针刺除头部国际标准化头穴线和功能刺激区以外的其它所有刺激点、线、区及经穴 )治疗仍占主导地位。然而 ,对于具体的选穴和立法却是众说纷云 ,莫衷一是。现将近 2 0年来体针治疗中风偏瘫的立法、取穴规律作一述评。1 按传统中医理论立法取穴1 1 取局部 (头部 )腧穴及刺激部位 这是根据腧穴具有近治作用的取穴方法1 1 1 取传统经穴法 周氏等经统计发现传统头穴应用最多的依次为 :百会、曲鬓、哑门、四神聪、通天、风池、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头穴配合三阳经腧穴针刺法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头穴配合三阳经腧穴针刺法)、对照组(传统针刺法),各30例。治疗前后采用脑卒中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患者的神经功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33%,疗效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头穴配合三阳经腧穴针刺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脑梗死后偏瘫的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头针、体针、腕踝针针刺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脑瘫患儿手足徐动型手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3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针灸加功能锻练,对照组接受功能锻练。结果:治疗组显效8例,有效8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6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55.56%。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针、体针、腕踝针针刺配合功能锻练的方法显著优于单一功能锻练,综合疗法可明显提高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何民鹏 《新中医》2014,46(4):183-185
目的:观察多种针灸手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观察组接受多种针灸手法(头部电针、体针、梅花针)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的针刺治疗;2组均进行康复训练治疗。2组治疗70天。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0.0%,对照组7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多种针灸手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针药并用调和阴阳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针灸加中药调和阴阳与传统针刺疗法对中风患者痉挛性瘫痪肢体肌力、肌张力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同时接受针灸及中药治疗,而对照组仅接受传统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进行偏瘫肢体的肌力、肌张力及ADL的评定.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2.9%;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1.8%,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ADL的改善,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药并用调节阴阳的疗法能更好地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肌力及肌张力,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近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现状,归纳针灸治疗规律和效果,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采用手检的方法收集近7年来的相关文献报道,归纳不同针灸手法的治疗效果;结果:针灸包括毫针传统针刺法、头针、电针、灸法、颅针以及针灸结合现代康复等综合疗法对本病均具有良好疗效;结论: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