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究脑CT灌注成像与CT血管成像诊断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本院进行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治疗的患者44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进行两次脑CT灌注成像,对比剂的总剂量为70 mL,接着对颈内动脉颅外段进行CT血管成像。对照组的患者进行一次脑CT灌注成像,对比剂的总剂数量为48 mL,注射流率为4.4 m/s。观察患者由CT血管成像中呈现出的螺旋横轴面的图像,从而对管壁斑块的状态及性质进行评价。同时观察脑CTP的达峰时间(TTP)、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结果实验组总共发现28处斑块,其中硬斑14处,软斑10处,混合斑4处;对照组总共发现17处斑,其中硬斑6处,软斑8处,混合斑3处。实验组头颅CT平扫正常19例,异常3例,脑CTP检查正常7例,异常15例,患者患侧与对侧的TTP、CB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TTP、CBF患侧与对侧无明显差异。结论 CT血管成像可以很明显的观察到患者颈内斑块的数量,观察患者的颈内动脉是否狭窄及闭塞,脑CT灌注成像则可以清楚的了解脑血流量以及脑血容量。二者的结合可以对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的患者治疗提供更全面的资料,对病患的早期诊断及其治疗有极大的帮助,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传统肝脏CT影像诊断主要根据形态学及密度的改变,已不能满足目前的临床工作需要。肝脏血流动力学在各种病理情况下将发生变化,正确认识和评价肝脏病理情况下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对于肝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CT 灌注成像[1](CTP,CT perfusion imaging)作为评价器官、组织血流灌注情况的一种非介入性功能成像,在肝脏及其疾病的诊断中较传统CT影像学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就CTP在肝脏方面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694例双源CT冠状动脉影像分析,可以发现有效的护理是提高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和疾病诊断技术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HCC)的双源CT灌注成像(CTPI)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对30例HCC患者行CT灌注扫描,获得肝动脉灌注量(ALP)、门静脉灌注量(PV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灌注流量(BF)、血管通透性(P)、patlak血容量(pBV)等灌注参数,以评价HCC的CT灌注特点.结果 (1)HCC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在动脉期迅速上升至峰值,而后维持平衡或较快下降;(2)30例肿瘤组织在ALP、HPI、BF、P、pBV图上均表现为高灌注,其中的10例ALP图呈均匀高灌注,20例呈不均匀高灌注,坏死区无血流灌注;(3)肿瘤组织ALP、HPI、BF、pBV明显高于瘤旁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5),PVP明显低于瘤旁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5);(4)边缘模糊的瘤灶周围肝组织ALP、BF高于边缘清晰的瘤灶周围肝组织(P<0.05);(5)CT灌注图像测得HCC病灶面积较原始图像所测得的面积大.结论 双源CTPI能很好的反映HCC的血流灌注特点,对HCC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黎盛强  蒲冕 《贵州医药》1998,22(3):189-190
单螺旋CT(SinglSpiralCT,SSCT),对兴趣区进行快速连续容积扫描,得到病变的三维信息。如同时由肘静脉快速注射造影剂,在靶血管造影剂充盈的高峰期进行容积数据采集,使用最大强度投影法(MIP,此方法已被各大公司在CTA重建中广泛使用),可获得受检血管的完整影像。笔者使用单螺旋CT对29例各种不同部位病变、范围的患者行CYA检查,结合临床,拟对其临床应用范围及各部位的临床价值作初步的评价。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29例,男13例,女16例,平均年龄41岁。29例分成三组:(1)正常血管结构及毗邻6例:头2例,其中1例…  相似文献   

6.
1 CT成像技术进展近年来 ,CT的一个重要发展是螺旋CT的普及和多层螺旋CT的推出[1] 。目前 ,CT设备中 ,包括低档设备 ,已全部采用滑环式设计、螺旋扫描方式 ,探测器也全部改用固态的、低余辉、高检测率的材料。标志着常规CT扫描机已完成从层面扫描到螺旋扫描的换代。意味着CT的功能和基础理论已全面更新 ,也将对各级医院实施CT的更新换代产生重要影响[2 ] 。和常规CT层面采集不同的是 ,螺旋CT采用容积采集 ,从而使采信信号的速度、质量和类型均发生了质的变化。在容积采集的基础上 ,得以实施高级后处理功能。另一种改进型———电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造影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共计248例.患者平均年龄(48.5±12.6)岁,男性160例,女性88例.其中颈内动脉系统TIA 172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76例.结果 ①颈内动脉TIA和椎-基底动脉TIA的CT灌注成像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NIHSS评分≥4分者和NIHSS评分<4分者CT灌注成像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22例患者未见血管异常,226例存在脑动脉狭窄或闭塞.共检出病变血管312条,以大脑中动脉狭窄最多,共计112条;④颈内动脉出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犯罪血管阳性率明显高于椎-基底动脉出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犯罪血管的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造影可提高对TIA的诊断阳性率,为TIA的治疗提高丰富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缺血CT灌注成像原理与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是一种功能成像(functional imaging)的方法.它在显示形态学变化的同时反映生理功能的改变。因其可反映活体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可进行定量或半定量分析,故为医学影像学界和临床所重视。  相似文献   

9.
