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疏肝法治疗高血压病的用药规律.[方法] 纳入疏肝法治疗高血压病的文献共152篇,建立疏肝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文献信息数据库.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频数分析,采用SAS9.1统计分析软件作为数据挖掘平台,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采用Cytoscape2.8.2软件绘制关联规则的网状图.[结果] 提炼出疏肝法治疗高血压病的常用药物、药对、药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发现疏肝法治疗高血压病所用药物以柴胡为频次最高,并且以柴胡为核心组成不同药对,其次为补血、活血、理气、健脾、清热类药.[结论] 疏肝法治疗高血压病,用药以调理气血为主,兼清热、健脾等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软件, 应用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和总结中药专利复方治疗胆结石的用药及配伍规律。[方法] 使用中国知网专利数据库检索治疗胆结石的中药复方, 排除单味药物、中药提取物、中西药物联用等情况, 对中药专利复方进行筛选处理并建立Excel数据表, 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软件(V2.2.1)对数据进行中药属性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结果] 筛选治疗胆结石的复方274个, 用药以寒性、苦味为主, 归经以肝经为主, 功效以清热利湿退黄、疏肝理气为主。频次较高的中药为金钱草、郁金、柴胡、鸡内金、茵陈、大黄等; 关联规则提示治疗胆结石药物中海金沙-金钱草、鸡内金-金钱草、虎杖-金钱草、柴胡-金钱草、茵陈-金钱草的置信度较高; 聚类分析得到治疗胆结石药物5类; 核心药物网络由24味中药组成。[结论] 治疗胆结石的中药专利复方药物的功效以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疏肝理气、通腑泻下为主, 药物配伍以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疏肝理气为主, 体现了胆结石的治疗原则, 为胆结石的临床治疗和中药组方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和挖掘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中药外用处方用药组方规律。[方法] 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自1980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已发表文献中有效的中药外用处方的用药组方规律。[结果] 共筛选出145个有效处方,包含188味中草药,使用频次总和为1 582次,其中红花出现频次最高。频次在30次以上的两味药组合有14组;频次在15次以上的三味药有56组,四味药有8组。通过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律,演化得出三味药的核心组合16个,四味药的核心组合2个,新处方2个。[结论] 临床中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中药外用药物以祛风湿类药物为主,兼配以活血化瘀类、补虚类、清热类、解表类、理气类、温里类等药物,共凑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之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中医古籍文献中胸痹心痛的证治规律及中药用药特点.[方法] 运用文献学方法搜集并整理从先秦时期至清末关于胸痹心痛的各类医学古籍文献,选取关键数据建立数据库,应用统计学软件对中药部分数据进行频数统计及聚类分析.[结果] 相关数据结果分析发现从先秦时期到清末历代医家治疗胸痹用药以温里药应用居于首位,说明温里药为胸痹心痛方中主要药类;其次化痰药、理气药、补虚药等也为治疗胸痹心痛方中的常用药类,常协同使用.[结论] 本研究结果之用药特征与张仲景关于胸痹心痛之"阳微阴弦"病机表现出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究中药古方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以中国方剂数据库为检索库,检索治疗肺积或息贲的中药方剂,建立中药古方治疗肺癌方剂数据库,并采用Excel、SPSS 22.0及SPSS Modeler 14.0软件进行频数及频率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进而对中药古方用药规律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结果]中药古方治疗肺癌涉及方剂40首,中药110种,高频中药38味,甘草、人参、槟榔、木香等较为常用;温里药、补气药、理气药、止咳平喘药较常选用;核心药物聚类分析结果形成5个类别;经关联规则分析,支持度≥10%,得出药对关联规则21条,3味药配伍关联规则60条。[结论]中药古方治疗肺癌以扶正祛邪为主要治则,多采用温阳益气,滋阴养血结合清热、化痰、止咳、解表、行气活血等方法选取相应中药组方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VaD)临床处方的治法及成方规律。