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社区家庭医生责任制双向转诊模式的实施效果,为进一步有效提高双向转诊率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1年10月太原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患者家庭医生开具转诊单向其对口支援的三级医院上转的内科患者50例为观察组,选取该社区无签约家庭医生由普通社区全科医生上转的内科患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的双向转诊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对双向转诊的满意度,评价以家庭医生为纽带、实施双向转诊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对双向转诊的总体满意度高(t=11.8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对社区医务人员技术水平的认可度与服务态度、药物使用的便利情况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对医保因素、社区医疗环境的认可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基于家庭医生责任制的双向转诊模式可提高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与服务态度的认可度,提高药物使用的便利度,为患者提供了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有利于双向转诊的实施;而进一步健全相关政策法规是促进双向转诊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宋丽青  彭虹  陈晓红 《全科护理》2013,11(10):942-943
[目的]了解珠海市社区双向转诊病人的满意度和需求情况。[方法]随机抽取珠海市各社区卫生机构上转到医院就诊的982例病人进行病人满意度与需求状况问卷调查。[结果]双向转诊病人对社区卫生机构最满意、最不满意及最希望改进的分别是服务态度、医疗设备、优化转诊流程;而对上转医院最满意、最不满意及最希望改进的分别是就医环境、就诊等候时间、排队等候问题。[结论]应针对社区双向转诊病人需求及满意度,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简化双向转诊流程,切实开展综合医院分时段预约诊疗服务,真正满足病人的需求和提高其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为推进双向转诊规范化管理,利用区域性医疗协作资源,依托功能完善的信息系统,在成都市武侯区卫生局属辖的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试点,以预约挂号为载体,拓展预约转诊、预约转检、预约转查、预约疑难杂症会诊等双向转诊服务,探索适合国情、省情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与社区医院间双向转诊模式和规范化管理,以推动双向转诊服务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和建立有效降低脑卒中发病、死亡及危险因素水平的长效机制与资源管理模式。方法建立以区卫生局领衔,社区人群脑卒中防治体系,医院与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双向转诊制度,2级医院医师进入社区讲解脑血管病预防知识,训练社区医生防治卒中水平,地段医院与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在社区人群中开展危险因素水平的调查与评估,提高社区居民防治脑卒中知识的知晓率及社区卫生对脑卒中的保健率。结果社区医生对脑卒中防治知识的合格率从培训前的21%提高到培训后的98%,社区居民防治脑卒中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社区卫生对脑卒中的保健率逐年提高,脑内血肿穿刺引流及溶栓病例显著增加,近4年长辛店地区脑卒中患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下降。结论利用地段医院自愿与社区卫生整合防治脑卒中的方法是值得广泛推广的防治脑卒中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站医院内感染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方法:对2011年医疗质量检查中社区卫生服务站医院内感染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从加强基础建设、加强培训、落实制度、强化管理等方面进行院内感染管理。结果: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乡村医师医院内感染意识加强,消毒隔离方法正确。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乡村医师认识;加大经费投入,做好硬件建设;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防止医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上海市东部儿科医疗联合体内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的知晓率及双向转诊运行现状,探讨双向转诊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推进的难点。方法通过微信平台对上海市浦东新区儿科医疗联合体内166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学分析和χ2检验。结果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的知晓率为60%左右。儿童专科医院的医务人员及患者/家属向下转诊患者意愿及数量低于二级及三级综合性医院向上转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328,P<0.05;χ2=53.192,P<0.05)。双向转诊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困难的主要原因依次为不知道如何转诊及可接受的医院、患者/家属不愿意、没有制度和流程、对转诊医院的诊疗水平不了解及操作流程复杂。结论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的知晓度较高,但双向转诊顺畅度不高,向下转诊的意愿明显低于向上转诊,应加强儿科医疗联合体内各级医院间的统筹联动作用,完善各项机制,改善双向转诊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7.
社区与医院双向转诊制度的建立和服务的开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理顺医院与社区之间的关系 ,降低医疗费用、方便患者就近就诊、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法 建立了医院和社区之间一系列快捷的转诊制度和流程 ,成立双向转诊办公室专职机构和人员 ,实行每日出入院患者资料的收集和转诊管理 ,落实治疗、保健、康复服务 ,健康教育服务 ,加强双向转诊跟踪服务。结果 提高了社区居民对社区医疗服务的信任 ,巩固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降低了患者的治疗费用 ,缩短了治疗时间 ,增加了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论 双向转诊需要进一步开展更扎实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机构开展双向转诊的实践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是三级甲等医院,2005年医院成立社区卫生服务指导中心(以下简称"指导中心"),对口支援本市某行政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开展医院与社区机构双向转诊工作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长途转诊危重患者的转诊流程和注意事项,以保证长途转诊的顺利开展。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4例危重患者长途转诊的临床资料。结果除1例在转运途中死亡外,其余均平安到达接诊医院。危重患者的循环、呼吸会受到转诊的影响。结论长途转诊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先进的设备,精湛的医疗技术,急救团队的紧密配合,患者家属的理解支持和集院前急诊-院内急救-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在内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乌鲁木齐市高血压病患者社区护理保健需求、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提供客观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乌鲁木齐市三级甲等及二级甲等医院各2所,对该医院心血管内科以高血压病作为第一诊断及符合入选标准的316例出院患者进行研究.结果:34.81%的高血压病患者出院时活动存在障碍;社区定期体检、健康指导、家庭访视、康复指导、建立家庭病房5个卫生服务项目的社区护理保健需求与现状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高血压病患者社区护理保健需求的因素依次为健康状况、教育程度、生活满意程度、担忧程度及心理状态.结论:乌鲁木齐市高血压病患者社区护理保健需求高,应大力发展社区护理保健服务,完善双向转诊制度,规范慢性病患者的社区管理.  相似文献   

11.
