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2.
3.
4.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模式对异位妊娠伴失血性休克术后患者康复进程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异位妊娠伴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集束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进程、并发症总发生率及护理总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拔除尿管时间[(5.69±1.27)h]、肛门排气时间[(15.64±2.55)h]、首次下床时间[(8.75±2.30)h]、住院时间[(5.26±0.54)d]均短于对照组[(25.53±2.64)h、(27.32±3.14)h、(26.12±3.23)h、(7.42±1.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32%,低于对照组的24.39%,护理总满意度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模式能够加快异位妊娠伴失血性休克术后患者的康复进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李英子 《贵州医药》2021,(4):655-656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气压治疗运用于宫颈癌术后的价值及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宫颈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集束化护理+气压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5例.对比两组干预结果.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显高出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46例下肢骨折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情况。结果没有发生深静脉血栓。结论下肢骨折患者易形成深静脉血栓。根据形成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细致的整体护理、适当用药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党利梅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9):1388-138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降低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减少因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方法:针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加强术中、术后护理,对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2例患者予以心理疏导,合理安排饮食,鼓励早期活动,在抗凝溶栓治疗时,加强病情脱察,严格操作规程,恢复期加强康复锻炼.结果:12例患者.10例临床治愈,2例转院失访,无一例肺栓摩发生.结论:对剖宫产者合理实施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是乳腺癌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下肢持续性疼痛、肿胀、皮肤温度降低、颜色呈青紫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甚至致残。如发生肺栓塞将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了解乳腺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知识,能使医务工作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帮助术后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本文对乳  相似文献   

9.
彭志英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0):104-105
目的:探讨有利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经验体会。方法:针对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以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8%,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护理措施,对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其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病变早期主要是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当血栓再通后由于瓣膜的损坏,造成血液倒流性病变,长期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少数并发致命的肺栓塞。本文总结了我院近几年间对101例 DVT 高危患者的预防性护理。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术后有 DVT 倾向的患者共101例。年龄24~68岁(平均51.4岁)。其中股浅静脉瓣膜重建术23例,腘静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诊治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7月~2008年1月38例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8例患者行抗凝治疗26例,溶栓治疗8例,下腔静脉滤器置入4例,36例患者下肢肿胀疼痛症状缓解,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血栓全部再通痊愈者10例,部分再通有效者26例。结论脑肿瘤术后患者为下肢DVT中高危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及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相结合能够有效地诊断DVT的发生,抗凝治疗为主要方法,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对防止肺栓塞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杨华  张超学 《淮海医药》2010,28(5):396-39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29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深静脉的结构及血流状态。结果血栓形成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声像图特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无创、准确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药科学》2017,(18):161-164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65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对照组行骨科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深静脉血栓围术期预防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3.03%)显著低于对照组(18.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其他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3.51%)显著低于对照组(27.0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78.1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下肢功能优良率(91.89%)显著高于对照组(78.3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手术围术期积极采取深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风险,并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15.
中药封包在预防下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方法将200例下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健康指导、患肢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静脉护理、心理护理等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干预措施基础上加用我院自制的中药封包进行熨烫患肢。结果对照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0例,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3例。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封包在下肢术后患者预防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骨科收治的42例行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80.9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76% (1/21),对照组为23.81% (5/2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3.1±2.5)d,对照组为(19.2±3.5)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手术后,给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骨科下肢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70例骨科下肢手术患者,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骨科髋关节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后下肢DVT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本组70例患者DVT发生率为30%;观察组DVT发生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40.0%),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82.9%)明显高于对照组(5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下肢DVT形成有重要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作用.方法 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行病因高危因素评估,术前做好宣教,健康指导,静脉护理,术后用药护理,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等综合预防措施.结果 经护理干预,106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仅有2例出现下肢深静脉栓塞,未出现肺栓塞.结论 深静脉血栓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40%~70%,DVT继发的肺栓塞(PE)发生率为4.6%~19.7%[1].通过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综合预防,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地防止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马海萍 《上海医药》2014,(12):23-25
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临床表现、预防及护理要点,为护理人员预防和护理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廖维斯  蔡伟良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2):1797-1798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护理效果和经验.方法:对40例DVT患者进行前瞻性分析,总结护理效果和经验.结果:本组40例患者肢体肿胀均在用药后明显消退,疼痛及压痛明显缓解,平均住院日为(15.20±2.25)d,患肢大腿周径平均缩小(4.29±2.00)cm,小腿周径平均缩小(2.10±2.02)Cm.3个月后随访,经彩超、血管造影观察完全再通31例,部分再通9例.随访半年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无病例出现股白肿及股青肿.结论:下肢DVT发病率高、并发症多,加强防治和护理能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