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DNF化疗方案在晚期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晚期食管癌患者9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行DNF化疗方案:静滴375 mg/m2氟尿嘧啶+75 mg/m2多西他赛+100 mg/m2奈达铂,均在第1日使用,21 d为1个周期。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200 mg卡瑞利珠单抗,第1日使用,21 d为1个周期。两组均治疗3个周期。比较两组疗效、肿瘤标志物、免疫指标、生活质量核心问卷量表(QLQ-C30)评分及毒副反应。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疾病控制率、免疫功能指标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糖类抗原199(CA199)、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H)、癌胚抗原(CEA)、免疫指标、功能、症状、总体健康状况等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CC-Ag、CA199、CYFRA21H、CEA、功能、症状、总体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细胞免疫、血管生成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中晚期NSCLC患者86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43例,接受化疗治疗)、研究组(43例,接受化疗+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共治疗3个周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血管生成因子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免疫功能[CD4+、CD3+、CD4+/CD8+、CD8+]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均比对照组高(P<0.05);相比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血清Cyfra21-1、CA125、CEA、VEGF、bFGF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相比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CD4+、...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放化疗对中晚期食道癌(AEC)患者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某院收治的中晚期食道癌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采用放化疗治疗,研究组采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肿瘤标志物[血清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VEGF、钙结合蛋白S100A4(S100A4)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客观缓解率为40.00%,高于参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D4+[(36.56±1.91)%]、CD4+/CD8+(1.67±0.51)、NK细胞[(28.81±3.51)%]水平高于参照组[(32.48±1.7...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晚期胃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第1天静脉滴注多西他赛注射液,75 mg/m2;第2天静脉滴注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75 mg/m2;第3~16天分2次口服替吉奥胶囊80 mg/m2,连续诱导化疗3个周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注射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200 mg,21 d为1个周期,连续免疫治疗3个周期。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以及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和生活质量差异。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达5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00%(P<0.05)。两组治疗后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各项评分和总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SF-36各项评分和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EA、CA19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Ⅲ度及以上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可提高晚期胃癌治疗疗效,不良反应较低,并能降低血清CEA、CA19-9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铂类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就诊本院的100例晚期食管患者,按照区段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联合组(n=50),对照组应用白蛋白紫杉醇+铂类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联合组应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铂类化疗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个周期后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糖类抗原125(CA125)]、免疫功能指标[CD4阳性T淋巴细胞(CD+4)、CD8阳性T淋巴细胞(CD+8)、CD+4/CD+8]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个周期后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4个周期后,两组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CEA、HMGB1、CA125)、免疫功能指标(CD+4、...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顺铂在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原发性肝癌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2021年5月收治的118例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培美曲塞、顺铂治疗,观察组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抗癌效果、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血清甲胎蛋白(AF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存率。结果:观察组临床获益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D-1、AFP和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1年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原发性肝癌采用卡瑞利珠单抗可提高疗效,降低PD-1表达和肿瘤标志物水平,安全性高且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樊志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3,(31):63-66
目的 观察卡瑞利珠单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海军第一医院收治的HCC患者66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TACE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Ka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生存状况[无进展生存时间(FPS)、总生存时间(OS)]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69.70%,高于对照组的45.45%(χ2=3.970,P=0.046);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84.85%,对照组疾病控制率为72.7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51,P=0.228)。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KP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KP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FPS为(9.51±1.72)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的(5.15±1.16)个月(t=11.4...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评价卡铂和培美曲塞联合卡瑞利珠单抗与单独化疗用于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建立Markov模型,对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与单独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非鳞状NSCLC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临床效果参数和效用参数源于Ⅲ期临床试验(CameL试验)数据和国内外参考文献,结果指标包括成本、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和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采用单因素和概率敏感性分析对结果进行分析,以评估模型结果的稳健性。结果:基础分析显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可产生额外的0.395 QALY,增量成本为48 786元,从卫生体系角度来看,对应于每个QALY的增量成本效益比为123 509元。从医保支付方角度作情境分析,结果显示,从城镇居民医保角度卡瑞利珠单抗化疗的ICER为101 959元,从职工医保角度ICER为103 393元。结论:基于217 341元/QALY的支付意愿阈值,对于中国晚期非鳞状NSCLC患者,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的一线治疗相对于单独化疗具有经济学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顺铂+培美曲塞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本院确诊的60例晚期NSCLC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顺铂+培美曲塞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均持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CA125、CA199和CEA水平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治疗后1年的中位总生存期(OS)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 观察组中位总生存期(OS)、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均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A125、CA199和CE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3%,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顺铂+培美曲塞方案化疗治疗晚期NSCLC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顺铂+培美曲塞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本院确诊的60例晚期NSCLC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顺铂+培美曲塞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均持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CA125、CA199和CEA水平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治疗后1年的中位总生存期(OS)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 观察组中位总生存期(OS)、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均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A125、CA199和CE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3%,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顺铂+培美曲塞方案化疗治疗晚期NSCLC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复发卵巢癌40例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复发卵巢癌的效果。