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研究红花乙醇湿敷对开腹手术患者切口部位感染的预防效果,降低开腹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医院住院并接受开腹手术的患者400例,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口护理,观察组则加用红花乙醇湿敷,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切口愈合程度、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采用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结果观察组患者Ⅰ、Ⅱ级切口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感染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7d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乙醇湿敷在开腹手术患者切口部位的应用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率,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2004年6月~2009年6月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愈合不良者52例,分别记录总结其伤口愈合时间及处理方法.结果 5年间住院手术患者共3 467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者52例,占总手术比例的1.5%,52例患者经过不同治疗均康复.结论 妇产科手术的对象为女性患者,体形偏胖者较多,为防止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应做好预防措施,纠正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术中尽量减少电刀的使用以及术毕放置引流条等均可达到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2006年2月至2011年2月本院各种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52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传统方法治疗的患者疗程为5~19d,切口均于术后12~26d愈合;采用腹部切口挤压排液+特定电磁波普治疗器(HM-TDP-L1治疗器,以下简称TDP)照射治疗的病人疗程为3~6d,切口均于术后7~12d愈合.两种治疗方法切口无一例发生院内感染.结论 切口脂肪液化采用腹部切口挤压排液+TDP照射治疗能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有利于减少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病机理和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们自1995年5月~2009年5月收治的24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渗液停止时间5~16天,平均6.5天。放置引流3~16天,平均4天。切口均愈合良好,无感染,其中一期愈合19例,二期愈合5例。愈合时间8~22天。结论避免高电流电刀长时间烧灼脂肪,手术操作轻柔,术中做好脂肪层的保护,纠正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可预防切口脂肪液化。切口脂肪液化后,可根据脂肪液化广泛的程度予拆线,局部用纱条或引流管负压引流,换药,促使伤口一期或二期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痛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病机理和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们自1995年5月~2009年5月收治的24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渗液停止时间5~16天,平均6.5天.放置引流3~16天,平均4天.切口均愈合良好,无感染,其中一期愈合19例,二期愈合5例.愈合时间8~22天.结论 避免高电流电刀长时间烧灼脂肪,手术操作轻柔,术中做好脂肪层的保护,纠正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可预防切口脂肪液化.切口脂肪液化后,可根据脂肪液化广泛的程度予拆线,局部用纱条或引流管负压引流,换药,促使伤口一期或二期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痛苦.  相似文献   

6.
围手术期低体温直接影响患者伤口的愈合、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降低医院病床周转率。采取围手术期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因低体温造成切口的感染。现将我院采用多种保温措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探讨.分析我院于2006年1月~2009年12月的46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病例.结果增加了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几率有孕妇肥胖、贫血、营养不良妊娠合并症、破膜时间长、产程延长、急诊手术、手术及住院时间长、手术人员缝合技术等相关因素.结论:加强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护理,及时发现切口感染征象,尽早处理,扩开切口,拆除缝线,局部彻底清创.每天坚持换药,二期缝合切口,合理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有效预防并使切口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高渗糖-胰岛素配合自粘无菌敷料在治疗腹部切口愈合不良中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排除糖尿病、切口感染、切口周围皮肤破溃)45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高渗糖组)25例,伤口清创后予高渗糖-胰岛素局部封闭,再予自粘无菌敷料将伤口拉拢固定。对照组(二期缝合组)20例,伤口清创后行二期缝合,比较其处理伤口所需时间、伤口愈合情况、愈合所需时间、住院天数、治疗费用、患者疼痛程度、副反应。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处理伤口所需时间、愈合所需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伤口所需费用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疼痛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高渗糖-胰岛素配合自粘无菌敷料治疗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疗效好,恢复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王雨凤 《现代养生》2014,(18):156-156
目的:分析妇产科病人腹部切口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妇产科患者301例,均需行手术治疗,重点针对术后腹部切口问题,实施相应护理方案,观察其术后切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患者及患者家属对其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情况。结果: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0.10±4.10)天;术后切口Ⅰ期愈合率97.01%、Ⅱ期愈合率2.99%;术后总并发症率1.99%;患者及患者家属对其护理服务质量的总满意率96.34%。结论:对患者实施相应护理后,术后切口Ⅰ期愈合率较高,术后并发症率较低,由此可见,术后腹部切口护理非常重要,可促进康复,让患者及患者家属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10.
金彩凤 《药物与人》2014,(10):226-227
目的:探讨负压吸引球应用于割宫产术后切口愈舍的效果.方法:lOO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安王负压吸引球引流的产妇为引流管组,100例剖宫产术后未安置引流管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敷,伤口裂开厦伤口愈合时间.结果: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伤口裂开厦伤口愈合时间有明显差异,引流管组优于时照组.结论: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安置负压吸引球能有效减少腹部切口感染,提高切口愈合率.  相似文献   

