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模式对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将我院骨科病房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需行THA术的患者1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2例和观察组8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连续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DVT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DVT发生率9.8%,观察组DVT发生率2.4%,观察组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连续性护理模式对预防THA患者术后发生DVT效果明显,且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术后DVT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DVT发生2例(3.33%),对照组9例(15.00%),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女性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7例老年女性髋部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和平均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下肢肿胀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疾病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提高老年女性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和平均速度,降低DVT发生率,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8例TH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融入FTS理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FTS理念应用于THA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自理能力,缩短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后患者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预防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1日~6月30日收治的50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5 d DVT发生率及位置分布、下肢肿胀情况、D-二聚体水平、血流速度、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术后DVT发生率为16.00%,对照组为24.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66.67%的DVT分布在双侧,高于观察组(P0.05);术后观察组D-二聚体水平、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骨折患者围术期DVT发生率,在预防DVT方面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腮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于我科接受腮腺部分切除加面神经解剖手术的腮腺瘤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 d,1 h及术后2 d时心理状态,围术期基本指标,术后1周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2 d两组患者HAMD,HAMA评分明显低于术前1 d与术前1 h(P 0. 05),且观察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抗生素使用时间、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术后1周内,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有效改善腮腺瘤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利于其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预防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将768例妇科手术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及术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护理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优于护理前(P0.01)。护理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预防妇科术后下肢DVT,改善临床预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对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接诊的60例行妇科盆腔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围术期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进行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下地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可显著降低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围术期指标,且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肺癌89例围术期呼吸道护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围术期呼吸道护理对降低肺癌患者术后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将165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9例与对照组76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前心理护理,进行戒烟等呼吸道准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强化进行术前呼吸训练、术后呼吸道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后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3例(3.37%),对照组9例(11.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围术期的呼吸道护理可有效降低肺癌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在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对预防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为未实行护理干预的前3年患者201例,其术后均采用传统的围术期护理方法,观察组为实行护理干预3年来患者298例,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DVT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肿胀及疼痛的发生率为1.5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6,P<0.01).结论 围术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6月—2016年6月住院收治的70例脑肿瘤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基础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DVT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28.57%(P0.05);观察组病人总满意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结论]对脑肿瘤术后病人应用预见性护理能够减少DVT的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常晶  施敏  刘方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6):165-166,F0003
目的:探讨课题达成型品管圈在提升神经介入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防控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2月1日~2019年7月31日行神经介入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品管圈活动前收治的17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品管圈活动后收治的22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于品管圈实施前后抽查50例患者DVT预防护理措施落实情况,记录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患者DVT发生率,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DVT预防护理措施落实率高于对照组(P<0.01),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课题达成型品管圈活动可提高DVT预防措施的落实率,降低DVT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3):3056-3057
选取妇科行盆腔手术患者2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35例。对照组给予盆腔手术围手术期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行DVT危险因素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分为极高危、高危、中危和低危4种类型,并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给予相应的围手术期干预措施。比较两组DVT发生率以及实验室指标包括术前1周和术后第5d血液流变学、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检查结果。观察组术后出现DVT2例(1.48%),对照组出现DVT8例(5.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实验室各指标明显优于术前(P<0.05),对照组术后实验室各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实验室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针对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不同的DVT危险分群采用相应的围手术期干预措施能显著降低DVT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置管溶栓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8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常规护理的50例DVT患者作为传统护理组,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开展责任制护理的50例DVT患者作为责任制护理组。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依从性、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住院满意度。结果:责任制护理组患者围术期依从性优于传统护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传统护理组,患者满意度高于传统护理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开展有效责任制护理能明显提高DVT患者依从性,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对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8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尾号奇偶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认知功能[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MoCA)和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负性情绪[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MoCA评分、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DBS治疗帕金森病患者配合有效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可有效增强患者认知功能,缓解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围术期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6例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围术期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 0. 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术后各时间点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围术期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促进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肝脏肿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急性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98例接受肝脏肿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变化、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蠕动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急性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能预防或减少肝脏肿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急性肺部感染发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骨科围术期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6例骨科围术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术后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骨科围术期患者的DVT 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预见性风险护理对卵巢囊肿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卵巢囊肿术后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预见性风险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从术前1周开始至术后1个月。在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测量患者下肢周径平均值进行比较,干预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下肢DVT发生率,比较两组术后凝血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凝结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下肢周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观察组下肢周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T、aPTT、T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Fbg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下肢DVT发生率为8.1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风险护理对卵巢囊肿患者术后下肢DVT的预防效果显著,利于改善患者术后凝血功能,降低DVT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科协作在高龄患者手术护理风险前馈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8月31日收治的100例高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科协作风险前馈控制,比较两组围术期风险相关事件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围术期风险相关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科协作应用于高龄患者手术护理风险前馈控制中,可降低高龄患者围术期风险事件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