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男,27岁。因右侧耳后头皮黑色丘疹2年余就诊。患者于2年前偶然发现右耳后头皮有数个黑色丘疹,皮疹缓慢增多,无自觉症状。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其他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检:  相似文献   

2.
黑头粉刺痣又名毛囊角化痣、痤疮样痣。本病较为少见,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临床资料患者,男,19岁。主因右侧胸部、腹部、右下肢泛发密集的黑头粉刺样损害,无自觉症状10余年,于2006年2月8日就诊我院门诊。患者于幼年时发病,皮疹逐渐增多,发展至右侧胸部、腹部、下肢,由密集分布的丘疹组成,皮损可以挤出淡黄色半透明胶冻样物质,有时可反复发生脓疱、脓肿,愈合后遗留瘢痕,皮损无自觉症状,因影响美观而就诊。  相似文献   

4.
黑头粉刺痣(comedo nevus)系先天性毛囊畸形所致.1895年由Kofmann首先报告,临床上少见.现将我们诊治的1例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男,21岁.左侧头皮、胸背、肩部及上肢黑色毛囊性丘疹20年余,伴轻度痛痒,于2011年3月来我院就诊.患者出生后无明显诱因自左上肢出现针尖至粟粒大丘疹,渐累及头皮、胸背及肩部,皮疹缓慢增多增大,其上有密集黑头粉刺,15岁后颈背部部分黑头因炎症而逐渐形成萎缩性瘢痕、结节,左上肢皮损呈带状分布.曾到多家医院就诊(具体诊断、治疗不详),皮损无好转,且逐渐加重,时有破溃流脓性分泌物,头部为甚.既往体健,个人史无特殊,家族中无类似患者,亦无严重痤疮患者.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53岁.因头皮多发结节及黑色角质物50多年于2008年2月15日来我院就诊.患者出生后头皮即有一斑丘疹,随年龄增长而增大,无痛痒,青春期后无进展.  相似文献   

6.
黑头粉刺痣     
黑头粉刺痣(Comedone nevus)是一种先天性毛囊畸形,临床以群集的黑头粉刺样丘疹为主,病理表现以内充满大量角蛋白的深大漏斗样改变为特征。临床表现:黑头粉刺痣多于出生时即有或于20岁前出现,皮损为簇集或线状、带状排列的黑头粉刺样丘疹,见图1A、B,可沿皮肤Blaschko线分布。患者多无症状。该病以面颈部、躯干上部等毛囊覆盖部位最常累及,但生殖器、手掌等少见部位亦有报道。皮损多单侧分布,偶见双侧及泛发病例。  相似文献   

7.
黑头粉刺痣并发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黑头粉刺痣并发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1例黄龙①赵辨②范志莘②*黑头刺粉痣并发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未见文献报道,现报告如下。患儿陈某,女性,14个月。其母代诉:患儿头皮、颜面、躯干及四肢带状分布毛囊性丘疹14个月,局部出现萎缩性瘢痕1个月。患儿出生时,父母发...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 ,19岁。皮损发生于左上肢伸侧 ,损害大 ,较少见。皮损间有黑头粉刺样萎缩性瘢痕 ,伴有丘疹、脓疡 ,反复发作。病史达 13年。诊断为带状黑头粉刺样痣。  相似文献   

9.
黑头粉刺痣是临床少见的皮肤疾病,好发于面部、颈部、胸部,呈带状或单侧分布.笔者诊治2例发生于耳部且呈两侧分布的黑头粉刺痣.现报告如下.例1.男,11岁.两侧耳郭后毛囊性丘疹、黑头粉刺伴不适7年余,于2006年7月10日来我中心就诊.  相似文献   

10.
围颈部带状黑头粉刺痣1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报告1例10个月大男性患儿围绕颈部带状的黑头粉刺痣,既往报道的多为单侧性和少数双侧性黑头粉刺痣,未见环绕颈部的报道。  相似文献   

11.
患儿出生时左腋窝正中发现成片黑头粉刺样皮损,继之皮损缓慢地向左胸前、左上肢内侧及左侧背、腰等处发展,临床表现典型,病理组织改变符合黑头粉刺痣。  相似文献   