[方法] 检索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文献,严格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构建血管性痴呆的处方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及SPSS Clementine12.0软件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对最终纳入的276个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频数>100次的中药有石菖蒲、川芎、丹参、黄芪、远志、熟地黄,治法上以补肾、活血、化瘀、化痰、益气、开窍为主,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共得到高频药对18条、药-证组合36条,聚类分析得到具有关联性的类方组合4组。[结论] 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以补虚、活血、化痰为基本治法,注重虚、痰、瘀共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中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P)的用药规律,探讨子宫内膜息肉主要病因病机。[方法] 收集近8年中药治疗EP的文献,利用Excel软件建立处方数据库,采用STATA软件对数据进行频次分析。[结果] EP的产生中医病因病机主要在“瘀”,其中与“肝肾”两脏最为密切。治疗EP使用频率最高的前5位药物种类分别为活血化瘀药、补虚药、清热药、止血药、温里药。使用频率最高的前3位药物种类分别为当归、川芎、桃仁。[结论] 本研究再次深刻分析EP的病因病机,归纳治疗EP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EP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期刊文献中治疗抑郁症的处方用药及配伍规律,为临床治疗抑郁症提供参考。[方法] 筛选期刊文献中治疗抑郁症的方剂,进行信息标准化处理,应用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技术中的项集、频繁项集以及关联规则对筛选的方剂进行分析。[结果] 共筛选了90 个处方,方中以行气药出现频数最高,其次是补气药、安神药、清热药、补血药和活血药,方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药对为白术-柴胡,频数43 次; 出现频率最高的10 味中药为柴胡、甘草、茯苓、白芍、郁金、当归、酸枣仁、白术、香附、半夏;药对关联分析显示桃仁-红花为置信度和重要性最高的药对。[结论] 期刊文献中治疗抑郁症的方剂用药精当,针对抑郁症的基本病机,能为中医药临床治疗抑郁症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临床病例研究挖掘黄文政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思路与用药规律。[方法] 收录黄文政教授门诊符合DN诊断标准的114首中药复方,建立黄文政教授治疗DN的中药数据库,运用SPSS24.0对其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对其临床治疗DN的药物进行频数分析、中药功效归类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以及用药规律进行探究,进一步指导临床运用。[结果] 获得114首方剂,中药147味,总用药频次达到1 822次,其中频数≥ 12次的药物共有43味,总的用药频次为1 475次,占总用药频次的80.9%。其中使用频次最高的前15味中药为生黄芪、丹参、鬼箭羽、萆薢、当归、山茱萸、熟地黄、土茯苓、汉防己、山药、肉桂、桃仁、白术、茯苓、炙甘草。关联规则分析得出黄文政教授治疗DN的常用药对。聚类统计分析共得出7组药物序列。[结论] 黄文政教授治疗DN时根据患者的不同病因病机、疾病分期、病程长短、疾病进展、患者体质等进行整体审察、辨证论治、对症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中药方剂治疗心肌缺血的用药规律与分子机制。[方法] 在国家专利网筛选并纳入符合条件的治疗心肌缺血的中药方剂,对用药频次进行统计,采用软件R3.6.0对纳入方剂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选取用药频次≥50的药物,进行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结果] 共纳入149首方剂包含309味中药,其中黄芪、丹参、三七、川芎四味药用药频率超过50,其中丹参药频最高。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中,以“补气养血,行气活血”的中药为主。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得到,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的共同基因有64个,蛋白互作(PPI)结果显示,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是互作关系最强的两个靶点,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AGE-RAGE信号通路(AGE-RAGEsignalingpathwayindiabeticcomplications)和动脉粥样硬化流体剪切力信号通路(Fluidshearstressandatherosclerosis)位列前二,GO功能分析结果以细胞因子、炎症因子、和血管功能和结构的改为主。[结论] 中药治疗心肌缺血用药多以“补气养血、行气活血”为主,分子机制多以抗炎或改善血管功能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本研究在中国广州市及越南河内市进行,旨在分析慢性胃炎人群的中医证型分布及探讨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中药使用特点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证候归类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广州组多用健脾补气、疏肝解郁、清热化痰中药,河内组多用疏肝解郁、抑酸、活血止痛、补气健脾中药。