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功能性消化不良根除幽门螺杆菌后症状改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将治疗前胃黏膜组织学特征作为幽门螺杆菌(Hp)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根除Hp后症状改善疗效预测指标的可能性,以提高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水平.方法 连续调查240例进行胃镜检查Hp阳性FD患者,其中190例接受三联抗Hp治疗,另50例作为对照,给予奥美拉唑治疗,疗程均为7 d.治疗前胃黏膜组织学按新悉尼系统标准进行评估.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和6个月(治疗组)用C13-尿素呼气试验评估Hp.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6个月用消化不良调查表对症状程度进行评分,并计算仍有症状率,分析治疗前胃黏膜组织学与根除Hp后症状改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Hp阳性FD患者分别有35.3%和42.6%在根除Hp后1个月和6个月消化不良症状改善显效,且根除Hp者症状缓解率显著高于Hp根除失败者(P<0.01);也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胃黏膜组织学指标中,炎症、活动性程度和Hp密度在根除Hp后症状改善显效的FD患者均显著高于有效和无效者(P<0.05).多元回归分析支持上述组织学因素与根除Hp后症状显著改善相关.结论 Hp阳性FD患者根除Hp后确实有部分患者症状显著改善.Hp阳性FD患者根除治疗前胃黏膜炎症、活动性程度和Hp密度能够预示根除Hp后症状改善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前瞻性追踪观察经内镜气囊扩张和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所致幽门梗阻的远斯疗效。方法:对25例DU合并幽门梗阻者给予气囊扩张和四联方案根除Hp治疗,且随访在12月以上者进入统计分析。Hp感染用尿素酶、组织学和全血抗体测定。Hp是否根除用~(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25例均成功经内镜气囊扩张而无并发症。最后气囊直径:11例12mm,10例15mm,4例18mm。21例(84.0%)行根除Hp治疗均成功根除Hp,4例Hp阴性者而未行根除治疗。平均随访34月。Hp根除者梗阻复发率4.7%(1/21),显著低于未行根除治疗的复发率50.0%(2/4)(P<0.05)。结论:气囊扩张和根除Hp治疗DU导致的幽门梗阻可获得较好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存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家庭聚集的感染患者Hp根除治疗后复发情况,探讨共同根除治疗策略对远期根除Hp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内镜检查确诊的195例Hp感染患者的家庭成员采用13碳呼气试验进行Hp感染调查,筛选有家庭成员Hp感染的患者140例。按照对Hp感染家庭成员有无根除治疗,将140例随机分成家庭成员共同根治组和单独根治组,每组70例。治疗后每月随访患者感染复发情况,观察不同根治策略对Hp根除的影响。[结果]134例患者参与根治后4、6、12、18、24个月随访,其中家庭成员共同根除治疗患者68例,Hp感染复发患者分别为0、1、2、4、5例,累积复发率为7.4%,平均复发时间为(12.6±6.1)个月;而66例单独根治患者复发者则分别为3、5、9、11、13例,累积复发率为19.7%,平均复发时间为(11.1±6.3)个月。χ2检验分析发现,在根除治疗后4、6个月时,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推移,治疗后12、18、24个月,共同根治组患者Hp感染再发率显著少于单独根治组(P0.05)。[结论]从远期观察,对于存在Hp感染家庭聚集的Hp感染患者,Hp感染成员共同根除治疗可有效降低根治后感染再发。  相似文献   

4.
两种短程小剂量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两组短程小剂量三联方案(OTA奥美拉唑+替硝唑+阿莫西林;FFA法莫替丁+呋喃唑酮+阿莫西林)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经内镜检查、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病理检查(MB染色)证实有Hp感染的患者132例.通过随机化方法分为2组,A组用OTA方案,B组用FFA方案,均治疗1周,随访6周.随访结束时行14C尿素呼气试验确定Hp根除情况.结果131例患者完成治疗及随访,两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84.8%和73.8%(P>0.05).两组中胃炎患者的Hp根除率分别为89.2%和70.2%(P<0.05),两组中溃疡患者的Hp根除率分别为79.3%和78.6%(P>0.05).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15.2%、26.2%(P>0.05),未发现严重副作用,所有患者均能耐受.A组药物费用明显高于B组(331.98元比77.26元).结论对Hp阳性的胃炎患者,应选价格较贵,但根除率高、副作用少的OTA方案;对Hp阳性的溃疡患者,可选价格低廉、疗效与OTA方案相当的FFA方案.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导致胃癌发生的重要原因,但是Hp感染与异时性胃癌(MGC)之间的关系仍然存在争议。Hp感染被认为是早期胃癌(EGC)患者经内镜下切除治疗后MGC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根除Hp是降低MGC发病率的有效方法,但是Hp根除后仍需要实施密切的内镜监测以预防MGC发生。该文就Hp感染相关MGC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MGC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中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而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发病率较高,而且常伴 Hp 感染,为探讨 Hp 在 FD 中的作用,我们将伴 Hp感染的 FD 作根除治疗。并与胃肠道动力促进剂西沙必利作对照,结果表明根除 Hp 治疗在FD 中症状缓解率差,副作用多,现将研究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7.
