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术前营养不良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为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前营养状况评估及营养支持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19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择期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前2d对患者行营养风险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营养不良组64例和营养状况正常组5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T淋巴细胞(CD3+、CD_4~+、CD_8~+、CD_4~+/CD_8~+)、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和术后1个月内感染率。结果营养不良组患者术前T淋巴细胞(CD3+、CD_4~+、CD_4~+/CD_8~+)比例低于营养正常组,其中CD_8~+比例高于营养正常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CRP、PCT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两组T淋巴细胞(CD3+、CD_4~+、CD_4~+/CD_8~+)比例均较术前下降,CD_8~+较术前增加(P<0.05);术后两组患者CRP、PCT均高于术前,且营养不良组高于营养正常组(P<0.05);术后1个月内营养不良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9例(14.06%),营养正常组发生3例(5.45%),营养不良组患者术后感染率高于营养正常组(P<0.05)。结论术前营养不良可降低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加术后感染的风险,临床应重视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营养不良问题,尽可能在营养状况得到改善的前提下实施手术,以期降低术后感染率的发生,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由于结直肠癌(CRC)远处转移率比较高,因而有效的系统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近40年来,结直肠癌的治疗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新进展,与单用5-氟脲嘧啶(5-fluomuracil,5-FU)丸剂口服相比,采取注射疗法或甲酰四氨叶酸(folinic acid,FA)联合5-FU,以及5-FU/FA辅以新的活性因子,如依立替康(irinotecan)和奥沙利铂(oxalilatin)都可以取得更好的抗癌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肠内营养混悬液改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降低术后感染的效果,以期为降低患者结直肠癌术后感染率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3月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肠内营养混悬液,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一个月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T淋巴细胞CD_3~+、CD_4~+、CD_8~+、CD_4~+/CD_8~+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术后一个月内感染率及病原菌构成。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为9.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IgG、IgA、IgM、CD_3~+、CD_4~+、CD_4~+/CD_8~+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CD_8~+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试验组患者以上指标较术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术后IgG、IgA、IgM、CD_3~+、CD_4~+、CD_4~+/CD_8~+高于对照组患者,CD_8~+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率为16.2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予以肠内营养混悬液,可有效保护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国外报道使用大剂量亚叶酸 5-氟脲嘧啶(5-Fu)持续滴注48h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但在我国还少见有应用于术后辅助化疗的报道。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该方案在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中的应用价值和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结直肠癌是我国第4~5位癌症死因。尽管是一种常见病,仇其早期诊断率还较低,大多数病人在确诊时已属中晚期,给根治性手术带来困难,即便能手术切除,术后约有50%以上的病人会出现复发或转移。因此多数结直肠癌患需要综合治疗。近年来,随着肿瘤内科学的飞速发展,各种抗肿瘤新药及新方法的不断涌现,结直肠癌的化学治疗地位也逐渐受到重视,成为综合治疗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6.
结直肠癌的新辅助化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辅助化疗在提高可切除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手术率和生存率方面取得一些可喜结果。以奥沙利铂、依立替康为基础联合化疗,在提高转移性结直癌患者手术率与生存率疗效已较为肯定。  相似文献   

7.
谭鲲 《智慧健康》2023,(6):192-195+200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FOLFOX)/卡培他滨+奥沙利铂(CapeOx)化疗方案联合复方斑蝥胶囊对结直肠癌(CRC)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76例CR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FOLFOX/CapeOx化疗方案,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结合复方斑蝥胶囊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个周期时,比较两组体能状态[Karnofsky评分(KPS)]、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免疫功能(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结果 治疗4个周期,两组KPS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周期,两组血清CEA、CA199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周期时,两组CD3+、CD4+水平显著升高,CD8+显著下降,且观察组CD3+、CD4+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LFOX/CapeOx化...  相似文献   

8.
