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CPR是指对心脏骤停所采取旨在恢复生命活动和智能的一系列及时、规范有效的抢救措施。尽管新的指南在循证医学基础上为院前心肺复苏提供了许多很好的方法和建议,但是院前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仍然较低。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院前心肺复苏的治疗进展情况,特别是在影响CPR抢救成功率的诸多因素中,心搏呼吸骤停的原因、发生地点及心搏停止的时间是被公认的重要因素。我们在院前必须要做到快速到达现场、快速诊断、快速心肺复苏,同时,还要针对基础原发病的积极治疗,才能真正提高院前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13.03.03日至2017.05.01日在本院心肺复苏成功的30例心脏骤停患者按照急诊时间先后分成对照组15例、观察组15例.前组实施常规护理,后组采取急诊护理.将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3.33%)较对照组(40.00%)更低(p<0.05).结论:急诊护理能够预防心肺复苏成功的心脏骤停患者出现记忆力减退等不良症状,有利于后期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余杭区第三人民医院院前心脏骤停和院内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CPR)后进入ICU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对该院ICU72例经过心肺复苏(CPR)成功后的患者,按心脏骤停的地点分为院前组和院内组,比较两组的年龄、基础疾病、开始心肺复苏的时间、心肺复苏成功的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复苏成功时肾上腺素累积量、胺碘酮累积量、乳酸、存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在CPR开始时间、气管插管开始时间、除颤开始时间、入ICU时乳酸水平、存活率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院内组存活率(16.67%)与院前组存活率(4.7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在年龄、CPR持续时间、胺碘酮累积量、肾上腺素累积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很低,而院前心脏骤停的存活率明显低于院内心脏骤停的存活率,与第一现场目击者未及时进行有效的院前急救有关,加强全民急救知识普及,早期心肺复苏、早期气管插管、早期除颤,尽快恢复重要脏器的灌注是提高复苏存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提高心脏骤停病人院前救治的综合水平以及影响心脏骤停院前救治效果的因素。方法:采用对目标人群中心脏骤停病人进行院前心肺复苏术,用院前心肺复苏术临床效果研究调查346份病例资料。结果:按照院前心肺复苏的条件进行分组对比分析,发现在呼救反应时间长短、有无旁观者参与、有无电击除颤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气道开放后使用球囊面罩和气管插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脏骤停病人在呼救反应时间小于10分钟、现场有旁观者参与复苏、早期启用电除颤者心肺复苏成功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不同现场发生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成功率的研究,以便提高云南省急救中心院前的复苏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经云南省急救中心心肺复苏后到医院的816例患者的中间环节及救治经过。结果在心脏骤停发生地点病例数中,家中的心肺复苏成功率高于公共场合的心肺复苏成功率。结论在第一呼救时间了解到患者为呼吸心跳骤停者即给予电话指导进行心肺复苏,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生命链”中第二环节的断裂,有助于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而公众在公共场所救治非亲属的心跳骤停患者有较多顾虑,有待伦理与法律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李鸣明 《现代保健》2011,(35):142-143
目的 比较院前心肺脑复苏时两种不同的通气方式(气囊面罩通气和气管插管通气),对其成功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1年6月郑州市中医院急诊院前接诊心脏呼吸骤停患者279例为研究对象,将实际统计235例采取两种不同通气方式的患者分为两组,即气管插管通气组和气囊面罩通气组.结果 气管插管通气组复苏成功29例,复苏成功率24.37%,复苏后脑死亡率55.17%;气囊面罩通气组复苏成功12例,复苏成功率10.34%,复苏后脑死亡率为66.67%.两组患者复苏成功率和脑死亡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院前急救中应尽可能对心脏呼吸骤停患者行气管插管,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及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7.
53例心肺复苏抢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在急救医学中的应用。方法对53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并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常规应用肾上腺素静脉注射,根据需要辅以电击除颤等,并用心电监护仪连续监测生命指标。结果复苏成功16例,总成功率为30.2%。结论规范和普及心肺复苏技术,加强院前急诊,可以大大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王超 《中国卫生产业》2013,(22):159-159,161
目的观察院前对心脏骤停患者实施药物复苏时,肾上腺素和血管加压素联用的方案能否提高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成功率。方法选取肾上腺素与血管加压素联合应用的22例心脏骤停为治疗组,并选取单用肾上腺素的38例心脏骤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达到自主循环恢复3例(13.64%),对照组自主循环恢复5例(13.16%),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院前抢救心脏骤停患者时,肾上腺素和血管加压素联用的药物复苏方案未能明显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护理与急救措施。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3月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接诊的心脏骤停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心肺复苏急救措施,观察组接受急救治疗和规范化心肺复苏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急救反应时间、自主心跳恢复时间、急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自主恢复心跳时间和急救反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救成功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发生心脏骤停症状时及时开展心肺复苏能帮助其心跳恢复自主功能运动,规范化护理可以提高心肺复苏急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在院前抢救心搏骤停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以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对2004年1月。2006年10月在院前抢救心搏骤停患者中使用AED的382例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统计呼叫电话至开始除颤时间,并计算成功除颤率及心肺复苏成功率,统计复苏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82例患者中46例心电示波为室颤,现场予AED除颤后成功恢复自主循环12例;心电显示为心脏停搏、无脉搏心电活动(PEA)者经CPR后转为室颤,经AED除颤恢复心跳2例;心肺复苏成功共14例。呼叫至开始除颤时间,存活组(6.72±1.53)min,死亡组(9.32±2.03)min。结论影响除颤厦心肺复苏成功主要的因素是时间,使用AED快速旱期除颤可以提高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