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高压氧(HBO)联合α-硫辛酸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其炎性因子的变化.方法 将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14例随机分为HB0、α-硫辛酸、综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HBO组采用HBO治疗,α-硫辛酸组采用α-硫辛酸治疗,综合治疗组采用HBO和α-硫辛酸联合治疗.3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后)检测神经传导速度、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同时进行DPN程度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后,综合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4.9%和94.6%,显著优于HBO组的39.5%和76.3%以及α-硫辛酸组的35.9%和7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hs-CRP、TNF-α、IL-6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治疗组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与HBO组和α-硫辛酸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O治疗联合α-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较单纯应用HBO、α-硫辛酸治疗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9):3620-3621
对高压氧联合α-硫辛酸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影响以分析和探讨。将2016年2月~2017年3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64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高压氧进行治疗,观察组高压氧联合α-硫辛酸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血清丙二醛(MDA)进行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之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血清丙二醛(MDA)有明显的差异,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96.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压氧联合α-硫辛酸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神经传导的速度,降低氧化应激的发生,利于患者的身体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甲钴胺与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将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给予甲钴胺与α-硫辛酸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 3%)高于对照组(64. 7%),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以及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T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神经电生理指标优于对照组,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甲钴胺与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理想,可明显改善患者血糖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α-硫辛酸联合加巴喷丁对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随机将52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7例应用α-硫辛酸联合加巴喷丁观察疼痛缓解情况;对照组25例进行常规治疗。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α-硫辛酸联合加巴喷丁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加巴喷丁可明显改善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患者的效果及其对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MODS的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17)。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分析比较这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平均住院时间、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MODS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降低患者外周炎症因子的水平,有效提高治愈能力。  相似文献   

6.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害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害的治疗价值.方法将56例急性胰腺炎伴肝功能损害的患者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Ⅰ组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g/d Qd.ivgtt,其余治疗两组相同.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凝血酶原时间(PT)等,并观察临床病情.结果Ⅰ组AST、ALT、PT较Ⅱ组明显好转(P<0.01);Ⅰ组AST、ALT好转率较Ⅱ组高(P<0.05);两组治疗后TNF-α、IL-6均较治疗前下降,而Ⅰ组较Ⅱ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害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8):1230-1232
目的观察α-硫辛酸结合贝前列素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组,将采用α-硫辛酸治疗的30例患者临床资料归为对照组,将采用α-硫辛酸结合贝前列素钠治疗的30例患者临床资料归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下肢神经功能运动神经诱发电位潜伏期(LA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LAT低于对照组,MC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NO水平高于治疗前,ET-1水平较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NO水平比对照组高,ET-1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硫辛酸结合贝前列素钠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急性脑梗死(ACI)老年患者使用α-硫辛酸联合醒脑静对老年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选取某院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T2DM合并ACI老年患者12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化治疗方案,观察组加用α-硫辛酸联合醒脑静治疗,14 d后对比两组血黏度指数,凝血功能水平,并评价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血黏度指数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凝血功能中血小板计数(PLT)水平降低,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升高,且观察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糖代谢水平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55%(4/61)低于对照组19.67%(12/61),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醒脑静在治疗T2DM合并ACI患者,效果确切,通过改善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糖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以补阳还五汤联合α-硫辛酸治疗,对照组仅予以α-硫辛酸。治疗两周后,观察相关指标。结果: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α-硫辛酸及护理干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α-硫辛酸治疗(α-硫辛酸300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200mL,静脉滴注,1次/天,疗程2周);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及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提高,且治疗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α-硫辛酸及护理干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显著,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α-硫辛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sICAM-1)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将61例早期DN患者分为治疗组31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常规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α-硫辛酸300 mg加入到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20 d,测定两组患者的sICAM-1和hs-CRP浓度.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清sICAM-1和hs-CRP较治疗前显著降低[(198.03±23.67)、(271.17±34.66) μg/L,(5.16±0.43)、(7.95±0.88) mg/L,t值分别为5.75、3.05,P均<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不显著.结论 早期DN患者接受α-硫辛酸治疗后sICAM-1和hs-CRP表达降低,提示α-硫辛酸抗氧化应激的同时,亦可能通过降低sICAM-1、hs-CRP的表达改善炎症状态而保护肾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观察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命体征指标、临床症状、血清炎性指标及其阳性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80.0%)(P<0.05)。