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3):4568-4569
探析改良口腔护理运用在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效果。选择收治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冲洗+棉球擦拭口腔护理法,而观察组则运用负压吸引+生理盐水冲洗+牙刷蘸取过氧化氢刷牙法,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护理前,两组的CPI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CPIS评分明显较低,差异明显(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组牙菌斑指数和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给予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改良口腔护理,可以对牙菌斑的形成进行抑制,去除口腔异味,避免发生口腔溃疡,缩短通气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早期机械通气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为中枢抑制和做肺通气功能障碍,由于脑组织对缺氧耐受性差,低氧血症与脑细胞继发性损伤之间的恶性循环成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的难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呼吸机机械通气的成功应用,此类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逐步提高。作者采用回顾性、分组对照方法,研究本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近5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机械通气干预治疗的结果,探讨机械通气的时机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机械通气在重型颅脑损伤中应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伤后使用机械通气(26例);B组伤后予以吸氧而未使用机械通气(26例)。进行两组间呼吸监测指标(PaO2、PaCO2、SaO2)、机械通气前后呼吸监测指标以及预后的对比分析。结果A组机械通气后PaO2、PaCO2、SaO2等指标较B组有明显改善。A组在使用机械通气前后各呼吸监测指标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6个月后按GOS预后判断,A组生存质量优于B组(P<005)。结论机械通气能改善重型颅脑伤患者的预后转归。  相似文献   

4.
早期机械通气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为中枢抑制和/或肺通气功能障碍,由于脑组织对缺氧耐受性差,低氧血症与脑细胞继发性损伤之间的恶性循环成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的难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呼吸机机械通气的成功应用,此类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逐步提高。作者采用回顾性、分组对照方法,研究本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近5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机械通气干预治疗的结果,探讨机械通气的时机与临床预后的关系。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院神经外科NICU病房2000年3月~2005年3月应用机械通气抢救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  相似文献   

5.
颅脑损伤后机械通气相关肺炎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后机械通气相关肺炎(VAP)的预防措施。方法 将颅脑损伤后机械通气在24h以上125例患,随机分为试验组65例,对照组60例,试验组定期进行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采用敏感抗生素配制成溶液(敏感性生素+α-糜蛋白酶),每隔2h气内滴入5ml,配合全身合理应用抗生素,并分析两组VAP发生率,常见菌群及预后。结果 试验组VAP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1,有显性差异。常见菌群80%以上为革兰氏阴性(G^-)杆菌和20%为革兰氏阳性(G^ )球菌,其中以铜绿假单胸菌,阴沟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结论 在预防和治疗VAP时,应重视病原苗培养和药敏结果,严格无菌操作留取痰标本送培养及药敏试验,加强抗生素疗效及副作用观察,对提高患生存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压力传感器监测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1年6月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2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压力传感器监测CVP,观察患者的监测效果。结果压力传感器能正确监测所有患者的CVP,没有发生静脉穿刺置管堵塞、渗漏和滑脱;护士通过连续动态观察CVP波形和数值,结合患者心率、血压值来调节补液量、滴速及判断心功能,使患者得到正确的治疗。结论应用压力传感器可以正确监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机械通气患者的CVP,并能动态连续观察,为临床治疗提供正确的数据;同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8):3491-3492
分析机械通气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将从2015年3月~2016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43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辅以机械通气治疗;分析两组患者Sa O2、Pa CO2、Pa O2指标变化及预后改善情况。在治疗后,观察组Sa O2为(96.87±1.68)%、Pa O2为(10.85±1.24)k Pa,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Pa CO2为(3.84±0.43)k Pa,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良好率(34.88%),显著的高于对照组(23.26%)(P<0.05);观察组重度残疾率(11.63%),显著低于对照组(25.58%)(P<0.05);观察组与呼吸机有关并发症发生率为9.30%。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治疗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机械通气治疗,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缺氧症状,疗效较好;同时要做好呼吸机并发症的护理工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李静 《天津护理》2006,14(2):107-108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伤后一段时间内呈昏迷状态,有误吸、排痰不畅、肺部感染及神经源性肺水肿等因素导致患者缺氧,经过气管切开及鼻导管吸氧仍不能改善缺氧状态的患者需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在应用呼吸机治疗过程中仍经常发生突发或非突发低氧血症,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7月89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7例重症颅脑损伤行人工气道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患者进行病情观察、气道管理、营养支持、预防感染的整体护理。结果:本组58例顺利脱机转普通病房,3例好转带气管出院,4例因经济或居住地原因自动出院,2例因颅脑外伤过重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而死亡。结论:密切观察颅脑损伤行机械通气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积极实施有效的整体护理,可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气道管理小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0月1日~2019年4月30日收治的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气道护理;将2019年5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纳入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气道管理小组.比较两组气道护理情况(包括痰液湿化满意、气道黏膜...  相似文献   