12.
目的报道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NBCCS)1例,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提高对NBCCS的认识。方法报告2007年至2019年在甘肃省人民医院确诊的1例NBCCS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病理检查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NBCCS为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由PTCH1、PTCH2等多种基因的显性突变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多发性基底细胞癌、多发性颌骨角化囊肿、掌角化障碍和颅内异位钙化、面部畸形(畸形眼、唇腭裂、严重眼畸形)及骨骼系统异常、多器官发育障碍等。临床诊断主要依赖诊断标准,PTCH基因检测可证实诊断。NBCCS涉及多个器官系统,治疗需多学科综合管理,定期复查CT、MRI等明确病变进展情况。结论 NBCCS临床罕见,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  相似文献   

13.
临床资料患儿,男,6岁。双耳部针头大小黑头粉刺样损害4年,粟粒大淡白色丘疹2年,于2010年7月16日来我院就诊。患者4年前双耳廓出现散在针头大黑褐色凹陷及丘疹,持续不退,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多,延及耳蜗及耳背侧,偶痒;2年前原皮损区局部出现粟粒大淡白色丘疹,无痛痒。父母非近亲结婚,否认家族中有遗传病史及类似病史。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精神、智力正常。实验室检查:血、尿、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54岁。因双上眼睑内侧橘黄色斑块5年,黑色丘疹2年于2003年10月8日住院治疗。患者5年前双上眼睑内侧出现橘黄色斑块,逐渐增大,不痛不痒,未加注意。3年前在同一部位黄色斑块皮损上开始出现粟粒样大小的丘疹,色黑,可以挤出黄色半透明胶胨状物,3年来逐渐增多,因为影响美观而  相似文献   

15.
<正>临床资料患者,女,39岁。主因左下肢腘窝密集丘疹30余年,于2013年10月就诊。患者于幼年时发病,开始为单个黑色毛囊性丘疹,后皮损逐渐增多,近半年来发展迅速,表现为局限于腘窝处密集的黑色丘疹,大小均匀一致,皮损可以挤出白色豆腐渣样物质,伴  相似文献   

16.
报告1例黑头粉刺痣并发右耳轻度混合性耳聋,本例病史、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均符合黑头粉刺痣。但其近来出现的右耳轻度混合性耳聋是否与本病有必然联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姐妹同患黑头粉刺痣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头粉刺痣,又名痤疮样痣,角化性毛囊痣。本病系毛囊局部发育异常、临床上罕见。我们遇到2例姐妹同患黑头粉刺痣,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报告1例表皮痣综合征并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儿女,6岁。出生后头部、面部、颈部、躯干及双足可见褐色斑块,皮损渐增大。皮肤科检查:头部、面部、颈部、躯干及双足可见带状及斑片状褐色疣状丘疹和斑块,部分沿Blaschoko线分布;口唇、颊黏膜及上颚可见疣状斑块。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棘层增厚,表皮突延长,基底细胞色素增加;真皮浅层小血管周淋巴细胞浸润。心脏彩超提示窦房结功能障碍,存在慢快综合征。诊断:表皮痣综合征并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17岁,农民。临床表现为全身分布约百余个大小不一的蓝紫色、蓝青色乳头样隆起,有弱性,柔软可压缩的血管瘤,同时伴有胃肠血管瘤损害以及消化道出血、贫血。  相似文献   

20.
<正>患者男,50岁。因面部及躯干丘疹20余年,于2021年8月18日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就诊。患者2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面部出现一绿豆大红色丘疹,伴疼痛,后逐渐形成黑褐色丘疹,无自觉症状,皮损逐渐增多,6年前外院诊断为基底细胞癌(BCC),予手术切除左面部黑色丘疹。随后皮损渐增多、增大。既往史:出生后手足多发点状至粟粒大凹陷,接触洗涤剂>1 h凹陷处可肿胀、发白。家族史:患者母亲及表弟有类似病史。体格检查: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心脏、肺部及腹部检查均正常。皮肤科检查:右耳后一1.5 cm×1.0cm×0.1 cm蓝黑色斑块,色素不均,边界清,形态规则,表面可见蓝黑色小球(图1A);面部及腹部多发黑色、黑褐色丘疹及斑块,大小不等,外周呈珍珠状隆起或呈分叶状(图1B);手足多发点状至粟粒大肤色凹陷,界清(图1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