[结论] 同一个诊断、同一个诊别诊法的情况,广州与河内的中药材使用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进行数据挖掘,分析中医药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用药规律。[方法]全面检索自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收录的中医药治疗儿童CVA的相关文献,将相关中药处方导入Excel2018并建立标准化数据库,最后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软件进行频数分析、中药属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处理,分析中医药治疗儿童CVA的用药规律。[结果]研究共纳入文献190篇,录入方剂214首,合计中药203味。频数分析显示排名前10位的中药分别为苦杏仁、甘草、炙麻黄、半夏、地龙、蝉蜕、紫苏子、黄芩、桔梗、五味子,药性以温居多,药味以辛为首,归经以肺、脾、胃、肝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出药物配伍规律26条,演化得到核心组合4组。[结论]现代中医药治疗儿童CVA多选用辛温之品,从肺、脾、胃出发,采用宣肺、祛痰、降气、平喘之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风热感冒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对国家专利网搜索,筛选出关于治疗风热感冒的中成药及中药方剂组方共有164首,并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采用软件集成的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治疗风热感冒的中成药及中药方剂组方规律。[结果]其中,用药频次大于10的有51味中药,排在前5位的是甘草(69)、防风(53)、连翘(52)、薄荷(49)、金银花(46),设置支持度个数为15及置信度0.6时,得出排前3位的药对频次为连翘-甘草(30)、甘草-桔梗(28)、甘草-防风(27)。[结论]可以看出治疗风热感冒主要以疏散风热、清热解毒为主,并能演化得到核心组合70个,新处方12个,这为临床治疗风热感冒及开发治疗风热感冒药物提供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探究中医药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组方规律.[方法]检索中医药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相关文献,筛选并建立数据库,进行方剂分析,挖掘出中医药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组方规律,并得出新处方.[结果]筛选出196首方剂,包含168味中药,分析得出高频次的药物为茯苓、当归、枸杞子、白术、丹参等,药物分类以补虚药、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治疗肝炎肝硬化的常用方、药。[方法] 以“肝硬化”、“中医”、“证”等为主题词,系统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近20年来所有相关文献,选取其中具有肝炎肝硬化典型病例有效治疗的文献,将所用治疗方、药运用SPSS18.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频次分析。[结果] 符合纳入分析标准的文献326篇,患者407例,属于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的例数分别为80和327例,其中失代偿期的病例均有腹水的并发症;407例的治疗中,只有98例选用成方加减,其余均采用自拟方;选用的药物涉及299味、19类,两期用药有共性也有不同侧重。[结论] 肝炎肝硬化治疗中使用成方较少、自拟方较多;使用中药的种类和味数较多,两期用药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各自侧重,反映了该病的复杂病机特点及辨病和辨证论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中医治疗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以"糖尿病肾病"为主题词,"中医药治疗"、"中药治疗"、"中医治疗"为副主题词,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2002-2007年的医学数据,最终经筛选实际进行分析文献129篇,对其进行用药规律的初步归纳和一般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29篇中医药治疗的文献报道中,共用中药274味,使用频次前10位的药物分别为黄芪、茯苓、山药、丹参、山茱萸、白术、泽泻、当归、大黄、制附子。[结论]糖尿病肾病用药是以补益、健脾药和活血、清利药为主,兼及其他,在具体用药上又各具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名老中医韩冰教授治疗月经过少的用药经验。[方法] 收集韩冰教授治疗月经过少的病案,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该软件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其用药经验。[结果] 对筛选出的236 个处方进行分析,分析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演化得到核心组合8个、新处方8 个。[结论] 韩冰教授治疗月经过少多用补虚、活血、清热、理气之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