气囊扩张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幽门梗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前瞻性观察经内镜气囊扩张和根除Hp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幽门梗阻预后的影响。方法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幽门梗阻用TTS气囊扩张,Hp感染用尿素酶、组织学和血抗体测定,根除Hp用^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 21例均成功经内镜气囊扩张而无并发症,最后气囊直径:12mm10例,15mm8例,18mm3例,4例需重复扩张者为严重狭窄。18例(85.7%)诊断为可能有Hp感染,而行1周四根除细菌治疗,平均随访13月,无复发。余3例未行根除者中2例短期内复发而行外科切除,1例服抑酸剂无复发。结论 气囊扩张和根除Hp治疗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幽门梗阻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背景:根除幽门螺杆菌(Hp)是治疗多种胃病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随着Hp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不断升高,传统三联、四联根除疗法的有效率不断下降。目的:探讨四联疗法联合黄芪颗粒根除Hp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395例经胃镜诊断为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并经快速尿素酶试验证实Hp感染的患者,其中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组185例,消化性溃疡组210例,将两种疾病的患者再分别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四联疗法+黄芪颗粒,对照组给予四联疗法,疗程均为14 d。治疗结束后4周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以评估根除疗效。结果:358例(90.6%)患者按方案完成治疗。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组中,试验组PP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TT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性溃疡组中,试验组PP和ITT根除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消化性溃疡组的PP和ITT根除率显著高于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组(P0.01)。试验组中,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组与消化性溃疡组的PP和ITT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组与消化性溃疡组间以及对照组与试验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联疗法联合黄芪颗粒能有效提高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患者的Hp根除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中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而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发病率较高,而且常伴Hp感染,为探讨Hp在FD中的作用,我们将伴Hp感染的FD作根除治疗,并与胃肠道动力促进剂西沙必利作对照,结果表明根除Hp治疗在FD中症状缓解率差,副作用多,现将研究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0.
背景: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多种胃肠道疾病的发生相关。研究表明,Hp根除率可能受疾病种类、疾病进展阶段的影响。目的:探讨内镜下溃疡分期对Hp根除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Hp感染消化性溃疡(PU)患者423例,其中胃溃疡(GU)组133例,十二指肠溃疡(DU)组255例,予14 d含铋剂四联疗法根除Hp治疗。比较不同内镜分期溃疡患者Hp根除率的差异,对Hp根除率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GU与DU组间Hp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7%对83.9%,P0.05)。GU组活动期溃疡患者根除率显著高于非活动期(89.0%对75.0%,P0.05),而DU组两亚组间根除率无明显差异(85.6%对83.0%,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溃疡分期与是否能成功根除Hp相关,活动期PU患者根除率显著高于非活动期(87.8%对80.3%,P0.05)。结论:内镜下溃疡分期与PU尤其是GU患者的Hp根除率有关,在溃疡活动期进行Hp根除治疗能显著提高根除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儿结节性胃炎的临床特点及与幽门螺杆菌(Hp)的关系,以提高对它的认识.方法 分析我院诊断的小儿结节性胃炎患者内镜、病理表现,以及Hp感染情况和根除治疗的效果.结果 28例结节性胃炎患者中,内镜下表现以胃窦部为主,可扩展至胃体部,为色泽均匀的结节样或颗粒样改变.Hp感染率96.42%,病理检查显示胃黏膜多呈中~重度炎症改变,淋巴滤泡发生率67.86%.明显高于非结节性胃炎.经给予质子泵抑制剂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根除治疗后,随着Hp的根除,临床症状消失,胃镜下结节状表现消失,病理炎症程度减轻,淋巴滤泡也随之消失.结论 小儿结节性胃炎为Hp感染的一种特殊征象,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特殊内镜下表现,是Hp感染的内镜指标,提示对小儿结节性胃炎应考虑Hp根除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不同分期及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状态的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患者是(否)根除Hp的疗效。