吴春茂  余永强 《安徽医药》2013,17(1):140-142
肾上腺结节是在当今CT高分辨力成像下十分常见的病变。目前CT能显示许多肾上腺良性结节的特征,但仍有一部分肾上腺结节性质不能明确,例如转移瘤、肾上腺皮质癌(ACC)和嗜铬细胞瘤。在文献中,种种CT成像技术已经被提倡用来区分良恶性肾上腺病变,该文对这些区分肾上腺结节良恶性的CT成像技术做一综述,一般形态学影像特征也会加以强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 CTA)联合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 CTP)参数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溶栓后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HT)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焦作市人民医院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ACI患者172例,按照治疗后是否发生HT分为两组,HT组31例,无HT组141例。所有患者均行CTA与CTP检查,比较两组各影像学参数的差异,分析HT与各影像学参数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各参数预测HT的效能。结果 HT组脑血容量(2.45±0.84)mL/100 mL、脑血流量[(47.62±6.39)mL/(100 mL·min)]明显低于无HT组[(3.01±0.89) mL/100 mL、59.76±12.35 mL/(100 mL·min)],平均通过时间(17.21±5.67s)、达峰时间(25.23±6.23)s、表面渗透性[2.24±1.31 mL/(100 mL·min)]高于无HT组[(13.11±5.3...  相似文献   

11.
张慎和 《安徽医药》2018,22(9):1787-1789
目的 探究双能量CT(DECT)评价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疗效的价值.方法 对原发性肝癌30例进行化疗栓塞,于术后4周行DECT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了解患者肝脏病灶情况.对DECT图像分别采用双能量成像处理法(A法)和常规成像处理(B法),根据病灶碘油缺损区和(或)周边区强化显示结果进行评分,并DECT检查结果与DSA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法取得图片的评分显著高于B法(P<0.05).DSA检出42个病灶,A法和B法分别检测出38个和32个病灶;A法的病灶阳性检出率为90.5%、敏感性为90.5%、特异性为86.0%,显著高于B法(阳性病灶检出率为76.2%、敏感性为76.2%、特异性为58.0%)(P<0.05).结论 DECT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治疗效果展现出较高的准确性,该研究为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术疗效评价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最佳单能图像在增加肠系膜上动脉血管内血栓与造影剂对比度或平扫图像血管内血栓与周围正常血管对比度中应用价值。方法10例经手术证实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病例,1例仅宝石能谱CT平扫后用最佳单能图像处理,2例直接按照宝石能谱CT肠系膜上动脉常规扫描后,使用最佳单能图像处理血管;7例行平扫及肠系膜上动脉常规扫描后再用能谱最佳单能图像处理。结果1例平扫后最佳单能图像显示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密度增高,肠系膜肿胀,小肠及升结肠管壁水肿增厚;9例显示肠系膜上动脉充盈缺损,其中7例显示小肠壁淤积扩张增厚,2例合并升结肠壁水肿增厚,所有增厚的肠管壁增强均呈分层样强化。4例合并大量腹水。结论宝石能谱CT最佳单能图像在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中具有很大优势,特别是能清晰显示肠系膜上动脉细小分支内血栓。  相似文献   

13.
沈瑞  曹国平  孙婷婷  吕福仙  邓小毅 《安徽医药》2019,40(10):1091-1094
目的 探讨双能量CT(DECT)半定量评分系统在痛风患者尿酸盐结晶评估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7年8月江苏大学附属澳洋医院39例痛风患者的足部DECT扫描结果,并对其尿酸盐结晶进行半定量评分。应用DECT定量软件测量尿酸盐结晶体积;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半定量评分重复性;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半定量评分与尿酸盐体积的相关性;同时比较半定量评分方法与定量软件测量尿酸盐体积方法所用时间。结果 39例患者共完成了73只足部扫描,其中69只足部检测到尿酸盐结晶。DECT尿酸盐结晶评分在肌腱中最高,其次为第一跖趾关节、踝/中足关节,脚趾的其他关节评分最低。2名影像医师对尿酸盐结晶的半定量分析结果一致性高,ICC为0.944。69只足部的尿酸盐结晶体积平均值为(2.69±8.84)cm3。DECT尿酸盐评分与其体积密切相关(r=0.479,P<0.001)。两名评分者使用DECT评分系统分析尿酸盐结晶所需时间分别为(68.18±15.16)秒、(74.67±16.15)秒,定量软件分析所需时间为(166.10±13.23)秒,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7.029,P<0.001)。结论 DECT尿酸盐结晶半定量评分系统是可行的,相比定量分析软件更省时、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在小儿肺静脉异位引流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6例手术证实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资料,所有患儿均使用低计量造影剂0.8~1.0 ml/kg,常规扫描后图像进入能谱界面处理,找出最佳单能图像,并行多平面重组(MPR)、薄层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等后处理,并与彩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所有患儿宝石能谱CT均显示肺静脉回流异常,利用宝石能谱最佳单能图像重建图像,16例均完整显示引流静脉行径,16例患儿引流位置诊断明确,显示率均高于彩超。重建图像能直观明确显示引流静脉的整体形态。结论小儿肺静脉异位引流利用宝石能谱CT检查,使用低剂量造影剂,用50~55 Kev单能图像重建,能很好的显示肺静脉异位引流细节,减少造影剂对小儿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5.