结直肠癌在西方国家占肿瘤患者死亡的第2位,发病率为56.1/10万。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约为20.6/10万,占肿瘤患者死亡的第5位。Parkin等报道,2002年,全世界新诊断结直肠癌为102万例,占发病率第3位,死亡52.9万例,占死亡率第4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44例结直肠癌患者化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如口腔炎、静脉炎、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等进行个性化的护理。结果:44例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9例(轻中度8例,重度1例);静脉炎2例(留置针);末梢神经反应1例;骨髓抑制4例,均为轻度,不影响次疗程治疗;无口腔炎发生。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出现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究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对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免疫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纳入的60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CapeOX方案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CapeOX方案化疗治疗,评估两组患者免疫指标水平、副反应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CD3+、CD4+及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肝功能损伤、消化道反应方面的副反应均明显降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活力、生理机能、生理职能及总体健康等项目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可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机体免疫力,降低化疗造成的肝功能损伤及消化道副反应程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升血方剂对结直肠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和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本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XELOX方案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升血方剂,均连续治疗6 w。评估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患者免疫功能相关指标、骨髓抑制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2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稳定率为6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w后,观察组CD+4、CD+4/CD+8及NK细胞活性明显高于治疗前且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 w后,观察组患者骨髓抑制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6 w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升血方剂可有效提升结直肠癌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骨髓抑制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冯振华  陈颖 《中国校医》2021,35(12):937-939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氧化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84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氧化应激反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浆丙二醛(MDA)]和免疫功能[CD4+、CD8+、CD4+/CD8+],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SOD水平为(91.75±6.37)U/mL高于对照组的(70.26±5.49)U/mL,MDA水平为(5.11±0.93)nmol/mL低于对照组的(7.49±1.06)nmol/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562、10.938,P<0.001);观察组CD4+水平为(45.78±8.62)%、CD8+水平为(29.26±5.66)%、CD4+/CD8+水平为(1.13±0.15),高于对照组的(28.69±6.39)%、(22.36±4.25)%、(0.97±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28、6.318、6.852,P<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76%)较对照组(21.42%)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6,P=0.024)。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可有效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对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并发症发生率较少,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精细化护理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至2021年3月于我院行结直肠癌手术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凝血功能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对机体免疫功能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3月在医院胃肠外科接受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肺部感染的42例患者纳入感染组,术后未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45例纳入非感染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指标[CD_3~+、CD_4~+、CD_8~+、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和RAAS指标[肾素(N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原(AGT)、醛固酮(ALD)]差异。结果感染组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低于非感染组。同时,炎症因子、RAAS指标的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造成RAAS系统激素水平升高,不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并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预防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08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459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459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82例,感染率为17.86%,以手术部位感染最多见,占65.85%;主要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3.9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3.795,P=0.001)、Dukes分期为D期(OR=8.505,P=0.001)、侵入性操作>3种(OR=3.901,P=0.001)、陪护感染(OR=6.682,P=0.001)和手术持续时间>4h(OR=9.626,P=0.001)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较高,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发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应采取针对性预防干预措施来减少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加快术后患者病情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对高龄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54例高龄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分为快速康复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快速康复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及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术后临床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快速康复组术后临床观察指标(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半流质时间、停止静脉补液时间、拔除尿管、胃管和拔除引流管时间、住院天数、术后1周体重下降幅度)均早于或小于对照组(p<0.01);FTS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7%,对照组为48.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有利于高龄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肠功能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替吉奥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2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68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试验组应用替吉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3.5%,低于试验组的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对照组35.3%,试验组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分析患者免疫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87例术后感染患者为感染组。95例未发生感染患者为对照组。统计感染组患者感染部位和病原学特点;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87例结直肠癌术后感染患者,其中手术部位感染率最高,47例占54.02%,其次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术后感染患者临床送检标本共检出病原菌9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的比例为65.56%(59/90),革兰阳性菌的比例为25.56%(23/90)。感染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CD8+T淋巴细胞、NK细胞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4+T淋巴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患者炎症因子白介素-10(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降钙素原(PC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直肠癌术后感染可降低患者免疫功能,刺激炎症因子释放,术后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20.
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是指在结直肠癌手术切除前给予的旨在缩小病灶以利于手术切除,消灭微转移灶以改善预后的全身或局部化疗。90年代开展的几个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临床试验证明,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能改善患者的无病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