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体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腹膜刺激征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TNF-α、IL-8、IL-1β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PACHE-Ⅱ评分和MO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治疗急性胰腺炎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降低炎性指标,从而提高对急性胰腺炎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王琛 《中国综合临床》2003,19(12):1109-1110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施他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及其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内毒素和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6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施他宁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治疗,于第l、3、5、7天抽血测定血浆内毒素和TNF-α。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第l天的血浆内毒素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治疗组患者血浆内毒素和TNF-α水平下降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内毒素血症及血浆TNF-α水平升高,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肯定,治疗组患者血浆内毒素和TNF-α水平下降速度均明显快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炎症介质释放的影响.方法:将4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全胃肠外营养的观察组(20例)和全胃肠外营养加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治疗组(20例).2组患者均接受等热量、等氮的全胃肠外营养,热量20 kcal/(kg·d)、氮摄八量0.2 g/kg.其中治疗组加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2 mI,/(kg·d),共7 d.治疗前和治疗后1、5、7 d分别检测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比较2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发生率.结果:联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后,治疗组在不同时间点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或P<0.01);治疗组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降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缩短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α-硫辛酸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氧化应激和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上海市东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2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常规对症治疗组和α-硫辛酸注射液组,每组各100例。常规对症治疗组患者采用常规对症方法治疗,α-硫辛酸注射液组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联合α-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8-羟基脱氧鸟苷(8-OHd 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胱抑素C(Cys C)、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 m Alb)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α-硫辛酸注射液组患者治疗前的GSH、SOD、MDA、8-OHd G水平分别为(18. 0±1. 9) U/L、(114. 6±12. 5) U/L、(45. 8±5. 6) U/L、(62. 2±7. 6) U/L,治疗后分别为(23. 4±3. 4) U/L、(188. 5±21. 6) U/L、(27. 2±4. 0) U/L、(33. 4±5. 5) U/L;常规对症治疗组患者治疗前的GSH、SOD、MDA、8-OHd G水平分别为(18. 4±2. 2) U/L、(116. 1±13. 2) U/L、(46. 1±5. 3) U/L、(63. 1±7. 0) U/L,治疗后分别为(56. 7±6. 6) U/L、(312. 5±36. 3) U/L、(14. 6±2. 3) U/L、(19. 6±2. 4) U/L。α-硫辛酸注射液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的GSH、SOD升高幅度、MDA、8-OHd G降低幅度均显著高于常规对症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PG、Hb A1c、TG、T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α-硫辛酸注射液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的RBP、Cys C、24 h m Alb水平降低幅度均显著高于常规对症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治疗的总有效率方面,α-硫辛酸注射液组患者为91. 0%(91/100),常规对症治疗组为64. 0%(64/100),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α-硫辛酸注射液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和血糖、血脂水平,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提升治疗的总有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α-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糖代谢、血清簇集蛋白、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TXB2/PGF1α)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T2DM合并ACI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明确诊断后均给予各项常规干预和基础治疗。对照组增加α-硫辛酸治疗,治疗组增加依达拉奉联合α-硫辛酸治疗。治疗14 d后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疗效,比较两组糖代谢、血清簇集蛋白及TXB2、PGF1α等指标的改善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死亡病例。治疗14 d后治疗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治疗后血清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血糖(2 h F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l 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 05),且治疗组血清FPG、Fins、2 h FPG、Hb Al C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更显著(P 0. 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簇集蛋白、TXB2和TXB2/PGF1α明显降低,PGF1α明显升高(P 0. 05),且治疗组血清簇集蛋白、TXB2、TXB2/PGF1α降低效果及PGF1α升高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更显著(P 0. 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α-硫辛酸治疗可有效改善机体糖代谢、血清簇集蛋白、TXB2/PGF1α水平,继而可明显提高T2DM合并ACI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方法:随机将48例DPN患者分成A、B组各24例,A组予α-硫辛酸静滴,B组予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共治疗2周,治疗前后测定并比较各组患者的症状TSS评分、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结果:两组治疗后TSS评分、神经传导速度均较前改善,但B组疗效较A组显著.结论: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DPN显著改善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间歇式空气压力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按非随机非劣效性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α-硫辛酸治疗,观察组采用间歇式空气压力联合α-硫辛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腓总神经、正中神经传导速度以及股静脉、腘静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式空气压力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可提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促进患者神经功能修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α-硫辛酸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糖代谢以及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给予α-硫辛酸治疗,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治疗。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胱抑素C(CyS-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分析其β细胞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Cys-C、RBP4、hs-CRP、血糖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OMA-IR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硫辛酸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Cys-C、RBP4、hs-CRP、血糖、β细胞功能,有助于患者身体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急性胰腺炎患者使用奥曲肽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接收的12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奥曲肽治疗。依据是否发生低血糖,将入组的12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两组,发生低血糖患者纳入观察组,其余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给药方式、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有糖尿病史患者比例及白细胞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对确定的连续变量风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对采用奥曲肽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低血糖的诊断效能;提出对风险因素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策。结果 12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共发生低血糖病例22例,36例次。两组患者不同给药方式、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病理类型、有糖尿病史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给药方式为静脉滴注0.6 mg/12 h、有糖尿病史、治疗前血清IL-8及TNF-α水平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