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2.
3.
本文简述了几类常见有毒中药的毒性成分及相应的炮制解毒,目的在于临床有毒中药治病疗疾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研究中药各类毒性成分的中毒机制及炮制减毒原理。方法:选取草乌、山慈菇、白花曼陀罗以及吕宋果为研究对象,各称取100g,将每种中药分为两份,每份50g,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中药进行炮制减毒,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比较两组中药的毒性大小。结果:经过炮制减毒后,研究组中药毒性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炮制减毒法能够有效降低中药中各类毒性成分含量,提高临床使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不同炮制方法对半夏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炮制对半夏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对半夏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炮制,测定其化学成分含量。结果:在生物碱含量方面,生半夏>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姜半夏和清半夏没有显著性差异。在鸟苷含量方面,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在蛋白质含量方面,生半夏>法半夏>清半夏>姜半夏;在还原糖含量方面,清半夏>姜半夏>生半夏>法半夏;在总糖含量方面,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结论: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和法半夏在化学成分含量上有较大的差异。炮制半夏与生半夏相比较,在生物碱、鸟苷、蛋白质和总糖含量上都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阐明半夏炮制时采用8%明矾水或pH>12碱水炮制的解毒机制。方法:以药典规定的明矾浓度和碱液浓度浸泡生半夏,并采用电子显微镜扫描观察、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草酸钙含量、家兔眼刺激性实验等。结果:生半夏经过药典规定的8%明矾水浸泡或以10%的Na2CO3浸泡后,刺激性成分草酸钙针晶被锈蚀溶解,不溶性草酸钙含量从1%以上急剧下降到0.5%以下,半夏的刺激性也随之下降;半夏炮制后草酸钙含量降低到0.5%以下几乎不引起刺激性。结论:8%明矾水或pH>12以上的碱水炮制可以使生半夏药材中具有强刺激性成分草酸钙针晶的针形晶体破坏,含量降低,刺激性毒性降低;茜草、山药等无刺激性药材中草酸钙针晶的晶形、质地和含量与半夏具有非常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半夏炮制解毒机制的研究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阐明半夏炮制时采用8%明矾水或pH〉12碱水炮制的解毒机制。方法:以药典规定的明矾浓度和碱液浓度浸泡生半夏,并采用电子显微镜扫描观察、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草酸钙含量、家兔眼刺激性实验等。结果:生半夏经过药典规定的8%明矾水浸泡或以10%的Na2CO3浸泡后,刺激性成分草酸钙针晶被锈蚀溶解,不溶性草酸钙含量从1%以上急剧下降到0.5%以下,半夏的刺激性也随之下降;半夏炮制后草酸钙含量降低到0.5%以下几乎不引起刺激性。结论:8%明矾水或pH〉12以上的碱水炮制可以使生半夏药材中具有强刺激性成分草酸钙针晶的针形晶体破坏,含量降低,刺激性毒性降低;茜草、山药等无刺激性药材中草酸钙针晶的晶形、质地和含量与半夏具有非常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10.
半夏毒性及其解毒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中药应用领域和范围的不断扩大,中药所致毒性与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中药无毒”的神话已被彻底打破,致使中药国际化进程受阻;又由于有毒中药的毒性物质基础不明,毒性机制不清,缺少有效措施,使中医药跨向现代化的步伐减慢。因而,有毒中药毒性机制的阐明,以及有效制毒方法的建立是目前应尽快解决的实际问题。半夏生品的毒性表现为对黏膜的强烈刺激作用,近年来仍有因误服生半夏中毒致死的报道。在对半夏毒性本草学考察的基础上,从历年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角度对半夏的毒性及其解毒方法进行评价,为明确半夏致毒靶器官,毒性发生机理和毒性物质基础提供研究思路,也为后期科学有效的评价有毒中药的毒性本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比较不同加工方法对天麻中有效成分含量及SO2残留量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天麻中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Merck Purospher STAR色谱柱(4.6 mm×250 mm,5μm);甲醇(A)-0.1%甲酸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70 nm;进样量为10μL。在上述色谱条件下,5种成分均得到很好的分离,各成分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38%~102.5%(RSD≤1.7%)。天麻药材经煮制、硫磺熏蒸后,腺苷、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巴利森苷的含量与蒸制所得天麻药材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经硫磺熏蒸后的天麻药材二氧化硫残留量均超过400 mg·kg-1,此为制定天麻药材加工干燥的质量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从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化学成分以及现代鉴别方法、功效主治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对半夏与水半夏进行了对比研究,从而归纳出简单、易行的鉴别方法。同时认为半夏与水半夏因功效主治有明显的差异,故不能作为同一种药物应用。因两者具有相同的燥湿化痰、止咳功效,在临床上就这单一效用可灵活代用,但需注意水半夏的用量。 相似文献
13.
14.
“正交法”与药典法姜半夏中成分含量及对动物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比较“正交法”和药典法两种炮制工艺炮制的姜半夏中成分的含量及两种炮制品对动物的作用。方法:总生物碱含量测定采用重量法、酸性染料比色法;浸出物、灰分测定采用药典附录法;毒性采用LD50测试;胃液分泌采用大鼠幽门结扎,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PGE2含量,酸度计测试胃酸,改良Met法测定胃蛋白酶活性。结果:总生物碱含量以“正交法”较高;灰分、浸出物含量以药典法较高;两种姜半夏混悬液、水煎液灌胃均未见明显毒性,但水煎液腹腔注射以药典法毒性较大,其LD50为(13.346±0.019)g/kg;两种姜半夏对大鼠胃液中PGE2含量、胃蛋白酶活性均呈促进作用,但对胃液量无明显影响。结论:两种工艺炮制的姜半夏无明显差异,以“正交法”炮制品较好。 相似文献
15.
白术炮制工艺及炮制原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白术炮制前后有效成分的变化规律,探索白术炮制原理.方法:采用HPLC测定白术不同炮制品中苍术酮、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自术内酯Ⅱ的含量,对其总挥发油含量也进行测定,探索其炮制前后含量变化规律.结果:与生品比较,不同的炮制品中苍术酮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土炒白术的含量降低最多,其质量分数为0.33%,降低了25%;白术内酯Ⅰ和白术内酯Ⅲ的含量则显著升高,以麸炒白术中两者的质量分数最高,分别为0.069%,0.078%;而白术内酯Ⅱ的含量略有升高,以土炒白术的含量最高,为0.066%;总挥发油的含量显著降低,以土炒白术的含量最低,仅为0.64%.结论:白术经炮制后苍术酮转化为白术内酯Ⅰ,Ⅱ,Ⅲ等内酯类成分,苍术酮的含量降低,燥性缓和,白术内酯类含量增加,健脾的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6.
半夏毒针晶的致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半夏毒针晶引起的刺激性炎症的机体表现及对相关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毛细管通透性实验、小鼠腹腔炎症实验及大鼠足跖肿胀实验,考察不同剂量半夏毒针晶的致炎效应及其量-效关系,并测定相关炎症介质的量。结果半夏毒针晶混悬液可使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腹腔渗出液中炎症介质前列腺素E2(PGE2)、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的量增加;亦可引起大鼠足跖肿胀,并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表现为典型的量-效关系,还可使大鼠致炎足跖中炎症介质PGE2、环氧合酶-2(COX-2)的量显著增加。结论半夏毒针晶刺激性毒性在机体内表现为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7.