方法:将82例复发卵巢癌病人分成2组,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试验组每个疗程给予伊立替康200mg,在化学治疗(化疗)的d1,8静脉滴注(静滴);顺铂100mg,d1~5静滴;对照组氟尿嘧啶1500mg和顺铂100mg,按常规剂量给予。观察2组卵巢癌上皮抗原(CA125)值、病灶缩小情况、生存率、不同病理类型对其敏感度以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试验组CA125下降率22%,病灶缩小率28%,1年生存率70%,对照组分别为10%,7%,33%,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透明细胞癌较浆液性癌对伊立替康更敏感。试验组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腹泻、呕吐、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肠梗阻。结论: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可成为一种有效的、优于对照组的治疗复发卵巢癌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周小剂量化疗治疗高龄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周小剂量卡铂联合低剂量氟尿嘧啶(5-FU)治疗65岁以上高龄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高龄晚期胃癌患者33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8例,采用静脉输注小剂量卡铂100 mg/m2,每周1次,联合低剂量5-FU 500 mg/m2,每周1次,连续3周,休1周,重复3个周期;对照组15例,采用静脉输注卡铂300 mg/m2第1天,联合5-FU500 mg/m2第1~5天,每28 d重复,重复3个周期。3个周期后进行临床评价。结果:治疗组18例,总有效率为50.00%,其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9例;对照组15例,总有效率为46.67%,其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7例(P>0.05)。毒性反应:治疗组消化道Ⅱ°以上反应2例,Ⅰ°白细胞数下降1例,共16.67%;对照组Ⅱ°以上消化道反应7例,Ⅰ°以上白细胞数下降4例,共73.33%(P<0.05)。结论:周小剂量卡铂联合低剂量5-FU是治疗高龄晚期胃癌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CPT-11)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30例晚期胃癌患者给予CPT-11 180mg·m^-2于化疗第1天静脉滴注90min;卡培他滨1250mg·m^-2,分早晚2次口服,连服14d,21d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后进行评价疗效。治疗期间进行不良反应评估。结果30例患者中25例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9例,稳定10例,进展5例,总有效率为40.0%,临床反应率为80.0%。常见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迟发性腹泻、恶心、呕吐和手足综合征等,多为Ⅰ~Ⅱ度。结论CPT-11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且用药方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肺癌是全球头号癌症杀手,合理优化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的药物治疗策略,有望改善病人的生存预后。至今,含铂两药化疗仍是非小细胞肺癌群体有效率最高的治疗首选;对于选择性人群,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者,靶向药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更具优势。两者应用新模式和策略仍在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血脂异常对乳腺癌患者首次化疗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首次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814例,根据患者首次化疗前血脂情况分为血脂异常组(n=456)和血脂正常组(n=358),比较2组间化疗后肝功能异常发生情况;根据首次化疗前血脂情况将化疗后肝功能异常的患者(n=268)分为混合性血脂异常组(n=16)、非混合性血脂异常组(n=157)和血脂无异常组(n=95),比较3组间化疗后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根据化疗前后各血脂指标变化情况分为血脂不平稳组(n=723)和血脂平稳组(n=91),比较化疗后ALT水平。结果血脂异常组和血脂正常组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史、化疗方案、联合曲妥珠单抗及首次化疗前AL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血脂正常组相比,血脂异常组首次化疗前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P<0.01)。血脂异常组化疗后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较高(P<0.01)。混合性血脂异常组患者化疗后ALT水平明显高于非混合性血脂异常组及血脂无异常组(P<0.05)。血脂不平稳组患者化疗后ALT水平明显高于血脂平稳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以长春瑞滨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食管癌病人6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治疗组采用长春瑞滨25 mg/m2,静滴,第1、8 d;顺铂30 mg/m2,静滴,第2~4 d;亚叶酸钙0.2及氟尿嘧啶0.5 g/m2,静滴,第1~5 d.对照组除无长春瑞滨外,皆相同.每3周重复1次,连用3周期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2.5%和43.8%,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3个月和8.7个月;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结论 以长春瑞滨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疗效好,毒性小,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长春瑞滨、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道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以长春瑞滨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食道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食道癌病人5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治疗组采用长春瑞滨首日静脉推注10mg,第1~5天每日10mg泵维持24h,第1~5天静脉滴注氟尿嘧啶0.5g/m2;第1~3天静脉滴注顺铂30mg/m2。对照组氟尿嘧啶、顺铂用法、剂量与治疗组完全相同,每4周重复一次,连用3周期评定结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3.4%和35.7%,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5个月和8.2个月;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结论:以长春瑞滨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食道癌,疗效好、毒性小,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治疗高龄晚期结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L-OHP)联合亚叶酸钙(CF)和氟尿嘧啶(5-FU)治疗高龄晚期结肠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39例高龄晚期结肠癌患者被随机分成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1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两个周期的化疗后,进行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评价。结果:治疗组获得部分缓解10例、病情稳定9例、进展2例;对照组获得部分缓解6例、病情稳定10例、病情进展2例.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骨髓抑制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38.10%(8/21)和66.67%(12/18),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2.86%(9/21)和83.33%(15/18),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中奥沙利铂引起的外周感觉神经异常发生率为47.62%(10/21)。结论:用L-OHP联合CF和5-FU的化疗方案治疗高龄晚期结肠癌患者,近期疗效较好,患者耐受性好,值得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硫普罗宁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化疗方案均为长春瑞滨+顺铂,治疗组加用硫普罗宁,疗程10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46.4%,对照组为4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KPS评分下降率17.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肝功能损害率(9.4%)及白细胞下降率(46.4%)明显低于对照组(31.2%、81.2%)(P<0.05、P<0.01).结论 硫普罗宁能降低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的不良反应,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且不影响化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常州肿瘤医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一线氟尿嘧啶类药物化疗失败后的23例晚期胃癌患者,予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为二线方案化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例(4.3%),部分缓解(PR)6例(26.8%),病情稳定(SD)8例(34.9%),疾病进展(PD)8例(34.9%),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3.5个月。18例患者产生毒副作用。结论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毒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