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脱落酸(ABA)及其生物合成抑制剂氟啶酮(fluridone),对丹参毛状根酚酸类成分和关键酶的影响。方法:继代培养18 d的丹参毛状根添加不同浓度的ABA及ABA与氟啶酮组合,处理1 d后测定关键酶PAL和TAT活性;处理6 d后测定不同处理的丹参毛状根中酚酸类物质的含量。结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低浓度的ABA促进丹参毛状根的生长,高浓度的ABA抑制丹参毛状根的生长;ABA显著促进酚酸类物质的积累,对咖啡酸的诱导表现出正相关,但是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的效果,表现出在低浓度效果较好,随浓度增大,诱导效果降低,直到ABA浓度至200μmol.L-1,含量开始上升;当ABA与氟啶酮组合处理时,氟啶酮抑制ABA对丹参毛状根酚酸类的积累,但是有差异;不同浓度的ABA会不同程度的提高PAL和TAT酶的活性,添加ABA生物合成抑制剂,酶活性诱导效果降低。结论:ABA能诱导丹参毛状根中酚酸类化合物积累,同时也能激活合成相关酶的活性;ABA生物合成抑制剂氟啶酮不同程度抑制ABA的诱导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赤霉素及其合成抑制剂对丹参毛状根中丹参酮类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将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和多效唑加入到丹参毛状根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25 d后对毛状根中的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赤霉素可以促进丹参毛状根中丹参酮类活性物质的积累,而多效唑则抑制了它们的积累.结论推测多效唑是丹参毛状根中丹参酮ⅡA等化合物的合成抑制剂,且赤霉素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丹参酮类活性成分的诱导子.  相似文献   

3.
茉莉酸甲酯对丹参毛状根中丹参酮类成分积累和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目的:研究茉莉酸甲酯(methy jasmonat,MJ)对丹参酮类成分的积累和向培养基中的释放的影响。方法:6-7V 悬浮振荡培养ATCC15834 农杆菌诱导的丹参毛状根培养18 d后,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化学诱导子——茉莉酸甲酯,采用HPLC 的方法,测定MJ处理后不同时间段(2,6,9 d)丹参毛状根中隐丹参酮、丹参酮IIA 的含量以及其在培养基中的含量。结果:毛状根经MJ处理后2,6,9 d隐丹参酮的含量分别达0.039,0.204,0.572 mg·g-1,分别是同时期未经MJ处理的2.2,8.5,23.8倍;丹参酮IIA的含量达0.251,0.601,1.563 mg·g-1,分别是同时间期未经MJ处理丹参毛状根的1.9,4.1,6.2倍。结论:MJ能显著促进丹参毛状根中丹参酮类成分的积累并向培养基中释放。  相似文献   

4.
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Salvia m iltior-rhizaBge·的干燥根。丹参原植物具有繁殖能力强,易于栽培的特点,目前国内外展开了大量的组织和细胞培养研究[1,2]。毛状根能产生大量的次生代谢物,特别适合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大量生产[3]。丹参毛状根系统具有生长速度较快,遗传性稳定,成为了生产丹参药理活性物质的良好培养体系[4,5]。有报道YE(yeast extracts)与不同诱导子组合对处理7d后丹参毛状根中丹参酮类成分的影响[6]。本....  相似文献   