11.
朱玉霞  洪秋芹 《中国校医》2008,22(1):41-41,43
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是腹部手术常见并发症,延长切口愈合时间,加重患者的精神痛苦和经济负担。我院自2004年3月-2007年6月,对普外科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采用微波照射促进渗液吸收和切口愈合,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普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探讨合理的应用方式.方法 选取该院普外科手术患者28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42例.观察组于术前1h使用抗生素静脉滴注1次,手术时间超过3h者术中加用1次,Ⅰ类、Ⅱ类切口术后不再使用抗生素,Ⅲ类切口于术后12h加用1次,之后不再使用抗生素.对照组于术后当天开始使用抗生素,连续使用5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率、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 2组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普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有效预防术后感染,且减少了抗生素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13.
腹部术后伤口感染、脂肪液化、皮下血肿等,导致腹部切口愈合不良,不但增加了经济负担,也延长了住院时间。自1993年以来,我们对26例妇产科手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采用彻底清创后行邦迪牌创可贴牵拉的方法,无1例需再次手术缝合,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方法 腹部术后拆除缝线后,见伤口愈合不良者,剪除坏死组织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持续负压引流治疗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腹部切口感染患者,分别采用持续负压引流和常规开放换药治疗,各50例,比较两组切口清洁时间、换药总数、愈合时间。结果持续负压引流组切口清洁时间、换药次数、愈合时间均少于常规开放换药组。结论持续负压引流治疗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愈合快、疗效显著,住院时间短、降低了住院费用,建议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优先选用持续负压引流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部感染伤口的综合治疗方法,以期获得最佳治疗效果。方法本组56例,手部手术术后感染5例,手部前臂因烫伤、挤压伤、切割伤等原因引起手部伤口感染41例,其他感染10例。在炎症期采用伤口局部换药的同时应用抗生素、红外线烤电、微波治疗、保持关节活动度的方法,在愈合期给予微波理疗、功能锻炼及手夹板的应用。结果 56例经局部换药同时,其中36例经口服抗生素加微波治疗,炎症消退,伤口愈合,平均天数20d。20例经微波和全身使用抗生素联合治疗,感染控制,创面愈合,平均天数15d。结论手部感染的综合治疗方法的正确、及时使用,不仅加速手部感染伤口的愈合,缩短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对于恢复手功能也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涛 《医疗装备》2020,(5):18-19
目的探讨高频电刀对腹股沟疝手术患者切口愈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2例。对照组术中采用普通手术刀,试验组术中采用高频电刀,比较两组切口愈合效果、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引流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伤口愈合延迟率。结果对照组术后切口愈合情况较试验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引流时间(切口裂开者)均短于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试验组,伤口愈合延迟率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电刀用于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利于伤口愈合,但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引流时间(切口裂开者)均较长,且术后并发症多,伤口延期愈合情况较多,因此术中使用高频电刀需提高安全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湿性愈合疗法治疗腹部手术切口的疗效。方法:将32例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湿性愈合治疗组和传统治疗组,并对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换药时间、治愈率进行比较。结果:与传统疗法相比,湿性愈合疗法切口愈合时间缩短,换药次数与时间明显减少,治愈率提高。结论:在有效处理伤口的基础上,湿性愈合疗法换药可缩短手术后裂开切口的愈合时间,效果优于普通换药。  相似文献   

18.
李素娟 《中国保健营养》2012,(14):2768-2769
目的对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并观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86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结肠癌的患者均进行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耐受性及切口愈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耐受性、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肠癌患者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性和伤口愈合速度。  相似文献   

19.
陈国纯 《现代保健》2012,(28):46-47
目的:讨论糖尿病患者腹部外科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方式。方法:对62例进行腹部外科手术的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62例患者中切口I期愈合60例,2例切口感染,炎症治疗后Ⅱ期愈合,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5.0±0.9)d。结论:在正确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行糖尿病腹部外科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美盐和造口袋用于腹部手术后脂肪液化渗液多切口中引流的应用效果.方法 使用美盐和造口袋对腹部手术后脂肪液化渗液多切口进行渗液引流.结果 美盐和造口袋能有效引流渗液,避免渗出液对伤口周围皮肤的刺激,准确记录渗出液的量及颜色,促进伤口早期愈合.结论 美盐和造口袋能用于腹部手术后脂肪液化渗液多切口中的引流,缩短了伤口愈合的时间,保护了伤口周围皮肤,减轻了医护人员工作量,减轻了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提前并增加患者离床活动时间,减少了术后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