社区双向转诊是根据病情和人群健康的需要而进行的上下级医疗机构间、专科医院间或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间的转院诊治过程[1]。完善的双向转诊制度是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必要条件,作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一项重要举措,小病先在社区医院诊断,大病由社区医院转向大医院,在大医院接受治疗完成后转回社区医院进行康复治疗。这一制度在许多地方的实际操作中却不尽如人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2]。深圳市自2006年以来,先后规定劳务工医保、住院医保、少儿医保参保人员必须选择一家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其就医点,称为“绑定社康中心”,即此三类参保人应在其绑定社康中心就医,到结算医院本部及结算医院外就医的应办理转诊手续(急诊抢救除外)。本文综合调查分析深圳市实施“绑定社康”政策后社区双向转诊制度的实施现状,为双向转诊制度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双向转诊系统的建立与规范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实行双向转诊的优点,充分合理利用全省范围内的各种医疗卫生资源,实现“大病到医院、小病到社区”的医疗卫生发展目标。方法阐述双向转诊系统的建立,实施途径,总结双向转诊运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结果推广双向转诊成功经验,有效解决基层群众三难问题,基层医院患者转送大医院有了正规渠道,及时解决基层医院因医疗设备及技术水平限制而解决不了的难题。结论实行双向转诊,方便群众,有利于提高合作医院的技术实力,同时也促进了我院与基层社区医院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尚处于初级起步阶段,由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存在着种种问题,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信任,对其技术水平和医疗条件持怀疑态度,担心转诊会影响治疗的连续性,所以大病、小病全到大医院诊治。在现有条件下,“以患者为中心”是解决转诊难的核心内容。如果我们以患者为中心考虑双向转诊问题,就会自然从患者疾病的全程处理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各级医生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满意、尽可能经济和全程合作的转诊服务。如果想要实现“小病”在社区医院、“大病”去专科(综合)医院,在方方面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要想实现以上目标,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医护人员和居民对双向转诊的了解情况、落实情况、就医倾向、参与情况及满意度,摸清双向转诊现状,找到其问题之所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608名医护人员双向转诊了解情况、落实情况、满意度和703名居民的就医倾向、参与情况、满意度。结果不同立场医护人员在对双向转诊了解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接触双向转诊患者情况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不同家庭年收入、学历、医疗费用负担方式的居民就医倾向、双向转诊了解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不同家庭年收入、学历的居民下转意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居民的双向转诊率较低且向下转诊情况堪忧。医护人员和居民对双向转诊现状的满意度均不高,不同立场医护人员的双向转诊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从引导居民合理就医、加强双向转诊制度的宣传和执行力度、构建各级医疗信息系统、建立各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的激励机制、绩效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从双向转诊实施现状中找到了现阶段双向转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背景:双向转诊可提高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及卫生服务的社会效益,已成为解决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目的:实现区域内不同医疗机构间患者医疗信息与医疗资源共享,构建双向转诊系统,推动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方法:从信息交互的互操作特点和重要性入手,深入分析了跨企业级文档共享技术框架下的角色和事务,研究具体的共享流程和实现方案,提出文档存储池和数据存储执行的策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实现,构建双向转诊系统。结果与结论:在医疗健康信息集成规范-跨企业级文档共享技术的基础下,实现了双向转诊系统的构建,并在不同系统和机构之间进行了测试,结果证实该双向转诊系统可以有效和快捷的共享患者信息。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及疾病谱的变化,医院新技术、新业务的不断准入,内科急危重病人越来越多.急危重病人的抢救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与健康,体现医院的整体科学管理和医疗技术水平,问接影响到医院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1].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联动护理干预模式对PCI术后患者管理效果的研究.方法 将48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由科室回访护士分别在患者出院后交代1~2个月来复诊或者电话了解病情变化情况,实验组的患者出院后由科室将资料随双向转诊网络转交给社区卫生服务站,由社区护理人员定期进行电话或每月入户跟踪随访,随访时间为12个月,定期在医院专科门诊召开互动座谈会:由专科护理人员、社区护理人员、患者、患者家属及陪护人员参加,12个月后评定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自我管理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再人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 - 74)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GQOLl-74)得分,除物质生活外,其他维度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干预后实验组能明显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结论 医院社区联动护理干预能提高PCI术后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向转诊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6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2013年9月~2014年9月未经转诊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选取300例作为对照组,并对其进行常规护理;从2014年9月~2015年9月经转诊收治脑卒中患者中选取300例作为观察组,并对其进行双向转诊护理。结果:观察组脑卒中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双向转诊护理模式能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正>双向转诊是临床上依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要而实施的上下级医院转诊治疗的一个过程,也是国家大力提倡的改革举措,针对怎样在双向转诊体制下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救治水平,我科与当地医院神经外科针对性的制定了较为详细的双向转诊治疗流程,并回顾分析近2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治疗费用及科室床位使用率等,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A组为2015-01-2015-12凤翔县医院接诊的  相似文献   

20.
49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与转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综合性医院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与转运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49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与转运的临床资料。结果:498例中除4例因病情危重现场抢救无效死亡,8例病情虽不危重但患者家属不愿转送外,其余486例经现场抢救病情相对稳定后全部安全转送到医院治疗。结论:及时诊治能最大限度降低脑卒中患者的病残率及死亡率,医务人员要树立急性脑卒中应紧急转诊的意识;要把握好转运时机,做好病情评估、及早干预、严密监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