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急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96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抗心律失常方案进行救治;治疗组在常规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进行救治。结果治疗组患者心律失常救治总有效率达到91.7%,高于对照组的72.9%;心电图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急诊救治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仅有3例,少于对照组的10例;用药前后血压水平的改善幅度小于对照组;对急诊救治方案的满意度为95.8%,优于对照组的81.3%。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急诊复律治疗,可以减轻对血压的影响,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缩短急诊救治和药物治疗总时间,使救治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急诊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61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3例)和对照组(28组)。实验组采取胺碘酮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不良反应率为3.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不良反应率21.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在急诊治疗中选择使用胺碘酮,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急诊治疗中胺碘酮用药效果分析。方法病例筛选2017年的5月至2018年的5月,病例筛选院急诊收治的124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将上述符合标准的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急诊常规治疗,治疗组增加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各项指标变化和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血压均不同程度下降,存在显著差异;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心率水平均下降,治疗前后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 <0.05;两组比较有差异,P <0.05,有统计学意义。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 <0.05。结论快速型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治疗,能帮助患者快速控制病情,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胺碘酮联合普罗帕酮治疗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日—2020年8月20日江苏省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112例,采用随机平衡综合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氯胺酮注射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 d。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电图(Q-T间期、P-R间期)、血压[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心室率、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V)]、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Fib)、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64%,高于对照组的82.14%(χ2=4.264,P=0.039);治疗3 d后,2组Q-T间期、P-R间期均较治疗前延长,LVEF均较治疗前升高,SBP、DBP及心室率均较治疗前降低,LVEDD、LVEDV较治疗前减小,Fib、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亦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试验组上述各指标改变程度均大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诊静脉应用胺碘酮在快速型心律失常复律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8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首剂148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8mL中9min内静脉推注完毕,随后以0.8mg/min的滴速维持静滴,5h后滴速改为0.4mg/min;若在首剂静脉推注后14min心律失常控制不满意,重复静脉推注145mg。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疗效、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28例患者中快速型心律失常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14%,治疗后血压、心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1例患者出现血压降低,2例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调整用药后恢复。结论急诊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有确切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快速室上型心律失常患者的资料,按照其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40例)及观察组(6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普罗帕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药物不良反应轻微,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师占红 《北方药学》2018,15(2):62-63
目的:探讨急诊采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高于对照组的77.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采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8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对照组患者常规应用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应用胺碘酮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91%,对照组为13.64%,经检验,χ2=0.09,P> 0.0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为68.18%,经检验,χ2=6.98,P <0.01。结论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有效、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胺碘酮治疗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52例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心电图及不良反应,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89.47%,治疗期间6例出现心动过缓,8例出现低血压,经对症处理后上述症状均缓解。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心率及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胺碘酮在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0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按照患者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普罗帕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率(H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QT离散度(QTd),不良反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00%(49/50)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R、LVEF、QTd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HR、QTd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4/5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6/5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具有确切的临床效果,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缓解心律失常的症状,药物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胺碘酮与索他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10 0例AMI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单盲分为 2组 ,胺碘酮组 :胺碘酮 0 2g ,tid ,有效后减至 0 2g ,po ,qd ,疗程 4wk ,随访 3a。索他洛尔组 :索他洛尔80mg ,po ,bid ,剂量随病情调整 ,疗程 4wk ,随访 3a。结果 :住院期间胺碘酮组梗死后心绞痛发生次数、应用硝酸甘油量、止痛药次数均较索他洛尔组少。经随访 3a ,胺碘酮组发生不稳定性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均较索他洛尔组少 (P <0 0 5 )。结论 :小剂量胺碘酮治疗AMI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作用可靠 ,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2.
陈利民 《中国基层医药》2014,(19):2961-2962
目的:分析胺碘酮在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急诊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6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8例,治疗组规律性应用胺碘酮,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8%,不良反应发生率14.1%。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8.33、13.91,均P<0.05)。治疗组房颤共36例,转复34例,转复率94.4%,其次为室性期前收缩(90.6%)。结论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急诊应用胺碘酮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对于房颤及室性期前收缩效果最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急诊时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50例,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记录治疗后患者显效、有效和无效的例数,以及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然后计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出现率。结果治疗之后,有40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3例出现了不良反应,分别为2例静脉炎和1例窦性心动过缓。结论对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可以静脉注射胺碘酮进行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率失常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11年2月~2012年9月本院收治的40例快速型心率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4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总有效35例,总有效率为87.5%;患者治疗后心率及血压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率失常患者中的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采用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方法 300例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卡维地洛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入选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59例,入选患者均给予心电监护,并在发现快速心律失常24h内和出院后1、3个月做24h动态心电监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结果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均能控制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快速心律失常,但卡维地洛组明显优于美托洛尔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第3个月与第1个月比较卡维地洛组可进一步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美托洛尔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卡维地洛可以很好的控制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快速心律失常,降低猝死和恶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盐酸美西律治疗ICU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盐酸美西律片进行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胺碘酮进行治疗。两组用药观察时间为15 d。两组治疗前后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检测;治疗前后空腹抽取肘静脉血,分离血清后采用原子吸附法进行血清钾、镁离子检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6%,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LVDs与LV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镁、钾离子浓度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不过稳定在正常范围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盐酸美西律治疗ICU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能有效改善预后,其疗效的发挥可能在于有效改善机体内钾离子通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析西地兰联合胺碘酮治疗急诊重症心衰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急诊重症心衰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以电脑Excel表格按照1:1比例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比组患者采用西地兰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西地兰联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QT离散度、心功能指标及治疗后临床指标.结果 治...  相似文献   

19.
There is good evidence that amiodarone is effective against a variety of arrhythmias and that it may be superior to other drugs in some settings. Because of its proven efficacy and safety, amiodarone is currently the leading antiarrhythmic drug. The electrophysiological actions of amiodarone are complex and not completely understood. It is generally classified as a Vaughan-Williams class III agent, prolonging repolarization by inhibition of outward potassium channels. Amiodarone is particularly useful because its safety has been clearly demonstrated by a large body of evidence, including several randomized trials. Compared with many other antiarrhythmic drugs, amiodarone causes few cardiovascular adverse effects; however, its overall tolerance is limited by considerable non-cardiac toxicity. Although amiodarone will continue to give way to the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ICD) as primary therapy for many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sustained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VT) or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VF), it is likely that the use of amiodarone in ICD patients will continue to prevent ICD discharges. Evaluation of combined use of amiodarone and ICD may provide the first opportunity to conduct a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amiodarone efficacy against VT recurrence. Pharmacological therapy remains the major approach to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F), and the use of amiodarone is likely to increase in future years. This review will analyze the evidence that amiodarone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antiarrhythmic dru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