[方法]收集43例胃MALT淋巴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内镜表现、病理检查及转归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43例中28例(65.1%)Hp阳性,根除Hp后总完全缓解(CR)率为76.7%(33/43),Ⅰ~Ⅱ_1期Hp阳性病例初始治疗仅抗Hp,CR率90.9%(10/11)。Ⅱ_2期及以上附加抗肿瘤治疗,根除Hp组及未根除Hp组CR率无显著差异,但根除Hp组3年生存率优于未根除Hp组(P0.05)。Hp阳性组CR率高于阴性组(88.2%∶46.7%,P0.05)。Hp阴性病例中,根除Hp者的3年生存率优于未根除Hp者(P0.05)。[结论]根除Hp可使90.9%Ⅰ~Ⅱ_1期患者得到CR,对于Ⅱ_2期及以上Hp阳性患者及Hp阴性患者有延长生存时间的意义,Hp阳性患者预后较好。根除Hp对于各个分期的胃MALT淋巴瘤均有效,无论有无Hp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球部多发隆起病变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胃上皮化生等组织学异常关系.方法连续调查86例经胃镜检查证实十二指肠球部多发隆起病变患者,并以40例球部基本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病变组Hp阳性患者接受三联根除治疗(奥美拉唑20mg、克拉霉素250mg、甲硝唑400mg,每天2次),疗程7 d,停药后随访6个月后复查胃镜;病变组Hp阴性者接受奥美拉唑20 mg,每天1次治疗,疗程4~6个月,停药后2周复查胃镜.比较2次胃镜检查结果,包括胃镜下隆起病变程度及球部黏膜胃上皮化生等组织学异常,分析Hp感染与上述胃镜下表现及组织学异常关系.结果对照组患者组织学仅部分发现轻度慢性炎症,未发现球部Hp感染.病变组患者Hp检出率为58.1%,胃上皮化生检出率为57.0%.Hp阳性与Hp阴性患者胃镜下隆起病变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胃上皮化生检出率更高,程度更严重(P<0.05).76例患者复查胃镜,根除Hp或奥美拉唑治疗对Hp阳性或阴性患者球部多发隆起病变无明显作用,但根除Hp后6个月,53.6%(15/28)患者胃上皮化生消失,61.0%(25/41)患者绒毛萎缩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淋巴滤泡完全消失(26/26),杯状细胞减少完全恢复(25/25),同时炎症和活动性显著减轻(P值均<0.01).奥美拉唑疗效不显著.结论十二指肠球部多发隆起病变患者半数以上有Hp感染.Hp感染与隆起病变伴随组织学炎症密切相关,而与其内镜下表现及严重程度无关.根除Hp可使炎症显著减轻,胃上皮化生范围缩小或消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瑞巴派特治疗伴糜烂的非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其对幽门螺杆菌(Hp)相关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共选取来自11个中心的452例经内镜确诊的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患者,随机分为瑞巴派特组(300 mg/d)和硫糖铝组(3.0 g/d),疗程8周,其中半数Hp阳性病例在随机化前行Hp根除治疗.观察所有病例治疗前后的症状、内镜评分和病理改变,部分进行胃黏膜中前列腺素PGE2以及氧自由基产物丙二醛(MDA)检测.结果 符合方案集分析(n=415)显示瑞巴派特组的消化不良症状积分在治疗8周后显著下降,且内镜下炎症积分从治疗前的2.65±0.09下降至0.60±0.10(P<0.001),与硫糖铝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胃黏膜病理与内镜评判的趋势相符.同时,瑞巴派特组的胃黏膜PGE2含量由治疗前的(225.4 ±18.3)pg/g升至(266.7±14.7)pg/g,MDA含量由(325.9±65.6)mmol/g降至(216.5±61.5)mmol/g,与硫糖铝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分层分析未发现瑞巴派特的疗效在HP阳性根除组、Hp阳性和Hp阴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瑞巴派特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消化不良症状和内镜表现的改善优于硫糖铝,并且其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不受Hp感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两组三联治疗方案(LCA:洛赛克 克拉霉素 阿莫西林7天方案:ZTA:善胃得 替硝唑 阿莫西林14天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Hp)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经内镜检查,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病理检查证实有Hp感染的191例连续病例,通过随机化方法分为2组.A组接受LCA方案,B组接受ZTA方案.连续随访6周。随访结束时患者接受~14C呼吸试验确定Hp根除率,部分溃疡患者经内镜检查确定溃疡愈合率。结果:166例患者完成治疗及随访,两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84.2%和72.2%(P>0.05)。两组中胃炎患者的Hp根除率分别为88.1%和71.0%(P<0.05)。两组溃疡患者的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9.4%比75%、P>0.05:80%比75%、P>0.05)。B组方案发生的不适反应较A组多(80比52),但患者均能耐受所有不适反应 A组医治成本较B组高(820.78比418.04元)。结论:对于Hp相关性胃炎的患者,LCA方案虽然价贵,但根除率高,且不良反应少:而对于Hp相关性溃疡的患者.ZTA方案和LCA方案疗效相当.且费田较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雷贝拉唑 (R)与奥美拉唑 (O)在含有克拉霉素 (C)和阿莫西林 (A)的短程三联或加用呋喃唑酮 (F)的超短程四联根除幽门螺杆菌 (Hp)方案中的疗效。 