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西洛他唑联合曲美他嗪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2例。治疗组给予西洛他唑、曲美他嗪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和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改善有效率为91.5%,高于对照组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96.3%,高于对照组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西洛他唑联合曲美他嗪和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魏酸钠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解放军第313医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160例,以随机抽样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按照常规口服肠溶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硝酸异山梨醇酯的基础上,实验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和阿魏酸钠治疗,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00%vs.81.25%,P<0.05);实验组患者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8.75%vs.68.75%,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魏酸钠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其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李运夏 《河北医药》2012,34(21):3231-323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静脉滴注硝酸甘油、口服倍他乐克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3.3%,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76.7%,对照组为60.0%,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脂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血脂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组在随访3个月时,治疗组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阿魏酸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5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以0.5~1.0 mL·min-1 静脉滴注,qd,并常规给予阿司匹林、硝酸异山梨酯,酌情应用β-受体阻滞药、钙拮抗药及肝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阿魏酸钠100 mg,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内静脉滴注,qd,疗程14 d。疗程结束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0.0%,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显效率57.5%,总有效率750%,两组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均P< 0.05);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显效率625%,总有效率80.0%,对照组显效率37.5%,总有效率57.5%,两组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 。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能更有效的减少心绞痛发作,并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杨素平 《中国药事》2010,24(1):94-96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丹参粉针剂和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加常规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心电图及凝血、生化指标。结果治疗组缓解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善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2组治疗前后凝血、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冯贺德  郭新生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9):56+59-56,59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ACEI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2周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凝血指标的变化。结果:用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有效率达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治疗后的出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将我院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3%,治疗组的症状缓解和消失时间也显著短于对照组,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过程除血小板计数略减少外,均无出血并发症及过敏反应发生。结论阿魏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具有协同作用,起效快,疗效肯定,安全系数大,不良反应小,疗数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47.6%,总有效率90.5%;对照组显效率28.6%,总有效率64.3%。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应用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8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观察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评定两组疗效,观察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和血液粘度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低分子肝素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心电图变化与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4.1%和94.9%,对照组为41.0%和76.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ST段下降导联数(NST)、ST段下降的数值总和(ΣST)及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曲美他嗪治疗UAP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6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常规口服药物。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0%,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的每搏出量(SV)、心排血量(CO)、左室射血分数(LEVF)值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治疗组SV、CO提高更为明显(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2例UAP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氯吡格雷,加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心电图变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变化: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有少数出现胃肠道症状,主要是有的注射部位有皮下淤血,未出现严重出血并发症。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较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张均萍 《中国药业》2013,22(13):100-10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配合护理干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扩充冠状动脉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在该治疗外另给予5 000 U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每日2次,连用2周,并实施护理干预。结果试验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心电图总有效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并辅以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异常,临床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8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复方丹参滴丸20粒,3次/d口服,连用2周;同时应用低分子肝素钙6 000 U皮下注射,1次/d,连用7 d.2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48%和76.19%,均显著优于对照组(71.79%和58.97%).治疗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麝香保心丸进行治疗。监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程度、持续时间和心电图变化情况,并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发作间期均显著改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6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8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6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人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1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加用低分子肝素钙0.1ml/10kg(851U/kg),腹壁皮下注射,1次/12h,连用14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76例(93.8%),高于对照组的60例(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发作间隔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结果及血液流变学等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较好的疗效,改善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近期预后,且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钙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及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液静脉滴注及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为88.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优于复方丹参液及低分子肝素钙。  相似文献   

18.
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酮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志红 《河北医药》2009,31(9):1077-1078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丹参酮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2组均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4100U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注射液40mg静脉滴注,1次/d。7d后分别观察2组心绞痛、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73.08%;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及57.69%;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酮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明显改善其发作,近期疗效优于单用低分子肝素,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林?  宗文霞  李昌 《医药导报》2001,20(11):701-701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IU腹壁皮下注射,bi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qd,疗程均7d.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间隔时间延长,心电图ST段下移恢复明显,动态心电图缺血总时间缩短,动态心电图缺血总负荷值减小,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效果,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商品名:立迈青)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8例,两组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u,每12h皮下注射1次,连用7d,辛伐他汀20mg,每晚顿服1次,对照组给予普通肝素治疗,观察1个月。依据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改变为标准判断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1%,对照组总有效率69%。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明显,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