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脑卒中恢复期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出院后给予传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出院后实施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生活质量、复发、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3个月、6个月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脑卒中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能提高脑卒中患者的ADL和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复发风险,提高患者和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叶頔  胡军  饶蓉 《中国康复》2017,32(6):503-505
目的:探讨系统性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干预组实施健康教育与康复护理相结合,对照组实施传统康复护理,干预前后对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5个月后,干预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康复护理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居家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出院后给予一般功能锻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干预组干预前后满意度评分。结果:干预组出院后3个月ADL评分优于出院时及对照组(P<0.05,P<0.01),干预组干预后满意度评分优于干预前(P<0.01)。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连续护理干预措施,于出院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Barthel评分及SF-36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出院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Barthel评分、SF-36评分总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干预措施对脑卒中患者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名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接受健康教育指导、实施个体化教育、康复技能指导教育、心理干预指导等形式的协同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护理干预,评价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时脑卒中患者的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6个月时,观察组的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干预措施能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6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采取连续护理干预6个月,对照组则采取常规随访护理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采用生活质量指数量表(QOLI)]及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结果:护理后观察组MBI评分、QOL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脑卒中患者接受连续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云平台的院外远程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61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出院后随访模式;将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59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基于云平台的远程护理干预模式进行延续护理管理。比较两组出院当日、出院3个月后生活质量[采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及治疗依从性、满意度。结果: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SS-QOL评分、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基于云平台的远程护理干预模式,能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同时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跟踪式家庭访视指导,对居家失能老人生活自理能力的效果评价。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对84例社区居家护理的失能老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居家护理方式,干预组在常规社区护理的基础上针对失能老人生活自理能力缺失的情况,进行跟踪式家庭访视指导。2组同时进行家庭访视3个月。分别在入组时,访视后1个月、2个月、3个月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状况评估。结果实施干预3个月,2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自身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跟踪式家庭访视指导失能老人生活自理方法 ,有利于提高老人的自理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失能老人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出院后家庭跟进护理干预对肢体偏瘫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12月至2011年6月出院且伴肢体功能障碍的5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25例.观察组给予家庭跟进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择生活质量量表(Stroke - specific of life,SS-QOL)[1]调查问卷,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出院、出院后2个月、3个月对两组进行评分.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在出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出院后2个月、3个月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跟进护理干预对提高偏瘫病人生活质量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12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干预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患者更优(P0.05);观察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较对照组改善得更明显(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有助于改善其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在临床护理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社区分层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社区分层护理干预,包括医院护理干预、家庭护理干预及社区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采用神经外科肌力评分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感量表(MUN-SH)进行评定,对生存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肌力评分优于对照组,主观幸福感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社区分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对重症脑卒中患者护理干预中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其生命质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重症脑卒中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性护理.对2 组患者干预后睡眠质量、生命质量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SF-36 量表中各项评价内容分数均较对照组高,PSQI 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脑卒中患者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并对其生命质量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所得到情感支持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以寻找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护理对策.方法:将7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调动社会、家庭、医护人员给予情感支持,对患者所得到情感支持和生活质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入院时生活质量分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出院时生活质量分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提示患者生活质量与其得到的情感支持呈正相关.结论: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尽可能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朱玉芬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1):3772-377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72名脑卒中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另外给予综合性护理。在入院时和3个月后进行脑卒中抑郁水平、生活方式政变和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价。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抑郁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降低脑卒中患者抑郁水平,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知信行”干预模式(KAP)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自我效能感、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KAP模式干预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按常规脑卒中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分别在入院前3天内及出院前3天内采用脑卒中专用自我效能量表(SSEQ)评分、HERTH希望量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 QOL)评分进行评估,比较2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的SSEQ评分、HERTH希望量表及SS QOL总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且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KAP模式可有效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及希望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6.
王艳红 《中国临床护理》2014,(3):213-214,222
目的:分析研究脑卒中患者发生吞咽障碍后给予不同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以不断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发生吞咽障碍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内容,对比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吞咽功能分级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可以进食普食的患者多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采用改良后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而改善患者饮食,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患者全程康复护理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研究全程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患侧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 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1人和对照组39人。实验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并持续至出院后3月,于入院时、出院时和出院后3月分别行患侧肢体感觉运动功能评估;于出院后1周和出院后3月行生活质量评定。结果康复组患者患肢运动功能(A部、B部、C部、D部、G部)明显提高,生活质量亦有明显提高,统计学检验有意义(P<0.05或P<0.01),而感觉功能、关节疼痛分值(E部、F部)经检验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全程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患肢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11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按神经内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康复组由责任护士按护理程序实施系统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包括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早期患肢康复锻炼、语言功能锻炼、吞咽功能锻炼、日常生活能力训练。采用Barthel指数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ADL进行评定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1),康复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ADL,降低致残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肌肉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2例,两组均接受急性脑卒中常规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护理前后分别采用Barthel指数和改良Ashworth评分对两组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护理后Barthel指数与护理前比较有显著提高(P<0.01),但护理后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干预组肌张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有一定促进作用,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