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子嫩肤技术治疗面部雀斑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证明应用光子嫩肤仪治疗面部雀斑是有应用前景,并可推广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波长560nm的IPL Quantum SR光子嫩肤仪治疗面部雀斑1~3次,每次间隔3~4周,术前术后拍照对比。观察临床效果,并一一做好记录。结果 671例患者随访6个月至1年。593例治疗效果稳定,78例经第2个疗程治疗后,雀斑基本消退。以雀斑减少50%以上为有效,减少80%以上为显效。667例有效(占99.5%)。568例显效(占84.6%),4例无效(占0.6%)。结论 使用光子嫩肤仪治疗雀斑方便陕捷,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无需休息,患者易于接受。是目前值得推广、有应用前景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强脉冲光面部嫩肤治疗的并发症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脉冲光面部嫩肤,是一种非介入性的治疗方法,其治疗原理是将特定宽光谱的强脉冲光能量作用于皮肤组织产生光热作用和光化学作用,达到理  相似文献   

3.
蔡金辉  陈葵  程飚  刘宏伟  李勤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10):1173-1173,I0006
雀斑常见于青年女性颜面日晒部位皮肤,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色素增加性病变。该病始见于5岁左右的儿童,进入青春期数目增多,有季节性,日晒后加重,冬季减轻。发生在面部,影响容貌美观,给患者造成心理压力。以往的治疗常采用皮肤磨削术、冷冻、电离子及激光等,但均存在对皮肤损伤大,恢复较慢等不足[1-2]。2004年5月 ̄2005年10月,我科采用丹麦ellipseflex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治疗仪治疗雀斑患者13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和仪器患者138例,其中男35例,女103例,年龄20~65岁,平均为36.8岁。皮损颜色有浅咖啡…  相似文献   

4.
李娜 《中国美容医学》2009,18(6):842-842
2008年1月-2008年12月,我们采用Energist ULRA^TM可变脉冲光嫩肤仪VPL^TM治疗痤疮患者48例,获得了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强脉冲光子嫩肤治疗面部雀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应用强脉冲光子嫩肤仪治疗面部雀斑,研究适合亚洲人的去除雀斑的治疗参数。方法 采用波长介于560~1200nm的Quantum SR的皇后光子嫩肤仪治疗面部雀斑216例,每3~5次为一疗程,两次间隔时间3周,观察临床效果和复发率。结果 针对每例患者治疗前后的对比照片,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总结出安全、有效的适合亚洲人的治疗参数。结论 强脉冲光子嫩肤对雀斑的选择性治疗,非介入、无创伤、无需休息、效果明显、复发率低,优于传统方法,可推广用于雀斑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超脉冲CO2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瘢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观察超脉冲CO2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瘢痕的效果。方法:对50例面部瘢痕患者,采用超脉冲CO2激光和强脉冲光联合治疗6次。治疗间隔均为1个月。首先使用超脉冲CO2激光磨削,能量100~200mJ/脉冲,频率10~20脉冲/min。然后使用585nm强脉冲光治疗,脉宽2.5~15ms,能量密度25~35J/cm^2。结果:治疗结束后随访3~6个月,显效者33例,有效者14例,无效者3例。主要并发症为短暂红斑、色素沉着。结论:超脉冲CO2激光与585nm强脉冲光联合治疗面部瘢痕,具有较好的疗效,有操作准确、快捷、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半导体激光脱毛仪与光子嫩肤仪联合治疗面部皮损35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疆地区患有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及色斑等皮损的求美者较多。自2003年12月至2005年11月,笔者采用半导体激光脱毛仪与光子嫩肤仪联合的方法,对357例面部皮损的求美者进行了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CO2点阵激光和强脉冲光治疗面部光老化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面部光老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强脉冲光治疗,观察组行CO2点阵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22.00%(P<0.05)。结论 与强脉冲光相比,采用点阵激光技术治疗面部皮肤光老化,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满意程度,治疗后要注意使用抗生素避免皮肤感染,通过多种措施预防不良反应,为治疗效果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9.
强脉冲光子嫩肤仪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子嫩肤仪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强脉冲光子嫩肤仪对300例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患者行3~5次治疗,每次治疗间隔3周,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随访观察治疗后的300例患者2~4个月,治愈者164例占54.7%,显效者96例占32.0%,有效者25例占8.3%,无效者15例占5.0%,总有效率为95.0%。结论强脉冲光子嫩肤仪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其方法操作简单、无损伤,治疗后无色素沉着及瘢痕等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较新的面部美容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强脉冲光治疗皮肤色素性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光子嫩肤技术是用强脉冲光改善皮肤光老化的非剥脱治疗;对皮肤色素病有较好疗效。观察强脉冲光对颜面常见色素性皮肤病的短期疗效。方法 应用强脉冲光对患者面部照射,治疗波长为560nm,治疗脉宽为2.4~6ms,每个光斑2~3脉冲,能量密度24~36J/cm^2。每隔3周治疗一次,5~6次为一个疗程。每次治疗前采集皮损图像。按痊愈、显效、有效及无效4级做出评价。结果 受治患者综合疗效有不同程度改善。色素性疾病中,雀斑和脂溢角化病的疗效最明显。毛细血管扩张也有显著疗效。其他色素病有不同程度消退。经半年以上随访未见复发。结论 强脉冲光可治疗毛细血管扩张以及多种色素性皮肤损害,改善皮肤外观。其优势为无创伤。痛苦小,不影响工作。  相似文献   

