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新生儿重度窒息多器官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重度窒息为多器官功能损伤的重要原因。本文将对我院出生的108例产时重度窒息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在重度窒息中多器官损害发生情况及与Apgar评分和围产因素的关系。利于以后重度窒息多器官功能损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4.
蒙来成 《新生儿科杂志》1999,14(4):156-157,152
新生儿窒息是产房和新生儿科常见的急症,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窒息缺氧导致多器官损害及血钙浓度降低已经受到重视,但血钙浓度降低与多器官损害有何关系,报道尚少。我院新生儿科自1992年至1997年6月共收治了25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为探索血钙变化与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关系,对其中资料完整的164例新生儿窒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检测方法所有病例于生后72小时内采取静脉血,使用美国RA系列1000或20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应用邻甲酚酞比色法测血钙浓度。二、一般资料轻度窒息86例,重度窒息78例。病例来源:本院出生100…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窒息诊断处理及器官损害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相似文献   

6.
7.
新生儿窒息多器官系统损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新生儿窒息及其并发症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窒息可引起缺氧缺血造成多器官损伤和多系统功能障碍 ,进一步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致残和死亡。目前有关新生儿窒息多器官系统损害机制的研究正受到广泛重视并已深入到分子水平。本文就近年对新生儿窒息多器官系统损害的研究作一综述。新生儿窒息产生多器官系统损害的机制一、血流动力学紊乱新生儿窒息后首发的应激反应是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刘敬等报道窒息新生儿脑、肾上腺、肾、肝、脾、胃肠等各脏器血流灌注量减少 ,尤以舒张期末为甚。减少程度分别为 :脑57 %、肾上腺60 %、肾70 %、腹…  相似文献   

8.
9.
新生儿休克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观察新生儿休克147例,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115例,占78.2%。随休克评分增加,血浆儿茶酚胺,肾素,血管紧张素浓度增加,器官损伤数和病死率随之增加,血压则逐渐降低。器官损伤以肺损伤占首位,心功能受损次之,揭示在抢救休克过程中积极防治呼吸衰竭和保护心功能是减少休克死亡的重要措施,血压降低非交感神经活性物质分泌衰竭的所致。  相似文献   

10.
笔者对1990年—2001年收治的新生儿窒息致多器官损伤118例作一分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窒息多器官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为预防窒息后新生儿多器官功能损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窒息患儿共397例,其中合并多器官功能损害患儿179例作为观察组,无多器官损害患儿218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影响新生儿窒息后多器官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 结果: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重度窒息、宫内窘迫、异常分娩、羊水减少为新生儿窒息后多器官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经Spearman秩相关发现,受累器官个数随入院日龄的增加而增多(P<0.05),随胎龄、出生体重的降低而增多(均P<0.05)。结论:临床上应加强围产期监护,特别要重视对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监护,从而降低多器官功能损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窒息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关系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病死率及其与窒息程度、胎龄、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 对100例新生儿窒息进行前瞻性研究,观察轻、重度窒息组MODS及单器官损害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以及围产因素与MODS的关系。结果 重度窒息组MODS的发生率为71.4%,高于轻度窒息组(30.8%)(χ2=15.20,P< 0.01);重度窒息组脑、肺、心血管、肾、胃肠损害发生率分别为91.4%,77.1%,54.3%,34.3%,22.9%,轻度窒息组分别为38.5%,33.8%,20.0%,12.3%,7.7%,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 0.05),重度窒息组病死率(22.9%)高于轻度窒息组(6.2%)(χ2=6.01,P<0.05)。窒息患儿中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MODS的发生率及病死率较足月儿、正常体重儿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重视围产期保健,降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防止新生儿窒息,是减少MODS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72,自引:1,他引:272  
为了解窒息后多器官损害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围产因素与多器官损害间的关系,对本院147例窒息新生儿进行了分析。结果:(1)窒息后器官损害的发生率为74.8%,脑损害的发生率为65.3%,其中轻中度81例,重度15例,肾脏损害42.9%,肺脏损害37.4%,心脏损害33.3%,胃肠损害5.4%;(2)轻度窒息的多器官损害为28.1%,明显低于重症窒息的69.6%(X2=25.25,P<0.01);(3)器官损害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孕周、重度窒息、5分钟Apgar评分<5分及机械通气相关,而与羊水胎粪污染程度及宫内窘迫关系不大。提示:应加强围产期保健,预防早产,防止窒息,推广新法复苏及复苏后监护。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窒息后合并低钠血症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1986~1990年我院产科分娩活产婴儿4684例,其中轻度窒息180例,重度窒息119例,共计299例,发生率6.38%。轻度窒息复苏成功178例(98.88%),死亡2例(1.12%);重度窒息复苏成功95例(79.83%),死亡24例(20.17%)。窒息复苏总存活273例,成功率91.30%,死亡26例,病死率8.70%。当胎头刚娩出产道,呼吸尚未建立前一刹那,必须咽喉部吸引,气道通畅后才可建立呼吸,若一时未能建立呼吸,应气管插管加压给氧,仍未出现自主呼吸及心率,应胸外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并气管内滴入1:10000肾上腺素或东莨菪碱等药物,以纠正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预防脑水肿等。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窒息与多脏器损害的临床观察:附168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5年1月~1997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共收治168例窒息新生儿,现对其脏器损害的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窒息后心脏损害的诊疗进展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新生儿窒息一直是新生儿科医师所面临的重要临床问题。窒息所产生的严重低氧血症、酸中毒常造成多系统、多脏器损害。心脏损害发生率高,预后差异较大。现将近年来的治疗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脏器衰竭(附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重度窒息可引起多脏器损害和部分血清酶及电解质代谢紊乱。我们于1998年1月-2002年10月收住46例重度窒息患儿作了生化测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窒息的防治:附260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儿死亡和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主要原因。为了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优生优育,减少病残儿的发生,降低我国围产儿死亡率,对新生儿窒息260例进行临床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