方法 将 180例Hp阳性、内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或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患者随机分为雷贝拉唑治疗组 (R组 )和奥美拉唑对照组 (O组 )。R组和O组又分别分为RAC 7天 /OAC 7天组、RAC 5天 /OAC 5天组和RACF 3天 /OACF 3天组 ,每天服药 2次 ,疗程分别为 7天、5天和 3天。各组患者在治疗前 1周内和治疗后 4~ 8周分别经内镜活组织学检查、快速尿素酶试验和1 3 C UBT检测Hp感染状况并评估溃疡合情况。结果 在Hp根除率方面 ,根据意图治疗分析 (ITT)和按试验方案 (PP)分析 ,R组总的Hp根除率均显著高于O组 (P <0 .0 5 ) ;RACF 3天的Hp根除率显著高于OACF 3天组 (P <0 .0 5 ) ,OACF 3天组的Hp根除率显著低于OAC 7天组 (P <0 .0 1)和OAC 5天组 (P <0 .0 5 ) ,RACF 3天组与RAC 7天组和RAC 5天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各组间溃疡愈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雷贝拉唑与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的短程三联或与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呋喃唑酮联合的短程四联疗法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其超短程四联 3天疗法的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均接近于三联 7天和 5天疗法 ,显著优于以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高氨血症的关系。方法采用尿素酶快速试验(RUT),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和血清抗Hp抗体测定,对64例肝硬化患者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和血氨测定。对Hp阳性者给予根除治疗后复查血氨,比较根除治疗前后血氨浓度。结果肝硬化患者Hp感染率为67.2%,在根除Hp治疗后血氨浓度明显下降,与根除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Hp阳性者与Hp阴性者血氨浓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p感染可导致肝硬化患者血氨升高,根除Hp后可使血氨水平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幽门螺杆菌(Hp)根除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症状的影响。方法检索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网、Pubmed、Ovi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Database等数据库搜集1991—2012年公开发表的根除Hp治疗FD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0软件对入选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7项随机对照试验包含1036例FD患者符合入选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Hp根除组(42.5%)患者症状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7.1%,OR=0.48,95%CI 0.36~0.63,P<0.01)。结论 Hp根除治疗对FD患者症状的改善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9.
背景: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导致胃黏膜活动性炎症,炎症组织一氧化氮(NO)产生增加。呼出气中的NO浓度与胃炎和Hp感染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探讨Hp感染对气道炎症指标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影响以及FeNO与胃炎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2021年3月—2021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既往未接受过Hp根除治疗的成人患者,排除可能影响FeNO的伴随疾病。于13C-UBT检测后2 d内进行FeNO测定。记录接受胃镜检查者的内镜和病理诊断。Hp阳性者行铋剂四联方案根除治疗,停药6周后复查13C-UBT和FeNO。结果:共102例受检者纳入研究,其中Hp阴性49例,Hp阳性53例。Hp阴性组与阳性组FeNO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4±3.12) ppb对(9.21±4.40) ppb, P>0.05]。在所有患者(r=0.085, P=0.398)、Hp阴性患者(r=-0.232, P=0.108)、Hp阳性患者(r=-0.021, P=0....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加减香连丸联合三联与铋剂四联对比,评价加减香连丸疗法替代果胶铋对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率。[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门诊74例经~(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C-UBT)证实Hp感染并伴有相关临床症状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予加减香连丸+三联方案,B组予铋剂四联方案,予以Hp根除治疗。[结果]A组Hp根除率(91.9%)高于B组(81.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临床症状评分改善率(83.97%)优于B组(6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组方案对Hp根除率的治疗效果与B组方案相近。A组方案对改善消化不良症状的疗效优于B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