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连丽虹 《全科护理》2011,9(13):1178-1179
[目的]总结主动脉夹层病人的急救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主动脉夹层病人临床资料。[结果]急性期救治无效死亡2例,76例手术治疗病人获成功,术后并发脑组织灌注不良3例,肾灌注不良1例,均好转出院。[结论]加强主动脉夹层病人的急救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主动脉夹层病人的急救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主动脉夹层病人临床资料.[结果] 急性期救治无效死亡2例,76例手术治疗病人获成功,术后并发脑组织灌注不良3例,肾灌注不良1例,均好转出院.[结论]加强主动脉夹层病人的急救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3.
回顾23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急性发作期间病人治疗的护理措施.做好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及疼痛的护理有利于控制病人病情,减少并发症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主动脉夹层分离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年桑  伍卫  王景峰 《实用医学杂志》2000,16(12):1017-1018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近9年来收治的主动脉夹层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主动脉夹层中,主要基础病变为高血压(53.8%);对该病的临床误诊率高(42.3%)。结论:提高对主动脉夹层的认识是减少误诊、漏诊的关键;胸部X线平片检查作为基础,可提示该病;核太共振显像检查可作为确诊主动脉夹层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主动脉内的循环血液通过内膜破裂口进入主动脉中层形成的血肿,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大动脉疾病。急性期病情最凶险,临床症状危重且复杂多变,诊治困难,病死率极高。大约有1/4以上患者在发病24h内死亡,半数以上患者于1周内死亡,3/4以上患者于1个月内死亡,90%以上患者1年内死亡。因此,加强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急性期的病情观察,能协助医生早期明确诊断,为正  相似文献   

6.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观察与护理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华 《天津护理》2005,13(3):145-145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壁内膜破裂,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的血肿。该病起病突然,一旦破裂,抢救非常困难。多数病例在起病后数小时至数天内死亡。1998至2004年我院共收治该类患者26例。现将观察与护理的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56岁。因上腹疼痛向背部及左下腹放射2月,加重伴排尿困难1周就诊,既往患高血压12年。查体:BP 227 14 KPa(165/105 mmhg),P 79次/min,心腹及腹无异常。临床拟诊胆囊炎,泌尿系结石,申请腹部B超。  相似文献   

8.
我院 1993年 8月~ 2 0 0 0年 4月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11例。本文就超声探查技术和诊断价值进行探讨。资料和方法本组男性 9例 ,女性 2例 ,年龄 42~ 78岁。均因突发性胸背部或腹部剧痛 ,心悸 ,胸闷前来就诊 ,血压正常者 4例 ,其余 7例均有高血压病史。采用安科ASU -0 1C型彩超和西门子VersaPlus型彩超 ,探头频率 2 .5~ 3.3MHz。常规行胸前各切面扫查 ,部分患者做胸骨上窝主动脉弓长轴扫查。二维超声观察心脏房室大小 ,形态 ,各组瓣膜情况 ,主动脉内径有无增宽 ,主动脉内有无异常回声。多谱勒超声观察真…  相似文献   

9.
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术前疼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发病凶猛 ,预后险恶。文献报道 ,动脉瘤发病后 2 4h内病死率为 2 1% ,两周内病死率为 60 % ,1月内病死率为 90 %。临床上一般发病两周内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称为急性期 ,突出的症状是疼痛 ,而疼痛又常是夹层动脉瘤发展的标志和破裂的先兆。因此 ,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急性期应注意密切观察病人的疼痛症状。通过对 2 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急性期疼痛的观察与分析 ,认为科学、有效的护理可减轻病人痛苦 ,争取手术时机和降低病死率。1 一般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总结安贞医院心血管外科 1984年 7月— 1996年 12月收治的急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高血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14例非高血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护理经过。结果14例非高血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9例病情得到控制;5例抢救无效死亡,死亡原因均为夹层动脉瘤破裂。结论提高病情的观察能力,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对降低疾病的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Roy适应模式对主动脉夹层患者疼痛的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的病例40例;随机分为Roy模式护理组和传统护理组,各20例,并对比两组患者缓解疼痛的护理结果。结果 Roy模式护理组非止痛药物疼痛缓解率较传统护理组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y模式对主动脉夹层患者疼痛的护理中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方法,旨在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分析总结2003年5月~2008年10月我科收治的34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28例患者治愈出院,4例患者转外科手术治疗,2例患者死亡.结论: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协助医师早期明确诊断,积极配合医师做好治疗和抢救,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37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治疗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on,AD)是指主动脉腔内血液通过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二层分离状态.AD属严重心血管急症,临床表现为突发剧烈持续性撕裂样疼痛,起病急,漏诊误诊率高,并发症多且病死率高,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1].2002至2007年我科共收治AD患者37例,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5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循环血液进入主动脉壁而形成的血肿,起病急,变化迅速,不及时处理易导致死亡。本病男多于女,多见于40岁以上而有高血压者及孕妇或马凡综合征患者。我科于1996年~1998年收治5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累计护理 89 d,最长 34 d。现将临床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中男2例,女3例;年龄30~65岁,平均52.6岁。本组病例均根据临床症状J线片检查、超声心动图或CT、MRT等确诊。合并高血压4例,4例有突发心前区剧痛,呈压榨或撕裂样,并放射至两肩或腰部。1例胸部严重不适并伴反…  相似文献   

15.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焕琼  刘兴斌  饶莉 《华西医学》2001,16(2):201-202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起病急,发展快,由于其发生部位和器官受压及组织穿破程度不同,其临床表现复杂,易被误诊,如不能及时诊断,正确处理,易引起死亡。为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对我院收治的11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行分析,以加强诊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主动脉夹层患者急性期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9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发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给予护理干预前,两组主动脉夹层患者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护理后两组患者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舒适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使患者舒适的度过疼痛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护理体会。方法收集40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护理资料,探讨主动脉夹层护理体会。结果经积极救治,精心护理,康复出院36例,转上级医院手术治疗3例,死亡1例。结论通过对主动脉夹层积极护理干预,可显著降底病死率,提高治愈率,有利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病例】 老年女性。于饱餐后出现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 4小时急诊入院。否认高血压病史。查体 :体温 3 6 8℃ ,脉搏 60 /min ,呼吸 2 0 /min ,血压 12 8/ 60mmHg。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部饱满 ,肝脾未触及 ,剑突下轻微压痛 ,无包块 ,肠鸣音正常 ,双肾区无叩痛。血白细胞 11 1× 10 9/L ;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 ,心肌劳损 ;腹部B超未见异常。诊断为腹痛原因待查 ,予抗感染、止痛等治疗 ,症状减轻。为明确诊断于次日上午行胃镜检查时病人突然出现恶心、呕吐、抽搐 ,继之呼吸、心跳停止 ,经抢救无效死亡。经尸检证实为Ⅱ型主动脉夹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效的控制血压。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主动脉夹层患者76例进行密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76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达99%。结论正确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能够成功挽救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20.
5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是由各种原因造成主动脉壁内膜破裂,血液沿内膜与中外层之间层面纵行剥离而形成的壁内血肿,是心血管病中少见的急危重症,多在48 h内死亡[1], 有报道24 h死亡率为20%~40%, 1周内为60%~70%.护士作为与患者最接近的人员,能及时观察病情,从而作出及时、正确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恰当的治疗,可降低病死率[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