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类癌又称嗜银细胞癌,结构类似癌。生物学特性却与癌不同,临床表现不明显,易被忽视。1987年4月至2004年9月,本科收治消化道类癌122例,现将诊治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类癌(carcinoid)相对少见,约占胃肠道肿瘤的1%~1.5%,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容易漏诊及误诊。现对我科2009年—2012年诊治的18例消化道类癌患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收集近11年消化道类癌34例临床资料,对其发病率,分类,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了讨论,提出肿瘤直径〈1cm者多为良性,可行局部切除术;〉2cm者多为恶性,应行根治术;1 ̄2cm者原则上应切除足够多的类癌周围组织,以防类癌复发。  相似文献   

6.
7.
类癌是来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低度恶性肿瘤,以消化道类癌最为常见。类癌生长较慢,病程较长,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因此早期诊断比较困难。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等手段,消化道类癌发现率明显增加。消化道类癌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等,其中手术药物联合疗法是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9.
消化道类癌与类癌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类癌是一种罕见的、生长缓慢的上皮细胞肿瘤 ,它的组织结构像癌 ,具有恶变倾向 ,但较少发生转移 ,所以称类癌。类癌可发生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系统及胸腺、皮肤等部位 ,此外 ,约有 10 %见于支气管、胸腺、甲状腺、卵巢、宫颈和睾丸。类癌占全消化道恶性肿瘤的 0 .4 %~ 1.8% [1] 。消化道的类癌可发生在食管到直肠消化管中的任何部位 ,Orloff[2 ] 报道以阑尾、直肠和回肠最多见 ,但谷元廷[3 ] 报道以直肠和胃发生者多见。因类癌细胞可分泌 5 羟色胺等物质 ,从而引起皮肤潮红、腹痛、腹泻、支气管痉挛和心瓣膜病变等征象 ,总称类癌综合…  相似文献   