5.
盛东峰  陈龙 《中草药》2013,44(9):1181-1185
目的 研究聚乙二醇-6000(polyethylene glycol-6000,PEG-6000)胁迫对丹参毛状根丹参酮类成分积累的影响.方法 用发根农杆菌ATCC 15834诱导生产丹参毛状根,经20 d悬浮振荡培养后,分别采用1.2%、2.0%、5.5%、10%的PEG-6000处理,并用HPLC法测定PEG-6000处理1周后丹参毛状根中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的量.结果 PEG-6000能够抑制丹参毛状根的生长,PEG-6000为1.2%、2.0%、5.5%和10%处理条件下,丹参毛状根干质量分别减少为对照组的75.1%、83.0%、76.2%、76.1%; PEG-6000处理能够显著提高丹参毛状根中4种丹参酮的量,2.0%、5.5%的PEG-6000能够显著促进丹参酮Ⅰ量的提高,1.2%PEG-6000能够显著提高隐丹参酮量的;二氢丹参酮Ⅰ的量以2.0%PEG-6000处理条件下最高;丹参酮ⅡA的量以5.5% PEG-6000处理条件下最高.结论 PEG-6000能显著促进丹参毛状根中丹参酮类成分的积累.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J)对丹参毛状根生长和其中丹参素、迷迭香酸、丹酚酸B 3种化合物含量的影响。方法 以MJ浓度和添加时间为2个影响因素,设计5个水平的正交实验,观察不同MJ浓度和添加时间对丹参毛状根生长和丹参素、迷迭香酸、丹酚酸B 3种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 MJ的加入对丹参毛状根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并能显著改变丹参素、迷迭香酸、丹酚酸B的含量。在接种第15天添加浓度为300 μmol·L-1MJ、共培养15 d的毛状根中丹参素含量达(0.510±0.054)%,约为对照样品(0.179±0.02)%的2.85倍;接种第20天加入浓度为300 μmol·L-1MJ、共培养10 d的毛状根中迷迭香酸的含量达(14.358±0.710)%,约为对照样品(7.021±0.403)%的2倍;接种0天时添加200 μmol·L-1 MJ、共培养30 d的丹参毛状根中丹酚酸B的含量高达(1.592±0.120)%,约为对照样品(0.189±0.05)%的8.42倍。结论 茉莉酸甲酯能明显改变丹参素、迷迭香酸、丹酚酸B在丹参毛状根中的积累,并且随MJ浓度和添加时间的改变呈现一定规律性,这对丹酚酸类化合物在植物体内生物合成途经的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亚君  黄璐琦  蒋超  申业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1):1697-1702
应用BlastX检索丹参毛状根的EST数据库,发现1条与分支酸变位酶(chorismate mutase,CM)高度同源的序列,克隆得到其全长cDNA,命名为SmCM1,Genbank登录号为KC784342.SmCM1全长948 bp,理论pI 6.41,与矮牵牛Petunia×hybriida、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毛果杨Populus trichocarpa的CM1分别具有70%,72%,64%的相似性.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分析表明SmCM1在丹参叶中的含量较高,其次是茎,在根中的含量相对较低.酵母诱导子(YE)和离子(Ag+)联合诱导丹参毛状根后,SmCM1与莽草酸途径的关键酶3-脱氧-D-阿拉伯-庚酮糖-7-磷酸合酶(3-deoxy-7-phosphoheptulonate synthase,DAHPS)和分支酸合酶(chorismate synthase,CS)基因表达趋势呈协同变化.YE+ Ag+处理后3个基因皆上调表达,8h达到表达高峰,分别是对照的7.9,5.5,9.8倍,随后下调,36 h时下降至对照水平以下,说明诱导处理之后糖代谢中间产物经莽草酸和分支酸途径合成苯丙氨酸和酪氨酸从而引起酚酸类化合物的过量积累.  相似文献   

