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 病例资料男,28岁.因右下腹疼痛1d入院.1d前无明显诱因突感右下腹疼痛,为持续性钝痛,伴轻微畏寒、恶心,无呕吐、腹泻及黑便. 相似文献
3.
5.
自发性腹直肌损伤69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发性腹直肌损伤临床并不少见,常易误诊为腹内疾病,甚至行不必要的手术治疗给病人带来痛苦。作者1985年8月~1995年8月间收治69例,88.4%误诊,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69例,女52岁,男17例,年龄在19~69岁,50岁以下者57例,占82.6%。病 相似文献
6.
腹直肌鞘内血肿误诊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1995~2005年腹直肌鞘内血肿误诊7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例,女6例,平均年龄64岁。呕吐后腹痛3例,咳嗽后腹痛2例,运动后腹痛1例,不明原因1例。1.2诊疗方法分别误诊为肠破裂、肠扭转、腹部包块而手术治疗,术中确诊。行结扎断裂血管,清除血块,修补断裂的肌肉及术后消炎止血治疗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38岁。因“子宫肌瘤”入院。体检发现患者腹壁发育异常,腹白线增宽,自剑下至脐下腹壁局部膨隆。超声检查:上腹部横切面扫查时见腹直肌于腹中线处连续性中断,该处呈窄带样中强回声,厚约0.2cm(其后壁至表皮约0.4cm),宽约1.8cm(图1),与两侧的腹直肌鞘相延续,左右侧腹直肌对称; 相似文献
8.
1病历摘要女,43岁。因子宫内膜异位症行子宫半切术后0.5 a,下腹部周期性疼痛3个月入院。查体:下腹部手术切口处可触及4 cm×3 cm的包块,质硬边缘不清,活动度差。腹部彩超检查显示:腹直肌下段可探及一3.6 cm×1.1 cm的低回声团块,边界尚清,肌纹理模糊。团块内见点状血流信号。腹部超声提示:下腹部腹壁实性团块(提示子宫内膜异位至腹直肌)。行穿刺病理检查:镜下见到子宫内膜腺体。2讨论子宫内膜异位至盆腔多见,但异位于腹直肌的确属罕见。腹壁处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原则是手术切除,但易复发。超声是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方法,且无创痛… 相似文献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