11.
总结19例重型颅脑损伤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口腔卫生特点及护理。口腔卫生特点:疾病导致口腔环境适宜细菌繁殖,治疗可使口腔菌群失调,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使口腔自洁作用下降。口腔护理的重点是评估患者的呕吐反射,选择适当的口腔护理液,做好口腔冲洗及擦拭护理,选择适宜的口腔护理频率与时间,以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口腔并发症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何鸣  郑坚  王梅 《浙江临床医学》2006,8(11):1199-1199
重型颅脑外伤已被证实是有合并下丘脑损伤并导致激素异常分泌,后使多数脑外伤患临床上病程出现延长以及病情的恢复受到阻碍。本组研究观察重型颅脑外伤机械通气患应用重组生长激素(rhGH)临床效果,探讨rhGH在逆转蛋白分解代谢,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早期机械通气联合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早期机械通气治疗组)各24例,对两组患者的血气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的康复情况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气水平以及预后的有效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相似文献   

14.
机械通气患者的口腔护理干预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机械通气性肺炎(ventilated associated pneu- monia,VAP)是指机械通气48 h后,患者肺实质发生的感染。作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和医院肺炎的重要类型,国外报道其发病率达9%-70%,病死率高达50%-69%。国内某医院发病率为43.1%,病死率为51.6%。VAP  相似文献   

15.
<正>重型颅脑损伤发病迅猛、病情险恶、并发症多,早期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1]和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2]在降低致残致死率和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也成为病人治疗中极其重要的两部分。两种治疗手段的结合也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能给予有效科学的护理,反而会产生负面影响,甚至给病人带来致命的损伤。循证护理是指护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治愈出院56例,死亡13例.[结论]加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8.
毛莉萍  王敏 《现代护理》1999,5(1):74-75
我院从1997年1月至1998年5月共收治265例颅脑损伤病人,对其中48倒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实行整体护理。根据病人病情的不同情况制定有效的预期目标,在临床上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1临床资料患者入院时意识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标准(GCS)积分均在8分以下。男性38例,女10例,年龄在2~58岁,平均年龄对岁。经CT扫描证实,脑挫伤赔例,脑挫伤伴颅内血肿11例,硬膜下血肿S例,颅内混合型血中7例,颅底骨折伴脑子损伤9例;同时伴有癫痫发作28例,死亡6例。2昏迷与意识障碍的护理计划2.三护理诊断:昏迷及意识障碍。与之相关因素为颅内出血、颅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了早期发现和及时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缺氧状况,维持脑组织氧的供需平衡,提高救治率和护理质量。方法 采用指套型数字显示型无创伤监护仪对6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血氧饱和度的连续监测。结果 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可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呼吸道通畅等情况。结论 血氧饱和度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中,对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呼吸道阻塞、调整氧流量、减轻继发性损伤、减少伤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机械通气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余莉  曾劲松 《护理研究》2002,16(3):134-136
为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及其护理,将98例颅脑损伤病人(GCS评分3分-8分)随机分成两组,A组(40例)入院时即刻使用机械通气;B组(58例)则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呼吸功能衰竭时才使用机械通气,监测机械通气前后呼吸指标(PaO2,R,PaCO2,SaO2)变化及两组预后情况。结果:B组有48例(82.8%)出现呼吸功能衰竭并使用呼吸机;两组机械通气前后呼吸监测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GOS预后判断,A组预后优于B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呼吸功能衰竭发生率高,早期机械通气能较早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缺氧症状,正确合理地应用呼吸机,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有助于纠正损伤后低氧血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