8.
目的氮素是中药材有效成分积累的重要影响元素,为探讨不同氮源对丹参Salviamiltiorrhiza和藏丹参Salvia castanea毛状根生长和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硝酸铵、水解乳蛋白、蛋白胨、牛肉浸膏、酪蛋白和酵母提取物6种氮源处理对丹参和藏丹参毛状根的影响,分析毛状根生长及活性成分积累的变化。结果硝酸铵最有利于2种丹参毛状根的生长。水解乳蛋白能够显著促进丹酚酸类成分的积累,与硝酸铵对照相比,丹参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含量分别提高了2.94倍和3.27倍,藏丹参二者含量分别提高了13.74倍和2.01倍。酵母提取物对2种丹参毛状根二氢丹参酮Ι和隐丹参酮积累的促进效果最为显著,水解乳蛋白能显著促进丹参根中丹参酮IIA的积累,牛肉浸膏则对藏丹参中丹参酮IIA积累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结论硝酸铵是2种丹参毛状根生长的最佳氮源,水解乳蛋白是丹酚酸积累的最佳氮源,不同氮源对4种丹参酮的影响不一致,丹参和藏丹参对不同氮源的响应也不一致。该研究不仅对丹参毛状根规模化培养及活性成分工业化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也对藏丹参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稀土元素镧与丹参毛状根中活性物质及其生物合成中关键酶基因表达的量效关系,结合Hormesis效应理论探讨镧调控丹参次生代谢产物的阈值,以期为丹参中次生代谢产物调控及镧肥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丹参毛状根活性成分含量,采用TIANGEN多糖多酚植物总RNA提取试剂盒提取RNA,采用Takara反转录试剂盒合成cDNA,采用PCR荧光定量试剂盒进行实时定量检测,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镧处理对丹参活性成分积累及关键酶基因表达量影响显著,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抛物线\"趋势;AACT、C4H、4CL、TAT和HPPR五个关键酶基因表达量同样表现出低促高抑的\"抛物线\"趋势,该趋势符合Hormesis理论曲线。结论:根据Hormesis理论分析,镧对丹参的促进浓度阈值上限在0.1~1.0 mmol·L~(-1)之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大量、微量、有机元素对丹参毛状根生长量及丹参酮类成分积累的影响。方法:以6,7-V液体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分别将其大量、微量和有机元素的含量设定为缺失(0)、1/8、1/4、1(对照)、4、8倍,取培养相同时间的毛状根测定其增长倍数,利用HPLC法测定二氢丹参酮、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大量元素可显著影响丹参毛状根的生长和丹参酮类成分的积累,其中大量元素缺乏时可显著促进丹参酮类成分的积累,但其生长量受到明显抑制,而过量大量元素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长量,但丹参酮类成分并无显著增长;微量元素和有机元素的改变对毛状根的生长和丹参酮类成分的积累无显著影响。结论:大量元素是影响丹参毛状根生长和丹参酮类成分积累的主要因素,大量元素缺乏(逆境)可显著促进丹参酮类成分积累,为毛状根培养及不同品质丹参形成机理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诱导子对丹参毛状根酚酸类和丹参酮类成分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考察生物诱导子真菌菌丝提取物和非生物诱导子茉莉酸甲酯及二者协同作用对丹参毛状根酚酸类和丹参酮类成分积累的综合性影响.方法:在继代培养21 d的丹参毛状根中添加不同的诱导子及诱导子组合,分别测定不同收获期毛状根的生长量和两大类成分的积累量.结果:3种处理均显著抑制了丹参毛状根的生长,促进了隐丹参酮和二氢丹参酮Ⅰ的积累,但对酚酸类成分的积累却有不同的作用,茉莉酸甲酯可以促进酚酸类成分的积累,真菌诱导子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酚酸类成分的积累.结论:真菌诱导子和茉莉酸甲酯以及二者协同作用对丹参毛状根不同成分的积累具有不同的影响,3种处理条件下水溶性成分的积累和脂溶性成分的积累基本不存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12.
冯思念  王瑞  顾雯  佘冰雨  王幼平  冯立国  张顺仓 《中草药》2019,50(21):5313-5318
目的 研究不同强度的白光、红光和蓝光对丹参根系形态和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方法 分别利用4个光照强度的白光、红光和蓝光处理丹参植株,测定各处理组中丹参侧根数、侧根直径等根系形态学指标和7种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 在选定的光强范围内,不同的光质对丹参地上部分形态指标的影响不同。100、200 μmol/(m2·s)的红光可以促进侧根的发生,200、300 μmol/(m2·s)的蓝光则可显著提高根生物量。不同成分的积累对光质和光强的响应不同,丹参酮类成分的合成积累较酚酸类成分对光响应更为敏感。结论 光对丹参根系形态和有效成分积累具有双重的调控作用,合理地利用光质和光强是提高丹参药材产量和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丹参酚酸类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丹参药用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为临床常用中药之一。现代研究表明酚酸类成分是丹参中的主要药效物质,具有保护心脑血管、抗肿瘤、抗氧化、抗炎、抗纤维化等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治疗。该文对丹参酚酸类化学成分和近十年国内外药理研究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其研究和开发前景,以期为丹参酚酸类成分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丹参毛状根对麻醉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丹参毛状根对麻醉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冠脉结扎致心肌缺血模型。结果:丹参毛状根能显著降低缺血所致室速(VT),室颤(VF)的发生率,降低血浆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增高程度,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丹参药材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丹参毛状根具有和丹参相似的药理作用,为其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大孔树脂在丹参毛状根培养生产丹参酮过程中的原位富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琳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7):1752-1754
目的:考察大孔树脂在丹参毛状根培养生产丹参酮过程中的原位富集。方法:在丹参毛状根培养过程中添加大孔树脂,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根内、培养液和树脂3个不同位点中3种主要丹参酮(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在选择的3种大孔树脂(X-5,AB-8,XAD-4)中,树脂X-5对丹参毛状根培养过程中生产的丹参酮具有最好的吸附效果,吸附在树脂加入后的4 h达到平衡,最大吸附量达到1.2 mg·g-1,总丹参酮吸附率达到92.4 %。结论:大孔树脂X-5可以在丹参毛状根培养生产丹参酮的过程中有效地对丹参酮进行原位富集,简化了后续的提取分离步骤。  相似文献   

16.
丹参毛状根化学成分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丹参毛状根的化学物质稳定性,为进一步探索丹参毛状根作为原料药的可行性提供研究基础。方法:PCR扩增10批丹参毛状根的rolA基因,HPLC指纹图谱分析10批丹参毛状根的化学成分稳定性。结果:PCR结果表明,外源基因rolA在10批样品的基因组DNA中均可以检测到;通过对丹参毛状根的指纹图谱研究,10批毛状根的相似度均在0.970以上。结论:不同批次丹参毛状根样品间化学成分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严硕  高文远  王娟  黄滔  曹宇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6):2027-2030
目的:研究不同生物反应器对丹参不定根培养的影响.方法: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小同生物反应器对丹参不定根生长以及丹参不定根有效成分丹参酮Ⅱ_A(TA)及原儿茶醛(PA)含量积累的影响.结果:不同反应器培养丹参不定根中,60°圆锥型反应器最有利于丹参不定根有效成分的积累.测定60°圆锥型反应器中的丹参不定根生长曲线以及有效成分产物积累曲线形如"S"型.丹参不定根培养在第35天达到最大生物量为16.24 g·L~(-1)(鲜重),有效成分丹参酮Ⅱ_A(TA)和原儿茶醛(PA)在第40天达到最高,分别为0.23,0.51 mg·g~(-1)干重.结论:60°圆锥型反应器最有利于丹参不定根有效成分的积累,本实验对于丹参不定根大规模培养具有潜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