11.
强脉冲光子嫩肤仪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应用强脉冲光子嫩肤仪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红面症。探索合理的、有效的、实用的治疗参数。方法 对193例患有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红面症者采用强脉冲光子嫩肤仪进行1—3次治疗,每隔3属一次。对比拍照、记录做出评估。结果 患者均能配合治疗,通过对能量、脉宽、延迟时间3个参数的合理搭配,可使病灶清除速度增快,缩短疗程,疗效肯定,无副作用。结论 使用强脉冲光子嫩肤仪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及红面症,其效果满意,安全有效。治疗过程中无创伤、色素沉着、紫癜结痂等副作用。参数变化易于掌握,较为实用。  相似文献   

12.
雀斑是常见于中青年女性面部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色素沉着病。组织病理为皮损部位黑素细胞数目未见增多,黑素细胞胞体较大,树枝状突长而多,黑素细胞内黑素小体增加,在基底部细胞内黑素颗粒数量亦增加。因影响容貌美,患者治疗心切。2002年10月~2011年5月,笔者科室采用Q开关倍频532nm、755nm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雀斑患者485例,疗效肯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皮肤光老化65例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邓向东  李世荣  曹川  李晓格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7):828-829,i0007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IPL)治疗面部皮肤光老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波长为400~1200nm的GP666B型光子嫩肤仪治疗65例面部皮肤光老化患者,5次为一个疗程,每次治疗间隔时间10天,每位患者治疗前后对比拍照、记录参数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65例患者中各种病变的有效率分别为:色素沉着斑76.36%,微细皱纹93.02%,毛细血管扩张94.67%。结论:IPL治疗面部光老化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强脉冲光子嫩肤仪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子嫩肤仪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强脉冲光子嫩肤仪对300例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患者行3~5次治疗,每次治疗间隔3周,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随访观察治疗后的300例患者2~4个月,治愈者164例占54.7%,显效者96例占32.0%,有效者25例占8.3%,无效者15例占5.0%,总有效率为95.0%.结论强脉冲光子嫩肤仪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其方法操作简单、无损伤,治疗后无色素沉着及瘢痕等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较新的面部美容方法.  相似文献   

15.
Q开关Nd:YAG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雀斑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寻找临床上对雀斑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采用Q开关倍频Nd:YAG激光和强脉冲光联合治疗雀斑,进行疗效观察,并与继往单纯采用Q开关激光治疗的病例进行疗效对比研究。结果:单纯用Q开关激光治疗的224例雀斑患者,痊愈178例(79.5%),采用Q开关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的52例雀斑患者,痊愈50例(96.2%)。两组痊愈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采用激光与强脉冲光联合治疗雀斑疗效好、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张洁  罗晓 《中国美容医学》2010,19(7):1046-1048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IPL)联合射频(RF)治疗面部皮肤光老化的临床应用及其与单一使用IPL或RF方法的效果比较。方法:451例患者,其中134例行单一IPL治疗,138例行单一RF治疗,179例行IPL联合RF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面部毛细血管血管扩张、色素沉着、皮肤质地的改善情况,评估各方法的有效率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单一行IPL组,单一行RF组以及IPL联合RF治疗组治疗毛细血管扩张有效率分别为84.33%、14.49%、88.27%,治疗色素沉着有效率分别为57.46%,12.32%,62.01%,改善皮肤质地有效率分别为57.71%、83.82%、85.29%,三种方法患者的满意度分别为73.13%,68.12%,88.27%。结论:IPL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祛除色斑效果较好,RF治疗皮肤干纹,改善皮肤松弛效果明显,两者联合使用可相互促进达到优于两者单独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强脉冲光(i nt ens e pul s ed l i ght,IPL)嫩肤、脱毛及治疗浅表血管性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IPL对三组(每组30例)患者进行嫩肤、脱毛及治疗浅表血管性损害,平均随访时间为28个月。随访内容包括年龄、性别、皮肤类型、红斑、色素改变及水疱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以患者本人对治疗效果的主观满意程度来评价疗效,同时设立一观察者评价改善程度,并经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应用IPL进行嫩肤、脱毛及治疗浅表血管性损害,嫩肤的并发症约为10%,脱毛的并发症约为16.7%,治疗浅表血管性损害的并发症约为6.7%。三组疗效的满意度无显著性差异。患者主观满意度与客观改善程度一致。结论:IPL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嫩肤、脱毛及治疗浅表血管性损害的方法,患者的主观满意度可以作为衡量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强脉冲光治疗雀斑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强脉冲光治疗雀斑的效果.方法 采用英国Greenwall公司生产的紫色兰朵光子治疗仪,波长500~650 nm,脉宽20~30 ms,能量密度16~20 J/cm2,治疗雀斑80例,每隔3周治疗1次,共治疗3次,完成3次治疗后每月随访1次,6个月后判断疗效.显效:皮损清除75%~100%;有效:皮损清除50%~75%;好转:皮损清除25%~50%;无效:皮损清除<25%.前两者之和为总有效率.结果 80例患者,显效:64例(80.00%);有效:10例(12.50%);好转:4例(5.00%);无效:2例(2.50%).总有效率92.50%.结论 强脉冲光治疗雀斑安全、有效、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9.
张梅 《医学美学美容》2024,33(18):39-42
目的 观察并比较半导体激光和强脉冲光脱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本院进行脱毛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应用强脉冲光治疗,观察组应用半导体激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第1、2、3次治疗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与强脉冲光脱毛相比,半导体激光脱毛的疗效更好,可减轻患者痛感,提高患者满意度,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对面部雀斑患者采用强脉冲光联合调Q激光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章丘区明水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80例面部雀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强脉冲光治疗,研究组给予调Q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脉冲光联合调Q激光在面部雀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雀斑症状,同时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有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