吴春叶  龚宝琪  屈瑾  李巍 《天津医药》2018,46(8):869-872
目的 研究双能CT (DECT) 成像、 血清白细胞介素 (IL) -1β在痛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2015 年6月—2016年6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及住院的有关节肿痛并明确诊断为痛风患者 (痛风组) 76 例, 另抽取40例非痛风患者做为对照组, 其中类风湿关节炎33例, 骨关节炎7例。DECT检测所有入选患者的受累关节, 获取患者存在绿色结晶沉积的数目及堆积部位;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检测2组患者血清IL-1β水平。评价DECT和IL-1β诊断通风的临床价值, 绘制IL-1β的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 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 (AUC), 确定最佳诊断界值。结果 DECT共发现尿酸盐沉积病灶349处, 主要位于第1跖趾关节 (245处), 对照组5例患者出现假阳性, 3例为甲周伪影, 2例为足垫伪影。DECT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87.5%, 血清IL-1β 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65.7%和90.0%, 两者联合检测敏感度及特异度是100%和95.0%。IL-1β的AUC为0.929 (0.882~0.977), 最佳诊断界值为5 ng/L。结论 DECT联合血清IL-1β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痛风, 明确尿酸盐沉积部位,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能谱CT增强扫描,探讨CT能谱成像定量分析在鉴别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影的像学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病理已确诊的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各20例,均用宝石能谱CT进行GSI扫描,在宝石能谱成像浏览器(GSIviewer)的软件上进行,得到能谱曲线含碘量图40-140keV能量水平的CT值及斜率值对比,最后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增强扫描中40-140keV能量水平的CT值中,40-70keV能量水平的CT值小细胞肺癌组低于非小细胞肺癌组。小细胞肺癌组与非小细胞肺癌组能谱曲线肿瘤内40-70keV兴趣区(ROI)碘含量斜率各为(2.07+0.76)、(3.08+1.16),两组组间斜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P〈0.05)。结论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能谱成像上碘含量不同的特征,可以初步区分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为影像学鉴别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双能量减影(DES)与低剂量多排螺旋CT(MSCT)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62例疑似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2例患者均接受DES与低剂量MSCT检查,观察DES与低剂量MSCT诊断输尿管结石结果.以临床最终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DES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能谱CT成像诊断肾透明细胞癌术前分级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8年9月100例经病理组织学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能谱CT成像双期扫描资料,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能谱CT成像肾透明细胞癌术前分级诊断结果。结果不同病理分级动脉期与髓质期能谱参数CT值比值、碘浓度比值、能谱曲线斜率结果比较,均为Ⅰ级Ⅱ级Ⅲ级(P 0.05);以患者动脉期与髓质期能谱参数为变量,患者肾透明细胞癌级别为状态量,绘制ROC曲线,病理分级Ⅰ、Ⅱ级诊断中,动脉期能谱曲线斜率AUC=0.952,高于动脉脉期CT值比值AUC=0.752、碘浓度比值AUC=0.855以及髓质期CT值比值AUC=0.898、碘浓度比值AUC=0.829、能谱曲线斜率AUC=0.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病理分级Ⅱ、Ⅲ级诊断中髓质期能谱曲线斜率AUC=0.993,高于动脉期能谱曲线斜率AUC=0.888,CT值比值AUC=0.811、碘浓度比值AUC=0.821以及髓质期CT值比值AUC=0.810、碘浓度比值AUC=0.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能谱CT成像对于术前肾透明细胞癌术前分级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利用能谱CT物质分离技术评价冠状动脉钙化斑块狭窄率的准确性。方法收集行冠状动脉CT能谱成像的86例钙化斑块患者的图像,使用物质分离软件评价钙化斑块的狭窄程度,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符合与否分成2组,比较2组之间在图像质量上的差异;根据钙化斑块所在冠状动脉节段管腔直径分为2~mm、3~mm及≥4 mm 3组,比较3组在符合程度上的差异。结果能谱CT扫描共检出256处钙化斑块。利用物质分离技术诊断0、<50%、≥50%和≥70%狭窄的灵敏度分别为88.89%、88.04%、83.08%、75.93%;特异度分别为97.16%、90.24%、92.15%、98.51%。2组在CT值、信躁比(SNR)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SD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钙化斑块所在冠状动脉节段管腔大小影响狭窄率的判断,管腔越大,符合率越高。结论能谱CT物质分离技术评价冠状动脉钙化斑块狭窄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图像质量和钙化斑块所在冠脉节段管腔大小对准确性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