10.
22例消化道类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梅  彭贵勇  李向红 《重庆医学》2008,37(9):975-976
目的提高消化道类癌的内镜诊断率及正确选择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9年1月至2006年11月的消化道类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消化道类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好发年龄40~60岁,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性,可发生于消化道各个部位,本组以直肠最多,盲肠、阑尾、小肠、十二指肠、胃均等。多起源于黏膜固有层或黏膜下层,直径多小于2cm。内镜形态多呈广基隆起性病变,少数呈不规则溃疡或结节样肿块。伴淋巴结转移5例、阑尾转移1例、可能肝转移1例。21例经消化内镜及病检确诊,1例行阑尾切除术后病理确诊。22例中单纯内镜治疗7例,占31.82%(7/22),内镜治疗后追加外科手术3例,占13.64%(3/22),外科手术治疗12例,占54.55%(12/22)。结论消化内镜是诊断消化道类癌的首选方法,通过内镜活检,或术后全瘤病检确诊。内镜治疗是除外科手术治疗消化道类癌的另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消化道类癌的内镜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消化道良性类癌的内镜诊断。方法 分析消化道良性类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内镜与手术取材病理确诊良性消化道类癌16例,无症状者居多(9/16),可有大便习惯改变(1/16)、腹部隐痛不适(4/16)和便次多(2/16),有类癌综合征表现者极少。其中直径小于1.0cm的类癌11例,1.1—2.0cm5例;位于直肠6例、乙状结肠4例、降结肠2例、横结肠1例、回盲部3例;内镜下表现为表面光滑质地硬隆起型粘膜下层肿物,灰白色(10/16)或黄色(6/16),部分病例于高分辨率内镜下可呈毛玻璃样外观(7/16),亚蒂(11/16)或广基(5/14),直径小于1.0cm类癌行内镜下电灼切除术11例,1.1—2.0cm5例,给予手术局部切除治疗,本组病例1年至6年随访,有肝转移1例,16个月后死亡。结论 良性类癌内镜下呈灰白色或黄色质地硬粘膜下肿物。直径小于1.0cm者首选内镜下切除;直径1.1—2.0cm者是局部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消化道类癌的内镜下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2年12月我院就诊的消化道类癌的患者38例,系统分析内镜下诊断与治疗的相关资料。结果:本研究中38例患者,经活组织病理检查诊断或行超声内镜及内镜下治疗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38例患者均行内镜下切除,术后随访3个月-48个月无复发。结论:类癌好发于消化道各个部位,本病无典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胃肠镜检查及超声内镜在其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消化道类癌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类癌概念是 190 7年Obemdorfer用“Karzinvid”描述一组生长缓慢、低度恶性的肿瘤 ,此后一直为临床所关注。本文就消化道类癌发病情况 ,病理特征、临床表现及转移途径等国内外研究动态及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20例消化道类癌的内镜诊断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提高消化道类癌的内镜诊断率及正确选择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年1月至2009年4月的消化道类癌内镜诊断和临床资料。结果消化道类癌本组以直肠最多,胃、十二指肠次之。内镜形态多呈广基隆起性病变,少数呈不规则溃疡或结节样肿块,伴淋巴结转移2例,腹腔转移1例。20例经消化内镜活检或电凝电切除后标本送检确诊。20例中单纯内镜治疗5例占25%(5/20),内镜治疗后追加外科手术4例占20%(4/20),外科手术治疗5例占25%(5/20);类癌病灶直径多小于2cm占50%(10/20)。结论消化道内镜检查是发现早期消化道类癌的重要手段,病理学、免疫组化是确诊方法,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是治疗早期低度恶性消化道类癌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消化道重复癌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6.
徐洪  王箴  曾训 《实用全科医学》2011,9(3):350-351
目的联合检测抑癌基因p16蛋白和肿瘤增殖抗原Ki-67在消化道类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分化、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消化道类癌石蜡包埋组织78例,其中典型类癌33例,非典型类癌26例,低分化类癌19例。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16和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 p16蛋白在典型类癌、非典型类癌、低分化类癌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7.8(29/33)、34.61%(9/26)、21.53%(4/19),典型类癌与后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蛋白表达与类癌的浸润、转移无关。Ki-67增殖指数在典型类癌、非典型类癌、低分化类癌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1.21%(7/33)、61.54%(16/26)、78.94%(15/19),典型类癌与后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p16表达结果呈负相关(r=-0.67,P〈0.05)。Ki-67增殖指数且与类癌的浸润、转移有关,在早期癌组、进展期癌组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7.45%(14/51)、74.07%(20/27),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无淋巴结转移组、有淋巴结转移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1.92%(15/47)、83.87%(26/31),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测定增殖抗原Ki-67和抑癌基因p16蛋白,可以为类癌分化、侵袭、转移提供较为客观简捷的诊断指标,为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杨闪 《中外健康文摘》2009,6(31):117-118
阑尾类癌起源于阑尾的嗜银细胞.阑尾类癌约占胃肠道肿瘤的45%.占阑尾肿瘤的90%,阑尾是消化道类癌常见部位.而在临床上常被误诊为急慢性阑尾炎.本文对阑尾类癌的起病、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金凌 《苏州医学院学报》2000,20(10):937-937
阑尾类癌是起源于阑尾粘膜上皮下嗜银细胞的一种肿瘤,又称嗜银细胞瘤,是阑尾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也是消化道类癌最好发的部位。1987~1999年我们收治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膀胱类癌的诊治分析(附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膀胱类癌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例原发性膀胱类癌的病理资料。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但无类癌综合征表现。膀胱镜检均发现息肉样新生物,尿液脱落细胞检查癌细胞阳性1例。结果:5例患者中1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回肠代膀胱辅以化疗;2例膀胱部分切除术:2例经尿道电切除术。3例分别于5年、3年和6个月死于肿瘤转移;2例分别随访8年、1年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原发性膀胱类癌无明显特异性症状,确诊需靠组织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膀胱类癌的预后差。  相似文献   

20.
徐洪  王箴  曾训 《中国热带医学》2009,9(2):255-256
目的探讨消化道类癌发生部位与组织学分型、细胞核DNA含量的关系。方法对78例类癌按照GOULD方法进行组织学分型:典型类癌33例,非典型类癌26例,低分化类癌19例。分析其发生部位与组织学分型的关系,同时行细胞核DNA定量。结果78例类癌只有2例发生于阑尾,典型类癌绝大部分分布于后肠(30/33)。低分化类癌大部分分布于前肠(14/19)。前肠发生的类癌绝大多数为异倍体(19/21),后肠类癌倍体分布较为均匀,二倍体稍占优势(18/32)。典型类癌多为二倍体(19/27),非典型类癌与低分化类癌多为异倍体(17/22,11/12),且后者多为非整倍体。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典型类癌绝大多数分布与后肠,但仍有相当比例属异倍体(8/27)。结论类癌首发部位为后肠,阑尾是否为消化道类癌首发部位,值得商榷。发生于后肠的典型类癌,当DNA检测为二倍体时,可被视为良性;当DNA检测为异倍体时,应当被视为恶性或低度恶性,类癌发生部位、组织学分型、DNA定量分析、有助于类癌的良恶性判断及预后的估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