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秀娥 《中外医疗》2008,27(35):33-34
目的 探讨孕妇早产原因,实施阶段护理干预,降低早产发生率,延长早产儿孕龄. 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分娩的1002例早产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 胎膜早破、双胎、产前出血、妊娠高血压是发生早产的易发因素. 结论 明确早产原因,进行阶段护理干预,是降低早产发生率,改善围产儿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钟业超 《海南医学》2007,18(10):59-60
目的 探讨早产的病因、治疗及围产儿的预后.方法 对2001年~2006年我院206例早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自发性早产136例,其中101例孕龄≥34周.医源性早产70例,其中48例孕龄≥34周.在先兆早产患者中,硫酸镁抑制宫缩的效果与浓度有关.地塞米松的运用可减少新生儿窒息.结论 大多数早产发生在孕≥34周.应积极防治早产适时终止妊娠,争取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早产是围生儿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发生率为5%~15%[1],而胎膜早破是早产的首要原因.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分娩孕妇总数2 424例,其中早产223例,发生率为9.2%,其中胎膜早破早产34例,占早产15.2%.现将胎膜早破早产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双胎妊娠早产17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早产的病因、终止妊娠的方式和时机.方法 对2000年1月-2009年12月双胎妊娠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双胎早产共177例,其中早期早产组(A组)72例,晚期早产组(B组)105例;选择双胎足月产208例为对照组(C组).结果 双胎早产发生原因以自发性早产为首位,晚期早产中医源性早产比率高于早期早产...  相似文献   

5.
刘洁玲 《海南医学》2003,14(9):55-56
目的分析早产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分娩的早产135例,将早产分为自然早产117例、人工早产28例,分别与同期的200例足月分娩相比,进行早产的临床因素分析.结果孕妇无产前检查、胎膜早破、原因不明、胎盘因素(产前出血)中、重度妊高征、双胎、臀位、畸形等均与早产有关,人工早产者产前检查率最低,明显低于足月分娩对照组(P<0.01),其主要与产前出血、中重度妊高征、多胎有关.自然早产者产前检查率明显低于足月分娩对照组(P<0.01),其主要与胎膜早破、不明原因有关.结论孕期多种因素与早产有关,人工早产与自然早产具有不同的危险因素,做好产前检查是预防早产发生的根本.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与早产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间分娩的早产275例,与同期分娩的足月对照组275例相比,进行早产的临床因素分析.结果孕期妇女未做产前检查、胎膜早破、多胎妊娠、产前出血、重度子痫前期、胎儿畸形均与早产有关.结论孕期多种因素与早产有关,胎膜早破是主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林秀珠 《中外医疗》2011,30(18):96-97
目的 探讨早产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进行早产高危人群的筛查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早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有早产史的10例.胎膜早破24例;双胎妊娠12例;子癫前期25例:脸盘因素至产前出血19例;胎儿窘迫16例;妊娠期糖尿病6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4例.羊水过多18例.结论 早产是多因...  相似文献   

8.
早产是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75%以上的围产儿死亡与早产有关.我们对1998年7月~2002年7月165例早产临产及先兆早产的及死亡原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总结药物抑制宫缩的效果与经验,为进一步改进治疗,降低早产及围产儿死亡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早产发生的原因以及早产儿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住院分娩322例早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胎膜早破,不明原因早产,妊高征,胎盘因素,臀位为早产原因前五位.早产儿病死率与孕周、出生体重相关.产前皮质激素的使用可明显改善早产儿的预后.结论 早产病因复杂,减少早产的发病率,关键是重视围生期保健,加强对高危妊娠的管理,积极防治妊娠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163例早产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早产的原因.方法 对本院2004年10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163例早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孕期母亲未作产前检查、胎膜早破、胎位不正、妊高征、多胎、内科合并症等均与早产有关.结论 定期产前检查、预防胎膜早破是预防早产、降低围产儿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与早产的相关性.方法 对2006年1月~2008年6月我院产科早产分娩130例,抽取在本院同期足月分娩130例产妇作对照,比较两组产妇的相关情况及围产儿结局.结果 生存率:早产儿87.69%,足月儿达99.23%,有显著性差异;PROM发生率:早产组22.31%.足月产组9.23%,早产组明显高于足月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胎膜早破与早产呈正相关,积极治疗妊娠期生殖道感染,预防胎膜早破,防治早产的发生,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早产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早产的原因、治疗及其早产儿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2003年6月~2008年6月住院的65例早产的临床资料,对早产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65例早产积极综合治疗,未见孕产妇死亡.早产儿死亡7人.61人成活.结论 早产与诸多因素有关,伴随不同程度的产科并发症,应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要在孕周、体重两者的基础上预测早产儿的死亡风险,尽早防治,降低早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1997年1月至2001年12月间的29例早产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早产发生率为2.77%(29/1047).结果孕期母亲未做产前检查、重度妊高征、臀位、胎膜旱破、产前出血、早产史是早产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新生儿窒息率20.69%,新生儿病死率1034%.结论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提高早产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水平,对围产医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早产低体重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体重在2500g以下的活产新生儿.给初生早产低体重儿适度的关爱、精心的护理对早产低体重儿是否能健康成长有着关键的意义.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了48例早产低体重儿,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共收治48例本院产科出生孕未满36周的早产低体重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研究导致孕妇早产的多种因素,以及对早产的临床研究.方法对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10月间68例早产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结果胎膜早破、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前置胎盘、多胎妊娠是早产最主要的原因.结论由于早产,随之而来的各种并发症是围生儿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定期的产前检查和适度的治疗以及加强对出生后新生儿的护理可显著降低围生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导致早产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2004年1月~2010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分娩发生早产产妇124例作为观察组,按1∶1随机选择同期足月分娩产妇124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可疑危险因素对早产的影响.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5个变量是早产的危险因素(P<0.05).以早产为应变量,其他统计量作为自变量赋值后进行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有实际意义影响早产的因素,结果显示早产独立危险因素为:胎膜早破、产检次数过少、体质量增加过少、妊娠合并贫血,其OR值分别为3.23、2.85、2.23、1.96.结论 早产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针对上述因素预防和控制早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早产26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胎膜早破、臀位、双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前出血、内科合并症、胎儿畸形等均与早产有关.结论 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胎龄越小、新生儿体重越轻其死亡比越高.提高早产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水平,对围产医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早产的原因及其对母儿的影响,探讨临床治疗的方法措施. 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2003年12月分娩的947例早产及947例对照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结果 早产发生率为9.6%,其中不明原因占37.5%,胎膜早破占25.7%,双胎占11.2%.早产组新生儿低体重、窒息、病死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 结论 引起早产的主要原因尚不清楚,胎膜早破及双胎较常见;防治早产是减少新生儿不良结局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早产是指孕满 2 8周而不满 37周之间终止妊娠者 [1 ] 。由于早产的确切病因及机制尚未真正阐明 ,从回顾性资料中探讨早产的发病状况有助于指导临床工作及研究防治策略。本文对我院 2 0年来早产发生率及临床因素进行分析 ,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早产的认识 ,为制定早产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取 1 982年 1月至 2 0 0 1年 1 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除死胎以外的所有早产病例。1 .2 分析方法 :对我院 2 0年早产发病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按两个年代 (1 982~ 1 991年 ,1 992~ 2 0 0 1年 )进行临床因素的比较。用统一表格…  相似文献   

20.
魏巍  黄醒华 《北京医学》2008,30(5):306-308
国内外早产的发生率基本稳定在5%~15%.此比例在过去20年中保持不.并未因对早产的认识加深而下降[1].随着助孕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早产发生率甚至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